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空之门1619-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待许弘文的热情,也就冷却了。

    随着谭元章的老去和死掉,谭玉纯成了谭家的家主,谭氏家族的族长。他掌握了谭家大权之后,就开始报复曾经作为他的老师,在过去读书时,常常教训训斥他的许弘文。

    许弘文是一个不事生产,手无缚鸡之力的外乡读书人。在谭家冲过了大半辈子的他,没有家族的势力作为依靠,和自己的母亲,在谭家大院里过了几十年。所以,面对谭玉纯的欺压,他除了忍气吞声之外,毫无办法。

    本来,一直忍让退避的许弘文以为,自己的隐忍能够换来后半生平安的日子。可是,人心就是那么黑暗的。谭玉纯已经把许弘文打压的非常落魄了,许弘文在谭家大院里,已经沦落到和普通的仆役差不多的地位了。可是,谭玉纯觉得还不够痛快,觉得还不够。

    最终,谭玉纯抓住了许弘文私自偷拿了谭家三斤白面,给自己老母亲过寿的把柄。通过他荆州府里的关系,革除了许弘文的功名,逼迫他签下了身契。从此之后,许弘文就成了谭家的奴工佃户,也从许弘文,变成了当地人口中的许三斤。

    作为一个读过四书五经,能够通过初级科举考试的读书人。许三斤虽然已经年近五十,在谭家的欺压下过了一辈子。可是,他受封建文化教育带来的,政治上的灵敏嗅觉,还是存在的。就在谭家冲很多所谓的老成人,还在畏惧观望的时候。许三斤就敏感的意识到,自己翻身的机会已经来了。他很早的时候,就开始积极的,参加到工作组在谭家冲组织的各项活动中。

    凭借着能够读书写字,在本村民众中有些名气。又因为经常和工作组在一起,在村民眼中,和工作组的先生们关系热络的资本。许三斤被谭家冲的村民,选为农会会长。

    说起来,封建读书人在琢磨人心,揣摩人情上,确实是比工业时代的现代人的水平高。像王书辉这个现代人一样,他的这些弟子和手下们,在受了不到一年时间的工业化标准教育之后,在对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也体现出一种机械性的僵硬来。

    敏感的许三斤发现了这点。他很快就抓住了这一机遇,开始充当起本地村民和工作组之间沟通的桥梁。

    王书辉在发给工作组的《工作手册》里明确的指出,要防范各种各样的投机分子,利用工作组是外乡人的情况,垄断工作组和当地民众的沟通,充当掮客的行为。

    在有着这种清醒认识的前提下,谭家冲工作组在农会的组织上,也没有完全的放手。除了几个在本村村民中威望不小的老头子之外,几个坚决支持工作组,但是因为身体原因,没有被选进民兵队的年轻人,也被选进农会领导层当中。

    农会成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组织农会成员学习。

    王书辉在农村工作会议上,曾经对三十多个工作组的成员们指出:“农会建立了,不是说工作组的工作就结束了。刚刚当选的农会领导者,和刚刚参加农会的成员们,不知道农会这个组织是怎么回事,不知道农会是个什么机构。农会的领导者们,也不知道,在农会这个机构里要做什么事情。”

    “如果不能把,农会是农民们自己的组织;是大家在工作组的领导下,打倒土豪劣绅,自己管理自己;是农民们自己给自己做主的这样一个权力机构的概念,清楚明白的解释给大家听。那么,农会就没有了成立的意义。我们通过建立农会,在广大农村,对抗和消除官府的走狗,消灭地主老财的势力的目的,就无法达成。”

    “所以,农会建立之后,工作组要对农会的领导者和农会成员中的积极分子,认真的宣传和解释,我们建立农会的目的和意义。要让三十多个作为我们事业的发展基地的乡村,成为我们建立公平和合理的新世界的起点。”

