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崛起1644-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必须速战速决尽早脱离战场,巴图尔珲台吉的羽翼已经被剪除得差不多了,清军也没必要纠结其本人是死是活。

    其实这名清军主将的做法是明智的,虽然明军步兵根本没有参与此次战斗,但战场双方目前的兵力对比相差并不大。

    加上这伙新来的蒙古骑兵,又属于生力军,真要继续缠斗下去,就算没有明军步兵过来增援,清军也不会是对方的对手了。

    很快,清军改变了战略,不在管巴图尔珲台吉的嫡系或者是附属部队,而是汇聚了三万大军,一边缠住这支刚刚进入战场的生力军,一边朝着沙漠东面,边打边撤。

    无论巴图尔珲台吉的嫡系还是附属部队,都与清军经过了一整夜的纠缠,这会儿清军不在针对他们,心里的那股气一松,也自然没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动力。

    而两万生力军面对三万清军的纠缠,一时间也只能做到自保,双方似乎形成了一种默契,清军不在绞杀巴图尔珲台吉的部队,这些生力军也有意无意地减缓了攻击力度,打算放对方一条生路。

    “这他娘的究竟打的什么鬼?”即使是明军之中一名小小的班长,穆晓东也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新来的援军,还真就只负责救援行动,根本没有歼灭这支清军的打算。

    “如果是你,在明知大明即将参战的情况下,还会傻到消耗自己的实力吗?”韩宝丰反问道。

    “可他们不是仇人吗?”穆晓东不解。

    “仇人又怎么样?如果巴图尔珲台吉的部队没有太大的消耗,他们绝对不会轻易放过这支清军,可现在这种情况,继续死磕下去,最终结果虽然能灭了这伙清军,但自身损失也是难以承受的。想必军方之前犹豫不决,令这些蒙古人产生了芥蒂,开始有意无意地保存起了实力。”韩宝丰分析道。

    “又是军方的错?我看啊,要不是国安局指手画脚,这件事哪能那么被动!”穆晓东没好气道。

    军人打仗,最忌讳的就是朝令夕改,结果国安局倒好,各种阴谋诡计层出不穷,关键还没有一丝原则可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现在倒好,留下这么一个烂摊子,反而还怪军方没有好好配合他们了。

    “哎!事已至此,说什么都没用了。接下来怎么做,那是高层的决定,我们只需要执行便好。不过如我所料不差,今后这蒙古诸部,怕是不好控制咯!”韩宝丰感叹道。

    之前包括国安局高层在内,一门心思都放在如何算计巴图尔珲台吉上面,却没顾及到那些南逃的蒙古诸部,你早早将人家调到肃州卫,结果却一直按兵不动,人家蒙古人又不傻,怎么可能看不出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第225章斗法() 
由于军方与国安局在处理巴图尔珲台吉的问题上,没能达成统一意见,最终导致此次行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纰漏。

    在与清军的战斗方面,非但没能做到全歼这伙清军,更是让其顺利逃走了近三万大军。

    相比于损失高达三万五千多人的蒙古大军,从战役的角度来说,清军此战可以说是取得了胜利。

    至于大明,眼睁睁看着大半清军从容撤退,这是军事上的败笔。

    通过此次战役,非但没能削弱蒙古的整体实力,反而让原本存在隔阂的蒙古诸部,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这是政治行动上的其中一大败笔。

