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戏闹初唐-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抱怨一声,而不是真正的让他来传话。

    而阎王,自己也恨自己啊,这铁笔,可是自己真的功力不够,而掌握不了的,不过,好像,也没有听谁说过,真正掌握过这铁笔的,甚至,还能省自己很多的麻烦,有一些更正,这铁笔,都自己做主了。

    怎么,感觉好像阎王这是带了一个辅助助手似得,到底你是穿越者,还是我是穿越者,不过,幸亏杨乔不知道这件事情,要不然,他就会郁闷很多的。

    “二哥,你有没有发现,最近,这宫里,好像节省了好多,这支出啊,那可是少了很多的。”

    长孙,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竟然跟李二算起帐来了。

    “嗯,这帮人,应该是好好震震他们了,不然,还不知道怎么哄骗我们呢!”

    于是,这李二,与长孙,说到两路去了,长孙说的是支出减少,李二以为,是宫里管理好了,其实,主要是有的人没法报账了,李二,最近,那肉食支出比较少,尤其是,最近,长乐给送吃食,这不,李二的伙食支出,就减少了。

    而这新朝初建,甚至,可以说,李二,这是新皇当政,这宫里呢,则是很多前朝的宫女太监,所以,他们,几乎算是还比较老实,就是有什么动作,在伙食费上,还是不敢看出来的,当过几年,也许,没有后世那乾隆朝的那种夸张的支出方式,可,也不会弱很多的。

    “二哥,我是说,也许,我们跟你那毛脚女婿占了光,你没有发现,最近很多时候,这吃食,都是质儿拿来的,而质儿,多数的东西,都是她那姐夫那里的,不过,幸好,质儿对这男女方面没有什么事情,不然,我就不让质儿跟他交往了。”

    “这个,观音婢,你放心好了,你看,他进城几次,应该说来,还是比较懂事的,就是朕看着,有些别扭而已。”

第九十九章 产业发展(二)() 
“呜呜,呜呜,郎君终于想起我们来了。”

    在一个如同媳妇的陪嫁庄子那样的庄子里,有两户人家,正在高兴的哭泣,对了,这就是老娘第一次要来的二十亩地,以及两户附属农户。

    这个村子,全都是那城里杨家的附属户,自然,这两户,也开始了被人隔离的惨事了。

    “你们,不是我们村子的人了,怎么还赖在这里啊。”什么什么的。

    话说,这主家不成,这下面也跟着不成,而杨乔家,曾经的附属户,经过几代,都没有给改变过来。

    可,就是这些白眼,让这两户,开始悟了,这老主家,那真是烂泥的。

    这不,杨乔感觉够了,如果说,他们没有改变,那么,他们就真正是烂泥了。

    还好,明显,这半年多,他们,有了明显的变化,至少,父慈子孝,已经显现了出来。

    这,怎么看出来的呢,在耕种那二十亩田的时候,看其他的人家,一般都是儿子宝贝,老子,老娘,媳妇,姐妹来拉犁,儿子相对干轻松的,自然,有那在那村长面前有脸的,能借到牛来耕田,那,更加好看来,那宝贝的儿子,只是一个牵牛的。

    而这两家,明显,就是听其他的家庭说闲话也知道,这两家的儿子好像悟了,把老爹老娘给赶到了那犁杖那里去,他们,则是扛起了拉绳,充当拉犁的牛,他们知道,如果杨乔不待见他们,这个村子里的人,也不会有人待见他们的。

    而杨乔,就是为了考验他们,既然是自己的人了,肯定会重用的,重用之前,首先要看,值得还是不值得重用。

    不说,这人啊,没有好坏之分,也不会说,死性难改,也许,就是死亡,都不一定能逼得他们改变,可是,也许,一件小事,会让他们有所改变的。

    而这两家,就是看惯了这人情冷暖,改了,真的改了,甚至,这两家,本来,田的挨着,而家,也是挨着的,他们开始了他们联合种田的事情。

    还有这两家的父子母女,都抢着做困难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道杨乔在看着他们,也不相信,杨乔会对他们有好印象。

