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经过农场人民代表的审核,农场党委会已经做出了对上个季度总成绩在前三名的生产小组进行奖励的决定。前三个生产小组的每个小组成员分别获得了三十元、二十元和十元的特别奖励。奖金将会和这个月的工资一起发放。
王书辉在搞调查研究的时候,奉行的是只带着耳朵和眼睛,坚决不在调研过程中指手画脚的原则。所以虽然他觉得汉川农场的做法有些新奇,但是他也没有在吃午饭的过程中对汉川农场的领导班子提起这个问题。
在吃饭的过程中,王书辉也在仔细的观察着周围的情况。他发现,汉川农场的食堂也有比较特别的地方。
比如说,和一般的单位食堂不一样,汉川农场的食堂专门设置了一个窗口。在这个窗口吃饭的人又有一个专门的吃饭区域。这个区域的设施也和食堂里的长条桌椅不同,这个区域使用的是看起来比较上档次的圆桌子和靠背椅。
干群一致是复兴党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汉川农场的领导班子倒是没有人到那个地方去吃饭的。只是王书辉也发现,食堂里的大部分人对于在那个区域里吃饭的人表现的都是非常羡慕的。
沾着辣椒酱吃掉第十个蒸土豆,王书辉奇怪的问身边的小候道:“那个小食堂是怎么回事?”
。。。
。。。
第419章 爱钱的人才有动力()
“老师说过,复兴党最大的敌人是复兴党自己。我觉得这话真是真理。而且把这话推而广之的话,不仅复兴党最大的敌人是复兴党自己,一个人最大的敌人也不是别人而是这个人自己。”
冯定山虽然在农场里工作了也有三年的时间了,可是他的语言风格仍旧是部队式的。他说起话来铿锵有力,而且有着政工干部有条有理的语言特征。
“我们这一批主持农场工作的干部基本上都是从部队上调过来的,大家从部队到农场基本上都有一个相同的感觉,那就是和部队上的战士比起来,农场的职工更不好管。或者更加直白的说,农场职工最大的问题就是他们身上的懒病很严重。”
虽然复兴党内都知道王书辉不喜欢干部说群众的坏话,但是说起工作来,特别是因为感触真的很深,冯定山在语言表达上并没有什么顾忌。
“很多同志其实也都在私下里和我讲过,他们都觉得当农场的干部比当部队的干部要累得多。因为在部队里,有纪律有规定在那里,不管战士们是什么地方出身原本是什么样的性格,只要进了部队接受了三个月的新兵训练之后,基本的纪律意识就都能建立起来了。服从命令听指挥,这一点基本上所有经过新兵训练的战士们都能做到。不管他们在军事技能上还有多少问题,至少在纪律遵守上都有相应的意识了。”
“但是农场的职工就不行了。大部分的农场职工都是本地人。生产建设兵训练又都是在本地进行的。没有在陌生封闭的环境里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更主要的是,因为生产建设兵训练里对于生产技术的培训比重比军事训练的比重大,这就使得农场职工们的纪律意识根本就没办法和正规部队的新兵比。”
“只要是个人,身上就有惰性。天生勤快的人可能有,但是绝大部分人还是有很严重的懒惰思想的。农场职工过去都是苦出身不假,都是佃农长工的干活人的出身不假,他们在劳动上很卖力气也不假,可是那是因为卖力气干活都吃不饱饭,不卖力气干活只能饿死。”
“但是农场就不一样了。咱们复兴党首先从制度上根本保障了所有人吃饱饭吃好饭的权力,之后又给大家提供衣服房子,我们复兴党又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原则的,自然不会像地主老财那样逼着职工们去劳动。吃的饱,穿的暖,睡得安。在刚开始搞基建的时候,大家知道这是在给自己修房子,所以都很努力,可是等到农场生产进入正轨之后,大家的干劲儿就松懈下来了。”
“我以前在部队里就发现一个问题,只要在休息日里面,平时在训练中再努力的战士也不会坚持自己训练了。平时在学习中再能吃苦的战士,也不会在休息时自己学习了。我那个时候就想到,这人的惰性真的是刻在骨子里的。”
“到了农场之后,我才发现,部队里战士们在休息里不愿意继续努力这根本就不算什么。知道在咱们复兴党领导下可以吃得饱穿得暖还有好房子住的农场职工们,他们的懒病那才叫一个严重呢!”
