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7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保护自己,金自点还以都元帅的权力调动了一路上经过州县的人马跟随自己,直到快到了雪岳山下,方才停下了脚步。金自点的行动不仅没有尽到身为都元帅的职责,还令汉阳东北面的州县失去了防御的能力,令得知后金入侵后的汉阳朝廷想要从这里调兵守备汉阳都无能为力了。

    就在金自点带着军队向江原道的深山里逃亡时,汉阳城内也是一片混乱不堪。当沈器远带着后金将要入侵的消息返回汉阳,并带来了大明皇帝的命令,要求朝鲜坚壁清野抵抗后金入侵时。他在朝中的政敌拼命在朝鲜王李倧面前诋毁他,认为沈器远是在借宗主国的权威想要揽权自专。

    领议政兼都体察使金鎏更是担忧沈器远借助明国的力量取代自己,因此极力在李倧面前力证,后金这两年来同朝鲜并没有什么冲突,连世子都在他们允诺贸易之后放了回来,怎么可能大张旗鼓的进攻朝鲜呢?

    反倒是明国这两年不仅逼迫朝鲜打开了国门,允许明国商人在朝鲜自由贸易和开办工厂,还夺走了朝鲜水师的控制权,令朝鲜水师官兵现在只知有皇帝而不知有殿下。现在沈器远又带着这么多明军回国,难保不会是奉皇帝之命架空殿下的。

    金鎏的说法令李倧很是犹豫,而朝中大臣们对于沈器远的态度也是不一。吏曹判书崔鸣吉认为,应当相信明国传来的消息,但不能接受明国的命令。以朝鲜之国力,坚壁清野和后金死战,无疑是看不到希望的。不如派出使者前往后金,了解后金为何有入侵朝鲜的念头,在一定程度之内向后金低头,以保全宗社,免去百姓的灾劫。

    礼曹判书金尚宪则坚决反对崔鸣吉未打先求和的主张,他在朝堂上向李倧说道:“自从上国新皇继位以来,就一直在励精图治,此后大明同后金之间发生的数次战争,后金都没能得到多少好处,去年皇上更是率兵在草原上击退了胡酋亲自率领的大军。

    可见华夷之势力对比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朝鲜一向自诩为小中华,如今又有上国在身后支持着我们,怎么能够刚刚听到一点风声,就迫不及待的跑去向胡虏低头呢?臣以为,我国应当按照皇上所言,做好后金入侵的准备才行”

    朝中的大部分官员都支持金尚宪的主张,但这些官员却大多没有什么权力,只能在舆论上加以影响罢了。至于那些手握实权的官员们,倒是很清楚朝鲜军队究竟能不能打,一个个都站在了言和的立场。

    吴三桂和沈器远在汉阳待了三、四天,没能等到朝鲜王发出在北面坚壁清野的命令,倒是听到了后金军队越过鸭绿江的消息。后金军队的入侵,很快就传遍了汉阳城,让整个汉阳的百姓们慌乱了起来。

    不少两班贵族已经开始将家眷送出城,去了南方的全罗道、庆尚道,而百姓则四处打探着后金军队究竟到了什么地方,会不会打到汉阳城下来。市面上的粮食价格很快就高涨了起来,即便是现在正是新粮上市的时候。

    至于朝中的大臣们,现在倒是不再讨论沈器远带来的消息是真还是假了,而是开始讨论是否调集人马北上抵抗,还是派出使者前去讨饶求和了。此前极力指责沈器远用心叵测的领议政兼都体察使金鎏,现在倒是一言不发了,对于是战是和的问题总是一句,“臣以为,这事应当由殿下裁断。”

    至于崔鸣吉和金尚宪两派官员之间围绕主战、主和问题,倒是争执了个不亦乐乎。只是那些主战派官员虽然人多势重,却没有一个愿意主动站出来北上御敌的。就连朝鲜王李倧都看出来了,崔鸣吉虽然极力主和,但好歹还是想要保存宗社和百姓。至于那些主战的官员,则大多是想要推卸责任而已,他们除了引经据典反驳求和派的主张,对于如何抵挡后金军队南下,几乎没有一点办法。

    九月十七日,后金小股军队出现在北汉山一带,守备这一地区长城的朝鲜官兵顿时散去,汉阳城北面的山脉落入了后金军队的手中。

    当这一消息传入汉阳时,李倧立刻想要跑路了。不过金尚宪、沈器远拦住了他,两人都认为后金主力没这么快打到这里,如果只是一小队人马出现在汉阳城外,李倧就把汉阳城丢下逃亡了,那么汉阳城的守军必然是军心涣散,最终一哄而散的。

