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5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遣呕崂侠鲜凳档慕邮艹⒌陌才拧�

    更何况,逃亡的不过是一些中高阶的将领,还是一些依附于辽西将门的武官。至于辽西军镇中下阶层的军将们,和普通的辽东百姓,并没有出现逃亡和反对朝廷肃反的意思。就目前这个状况来看,这些将领的逃亡,不仅没有损害朝廷对于辽西军队的控制力,反倒是腾出了不少位置,好让我们安排倾向于朝廷的将领进入辽西军队,这真是何乐而不为呢?”

    黄立极并没有被崇祯的乐观精神所感动,他依旧担忧的说道:“可是陛下,就算是要整顿军队,那也是需要时间慢慢整顿的。

    现在这些将领的逃亡,还有这么多将领和大户的被处分。短时间内,关外诸军的战斗力必然会受到不小的打击。得到了我军叛将投靠的后金国,在弄清楚了我国在辽西的虚实之后,难道会不趁机发兵来攻打锦州、宁远地方吗?

    如今祖大寿在京城,吴襄在济州岛,辽西将门依然四分五裂,陛下就算要整治辽西军镇,也应当循序渐进,不可过于激进,导致整个辽西军镇濒临溃散啊。”

    朱由检却不赞同的回道:“原本朕也是这么想的,但是谁让眼下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呢。朕以为不趁着现在对辽西军镇进行全面的肃反整顿,清理掉辽西军镇内部的腐化和无能之辈,那就是白白的浪费了这个机会。

    去年黄台吉带着大军千里跃进,从蓟州入关,想要攻入我京畿地区,结果止步于遵化而不得不退去。这次出征不力,不仅仅在于打击了黄台吉在后金国的威信。重要的是,在今年辽东秋收之前,后金国已经没有多余的粮草出征了。

    若是在以往,朕还要顾忌一下,整顿辽西军镇时,后金国会不会趁机打劫,勾结辽西军镇中的败类对抗朝廷。至于现在么,后金除了接纳这些逃人之外,并无多余的力气,再次组织一起数万大军的入侵战争。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趁着这个时机,将辽西军镇一劳永逸的进行完整的整编改造呢?自努尔哈赤起兵以来,辽西军镇就从我大明的九边之一变成了九边之半。一个辽西军镇的投入,就差不多抵得上其他八个边镇。

    每年七、八百万两军饷的投入,除了养肥一批贪官污吏之外,连一支敢于同后金军野战的军队都训练不出来。朝廷要是再这么惯着这些辽西军将,除了养出一个无人能制的藩镇来,还能得到什么好处?

    趁着后金暂时无法动弹的时候,将辽西军镇从上到下整顿一番,即便是损失了一些战斗力,那也是值得的事情。至于你口中的那些辽东大户,他们一边和辽西将门勾结,迫使从后金逃回来的辽东汉人为他们耕种田地,替服劳役。一边还在同投降后金的姻亲好友联络,走私各种违禁物资给后金,并向后金提供各类情报,试图给自己铺设一条后路。

    对于这些吃里扒外的叛徒,朕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可以宽恕他们的理由?” 

第82章 配给制的阻力() 
虽然崇祯驳回了黄立极提出的停止辽西肃反的诸多理由,但是在黄立极的坚持之下,朱由检最终还是做出了一定的让步,以换取内阁对于辽西肃反成果的认可。

    比如同意内阁另外派出人员前往辽西复核肃反案件的真实性;缩减判处死刑人员的数量;并赦免流放人员中超过50岁和低于10岁的人员;暂时停止肃反的扩大化,而改为举办学习班,分批对辽西军镇的各级官员进行脱离岗位的思想学习等。

    不管是竭力说服黄立极接受肃反方式的崇祯,还是坚定的想要限制肃反范围,防止这种非正规的办案方式扩大到其他地区的黄立极,经历了这一个多小时的讨论后,都觉得自己有着精疲力竭的感觉了。、

    朱由检看了看天色后,随即对着黄立极说道:“先生,若是没有其他要紧之事的话,不妨待明日早上内阁会议时再说好了,明日朕一定会出席内阁会议的,今日大家不妨就到此为止吧。”

    看着崇祯想要起身离去,黄立极稍稍犹豫了下,便赶紧出声拦阻道:“陛下请稍候,臣还有最后一事,想要向陛下禀报。”

    朱由检不得不再次坐回了座位,看着他无可奈何的问道:“先生还有什么事要和朕商议的?”

