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之重器-第2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苏联是否会赖帐,程功根本就不怕。除非苏联有勇气跟东华帝国再打一场国战,否则,就只能欠债还钱!

    这一世的苏联,与历史同期的苏联大不相同。

    斯大林的肃反并没有扩大化,苏联红军也没有因之而使其战斗力大幅降低。各种先进军用和民用技术的引进,使得苏联的国防军工业远比历史同期要发达得多。

    有了先进雷达、sks半自动步枪、ak47突击步枪、t34/85坦克、t54坦克、米4直升机、米格15战斗机等先进武器装备的出现,程功相信苏德战争绝对不会像历中上的那样开战前期出现德军压着苏联一通吊打的一面倒局面。

    德意联军或许有可能打进苏联境内,但想要像进攻波兰一样长驱直入横扫千军般的直逼莫斯科,其可能性几乎为零。

    在程功的援助下,苏联这头红色巨熊已然变得非常强大,希特勒只要开始实施“巴巴罗萨”计划,就注定了德国想要统一欧洲的野心必然破灭。

    只不过,面对来自西线、南线、中部和东线四条战线的巨大威胁,斯大林是真心没什么底气。不然的话,他的全权特使葛罗米科夫就不会满口答应同意东华帝国把手伸进原本属开苏联势力范围的中东波斯湾地区。

    在程功的全盘计划中,不管苏联是否同意,波斯湾这块地底充满了黑金的宝地,东华是肯定要插一腿的。

    后世美帝在波斯湾扮演的世界警察角色,这一世肯定得由东华帝国来取代。

    把圆满完成任务,兴高彩烈的葛罗米科夫打发走后,程功又过上了悠哉游哉的“科学家皇帝”的充实生活。

    随着整个世界打成一锅粥,安居乐业的东华人民在锦程皇帝的领导下,幸福地进入民用科技大爆发时代。

    彩电、冰箱、空调、音响、电话、缝纫机、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开始走进东华帝国的千家万户。

    高露洁、佳洁士、飘柔、舒服佳、小护士、护舒宝等等东华日化用品品牌,在丰富了东华的民生物资的同时,也成了在全世界疯狂吸金的跨国集团。

    1941年5月初,第一台386个人电脑,第一款民用路由器由东华皇家科学院研制成功,并由皇室投资进入商业化量产的高速发展阶段。

    6月,第一家汉显数字寻呼机运营中心,在东华帝都金海市开始运营。紧接着在一个月内,大大小小的寻呼中心像是雨后春笋般地在东华帝国所有各州各市铺开普及。

    东华帝国把个人电脑和个人寻呼机这等高尖端电子技术竟然拿来广泛地应用于民间,这无疑使得德国、日本、苏联、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政府震惊得眼珠子跌满地。

    按照高尖端技术先是应用于军事领域,然后再将之弱化变成民用技术向民间进行商业推广这个原则,东华帝国的军事技术底蕴,显然早已经远远的把世界上所有其它国家都抛在了身后了。

    当德国、日本、意大利、美国、英国、苏联等国把从东华帝国购买引进的个人电脑和个人寻呼机技术应用于各国的军事领域的时候,世界上第一支数字化实验部队,在东华帝国镇南州中央山脉某个军事基地展开了各种科目的实战训练。

    此时的德国,已经控制了欧洲包括法国、波兰西部、荷兰、挪威、比利时、丹麦、瑞典等16个国家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整个欧洲只有英国在独自顽强地与法西斯轴心国阵营作战。

    在德军横扫欧洲大陆的时候,斯大林早就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没有半点信心,认为如此强大的德国必然会威胁到苏联的国家安全。于是开始着手把苏联的重工业和军工工业有计划地往乌拉尔山脉以东的中西利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迁移。

    为了防止日本配合德意联军在苏联远东地区发动战争,斯大林多次派出特使出访华夏**领导的华北抗日民主政府,确立了以华北八路军和东北抗日联军为主导的华夏东北抗战战略核心,让苏联红军可以秘密地将部署在远东地区的近百万部队悄然调往西线。