    如果他们喜欢听三国故事的话,就会说,我们,就是那鸡肋。

    可,鸡肋,并不一定是废物,在好厨师的眼里,可没有什么食材好坏之说,只要是食材,就能做出相应的饭菜,这才是好厨师,也就是说,一个好厨师,是不需要挑食材的,任何食材,到了我手中,那么,我就能够做出更好的饭菜来,这就是一个好厨师的自信。

    而杨乔,恰恰有这样的自信。

    至少,目前来说,在他手下的人,没有一个是废材的,都有了应有的位置。

    “好了,不要哭了,收拾收拾,其实,你们也不用收拾了,只是把粮食带上,把柴草带上就成,然后,到新家之后,会有一处新的房屋,有新的邻居,而在房屋里面,会给你们一套新的务农工具的,还有日常生活用具。”

    也就是说,杨乔准备的就是,让他们拉席上炕就成了,不过,粮食,柴草,这个,还是需要自备的,虽然,杨乔也会给他们准备一些粮食。

    “请问管家,那这里?”

    “这里么,自然是我杨家的房屋了,怎么,谁还敢过来占了,你,是村长吧,咋地了,你对这房子,有想法。”

    一个村长,可没有管家这种地位。

    “不敢,不敢。”

    以前,杨乔对这两家不待见,他会想三想四的,可是,一旦待见了,还有,老夫人那战斗力,他,可不敢惹,至于郎君,只听到传说,而没有见到真人,可是,据说,他对家人,那是相当的维护,谁都不敢惹。

    其实,也没有人想惹,都是女眷,惹什么惹,惹了,赢了,能有功不成!

    “走吧,有什么东西,以后你们慢慢回来收拾,你家女子,郎君已经给安排好工作了,记住了,要好好的工作,不过,都是在我手下工作,有什么事情,我可以慢慢教你们的。”

    “管家,能不能先透露一下,我们的女儿,到底要做什么?”

    “急什么,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现在,你们,先跟着我去安置,才是重点,然后,这几天,让你们两家的大女来我这里先学一些简单的知识,不然,真会给郎君丢脸的,也不知道郎君是怎么了,会让你们家的女子去,在市场上,什么样的女子买不到,却选了你们两家。”

    管家嘟囔着,而那两家,也是惴惴不安的样子。

    这郎君,要让自己家的大女去做事,可不要去做不好的事情,可,这契约在郎君手上,自己,还真没有反对的权利。

    “这,就是我们的新家?”

    两家来到新家,可是惊呆了,为啥,这新家,占地面积也许不大,可是,这一个一个院子的布局,可是不错,典型的这个时代的院落的建筑,可不是之前他们的那破家,三间正房,两件侧草房,而且,这侧草房,还是孩子多了的原因才建造的。

    可,这里呢,不能说院子有多大,不大,可是,这房子,竟然是前后三排,有一个前院,后面,则是两个说是小院也成,说是走廊也成,走廊没有顶,小院,那个,有些小,主要是,采光不受限。

    这,应该算是这里最多的最普通的院子,没有特色,可是,有些小温馨,一家三五个孩子,甚至,住上两代三家四家都成,为啥是两代,应该说,有可能是三代,有可能是四代,不过,四代的话,这第一代,应该两老能存一老就不错了,第二代,应该是家主,第三代,算是家主的两个,或者三个儿子,他们,都会成家了,可以住在这里,也可以申请出去单住,这,算是分家。

    可,第四代,那只能是孩子,如果要成家会有他们的院子的,这个,杨乔也是安排了一些积分制度,到时候,会是用积分来换房子,或者,积分不够,要加钱了。

    而现在,这院子。

    “这院子,临时,给你们住着,真正是你们的时候,就是你们的积分达到的时候,你们先搬进去吧,放心好了,不会把你们赶出来的,不过,真正你们太操蛋了,那么,你们还是回你们那破院子住吧,那里,放心好了,不会有人占有的,不过,当你们把这里真正拥有的时候,那里,就是主家的地盘了,这个要说明白,不要说,几十年之后,这里是你们的了,你们还想着,我,在那个村子里,还有一处房屋呢!”