    让巴图尔珲台吉活着进入大明境内,并顺利收拢了大明境内蒙古人的民心,这又是大明的一大失败。

    总之,大明策划了这么长的时间,最终虽然坐看了鹬蚌相争,可这渔翁却也没有捡到多少便宜。

    好在,战役结束的第四天,李鸿飞一行总算是抵达了肃州卫。。。。。。。。。。。

    李鸿飞在交代完朝中事宜后,先是乘坐北洋水师战舰抵达山东营口,然后换乘漕运蒸汽轮船,从营口的黄河入海口西进,一路快速行进,耗费了八天时间,终于抵达了陕西行都司。

    这里距离戚志丰镇守的凉州卫仅有八十余里,按理说李鸿飞应该要前去视察一番,可李鸿飞的船队刚刚靠近码头,便收到八百里加急——肃州边境出现大量清军,战事一触即发。

    这种情况下,李鸿飞哪有心思停留,只得催促船队继续西行,直到祁连山以南,船队这才停下。

    黄河支流到此便算是尽头,翻过眼前的祁连山,便是肃州卫管辖区域,也是大明西北最有名的关卡——嘉峪关。

    别看如今的大明,西北地区地广人稀,但由于此地驻留了大量国防军,来往西北边关的商队,倒也十分频繁。

    李鸿飞一行,在当地一支商队的带领下,仅仅耗时三天,便抄小路翻过祁连山,抵达了肃州卫。

    李鸿飞的到来,让军方与国安局同时舒了一口气:这块烫手的山芋,终于有人接手了。

    “得,敢情我是专程来给你们擦屁股的?”李鸿飞听闻事件经过,没好气地说道。

    原来沙漠边缘一战结束后,之前还对大明若即若离的蒙古诸部,态度忽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从战争结束,巴图尔珲台吉入关到现在,留在肃州卫的蒙古诸部,便主动前往巴图尔珲台吉的营帐拜访。

    期间,巴图尔珲台吉以负伤需要休养为由,拒绝了明军将领的探视,甚至连谋士韩宝丰,都被请出了中军大营。

    有空接见蒙古诸部的使者,没空搭理大明官员,这明摆着是对之前大明的所作所为有了芥蒂。

    其实就算有芥蒂,张超等人也不太在意,你丫在我大明军营中,在十多万国防军的监视下,还能弄出什么幺蛾子不成?

    然而,人家还真就弄出了幺蛾子。。。。。。。。。

    其实也不算巴图尔珲台吉主动挑事,只是一帮蒙古人,将巴图尔珲台吉入境的消息传递了出去,引得那些逃入大明境内的蒙古难民,开始主动朝肃州卫聚集。

    短短三天时间里,巴图尔珲台吉帐下汇聚的蒙古士兵,就达到了三万人(包括之前参与救援的两万仆从军),平民百姓更不下五万之众。

    据国安局分析,若是巴图尔珲台吉继续以这样的速度汇聚蒙古诸部势力,相信要不了多久,除了蒙古境内被俄满联军收复的蒙古部族之外,剩下的估计都会唯巴图尔珲台吉马首是瞻。

    之前在蒙古地区,巴图尔珲台吉使用武力都没能统一蒙古诸部,现在倒好,面对国破家亡之际,这些蒙古难民居然全部团结起来了。

    归根结底,是巴图尔珲台吉表现出的“不合作”姿态,感染了蒙古诸部,如果他一入关,就表现出对大明的臣服,其余蒙古诸部为了自身利益,自然也会思量一番。

    人家巴图尔珲台吉都要做大明的“狗”了,他们还有必要巴结对方吗?

    倒不如也投靠了大明,至少在级别上来说,他们还能与巴图尔珲台吉平起平坐。

    可现在倒好,大明之前的“算计”已经摆在了明面上,巴图尔珲台吉趁势“反击”,连大明军方也不好意思拿这件事作为开刀的理由。

    还有一点就是,蒙古人已经明白,明军参战属于板上钉钉,这时候大家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在今后的战斗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这是什么?典型的优柔寡断弄巧成拙!无论巴图尔珲台吉战死沙场,还是按照之前的计划,主动示好,救其入关,我们都不会面对如此被动的局面!”李鸿飞毫不留情地批评道。

    大明自予天朝上国,做任何事都要讲求一个所谓的“底线”,说好听点是优柔寡断,说难听点就是迂腐。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李鸿飞岂能不明白国安局的心思,还不就是担心巴图尔珲台吉今后做大?

    可你既然决定对付人家了,那还担心什么人言可畏?

    先不说之前的营救计划,就算后来的“借刀杀人”不管用,趁着对方没有入关,直接出手将其拍死不就行了?

