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挽明-第8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大人和严关长先行整顿两广人马,调拨军资,以备进入广西抵挡后黎军队的继续东进。本官会亲自写信给云贵总督请求他出兵协防广西,至于是否和后黎开战,还是由朝廷和陛下定夺…”

    会议结束之后,严玉振立刻返回海关,一边使用信鸽向京城报讯,一边则动用了一艘快船将详细的情报送往京城。鸽信从广州到北京,通过数个鸽站传递,第六天便将消息送抵了北京。而快船花费了20天抵达青岛港,再从青岛陆传递到京城,则整整花费了27日时间。至于熊灿的奏折则更是海关的详细情报晚了一周。

    当海关传回的鸽信抵达北京时,崇祯已经被后黎郑氏的行动所激怒了。只不过广西、云南同安南接壤的地方都是群山环绕之所在,采用陆军攻伐显然是极为困难,也是事倍而功半的。因此在同陆海军参谋们商议之后,崇祯决定采取陆守海攻的方针。

    考虑到两广总督熊灿对军务一块并无什么建树,因此崇祯便下令以云贵总督洪承畴领前敌指挥一职,暂时统领云贵两广的军务,围剿后黎入侵人马,并视情况进攻后黎本土。两广总督熊灿为其副手,为洪承畴做好后勤工作。

    另外,调渤海舰队一部、济州卢象升部、台湾王嘉胤部、台海巡检司、西贡刘香部,组建征越舰队,以广南为基地进攻后黎朝。在熊灿的奏折还没有抵达之前,渤海舰队已经接了济州岛卢象升部南下台湾了。

    不过在崇祯和总参部的命令没有下达之前,远在云南昆明的洪承畴及刘兴祚已经再预备反击的事宜了。大明在云南200余年的耕耘开发,实际已经将云南大部分的山间盆地开发的差不多了。特别是滇地区之繁华,和内陆也是差相仿佛。

    而进一步开发云南的矿产及修筑云南通往内地的道路,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在云南这种山高谷深,沟壑纵横,河流纵横,北高南低的复杂地貌,修筑道路和拿人命去铺地几乎没什么区别。至于开挖矿洞,更是危险重重。

    这也是为什么,崇祯初年开始放开对云南矿山开采,但是矿山的开发进度却没什么大的进展。一是因为找不到人挖矿;二是大部分矿山位于偏远地带,难以运输出山。

    不过随着云南矿业局的成立和洪承畴任云贵总督,在官府的支持和商人的引诱下,云南各地土司开始和官府、商人合作共同开发矿山。他们一边将部族的奴隶娃子送去开矿,一边则大肆抓捕敌对部族和境外部族充当新的奴隶娃子。

    在这些土司,干的最为出色的是和缅甸、老挝交界的车里宣慰司、勐卯安抚使司,和安南交界的王弄土司、阿迷州土司。沙源之子沙定洲和阿迷州知县汤嘉宾,更是和安南莫氏勾结,在莫氏的带路下,几乎每月都能从后黎朝弄来数百千的壮劳力。

    这些壮劳力不管是卖给官府还是卖给开矿的商人,都不会少于45个大明元。这些土司和莫氏的带路人起码能从每人身拿走25元,剩下的20元才归捕奴手所有。但是对于这些捕奴手来说,他们过去在地里辛苦干一年都未必能够赚到20元,现在抓个人能抵得一年的收入,这顿时令大明边境土司部族疯狂了起来。

    对于云贵总督府来说,这些年轻的奴隶娃子使用起来不需要任何顾忌,哪怕死了也只要地掩埋,而不必担心有家属找门来闹事,起雇佣当地土人要划算的多。

    即便每个奴隶娃子要花费45元,但是卖给这些捕奴手一杆旧式的火绳枪要60元,一斤*不过射击12…13次,但也要价1元。甚至于,洪承畴还开发出了捕奴牌照,只有获得捕奴牌照的土司才能在昆明进行交易奴隶娃子。

    至于那些卖到矿山里的奴隶娃子,在矿山商人的残酷剥削下,几乎没有活着从矿洞里出来的机会,之修路的同伴更是悲惨。正是建筑在这些奴隶娃子的尸骨之,原本一潭死水的云南经济顿时迅猛的发展了起来。云南各地的道路在不断延伸,各地的矿山区域也在不断繁荣,甚至于原本人心离散的云南诸土司,现在也越来越团结在了云贵总督的周边。