“建设要搞,生产要提高,可是农场职工都知道了咱们复兴党讲为人民服务,对群众要客气。这么一来组织大家动员大家的工作就是相当的不好干的。”
“不过话说回来了。我们这些部队出身的干部受不了这个。不少人立即就把在部队里的办法拿出了来。”
“群众过上了松快日子犯了懒病,一下子要接受部队里面那套规矩的管理,肯定是要讲怪话发牢骚的。所以自然而然的,不少部队出身的干部直接就把部队里的那套奖惩制度拿出来了。不听劝的,不听从安排和指挥的,体罚也是有的,关禁闭也是有的。对于一些懒汉式的人物,直接把他们安个罪名发配劳改的当然也是有的。”
“老话说‘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还真就有几分道理。这么一套简单粗暴的办法拿出来,组织工作也好做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各项工作也都能贯彻下去了。不少农场不仅能完成任务,而且还能扩大成绩了。”
“可是呢,这套办法就是部队里的办法,这套办法就是在部队里才管用。农场毕竟是农场,它不是部队。”
“我们当初刚过来的时候也用了一年多部队的办法,可是一年之后我们就发现,这个办法最大的问题就是,群众对我们的态度变差了不说,他们本来就没有多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是一点也见不到了。等到中央让我们在农场进入正轨后推广人民民主制度的时候,大家谁也不配合了。怎么动员也没人参加,强迫参加的人也无精打采心不在焉的。”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们农场党委也搞了很多研究,弄了很多材料,但是这个问题最终的解决,还是有一次武昌第三罐头厂的一个采购员同志给了我们一个启发。”
“我们当时对于群众积极性的问题很头疼,抓住个人就要咨询这方面的问题。咱们复兴党的企业效益一直非常好,工人们参加工厂管理的积极性也很高。所以我们就向第三罐头厂的这个负责采购的同志咨询办法。人家同志的一句话把我们给讲醒了。”
“他说一个古人说过,人人都喜欢钱,喜欢钱的人为了能够赚更多的钱,总是很有动力的。(司马迁:“天下熙熙极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工厂里的工人之所以工作很努力,参加工厂的管理和监督很积极,那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利益和工厂的盈利是直接相关的。”
“罐头厂的这个同志的话,给我们做工作提供了思路。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制定了有差别,有等级,把思想动员和物质刺激相结合的新办法来组织和动员群众。最开始的尝试,就是在食堂里进行的。当时我们想:人人都喜欢吃好的,那么凡是工作努力工作积极的职工,我们就给他们发更多的奖金。有了奖金,他们就可以到小食堂去吃肉喝酒。”
“这样一来,凡是不努力工作的人,就只能啃土豆吃地瓜。凡是努力工作的人就会得奖金吃肉喝酒。这样把差距一拉出来,大家就变得有动力更积极了。”
王书辉听了冯定山的话,心里真是觉得不知道该怎么想才好了。
思想的惰性也真是无处不在的。因为这一批的农场领导班子全部都是从部队调出来的,所以缺乏地方管理的经验的他们在农场建设中千篇一律的照搬部队经验。
原本回到武昌的时候看到政务院方面的报告,王书辉还觉得陈封写的那篇叫做《军事化农场建设先进经验》的报告挺不错,对于陈封能在自己不在的时候搞出这样的成果感到很欣慰呢。
现在他才知道,政务院方面根本没派人到地方上搞调研。那个所谓的“先进经验”,肯定都是那帮政务院的笔杆子在办公室里看着文件对着数据闭门造车的搞出来的。