    沈器远虽然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保护好李倧,不让他落入后金手中。但是他也没想过让后金这么轻易的拿下汉阳城,让城内的库藏、百姓落入后金之手的。

    在金尚宪、沈器远等人的劝谏下,李倧终于没有立刻跑路,并听从了两人的建议。调拨附近的军队守卫汉阳;将汉阳的库藏和宫中妃嫔转移到江华岛;派人前往打探,北面到底来了多少后金军队。

    前两条倒也罢了,唯有最后一项,即便是金尚宪、沈器远许以重利,也没有军官肯出城去哨探北面的情形。最终还是沈器远去恳求了吴三桂,才令他带着五、六十名士兵出城打探去了。

    九月十六日多尔衮、豪格进入了平壤城,大同江以北除了铁山郡、皮岛之外,主要的交通干道已经全落入了后金之手。两人带领部队在平壤修整了一日,便收到了黄台吉送来的军令。

    军令中命令两人继续南下,务必在六日内抵达汉阳城下,将朝鲜王围困在汉阳城内。而也就在九月十六日当日,黄台吉率领三万五千大军五千辅兵,从九连城跨过了鸭绿江,夺取了义州。

    随后黄台吉令扬古利率偏师攻打铁山郡,迫使王化贞闭城自守,毛文龙率东江军退回皮岛。之后扬古利留从弟舒穆禄谭泰领2500人围困铁山城,自己则继续南下追赶黄台吉的主力。

    九月二十二日,黄台吉率主力抵达了平壤,而豪格也率领镶黄旗主力抵达了汉阳城北,将被吴三桂带领2千多朝鲜军围剿的马福塔、英俄尔岱军解救了出来。

    凭借着汉阳北面的山地形势,在吴三桂冷静的指挥下,这只朝鲜军并没有损失多少,就同豪格军脱离了接触,退回了汉阳城。只是他刚一回城,手下这些朝鲜军就被金鎏以朝鲜王的命令接收了过去。

    也就在这个时候,从铁山城、汉阳城都放出了数只信鸽,将后金入侵朝鲜的确切消息,传回了大明去。        

第437章 多尔衮布兵() 
9月23日上午,多尔衮率前军主力和豪格军汇合,进入了豪格军营地的多尔衮看到的,便是重伤待毙的马福塔,和将近一个牛录的伤亡。

    对于前锋所受到的损失,多尔衮也感到很惊讶,他带军进入朝鲜以来,除了在铁山郡损失了半个牛录外,一路上的损失也不过就是这个数。

    于是便立刻将英俄尔岱召来大帐问话,心中不悦的多尔衮看到进来的英俄尔岱脸上也还有几道血痂未好,语气才稍稍缓和了一些。

    对于本旗旗主贝勒多尔衮的询问,英俄尔岱也不敢有所隐瞒,老实的将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

    “奴才和马承政一路行来,除了在野外遇到了些杂兵之外,就再也没有碰到敢于拦路的军队了。那些州县内的守军只敢闭着城门自保,连朝我们放箭都不敢。

    因为当我们赶到这北汉山时,山上的守军毫无防备。等到我们杀到他们面前时,这些士兵才知道我后金已经派兵南下了,这些朝鲜官军惊慌失措,被奴才们砍死了几个就四散逃亡去了。

    占据了这处汉阳城北的防御阵地之后,奴才原本打算在此修整一番,一边监视汉阳城内的动静,一边等待主子们的到来。

    但谁知没过两日,一队朝鲜军就从汉阳城北门出来了。奴才原本以为这些朝鲜官兵是想要夺回我们脚下这道长城的,因此就收缩了阵线,准备反击他们。

    但是没有想到,他们并不是来收复这里的,而是在靠近汉阳城北门的相邻山头立下了东、西二寨。

    奴才和马承政去观察了这东、西两寨的地势,发觉选择立寨的官员的确颇有眼力。这新立起的东、西两寨,正好同汉阳北面的城墙成犄角之势。不但遮蔽了我军观察汉阳城最好的位置,还对进攻汉阳城北门的军队造成了背后的威胁。

