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科大唐-第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听了你的话,真是没有想到,你居然会有如此见地?”

    时不凡瀑布汗,自己居然把北宋那张载的名言都说出来了,而现在居然把孔颖达这个儒学大师给炸出来了。不过这个时候他也都话已出口,无法收回了。时不凡感觉心里面一阵麻烦,这个可真的是头痛了,不知道应该怎么应对。不过,他也都不可能把孔颖达撵走,如果他敢把孔颖达给撵走,那恐怕不到一天之内,他都要倒霉,孔颖达的名声不是吹的啊!

    “时校书郎,你对我圣人学问有何体会?”孔颖达问道。

    时不凡回答:“孔学士,您是天下知名的儒学大师,我和你探讨,这个……”

    “无妨,祖宗也都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并且还要不耻下问,那我也都无妨。”孔颖达回答。

    “……”时不凡真的感觉自己被带沟里了,不过他只能够搜肠刮肚的开始琢磨了。

    时不凡开始搜刮自己肚子里的历史知识还有哲学知识,然后终于想到了一个忽悠的办法。

    “孔学士,实不相瞒,在不就之前我也是一个败家子,一个赌输了家里所有财富的人。不过后来我幡然醒悟,我终于意识到这些并不是我想要的。功名利禄一切都是尘土,而我思考了圣人先辈们吾日三省吾身,我就静静思考,我需要的是什么。当我醒悟过来之后,我发现其实我要的不是什么功名利禄,也不是什么那些财富。也许我能够弄到很多财富,可是这样又能够如何?难道,就沉浸在这个物欲横流当众吗?也许有了财富,可是身边有权力,有美色,可是内心呢?内心的孤独却并非财富权力美色能够填充的。”

    “所以我开始立志,我开始思考我真正需要什么,我想要的是什么。权力,金钱,美色?这些好像都不是,我最终领悟到我想要的无非是一衣一食,能够让我真正的生存,然后能够为天下万民做些事情。为真正的万民竖立正确的想法,这个也就是为天地立心。在我眼里,天地,其实无非是万民心中所创造的一个虚幻的东西,而为天地立心,无非也就是帮助万民创造正确的思想。而我希望能够让百姓日子过得好,让百姓衣食无忧,所以我有了为生民立名的想法。而我思考上古先秦时期,多少灿烂文明最终消失在历史当中,所以我思考如何能为当年的圣人延续学问。当然,在我心里,虽然孔圣人地位崇高,可是我也希望让出了儒家之外的学问也都能够延续,这点请孔学士理解。因为我认为学问必须要交融,我不光是学习我们东方之学,我还学习西方之人,因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啊!”

    “我希望能把诸位圣人的学问都传承下来。而做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名,为往圣继绝学,那自然而然也就万世太平了。在我心中,自古以来真正的圣人,无非是要做到立德、立功、立言,如果能够做到立德立功立言,那可以真的成为一代圣人。不过,我华夏也就是孔圣人能够做到这个立德立功立言了,别的人都无法能够做到。”

    孔颖达也都开始思考时不凡这话了,时不凡这个论点让孔颖达感觉有些乱糟糟的,让孔颖达也都一时知道怎么理解。不过,孔颖达也都感觉时不凡这些话里面到处都是“学问”,到处都都是“名言”啊!而如果孔颖达知道时不凡完全是把一些后世各种名人的名言都给抄了过来,东拼西凑成了一个论点,然后就一起给了孔颖达进行忽悠,其实就连时不凡都无法完全理解这里面的东西。

    不过孔颖达这个老爷子他学问太深了,而学问太深了反而容易出问题。因为他懂得越多,反向自己无知的也就越多,这个是很多学术专家都有体会的。孔颖达发现自己听了这么多时不凡的“名言”,感觉好像每一句话都是有道理的,好像每一句话都是内涵有很多哲理。孔颖达到处思考,可是却根本思考不出什么玩意出来,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这个完全是时不凡根据唐朝以后的那些名人名言给进行移花接木拼接起来的。所以这些话里面看起来名言警句很多,可是事实上一点用处都没有,全是随便拼接起来忽悠人的。