他当时还觉得这种办法可能多多少少的会有些僵硬粗暴的问题。现在他才明白,这个所谓“先进经验”的问题要比他想象的严重的多。
。。。
。。。
第420章 小摊老板()
朱湖农场就在汉川农场隔壁。
当然了,这个在隔壁,肯定也不是说两地的距离真有“隔壁”那么近。从汉川农场出来走路到朱湖农场,也得用差不多三四个小时的时间。
王书辉没有坐车。在汉川农场呆了一天一夜,积累了小半本儿调查资料的王书辉就和几个警卫员一起踏上了下一个目的地朱湖农场。
和汉川农场一样,朱湖农场也是那种封闭式的结构。想要进农场仍旧必须出示证件并且签字登记。只不过和汉川农场不同,可能是传达处的年轻干部没有汉川农场小候的脑袋那么灵光,或者说对于中央机关的证件没有什么特别的认识吧,反正他看了王书辉的证件并且检查了几个战士的中央警卫团证件之后,并没有什么激烈的反应。
领着登记后的王书辉一行人去了农场场部东楼的招待所,安排了大家的住处之后,朱湖农场的传达处干部小周就离开了。从刚刚在传达处里看到的情况分析,王书辉觉得这个叫做周军的年轻人可能是急着回办公室复习资料。看样子这个年轻人是想参加初级中学学力证明考试的。
没有人专门的来关注自己,这对于王书辉来说是个乐不得的事情。他原本去汉川农场的时候就不想打扰当地干部,想要自己看一看地方上的原生态状况。
因为不想吃凉巴巴的冷土豆,所以王书辉决定和几个警卫员一起到外面吃饭。
汉川农场的街面虽然也不如城市繁华,可是在场部所在的那条街上,各种饭店杂货铺等生意还是很兴隆的。不过朱湖农场就没有汉川农场那么热闹了。不仅大街上冷冷清清的,就是到了那条商业集中的街道上,各个铺面里也都普遍的空无一人。
在这条两百米左右的街上来回走了好几次,王书辉一行人才在角落里找到了一个不起眼的小混沌摊子。
这种小吃摊子在武昌和荆州都是很常见的。复兴党工厂生产出来的制式的便餐小推车在根据地的城市里卖的很好,甚至都已经卖到了江南地区。
木架结构外面蒙着铁皮,上面是个木头做的也铺了铁皮的光滑台面,两个灶眼中间是个木质的案板。两个灶眼下面是两个烧着蜂窝煤的炉子。炉子上坐了两个大铁锅。一个铁锅里面熬着混沌汤,另一个铁锅里面是烧开的水。把包好的混沌放在笊篱里面在烧开水的大锅里煮熟之后放到盛好了汤的碗中,再撒上点葱花,一碗热腾腾的混沌就好了。
王书辉原本的饭量就不小,因为长期接受时空门的辐射,身体有产生了很多变异,饭量变得更大了。所以小碗的混沌他根本就吃不饱。因为这个原因,他和几个警卫战士们的选择不同,他要了更容易吃饱,量也更大的面条。
用混沌汤泡的面条分量足味道香。喝了几口汤,王书辉很在行的品出混沌汤里的羊骨味儿和虾皮味儿。这么用心的混沌汤还真挺不多见。
三口两口的吃光了大海碗里的面条,把几个冷土豆拿出来剥掉皮掰成块泡在混沌汤里,王书辉开始和带着点北方口音的小老板聊起天来。
“老板,吃你这面,能品出来你这汤是很用心做的。这么好的手艺,怎么生意不怎么热闹啊?”
原本看到王书辉拿出自己的干粮吃,小摊的老板心里还有几分的不满意,可是听了王书辉话里的赞扬和肯定,这个小老板还是很高兴的。
他态度热情了几分,也没看见几个警卫战士一下子就变了的表情,很没眼力见儿的一屁股做到王书辉坐着的条凳的另一边,和客人聊起天来。
“客官说的正是。小的我原本是在武昌城里谋生的。可是这几年武昌城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这才一狠心到地方上谋生。谁想到地方上的生意反倒不如武昌城的生意好做呢。”
“哦?现在不是复兴党坐武昌吗。我可听说复兴党治下的民生好像比以前好了些,武昌城的生意怎么不好做了呢?”
“客官说的这话就是外行话了。”发现王书辉好像很有谈性,因为生意冷清总也捞不到话说的小摊老板也有了聊天的兴致。
“复兴党治下民生确实比过去大明的时候好。没有了苛捐杂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