    工作组的成员都是对整本《工作手册》耳熟能详的。

    在为期三天的农会组织和学习会议上,韩国良和郭博奇,对整个谭家冲农会的七个通过推选产生的干部,和四十多户农会成员中的积极分子,就农会的建立的目的、意义,和农会在农村工作中的政权性质,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许三斤第一个意识到,农会,就是缩小版的县衙门。他认为,农会就是村子里的衙门,民兵队就是村衙门里的衙役。

    许三斤的看法代表了大多数村民的看法。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看法倒是有一定的合理性。不过,韩国良和郭博奇也明确的指出了,新的乡村政权和传统意义上的县衙门的根本不同。

    第一,农会有领导权没指挥权。也就是说,农会干部,不能对村民指手画脚。它们只有和大家协商问题,号召和领导全体村民解决问题的权力。用直白的语言讲,就是说,农会干部行使权力要和大家商量着来。

    第二,农会有司法审判的组织权,没有判决权。这是指在王书辉版的农会里,农会对乡村的司法工作,只有随机抽取村民组成审判会的权力。至于具体的判决,则是由工作组里的司法员,根据审判会的投票结果进行判决。

    第三,本村的民兵组织,接受工作组和农会的双重领导。但是,民兵队队长和民兵队教导员,同时也是农会的干部成员。也就是说,农会会长等干部,与民兵队长和教导员,在农会中是处于平等地位的。而农会对民兵武装的的指挥,必须通过农会委员们的集体投票之后,才能实现。

    三天的学习结束之后,大部分的农会成员已经意识到,过去是地主老财,土豪劣绅,那些田多、钱多、人手多的人,拿着村里的印把子。但是这个现实,在土豪劣绅、地主老财被打倒和消灭之后,已经一去不复回了。

    通过学习的许三斤的想法,则更深了一步。他对于年轻的工作组成员们,心里并不是真心的佩服。倒是对这些年轻人嘴里的王师尊,他真心的感到佩服。

    在许三斤的眼里,农会看起来好像权力挺大,地位挺高。可是,在农会里管事的人,既不能做错事儿,又不能不做事儿。因为,总也不做事儿,就不能体现出农会干部的地位。做错了事儿,就会危害到自己在村子里的威望。

    许三斤觉得,自己这个农会会长,简直是被架在火堆上烤一样。许三斤对于设计出这样的制度。也就是说,组织村民选出农会,再通过掌握司法权和民兵队,让工作组躲在农会背后掌控整个村子,这样一套制度的王师尊,可谓是又敬又怕。

    ——分割——

    实际上,王书辉对于没有接受过先进的思想教育的普通人,是完全不信任的。

    从本质上上说,他认同荀子对于人性本恶的判断。他认为,没有接受过系统化的,先进的思想教育的中国人,一但咸鱼翻身,掌握了权力。那么,各种卑劣丑恶的闹剧,就会轮番的上演。

    王书辉的看法是,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前,在教育事业没有在全民范围内普及之前。处于农业社会的各个社会阶段,即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各个社会阶段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要依靠精英人物的领导。

    也就是说,在前工业化的社会里,中国社会是一个在精英领导下的阶级社会。

    在生产力落后的农业社会里,教育不能实现全面化,受教育的权力被少数人掌控。这就不可避免的,让社会处于一种或严重或缓和的阶级矛盾之中。

    王书辉没有能力直接使明朝末年的中国,直接进入到工业社会的阶段。

    在明朝末年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他不能保证在他未来的政权机构里,都是受过先进思想教育的人掌握权力。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他只能通过尽量的完善制度的方式,抑制各种丑恶人性的爆发。

    在王书辉看来。农会组织是将基层权力真正的下放给大多数人的一个权宜之计。

    在目前的农村工作中,“吸引和团结青年人,建立民兵组织”;“组建学校开展教育,培养受教育的年轻人”;“推广优质种子和科学种植,保证粮食丰收”,这三大工作,才是王书辉眼中最主要的工作。

    。。。

    。。。

第71章 人力不足大难题1() 
说起来,在明朝末年,事业刚刚起步的王书辉,看起来好像挺威风,挺有实力的。:3wし不过,他现在的这些实力要是放到现代,撑死了,也就是个乡长的水平。

