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染大宋-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达问道:“首领,那我们下一站去哪儿?”

    杨贲走到地图边,用拳头在地图上一砸:“这里——睢阳!既然要调动金军各路人马,那么咱们索性把驻防在应天府的完颜阿鲁调出睢阳城!传令下去,全军午时吃饭,未时出发,急速行军奔袭太康!”

    “是!”

    所有人都开始做起出发的准备,文职官员们开始整理各种文书,武将们开始回营整顿人马、收拾兵器装备和马匹。

    杨贲把江凌云留下来说道:“江兄,麻烦你准备二十辆马车把城西王家木材作坊的所有木板全部都拉上随我出发,每辆马车准备两匹马,另外让木匠和铁匠们迅速制作竹楔和铁钉,咱们能不能快速渡河就要靠这些东西了!”

    江凌云答应:“好,我马上去准备!”

    杨贲又把毕进、张达、余华铭、郭进等人找来说道:“这次我要带骑兵先行开路,为大军快速渡河做准备,因此主力人马由你几人统带,一定要督促将士们加快速度行军!”

    众人抱拳答应:“是,首领!”

    趁着吃午饭还有一点时间,杨贲来到伤员安置的院子看望伤员们,周奎也在这里养伤。按照规定,周奎这种重伤的情况也应该被安置留下来,不过周奎是高层,当然不能随便就安置留下来。

第158章 轻松拿下太康() 
杨贲来到安置伤兵的院子引起了所有伤员和医疗女兵们的注意,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站起来。

    “首领!”

    “首领好!”

    杨贲同他们一一点头问好,吴桐听说他来了,也从病房走出来问道:“你怎么来了?不是很快就要出发了吗?”

    杨贲说道:“趁着有空过来看看,伤员们的伤势恢复得如何?”

    吴桐说道:“重伤员都被另外安置留下了,这些都是轻伤员,伤兵们都很壮实,恢复得稍快,只要药材充足,加上静养,很快就可以恢复,不过这又有行军,只怕对伤口恢复不利”。

    杨贲问道:“你好像不是行医的郎中吧,你怎么什么都懂?”

    吴桐嗔怒道:“我是不会,难道我不会问吗?这里这么多郎中,没吃过猪肉,难道还没有见过猪走路?真是的!”

    “那倒是!”杨贲讪笑一声,一拍脑袋:“差点忘了,周奎在哪儿?他的伤势恢复得如何了?”

    吴桐说道:“他毕竟是军中高层,因此把他单独安置在一个房间里!我们给他用了你给的特效疗伤药,他的伤势已经好了很多了,以现在的恢复速度来看,再过几天就可以复原了!”

    “那带我去看看!”

    两人来到周奎养伤的房间,看见周奎正从床上起身,看上去好像没有受伤的样子,杨贲问道:“周大哥,你的伤势如何了?”

    周奎连忙道:“是首领啊,你怎么来了?我这伤势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你看我都可以起来了,多亏了郎中们的医治和吴桐姑娘以及她手下的女兵们照顾,要不然以我这种伤势,没死就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我正想跟吴姑娘说我已经没事了,军中的事情我还是不放心,所以想尽快回到军中”。

    杨贲问吴桐:“你觉得周奎大哥现在能返回军中统带兵马吗?”

    吴桐道:“外伤差不多好了,但难以恢复的是内伤,郎中说周大哥体内可能还有淤血,如果想要消去隐患,最好还是再修养几天,这几天郎中会给他开一些活血化瘀的药!”

    杨贲想了想对周奎说道:“周大哥,我来这里也确实正想跟说一说军中的事情,你带的第二营在那次断后的行动中被撒七打残了,只剩下两百多人,我在想第二营的建制不能撤销,毕竟第二营的人没有死绝,还有两百多人足够再次把第二营组建起来,目前我们铁血军又有了近三千名新兵,我的想法是以这二百多人为基础把第二营再次组建来,调拨一千新兵进入第二营,等你的伤彻底好了,你再回到第二营统带这些兵马,剩下的两千人我准备补充一部分到另外三个营,毕竟这些日子打仗各应都损失了一些人马,需要补充兵力进去,剩下的我决定组建第五营,任命余华铭当任第五营指挥使!对了,你可能不认识余华铭,他是从长社加入我军的,先前是厢军都头,此人颇有才干,日后你们见面认识了,就知道他的本事了”。

    周奎说道:“首领这么安排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同意。不过我在这里实在呆不下去了,你就让我返回军中吧?”