    这些名言警句看起来每一句都是经典,都是那么发人深省的,可是事实上什么用处都没有。时不凡在后世,听说过不少“砖家”专门用这些名言警句包装好了,然后写了一大堆的鸡汤文出来,完全是在忽悠人。一大堆鸡汤文堂而皇之的在各种媒体上传播,这种鸡汤文对于时不凡来说那简直是吐槽。这种鸡汤文很多都是在偷换概念,他们事实上一点用处都没有,完全是在本末倒置了。

    “请问时校书郎,你认为修身应该先做何事?”孔颖达问道。

    孔颖达这话,其实是提到儒家一个非常传统的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不过很多人,都是冲着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去,至于修身……嘿嘿。

    “我认为人之本在心,天地万物无非是人心所想,所念。只要能够谨记本心,那也都不会被那些虚幻的外物所迷惑。圣人所言欲修身,先正其心。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而我以为圣人所教诲,应该是帮助我辈立志。首先要体悟这个世界,明白自己一生所求,立下大志。而立下大志之后,明白自己内心所求,然后自然而然可以以本心所需求,可以以己心为标杆。接着我们齐家,治国,平天下,无非是在为了实现心中大志而所追求。当齐家之时,不妨三省吾身,思考一下当年本心所思所想所求,然后排除一些美色的干扰。知道自己所思所想所求,自然可以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配偶,而不是贪图美貌或者她的身份。”

    “齐家之后,开始入仕治国。治国无非也是实现当年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求,然后为自己所思所想所求而努力。而你的治国理念,无非是你的所思所想所求的体现,所以最终还是你的内心。当然,治国当中,功名利禄,当你掌握权力之时,更是要三省吾身,当你自己所思所想所求是什么,当年是如何立下大志,当年的大志是如何?只要一直秉承不忘初心,不忘记当年自己所思所想所求,那自然可以抵抗权力的诱惑,他人的威胁,和各种功名利禄所带来的幻象。”

    “所以,我这个一路上齐家治国平天下,无非是一个在拷问自己良知,思考自己所思所想的磨砺过程。最终明白自己所思所想,体悟天地大道,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孔颖达接着问:“那圣人学问如何学习?”

    时不凡心里面暗骂:“怎么这么多问题?你非得把我掏空不可吗?”

    “我认为学习体悟圣人之学问,不能之在书房里面读书,而是要走出去,然后真正的实践圣人之学。如果一直在书房读书,那无非是在学而不思。论语也都提到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一直学习圣人学问,可是却不能够真正的进行实践,那最后肯定会无法能够真正得到自己所思所想。我认为知行合一,也就是学习和实践要合一。知而不行,也不能行而不知。只有知行合一,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到天地大道。而天地大道,无非是自己内心所思所想,只要能够体悟自己的本心,那自然距离天地大道不远了。”时不凡继续忽悠说道。

    孔颖达继续问:“时校书郎,如果按你所说,那岂不是很多凡夫俗子贩夫走卒也都可以成为圣人了?”

    “孔学士,当年孔圣人不也是说有教无类吗?而亚圣也都曾言,人人都可成尧舜?可是为何到了孔学士这里,却看不起贩夫走卒?所谓性相近,习相远,而贩夫走卒无非是他们的谋生渠道,可是为何到了孔学士这里,居然成了不能够成为圣人之缘由了呢?”时不凡问道。

    “这个……”孔颖达突然有些无话可说了,因为祖先的话是真的,他自己也都知道。

    不过时不凡没有打算这么说,他继续抨击说:“难道孔学士是享受了太多的供奉,却不知道百姓一衣一食来之不易?你一日无衣食,如何能够生存?而您自幼有机会读书,可以不用为衣食所操心,没有真正为谋生所担忧过。而您现在却在此看不起他们,你不妨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您不是孔圣人之后,而他们是孔圣人之后,那您也许能够有机会成为目前的儒学大师吗?”