    因此马承政和奴才商议,各带两个牛录分别进攻驱赶修建东、西二寨的朝鲜军,剩下的一个半牛录作为接应。

    马承政攻打东寨,奴才攻打西寨。可是奴才们没想到,这朝鲜人修建堡寨只是一个幌子,而是设了埋伏在路上。奴才这边还好,有接应的人马帮助,没让这些朝鲜人包围起来。

    但马承政那边却被朝鲜军伏击成功了,不过伏击马承政的不仅仅有朝鲜人,还有一队明军。朝鲜人使用的火枪虽然还不错,但是他们自己制作的*却性能极差,还常常节省装药,因此不进入十五步之内,难以射穿我军的双重甲胄。

    而马承政那队遭遇埋伏之后,他本人便亲自带头往来路冲锋,想要脱离包围圈。但是路上遭遇了拦截,先是朝鲜官军打了一轮,却没给马承政等人造成什么伤害。但是之后当明军开始射击一轮的时候,包括马承政在内的一个牛录就躺下了三分之一的人数。

    当时大家虽然受伤还能抬着马承政继续冲锋,不过接着那个被明军称为吴小将军的明国军官,用弓箭连续射杀五人,大伙才不得不退回了谷内。

    之后便是豪格大人带着部队跑来接应我们,对面负责指挥的军官看到事不可违,就带着军队撤离了”

    英俄尔岱说完之后,多尔衮顿时发觉大帐内的气氛有些诡异,他抬头扫了一眼正白旗和镶黄旗的将领们,发觉众人都是一副表情凝重的样子。

    就连一向敢冲敢打的豪格,也皱着眉头在那里说道:“敢带着一群朝鲜人和我们对战的,这应该就是明国的新军了。他们要是来个几千人,这汉阳城光凭我们的力量可就打不了啊。”

    多尔衮顿时对着部下们呵斥道:“你们是被明国的新军吓破胆了么?父汗起兵以来,我女真人何时将明人放在眼里了。

    辽东几场大战,我们只要几个牛录就能剿灭明军一营人马,打的他们不敢野战,只敢躲在坚城之内。

    现在明国新皇登基,明军不过靠着一口锐气在支撑着。只要明国皇帝在国内弄出点事情,又或是被我军大败一场,这口气也就咽下去了,到时那些明军依旧是我们曾经认识的明军”

    21岁的多尔衮比豪格还小上三岁,但是他说出的话语倒是让正白旗的将领精神为之一振,神情可是轻松了许多。对比起镶黄旗将士对豪格的态度,那是恭敬多了。

    豪格虽然沉默了下来,似乎听进去了多尔衮的劝说,但他脸色却阴沉了下来,显然对于多尔衮的话语有些不忿了。

    多尔衮随即又将话题转了回来:“你们也不必担心明军会有数千人在汉阳城内,哪怕明人提前知道了我们要进攻朝鲜,他们也没有一次性运输数千人的船只,从山东开往朝鲜可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稍有不慎就翻船去喂海龙王了,明人岂敢如此冒险。

    因此我看汉阳城内的明国军队不会超出一千之数,应该阻扰不了我们攻下汉阳。但是,我们此来的首要目标可不是攻下汉阳城,而是把朝鲜王、王世子和朝廷控制在手里。

    没有朝鲜王和朝鲜朝廷的帮助,我们可难以将朝鲜的财富搜刮干净,这可是汗王吩咐的第一要务。因此比起明军在汉阳城内有多少人的问题,我更担心明人将朝鲜王和那些官员们都劫掠到海上去。

    一旦让他们入了海,我们可就一筹莫展了。所以我打算尽快发起对汉阳的围城作战,你们可有什么异议吗?”

    自从多尔衮亲自带队击败了林丹汗之后,他在军事上的发言权倒是越来越大了,连原本颇有战绩的豪格也开始位居其下了。一方面是因为两白旗的实力强横,另一方面也是黄台吉需要那么一名年轻贝勒来牵制几位成名已久的大贝勒和子弟贝勒,以分担身上的压力。

    因此多尔衮虽然是在征求众人的意见,但是他的语气可就过于坚定了。大帐内的满蒙将领自然不会站出来,反对多尔衮这位前军主帅的命令,就连豪格也是低低的应了一声。

    多尔衮命人拿来探子早就描绘好的朝鲜地图,然后在心中再次思索了一回自己在路上想好的战略,方才指着地图说道:“汉阳城南面有江,北部、东部、西北部有山,唯有西南是一片平原。

    而过了汉江之后,又有数座大山。若是沿着汉江从西北出海,就是朝鲜人称之为江都的江华岛了。

    因此如果明人想要带着朝鲜王室出海,必须要经汉江而下,或是过汉江浮桥,然后沿着汉江往西北海岸而去,再渡海上江华岛。

    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