    杨贲笑道:“那不行,吴姑娘没发话,我怎么敢让你返回军中,万一你日后有了隐疾岂不怪罪在我的身上?也就几天的工夫了,你就再忍一忍,等体内的伤势彻底好了再官复原职!”

    周奎只得同意:“那行吧,我就再厚着脸皮做几天伤员”。

    下午,杨贲带着骑兵营先行,后面跟着二十辆马车,这些马车上全部装载着厚实的长木板和长木料,为了保持车队的快速行进速度,每一辆板车都用上马拉车,也就能勉强跟上骑兵营的行军速度。

    下午申时末,杨贲率骑兵营经过快速行军抵达了太康,此时太康县的金军已经达到了消息,四座城门紧闭。

    杨贲带着骑兵营三百骑抵达太康城西城门下,用手中长枪举着城墙上的金兵大叫:“贪生怕死的金人,占据中原才几年功夫就丧失了勇武了吗?我才三百骑兵就把你们这些狗东西吓得尿了裤子,你们还有脸呆在中原,干脆夹起尾巴滚回关外去好了!”

    在途中,杨贲已经从探哨那里得知太康城守将达鲁巴是一个性格暴怒、容易冲动的人,因此临时改变策略,决定采用激将之法,没想到这个办法对付达鲁巴这种莽夫还真是有效。

    城墙上的金兵千夫长达鲁巴听了这话气得面红耳赤,他又看见杨贲身后确实只有三百骑,后方并没有其他人马,当即大吼道:“带着区区三百会骑马的人就来敢攻我太康城,真是气了我了!来人,传令下去,让大金勇士们做好出战准备,达鲁巴今日把这小子撕成碎片!”

    城墙的汉人官员见达鲁巴如此愤怒,既不敢言语,也不敢阻拦,任由他握着腰刀快步走下城去备战。

    城门打开,达鲁巴握着长矛带着三百金军骑兵冲出来,用枪头指着杨贲大叫:“混账小子,快快受死!”

    “哼,谁死谁活还不一定呢!”杨贲冷笑一声,挺起长枪拍马迎上去大喝道:“将士们随我杀!”

    “杀啊——”

    两股兵马很快就撞在了一起,杨贲手中长枪快如闪电般的刺向达鲁巴,达鲁巴大骇,立即招架,却是哪里招架得住,长枪瞬间被挑飞,身体被杨贲的枪长砸得想一块破抹布一样飞出去,还砸翻了一大片金兵。

    “达鲁巴已死,将士们跟我杀啊!”杨贲立即大吼,手中的长枪片刻也不停息,不停地刺、扫、砸,收割着一条条金兵的性命。

    刚刚一接触就死了大将,三百金兵的士气还没有开打就瞬间跌落至谷底,前面的金兵勒马想要调头逃跑,但却是来不及了,被冲过来的铁血军骑兵淹没,后面的金军骑兵冲上来却装载了前面金兵们的身上,一片片人仰马翻。

    逃跑开始了,杨贲看准机会立即带人追杀,城墙上的厢军此事还没有来得及拉起吊桥,就有金兵打马逃回来,杨贲顺势带着人马追杀进了城内,城墙上的厢军吓得纷纷丢下兵器跪地投降。

    厢军们没有任何抵挡,反而主动投降了,这倒是出乎杨贲的意料,看来金军在中原的统治很不得人心,否则厢军不会是这种表现。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59章 一日连下两城() 
以铁血军骑兵营这种刚刚才学会骑马的战斗力,如果真要正面与金军对决,根本撑不过金军三百骑兵的冲击,达鲁巴蠢就蠢在他太冲动了,如果他不正面与杨贲碰撞,不第一时间就被杨贲杀死,他的三百金兵还真不可能这么容易被击败。

    古代军队,将领的状态对士兵们有着最直接的影响,统兵将领如果死了,军队的士气必然大跌,这几乎是所有军队的通病,这是因为古代练兵思想与现代不同,古代重视将领而不重视士兵,武将都看重个人武勇,往往带头冲锋陷阵,这的确可以给军队带来士气,但一旦将领阵亡,军队士气必然大跌,败得会更快更惨。

    如此容易拿下太康城也是让杨贲意想不到的,在收降了城内的厢军之后,外面的铁血军骑兵也先后返回,杀死了金兵两百余人,剩下的全部溃逃而走,铁血军骑兵也伤亡了五十余人。

    “常坚,常坚?”杨贲把太康县城内府库内所有金人囤积的物资和财物全部收入系统背包之中,回到在县衙门口大喊。

    半大孩子常坚从县衙内跑出来道:“首领!”