    黄立极稍稍在心里组织了下语言,便对着崇祯快速的说道:“臣今日想要向陛下汇报的最后一件事,便是关于朝廷在北方各地推行配给制一事。”

    朱由检终于恢复了注意力,对着黄立极说道:“这倒是一件要紧之事,先生不妨说来听听,是不是推行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黄立极随即回道:“陛下说的不错,朝廷在推行这个配给制的时候,的确是出现了一些问题。陛下想必也知道,此前户部制定的配给制实施方案,在京中的士绅代表大会上,虽然以超过六成的票数得到了通过,但是当这个配给制实施方案下发到各省、各县之后,便出现了抵制方案的声音。

    河南、山西、陕西的反对声音倒也不大,因为这三地之前实施的粮食征购制,和配给制的内容相去不是很大。而且三地的士绅都被朝廷梳理过一次,这次也不敢抢先跳出来和朝廷作对。

    山东的士绅地主对于配给制虽然抵触,但是山东地方有三处宗藩,占据了山东近半良田,因此山东士绅都在看着,这三处宗藩对于朝廷颁发的配给制的态度,以决定他们对于配给制所采取的态度。

    至于北直隶这边,京畿附近和以北区域,由于有崔呈秀和冯铨两人带头,虽然有些杂音,但是这些地方的士绅还是勉强接受了配给制,表示愿意先试行一两年。

    不过保定府以南的地区,因为土地大多在勋戚手中,特别是英国公府占据了保定府大片的土地,现在这些勋戚对于配给制甚为反对,因此这些地区的士绅地主抵制配给制的声音不小。

    内阁以为,如果不能搞定北直隶南部的勋戚和山东的宗藩,由着这两处继续抵制配给制的实施,一旦进入六、七月份的夏收,恐怕各地士绅会群起效仿,朝廷若是无法征收到足够的粮食和棉花,这配给制恐怕就要无疾而终了。”

    朱由检伸手捏了捏自己的后颈,黄立极提出的果然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他不由小声的说道:“山东三藩,应当是兖州的鲁王,济南的德王,青州的衡王这三藩了吧。”

    黄立极点了点头说道:“正是这三藩,三处宗藩名下的田亩将近万余倾,不过山东的庄田采用的是540步为一亩,正好是小亩面积的一倍以上,以现在朝廷推行的标准亩计算,大约是2万5千余倾,这还不包括各王府通过他人名义持有的田地。

    另外山东地方还要负担三位藩王的银差和力差,可谓负担极重了。若是宗室不能接受配给制,山东百姓恐怕是难以负担夏收的粮棉征购了。臣担心,原本想要安定地方的配给制度,反而会成为地方上的不稳定因素了。”

    朱由检想了许久,才对着黄立极缓缓说道:“三藩之中以鲁王拥有的田地为最广,现在的鲁王朱寿鋐,按照辈分是朕的叔叔。朕听闻他平日里也还算安分守己,不过身体似乎不是很好,所以甚好神仙方术。

    朕听闻海上有三神山,山上有仙人居住。若是海客偶然遇到这三神山,都能从仙人那里获得一些好处。我这叔叔若是能够得到一丸仙丹,必然也就身体康健,延年益寿了。朕这边派个人,再送条好船给他。只要他愿意接受朝廷颁发的供给制,朕就准许他出海寻访神仙去,先生觉得如何?”

    黄立极期期艾艾了许久,才勉强回道:“这海上仙山一说恐怕未必可信,海上风险也是不小,若是因此让鲁王在海上出了什么意外,恐怕日后会有碍陛下的名声。”

    朱由检却没有黄立极这么多担忧,他不在意的说道;“以后的名声,自然以后再去担忧就是了。再说了,朕也不会让鲁王在海上漫无目的的乱晃悠的,现在山东到济州岛的航线还是比较安全的,就让他去济州岛逛逛好了。

    济州岛虽然不算是什么海上仙山,但是海外风景毕竟不同于大陆,听说那里还有温泉,让他去海外散散心,对他的身体也还是有好处的。开阔了视野之后,也许还能治一治他喜好神仙方术的癖好。