    哪怕入关了,肃州境内可有十多万国防军,当即封锁消息,派兵镇压这不到三万的蒙古骑兵,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如今倒好,非但借刀杀人没能成功,反而还暴露了明军的意图,最最失败的一点,就是居然放任这些蒙古人,将巴图尔珲台吉入关的消息传播出去。。。。。。。。。。。。

    可以说,只要张超在这件事中,随便办好一件,如今都不至于这么被动。

    就拿最仁慈的办法来说,只需要向蒙古人展示明军的武力,彻底封锁肃州卫,不让对方将消息散播出去,明军其实就能掌握主动权了。

    巴图尔珲台吉如果不傻,就会明白这一点,要么向大明臣服,要么直接被大明“人间蒸发”。

    “现在消息已经传遍边关各地,说什么都晚了,还是想想该如何解决吧。”张超厚着脸皮说道。

    他跟李鸿飞关系非同一般,也只有他才敢开这个口。

    “要不,找个借口,将巴图尔珲台吉。。。。。。。。。。”季东明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在他看来,既然撕破了脸皮,那就索性狠一点。

    如果蒙古骑兵是草原上的一群狼,那么这个巴图尔珲台吉就是狼王,只要解决了狼王,虽然后续或许会有些麻烦,但只要明军能一直保持武力上的优势,没了“狼王”的率领,蒙古诸部同样只是一盘散沙。

    “如果我想解决掉巴图尔珲台吉,用得着如此费尽周折吗?之前就说过,活着的巴图尔珲台吉要比死了的更有价值,你们倒好,乱改计划,打乱了全盘布局不说,现在又昏招尽出,还嫌乱子不够大是不是?”李鸿飞越说火气越大。

    之前如果能按照最初的计划行事,大明至少还能站在道义的制高点,哪怕巴图尔珲台吉入关之后,同样想另起炉灶,也不会像这般有恃无恐。

    甚至李鸿飞反倒是希望他能这样做,因为不管巴图尔珲台吉能将势力扩充到多大,在与俄满联军征战时,大明有几百种办法,神不知鬼不觉地消耗掉对方的实力。

    这点来说,远比国安局的“防范于未然”这个计策高明太多了。

    国安局只是看到了眼前的威胁,想要趁早消除,但李鸿飞更绝,直接将对方卖了,对方还得替他数钱。

    可惜,这种便宜如今占不到了。

    被大明坑过一次后,蒙古人都学精了,根本不可能傻到再去战场上卖命。

    而且人家也有足够的理由,兵力消耗太严重,实力不济。

    这也是李鸿飞恼火的主要原因,过度消耗蒙古诸部的实力,最终吃亏的只能是大明国防军,毕竟如今最主要的敌人不是蒙古人,而是俄满联军。

    至于诛杀巴图尔珲台吉,这简直比之前的昏招更昏。

    难不成大明真想把蒙古诸部,全部推向俄满联军不成?

    即使以大明国防军的实力,可以应对三国联军,并最终取得胜利。

    但李鸿飞也不愿意今后在蒙古境内,常年驻扎二三十万国防军,有这笔军费,干什么不行,为什么一定要浪费在蒙古这片地区呢?

    “这件事交给我来解决,你们军方以及国安局只需要好好配合即可。”李鸿飞想了想,最后交代道。

    此次幸亏亲自来到了西北地区,否则这个隐患不消除,一旦大明参战,蒙古诸部非但不会成为助力,反而有可能在关键时刻拖后腿。

    “需要如何配合?”张超询问道。

    这是个将功补过的机会,他必须抓牢了。

    “如何配合?即刻起,全军解除战备状态,将外面的侦察兵都给我撤回来,紧守边关,不在接收南下的蒙古难民。另外,国安方面,想办法将这个消息透露给大明境内的所有蒙古贵族。就说:大明有意与沙俄建交,只要沙俄不侵扰大明边关,大明可以承认沙俄占据蒙古的事实,甚至沙俄只要愿意付出令人满意的筹码,大明可以引渡部分逃入大明境内的蒙古贵族。”李鸿飞说道。

    李鸿飞的应对之法,可谓是简单粗暴。

    蒙古人不是料定大明一定会参战吗?

    劳资还就偏偏不打了。

    不仅不打,劳资还要隔岸观火,连南逃的难民都不再接收。

    而且,大明还要与沙俄建交,承认蒙古被占领的事实。

    只要这件事一旦成功,蒙古诸部今后就算想要独立,那也得同时面对沙俄、大明两大超级大国的怒火。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同意以条件作为交换,引渡大明境内的蒙古贵族。

    这些蒙古贵族,以为逃进大明就高枕无忧了,可最终也不过是一样商品,人家只要肯出钱,大明一样能爽快地将他们卖掉。

    之所以只与沙俄建交,那是因为满清乃是大明的世仇,双方早已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