    1941年7月15日,希特勒悍然单方面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根据事先拟订好的“巴巴罗萨”作战计划,德军出动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兵分三路以闪电战的方式突袭苏联。

    早有防备的苏联红军迅速展开了激烈的抵抗。7月16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向苏联人民发表广播演说,号召全体苏联人民团结起来,全力以赴同希特勒为首的德国法西斯主力集团进行殊死的斗争,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

第365章 华夏军队率先点燃华日战火!() 
通过卫星画面,看到三路进攻的德军装甲集群并没有像他们打波兰时那样势如破竹地冲击着苏联红军的各条防线,程功的嘴角禁不住露出一抹玩味的笑意。

    德军发动突袭之前,程功就让中情局的特工很巧妙地把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透露给苏联的情报部门,德军的这次闪电突击想取得预期的胜利成果才怪了。

    苏联向德国宣战后,丘吉尔和胡佛于第一时间都分别派出特使出访苏联,毫无疑问的,在英国政府不计较苏联攻占阿富汗、伊朗和巴基斯坦这个前嫌之下,苏联正式加入了同盟国阵营,为局势极为不妙的同盟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为了积极响应苏联对德国宣战,华夏**领导的八路军和东北抗日联军也于7月16日晚在东北四省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百团破袭大战。

    17日凌晨4时20分,越桂边境线上,无数信号弹交错在夜幕中升空闪烁,瞬息间,万炮齐鸣,震耳欲聋。

    夜空被无数道炮火划出的火网烧得通红,整个地壳都在颤抖。华夏国民革命军远征军第三军、第五军所辖的六个整编师冒着炮火,透过炮火的亮光跨出国境,向各自预设战略目标发起突袭进攻。

    一直到拂晓天亮,驻守在桂越边境的日军防线已是一片混乱。多支部队的结合被都被华夏远征军的重装甲部队穿插分割强行突破。

    蔚蓝的天空中国,24架强五a1陆基型喷气式超音速战斗攻击机组成的战斗机编队,就像是24尊无敌的空中霸王一样,将一架架日军空军的99式战斗机和99式攻击机轻松击落如下饺子。

    地面上随处可见的熊熊燃烧着的飞机残骸,仿佛在哭泣着告诉日本空军,你们是那么的脆弱,不堪一击。

    华夏军队竟然敢率先撕毁华日停战协议发动突袭,这显然大大地出乎日本政府的意料之外。

    仓促应战的驻越日本南方派遣军的炮兵,刚开始还通过107火箭炮和150mm重炮跟华夏远征军对轰。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只要他们的炮兵旬发射不到五发炮弹,其炮兵阵地马上就会召来密集的炮火覆盖打击,仿佛是华夏远征军的炮兵都长了千里眼似的。

    小鬼子根本就不会知道,为了天堂岛华美密约将来能顺利落实,程功分别往华夏远征军和华北八路军派遣了两支携带有反炮兵雷达的特种部队,协助国共两党的重炮部队对日军炮兵阵地予以重创。

    只不过,强五a1喷气式超音速战斗机出现在华夏战场,还是引来了日本外交部对东华帝国提出了强烈抗议。

    对此,东华帝国外交部发言人很是干脆地回答,东华与华夏源出同根,一衣带水,华夏需要什么武器,只要有钱,东华就卖。这是正常的商业行为,并非是东华帝国参与华日战争。

    这年头,真理总是掌握在强权国家手里。

    而以东华帝国的军事强大,当然是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即算东华帝国把黑的说成白,日本政府也只能无可奈何地受着。

    朔江,自古有天险之称。也是日本南方派遣军在越桂边境设立的军事重镇和战略要地。位于高平西北约70公里,北距桂省平孟4公里,东北距离桂省孟麻街16公里,是通往越南高平的咽喉要地。

    朔江一带地形非常险要,山岭密布,有许多的天然岩洞。唯一一条公路从平孟经朔江、墩张向东南通往高平,两侧形成了一条宽达几百米再至几十米的蜿蜒曲折的峡谷,正好锁住公路。