    至于德王朱常洁,于朕乃是近支,他和鲁王一样身体不是很好,不过却比鲁王不安分多了。据说平日里甚为喜好女色,还因此闹出了几件劫掠民女的案子。

    这些宗藩平日里无所事事,除了谋反之事不敢沾染之外,对于朝廷律法一向视若无物,朕觉得也是时候纠正下宗藩的行为偏差了。福王身为宗室之长,又是宗人府宗正,朕打算让他整顿一波宗室的行为,想来应当能够收到一些效果的。

    而衡王世子朱由檡在朕登基后不久便身故,由于此后事务繁忙,所以到现在为止,朕还没有决定衡王的人选。这一次,刚好借着这个机会把两件事一起解决了,就挑选出一个愿意服从于朝廷颁发政策的衡藩出来。”

    对于崇祯的安排,黄立极思考了许久,终于点头赞同的说道:“如果事情发展真能如陛下所预料,臣以为山东推行配给制的阻力将会减到最少,对于其他地区也能带个好头了。如果再能让北直隶南部的勋戚作出让步,起码今年的配给制政策应当勉强可以实施下去了。”

    对于如何让这些勋戚让步,朱由检思考了半天,依然得不到什么有用的方案,不过他最终还是想到了一个降低影响力的办法。

    “对于这些勋戚,朕暂时还没有想出让他们退让的办法。先生想必也知道,自朕登基以来,已经削减了勋戚极大一部分的利益,现在如果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压迫他们,恐怕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

    不过任由这个问题发酵下去的话,又会给其他地方的士绅带去一个虚假的希望,让他们生起抵制配给制的勇气。以现在的局势来看,北方各省除了北直隶之外,基本都能接受配给制度的实施了。

    我们虽然不能迫使勋戚立刻接受配给制,但是我们可以设法让北直隶从形式上接受配给制,从而将勋戚抵制配给制度的影响力降到最低。”

    崇祯的说法,就连黄立极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他顿时有些惊奇的询问道:“陛下这话是什么意思?要如何让北直隶从形式上接受配给制?又要如何将勋戚们抵制配给制的影响力降到最低呢?”

    朱由检想了想说道:“朕一直就觉得南、北直隶的行政区划实在是大了些,这也使得南、北两京对于周边地区的权力过大了些。

    缩小南、北直隶的行政区划,降低两京的行政地位,也有助于朝廷对于南京的控制。不过一次动两处直隶地区,阻力必然不小。

    趁着这一次,先将北直隶一分为三,分成北京、天津、河北二市一省,配给制度对于北京和天津这样的城市来说,是属于受益对象,因此只要稍稍运作一番,这两个新划分出来的特别行政区,应当不会出声反对。

    而剥离了北京、天津两地之后,剩下的河北省也就同周边的普通行省地位相差仿佛。那些勋戚对于地方政务上的干涉,也就要多绕一个圈子了。届时,即便河北南部几个府县有抵制配给制的行为,也就无法影响到其他各省去了。

    当然对于这些勋戚的说服教育,我们还是要继续进行的。不过,我们到时就可以尽量将这些矛盾压制在府县一级了。”

    虽然他带来的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但是黄立极已经认为,他今天面见崇祯的收获已经很大了。

    和皇帝继续闲聊了两句之后,黄立极便满意的告辞离去了。看着首辅的背影在牡丹花围绕的小径中渐渐隐没之后,朱由检才叹了口气对着身边的吕琦说道:“听说邓玉函、金尼阁、李之藻三人都先后病下了,你安排一下,朕想要去看望下三人的病情… 

第83章 探病() 
距离紫禁城北面一街之隔的皇家科学院内,在临近西海子一处花园内,竖立着两排东西向的平房,这里便是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宿舍所在。在这两排平房前有一排开着白花的老槐,看起来甚是清幽。

    邓玉函和金尼阁两人刚好分住在一东一西,这些平房虽然户户相连,但是每户之前都有修剪过的灌木围成的院子。朱由检先去看的邓玉函,和其他人种植的花草相比,他家门前的院子里倒是多了一些新奇的植物,看起来倒是一些药草。

    院内正在煎药的两个年轻人,看到皇帝到来之后,顿时起身前来迎接他了。朱由检对着他们摆手说道:“不必慌张,你们随意来一个陪朕进去探望下邓先生,另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