    从他掌握的势力范围上看,他可能会比现代社会的很多乡长地盘大些。可是,要是从掌握的人口上讲,王书辉掌握下的三十多个基地村的人口全加起来,可能还没到一万人呢。

    在现代社会里,不提人口上亿的那些大省份。就是在一个普通的中原省份里,一个乡的人口最少也在十万人上下。在黑龙江那种人口密度小的边疆省份,一个普通的农业乡,人口最少也在两三万人上下。

    所以,从实际控制人口上讲,王书辉还不如一个现代的乡长。他目前掌握的人口,也就是个现代社会的乡长能够掌控人口的零头而已。

    要知道,后世的中国,全国人口可是在十四亿上下的。明朝晚期,没有发生农民起义和外族屠杀之前,即使是最为鼎盛的万历中期。当时全中国的人口,也就在一亿人左右。而且,明代中国的人口分布还极为不平衡。这不到一亿的人口,还大部分分布在中原地区和江南地区。

    所以说,王书辉发现,明朝末年的土地矛盾和清朝末年的土地矛盾,明显的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清朝末年的土地矛盾,是资源矛盾和制度矛盾双重结合的产物。也就是说,清朝末年的中国,实际耕地面积和巨大的人口之间的矛盾,造成的人均耕地面积不足是矛盾的一个方面,而封建社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则是矛盾的另一个方面。

    明朝末年的土地矛盾,则是自然环境变异(小冰河气候)导致的严重减产,造成的人均粮食占有量大量减少的问题,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导致的生产资料,也就是土地过度集中的问题。

    以王书辉手头的调查资料上看来,目前的他掌握的三十多个乡村里,在他眼中很多具有极大开发价值的土地,像这个时代其他大多数地方一样,在明朝末年普遍的没有得到开发利用。而且他发现,那些土豪劣绅占有的土地,无不是极为肥沃的,灌溉便利的熟田好地。可是,很多农户即使给地主劣绅做佃户,也不愿意开发那些到处都有的荒地。这种现象,让王书辉非常疑惑。

    王书辉的这个疑问,很快就从他手下的家丁口中得到答案。原来,在古代社会里,普通农户是不具备开发荒地的能力的。

    直到这个时候,王书辉才明白,为什么自己控制的各个村庄中,参加民兵的人越来愈多,甚至于有一些村子,都开始组建民兵二队了。

    耕牛和优质的铁制农具,这些在王书辉眼中很普通的物资,在古代中国这个农业社会中,是极为稀缺的宝贵物资。

    可是,即便王书辉掌控了三十多个乡村,十几万亩的土地,以及上万的人口。王书辉能够在这些乡村中动员出的实际人力,也不过是不脱产的,受半军事化的训练和管理的,一百多个人而已。这新多出来的一百多个青壮年的民兵,并没有解决王书辉的人力紧缺问题。

    王书辉现在看着管的人力物力不多,连个后世的乡长都算不上。可是,就目前的阶段来说,搞教育,办工业,练部队的事情,就已经让王书辉觉得手忙脚乱了。

    即使掌握了几十个村子,间接控制了上万人口,可是王书辉却发现,自己想做的事情,什么都做不起来。他发现,根本的原因也不是别的,居然是王书辉作为中国人,从来没有想到过的问题:人力资源紧张。

    王书辉需不需要人口。实际上,他太需要人口了。无论是农业上,工业上还是军事上,为了实现控制整个湖广地区这个目标,他都需要大量的人口。

    就农业上而言,虽然将土地按照每人五亩的规格,给无地和少地农户进行了土地分配。但是,王书辉目前的土地占有量还是相当巨大的。就目前的情况看,分给农民的土地,只占王书辉名下土地的三分之二。

    还有近五万亩的土地,目前处于抛荒状态之中。抛荒的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人手,对这些土地进行耕种。

    从工业上讲,王书辉从现代重新运回的小高炉,正式的运营了起来。在王书辉的全方位的培训下,二十多个明代的“工人”,终于初步的掌握了小高炉的基本操作。

    实际上,在现代社会里,一个受过几天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