    “不会的,不会的,管家,这积分,是什么意思。”

    “积分么,也不是让你们干什么,而是,你们从今天开始,这一年,会给你们一百积分,可有了这一百积分,你们是不是很高兴,记住了,到过年的时候,剩下的,才是你们的,如,打个比方,你们,有人,随便在外面小便,被抓住了,就会扣除你们的家庭积分,种田,你们没有尽力,扣除积分,自然,天灾人祸,这个经过验证,跟你们无关,不扣积分,还有,前面的河,你们看到了吧,只能从里面取水,而不能在里面弄脏东西,如果要洗什么太脏的东西,就需要打回来水洗,我们郎君说了,要保证青山绿水,我们看着也舒服,不然,弄的脏兮兮的,该多么难看。”

    也是,其实,管家还是很理解杨乔这个说法的,在长安城里,有很多的坊区,都是有河道的,可是,就是这些河道,臭烘烘的,尤其是在早上,那洗马桶的地方,简直是没法闻了。

    管家,能理解就成,不然,杨乔真没法解释,这里,也许,村子不会建设很大,现在,地皮有些够,慢慢的,这地皮,需要购买边上的那些田地了,都是一些开荒的田地,估计,那些人,也都不愿意种了吧。

第一百章 产业发展(三)() 
这次,杨乔做了一件劫富济贫的事情。

    那就是,他的两个产业,同时在东市,西市启动了,东市,是富人的市场,西市,则是平民去的地方。

    东市,在那大酒楼那里,新买的楼房,还有底下的几间没有使用,当时,杨乔就说好了,这里,是留给他的,所以,这装修,其实,早就做了,可,里面一直都没有开业,而是直到现在,才算是正式开业。

    杨乔,在这里,卖的是豆油,高价的豆油。

    而这里的小二掌柜啥的,则是那酒楼合伙的几家提供的。

    没办法啊,缺人啊,这做买卖,需要掌柜的,掌柜的就需要会算账,而就是那卖货的小二,同样,也是需要识数的,至少,能帮着往外销售,收钱。

    最后,还是老秦给提供了掌柜的,也就是秦掌柜,还有几个所谓的小二,一家提供一个家丁,边上的大酒楼,都是女子在掌控,这里,则是男子掌控了,而且,这里,收入并不低。

    可,为啥要这么多的小二。

    少了不成啊,这是卖油的地方,尤其是,这个时代,娟,可是一种货币,也就是说,有人来购买一坛子油,也许,会拉着一些铜钱,还有一车的娟来购买,这个,这娟的使用,要好好说说了。

    最直观的说法,可以从卖炭翁这里看到,最后一句是,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这里就说明了,这红绡,绫应该都是布匹了,可,它们能充当货币,不过,在这个时代,这些所谓的布匹,是比铜钱贱了很多的,而且,这使用方式也不对,在民间,你一个平民,只拿着这布匹去买东西,还不被人打死掉,这需要跟铜钱掺着用,甚至,这个时候,掺着用,这娟都不一定能够用出去,所以,这老翁,累死累活,挣了一身衣服,还不一定舍得穿,而且,还不一定能用出去。

    好了,这文,可不是来批判后世的宫廷的,还是说李二朝吧。

    这个时候,贞观初年,其实,一直算是延续着武德年时的物价,所谓贞观之治,并不是初年,而是在贞观五年之后,才真正算是初期的繁华了,此时,还是比较艰难的,可,艰难是艰难,对那什么权贵,勋贵,世家,等等来说,可不是会受苦的。

    就是李二,你知道他宫廷里面有多少东西,几千上万的宫女太监的,难道,只能喝西北风。

    而杨乔收的这娟,就显得更加有意思了,有的,这边都毛了,不过,还是货币不是么,至于做衣服,穿不得了,可,它就是货币,谁也不能有意见,还不能不收。

    所以,杨乔这豆油店,大酒楼分的什么娟啥的,直接都在市场上换取了大豆,还有少量的最便宜的杂粮啥的。

    为啥,老白都出来了,做点慈善好了,老白不说,他也知道,这慈善,不管是真心假意,还是需要做的。

    那么,为啥要做慈善,一个,是很多的人,吃不饱饭,尤其是以后慢慢记忆吧,不知是明年,还是贞观三年,会有蝗灾,这是一个大灾之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