    “是他们用自己的血汗来供养了您,让你可以衣食无忧的读书治学,最后才有了你这个儒学大师的身份。可是你现在却忘了初心,忘了圣人应该是为民谋福,是为了天下立心,为了生民立名。而圣人还要告诉我们要有礼,而礼是何物?最基础的礼也就是道德,而忘恩负义我想也是圣人所绝对不容许的吧?孔学士你享受了万民的供奉可以成为儒学大师,可是却反而看不上贩夫走卒,认为他们没有资格接受圣人教诲,无法体悟天地大道?你这个是何等忘恩负义呢?”

    孔颖达听了这话,突然脑门都出了冷汗,然后浑身发抖。孔颖达感觉自己多年以来所修的“道心”在这一刻突然出现在了一个巨大的漏洞。他多年以来所学的儒家经典,最核心的无非是“礼”。而礼是何物,他其实是封建时期的一种伦理道德,而建立在这个伦理道德上面的制度和各种的社会道德。至于这一切的伦理道德,其实无非是一个做人的道德基础,是一切社会制度和朝廷制度和人民思想根基。

    可是现在时不凡却抨击孔颖达忘恩负义,这样从道德层面说明了孔颖达享受万民供养,然后最后却忘恩负义的道德。忘恩负义,这个绝对是一个莫大的罪名,别说古代,几乎任何朝代也都不会容许这种人存在。现在孔颖达被扣上了一个忘恩负义的帽子,孔颖达也都感觉“道心”差点失守了。他的所思所想所学都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面的,他的信仰也多是建立在这上面的,可是他突然信仰的根基崩塌了,这样让孔颖达都感觉差点崩溃了。

第十八章 大忽悠(中)() 
“时校书郎在和孔学士在讨论儒家经典呢!”李丽质在门外说道。

    而李婉柔也都惊讶道:“是啊!孔学士可是天下名士,他居然来和时校书郎讨论儒家经典?而且,你看孔学士好像被辩驳的那是理屈词穷,根本无法反驳时校书郎了。你看,他额头都出了冷汗,而且浑身都在颤抖,不知道听到了什么令人惊恐的东西,居然害怕成了这样?”

    “是啊!看来,时校书郎真是博学多才,居然能够把孔学士都给辩驳成这样,实在是太厉害了!”李丽质两眼冒星星说道,显然非常崇拜时不凡这个能够把当朝儒学大师都给反驳得无话可说,理屈词穷到浑身发抖出冷汗的地步。

    在这间修文馆的精舍里面,孔颖达浑身发抖,然后脑门都是在出冷汗。而他现在思维逻辑已经陷入了一个怪圈,因为他一方面认为自己是圣人子弟,应该是高贵的。何况自己是孔圣人的后代,自然是应该更高贵。在历朝历代尊孔,还有提高贵族地位,然后随着汉末三国时期,到了后来南北朝那个九品中正制的怪胎,让士族地位极大提高,几乎垄断了天下权力。所以造成了士族的自命不凡,看不起那些普通劳动人民。所以才有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情况。

    可是现在孔颖达虽然是士族,虽然他也是一个准官员,可是他学者的成分远高于一个士族和官员的身份。他一辈子都奉献给了学术,尤其是自己祖宗流传下来的儒家学术的研究,甚至成为了天下公认的大师。而且他那个孔子后代的身份,更是给了它增加很大的光环。所以他一切都是以祖先的学问为准绳,可是现在居然他的思想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

    其实经过了这么多年以来,那些所谓孔子儒家的思想早就被一大群人改变的面目全非,儒家已经成为了统治者统治百姓的工具。而自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之后,儒家也变质了,而其实朝着犬儒方面改变的。一切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求而改变,这种改变甚至影响到了后代的儒学学者。

    孔颖达一方面认为自己是高贵的士族,认为只有士族和有学问的人才能够成为圣人和圣贤,普通贩夫走卒是无法有机会的。可是另一方面,现在孔子有一句话,叫做有教无类,那不论如何都是攻破了他这个所谓的思想。

    孔颖达不是没有想过有教无类,他也学过这几个字,可是他并没有往心里去。祖宗的影响远远比不上这个时代的影响,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已经是推崇士族看不起普通劳动人民,所以孔颖达哪怕学了祖宗的东西,可是早就把那些东西给封闭起来了,根本不去想他。

    现在,被时不凡一针见血的指出来了,让孔颖达感觉自己多年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