    而这一切正是建筑在了,拥有共同利益的捕奴经济。后黎朝对于广西的入侵,对于云南诸土司来说,无疑正是一个大举入侵后黎,抓捕奴隶的好机会。因此洪承畴稍一动员,云南诸土司纷纷带着人马来昆明报道了。

    七月底,沙定洲带着八百土司兵越过了安南边境,进入到了高平地区。八月旬,洪承畴接到了总参谋部和皇帝的命令,他立刻调动了做好准备的刘兴祚所部及广西右江地区的土司人马南下,预备切断正在攻打南宁的后黎军。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x

第463章 魏忠贤的余热() 
崇祯七年六月,皇家科学院终于将修订完全的《崇祯历法》献到了崇祯面前,全书共一百三十七卷,分为节次六目和基本五目。这本历书也是徐光启去世前最放心不下的一桩事,在他去世后半年终于成书了。

    朱由检也没有同内阁商议,便直接下诏从明年起推行新历,但从现在到年底,则由皇家科学院同钦天监共同核对新历是否准确,继徐光启之后历书编订者汤若望,也被任命为钦天监监副。

    也就在七月份,兀良哈首领善巴接受了大明的册封,于是依附大明的蒙古33旗变成了37旗。而德格类、阿敏两名降人也被各自被册封为侯爵,只不过德格类依旧是正蓝旗旗主,但是崇祯却没有任命阿敏为镶蓝旗旗主,而是任命其为忠义八旗总统。

    阿敏刚开始听到这个任命时,心情还是不错的,但是他很快就发觉这不过是个空头名衔。忠义八旗现在有正黄、正白、正蓝、镶蓝四旗,每旗各十五牛录,共计3600人。德格类手下不愿返回沈阳的约2300余人,多余的人员就被安插到其他三旗中去了。

    但是平日里四旗兵马是跟着近卫军操练的,各旗旗主并不干涉四旗内务,只是在出兵及检校时才巡视旗下人马。四旗旗主尚且难以管束到四旗的日常事务,阿敏这个八旗总统就更没什么事可做了。

    只不过,爱尔礼、阿山、德格类他们还有另外的官职在身,平日里到也不至于无所事事。但是崇祯似乎忘记给阿敏安排其他职位了,他便只能在京城闲逛了。不过被黄台吉关过一次的阿敏,脾气倒是好上了许多。哪怕崇祯将其闲置,他也没有发出什么抱怨的声音。

    不过崇祯此时也顾不上安抚这些女真降人了,过了四月之后,陕西地区虽然终于开始下雨,但是一些地方一下起来,就开始没玩没了,又闹起水灾来了。这样反复无常的天气,看起来简直就是老天在折腾陕西、山西的老百姓一般。

    也幸亏此前趁着大旱,地方官府都在搞以工代赈,修缮了不少书库和调解河道水位的低坝。这些水利工程极大的减缓了水灾,使得地方上没有出现人员伤亡。但是今年的夏收减产却是免不了。

    不过河北、山东两地,因为几个大型水利工程的完工,倒是出现了一个难得的丰收年景。这一加一减之间,北方的粮食产量倒是和去年差不了多少。只不过让崇祯担忧的是,西北地区反常的气候如果继续持续下去,甚至扩大到中原一带的话,对于大明的粮食生产压力就未免太大了些。

    和陕西的人口相比,中原地区的人口起码也要倍之,中原地区要是出现了灾荒,西北的安定局面恐怕就保不住了。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中原大乱而边疆稳定的局面出现过。而想要确保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其实主要还是治理两条河流,黄河同淮河。

    是以,这段时间里朱由检都在同范景文商议,加大对黄河同淮河的水利治理,特别是对两河的支流进行截流蓄水利用,并设置分洪区。

    朱由检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如何治理中原的水利工程上,甚至于对后黎郑氏入侵广西,也不过稍稍花费了一点时间,就将之丢给了陆海军参谋部,及前线的洪承畴及卢象升,似乎其他事根本引不起他的注意力一般。

    不过在八月初,王承恩递上的几份奏折,终于再度引起了崇祯的注意,并令他怒火大盛。他狠狠的将手中看完的奏折摔在了书桌上,看着王承恩和吕琦呵斥道:“徐应元是不是喝酒喝糊涂了?朕让他去江南是看戏加收钱的,不是让他去当烂好人的。