    杨贲吩咐道:“你速骑马去东城门外查看涡河上的桥梁还在不在,速去速回!”

    “是,首领!”

    一刻钟之后,常坚骑着马跑回来禀报道:“首领,涡河上的桥还在!”

    “好!”杨贲立即吩咐亲兵队正副队长光头强和庞大牛:“庞大牛带着守卫四门的兄弟们留下来接应后续大队人马!光头强,立即集合剩下的骑兵营人马和刚才投降的三百厢兵!另外把刚才从城内车马店找到的五十辆马车都带到军营!另外派人去把城内所有包子铺的包子和馒头全部买下来带去军营给每一个人发几个!”

    “是,首领!”

    杨贲带着亲兵秦勇、王铮和常坚赶到军营时,光头强已经带着剩下的一百五十多骑兵营人马和三百厢兵在军营的校场上整好了队伍,五十多辆马车也都停放在校场旁边!

    杨贲问道:“都准备好了吗?”

    光头强点了点头。

    杨贲对三百厢兵大喝道:“所有人都上马车,每六个人乘坐一辆,赶着马车向睢阳方向前进!速度要快,谁要是磨磨蹭蹭,别怪本将军不客气!”

    有一个胆子大的厢军队官举手道:“将军,我们这里并没有大路直接通往睢阳,要去睢阳必须要渡河,可河面上没有桥,过不去!再说天马上要黑了”

    杨贲喝道:“就是要没有大路,如果有大路,本将军还不走呢!啰嗦什么,都动起来,到河边本将军自有办法渡河,再有迟疑着,杀无赦!”

    “是!”厢军们不敢违抗,纷纷拿着兵器跑向马车坐上去,

    杨贲带着一百五十名铁血军骑兵和三百厢军快速向城外而去,庞大牛留下来带着一百骑兵守卫太康城,在这里接应后续的大队人马。

    入夜后,杨贲下令军中将士们点燃火把,为行军照亮道路,将士们只能在马背上和板车上吃包子馒头,行军一个时辰之后,携带的包子和馒头都已经凉了,因为是贴身存放,都还有些热度,没有冻得啃不动。

    杨贲也啃着硬邦邦的包子和馒头,前面开路的秦勇打马回来禀报道:“将军,前面两里处就到了河边,这条河是涡河的支流,河面上的冰面已经融化,我在奔行了十余里却没有发现可以过河的桥!”

    杨贲问道:“有发现渡口吗?是否有船只?”

    秦勇说道:“有两处渡口,但都是小渡口,各只有一艘小木船,只能乘坐七八人!”

    “足够了!光头强,去从军中找几个会划船兵士,速去!秦勇,在大军前面带路,去最近的渡口!”

    “是,首领!”

    军队很快抵达了河边一个渡口并停了下来,光头强也从军中找来几个会划船的兵士。

    这只是涡河的一条支流,冬天里河水并不深,有些地方只齐腰深,最深的地方也只有一人多深,如果天气不这么冷,完全可以徒步渡河,但天气太冷了,徒步渡河必然会打湿全身,这会迅速让人流失热量,被把人冻僵,因此杨贲决定搭建桥梁。

    “这几个就是会划船的兵士们吗?”杨贲指着光头强带来的几个人问道。

    光头强点了点头。

    “好,你们几个去船上划船,携带长木料,在河面上每隔两丈就打两个并排的木桩,这些木桩都是承重的木桩,一定要打得结实稳固,直到打到河对岸为止!”

    河面并不宽,只有不到一百米,但对于在夜间作业的人来说也是极为不容易的,不但天气冷,而且还有掉入河中的危险。

    在小船划出去之后,杨贲又指派几个人在河岸边打桩,一柄柄木槌不断地击打着木桩,把它们钉入泥土之中。

    一个时辰之后,小船上的兵士们终于把木桩打到了河对岸,这边的厢军兵士们开始排着队扛着木料开始架设桥梁。

    又过了一个小时,当正在等待的兵士们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木桥终于架设完毕,杨贲骑马亲自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