    不过是从那些士绅手中拿出了30万元,也敢来向朕邀功?还替这些士绅说好话,说什么有些案子时日久远,证据不足,难以采信。还根据他的打听,这些士绅平日里常常向寺庙布施,荒年又向灾民施粥,皆是良善之辈。所以他才阻止锦衣卫贸然行事,以免伤了朕在江南百姓中的英名。简直是狗屁不通…”

    王承恩低着头紧紧注视着脚下的阳光,他还是第一次见皇帝发这么大的火。一直以来,崇祯对于潜邸出身的身边人都是非常宽容的,哪怕偶尔犯了错误,也是令他们自己先检讨一番,也算是就这么过去了。

    不过也因为如此,当皇帝开始发火时,才更令人惊惧。直到他听到皇帝的声音停歇下来,方才敢插口说道:“要不然还是让臣去一趟江南,把陛下的意思好好传达给徐总管,令其戴罪立功…”

    朱由检抬手打断了他说道:“徐应元这蠢货必然是已经被那些士绅拿捏在手中了,否则也不会上这等奏折。就算令他戴罪立功,一个被看破了手脚的人,那些士绅又怎么肯再服软呢?”

    王承恩立刻改口道:“那不如从司礼监选一人南下替换…”

    朱由检打断了他说道:“中途换人,自然要换一个有威慑力的,司礼监中有能够威慑那些江南士绅的人吗?”

    王承恩顿时哑口无言,不敢再说下去了。朱由检沉默了一会才继续说道:“魏忠贤在凤阳也休息的够久了,是时候让他发挥下余热了。起诏,免去魏忠贤凤阳镇守太监的职位,任命其为江南织造太监。免去徐应元江南织造太监的职位,任命其为凤阳镇守太监。

    王承恩你亲自去凤阳走一趟,把事情经过向魏忠贤交代清楚。告诉他,这件事办完之后,他便可以在江南养老了…”

    中官的任免向来不用经过外廷,因此王承恩弄好了诏书,便带着一队锦衣卫出了京城。王承恩此刻也是知道事情紧急,一路上几乎没怎么停下来歇息过,终于在二十一日后赶到了凤阳府。

    当王承恩从马车上下来时,已经是双腿发麻,连站都站不稳了。不过他靠着两位亲信小太监回复了下体力,就甩开了两人的搀扶,站直了身体对着匆匆迎出门来的高云问道:“魏太监何在?”

    不知王承恩来意的高云也是有些口吃的回道:“魏公公正在更衣,还请王公公先入府内。”

    王承恩回头取过盛放皇帝诏书的描金漆盒捧在了怀中,方才对着屈着身子的高云说道:“还楞着做什么,带路吧。”

    当王承恩走入凤阳镇守太监府大堂前的庭院时,便看到魏忠贤连帽子都没带好,就这么匆忙的跑了出来。庭院内已经有人备好了香案,王承恩也没说什么客套话,便拿出了诏书宣读了起来,事实上他同魏忠贤之间也没什么可说的。

    原先还有些恐慌的魏忠贤,听着诏书里的内容,终于慢慢的放下了心来。他原本还以为,这是皇帝准备和他秋后算账来了,没想到皇帝还能重新起用他。原本紧紧握在手里的小瓷瓶,很快又被他藏了起来。

    王承恩念完诏书,就重新卷好交给魏忠贤,看着他不用人扶便轻松的起身,心里也不禁暗骂了一声,“果然是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都快七十的人了,居然还这么健康。”

    王承恩心中虽然这么想,但是口中却极为客气的说道:“魏公公,咱们也找个地方单独说话吧,陛下还有几句私底下的话语让我转告你。”

    魏忠贤赶紧让开了道路,对着王承恩说道:“那不如请王公公去后院小轩说话,那里临近湖泊,即幽静又凉快…”

    没人知道两人在小轩内说了什么,不过第二天魏忠贤便带着高云,在十来位锦衣卫的护卫下上路了。

    九月九日,正准备和苏州士绅一起欢度重阳的徐应元,还没出苏州织造太监府,就被人拦了下来。还没等他呵斥这两位不知尊卑的锦衣卫,便因为看到从门外走进来的魏忠贤而惊愕的说不出话来了。

    听完了魏忠贤带来的诏书,跪在地上的徐应元顿时面如死灰,差点都忘记去接诏书了。魏忠贤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声在他耳边说道:“不用太过惊慌,陛下对你还顾念着几分情分,我若是你,现在就离开苏州前往凤阳。这摊子浑水,还是让杂家来趟一趟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