    从整个朔江防线的地形上看,朔江苏北的平孟方向有主要公路通行,比较适合华夏远征军的机械化部队正面进攻,因此,日军在这里沿公路布部了一支精锐部队。

    日军南方派遣军第18方面第15师团第296联队将三个大队分别放在长排山、朔江和坂洋方向,其混合炮兵大队的三个中队放在波原、坂洋、那瓦方向,在平孟方向的边境线上还部署有一个野战大队,联队部设在坂洋。

    沿公路遍布的岩洞、涵洞、隘口和峡口,在蜂窝分布的暗堡与各种火力点。隐藏在荆棘里的战壕坑道纵横相连,形成了兵力火力密集的纵深防线。

    朔江侧后的让涌、墩张、板涯地域,山地连绵难行,只部署了296联队的一个加强中队,孟麻一带边境线上是独立混成第55旅团的一个大队,防御力量相对较为薄弱。

    再从朔江向南经那造、坂粒、玛班、安乐到高平还有一条简易公路。朔江城四面环山,西南和西北面是两座大石山,形成天然屏障,东北面和南面是连绵的丘陵土山,平江从城北流过,地形易守难攻。

    位于朔江以北扼守越桂边境的长排山山区峭壁高耸,岩洞密布,草木茂密,也是阻挡华夏军队向越南进攻的天然障碍。驻越日军还在这里构筑了大量的明碉暗堡,盖沟坑道,组成了以两道环形防御工事为主体的多层次交叉火力网。

    很显然,在日美菲律兵战争爆发后,日军加强了越桂边境和滇缅边境的防御。但即算如此,日军也不会想到华夏军队有胆量重新挑起日华战火。

    1941年7月17日十点三十分。

    59…2a主战坦克庞大的钢铁身躯,出现在孟麻峡谷公路的北方地平线,以每小时50公里的高速,一路狂飚猛冲而来。

    金属沉重的铿锵声震彻着大地。

    日本南方派遣军第18方面军第15师团第296联队构筑在公路上的三道铁丝网和战壕布成的防线,面对12辆59…2a主战坦克组成的双坦攻击阵型,弱得就跟处女膜一样,一捅就破。

    紧随着这12辆59…2a主战坦克的,是48辆加挂着栅拦装甲的63式履带式装甲运兵车。

    公路两侧山坡上的日军明碉暗堡火力齐开,但根本就没法迟滞这支钢铁洪流的冲击。

    一枚枚40火箭筒发射的火箭弹拖着长长的尾焰从多个地堡射孔中射出,大多数都没能击中高速行进中的装甲车,偶尔有三发击中了三辆装甲车,但还没等山上的日军士兵发出欢呼,这三辆装甲车仅仅只掉了几块栅栏装甲,依然以每小时45公里的高速一路继续向前狂奔。

    “八嘎!支那的战车怎么不怕帝国的40火?!简直是不可饶恕!”

    右侧山坡上的某个地堡里,一名日军军曹端着望远镜,盯着呼啸而过的喷涂着青天白日徽标的华夏远征军战车,咬牙切齿地咒诅着。

    (。)

第366章 谋划非洲!() 
华夏八路军和远征军同时主动向日军发起战略反攻,使得菲律宾战场上的美军士气为之大振。

    麦克阿瑟更是发表公开演说,明确表示华夏军队开始了对日反攻,美军打败日军的胜利时刻也即将到来。

    随着华北八路军与关东军爆发的战役越打越打,再加下滇缅边境和越桂边境的华夏远征军越战越勇,日本内阁正好以此为理由,婉拒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提出的东西夹击苏联的战略计划,声称要先平定了华夏战场,再言对苏出兵。

    希特勒见日本确实无力同时开辟四线作战,也就不再坚持要带着日本一起玩,决定任由这帮日本猴子在亚洲去折腾,懒得去管他们的死活了。

    日本表面上看是在同时跟华夏和美国作战,实际上,在美国对日宣战之后,中南美各国也先后对日宣战了。

    中南美各国既有共同立场,也有各国不同的政策。从共同利益角度来讲,这时期的南北美洲国家有个叫泛美同盟的组织。在美国没有对日宣战之前,泛美同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持中立立场。

    不过,面对战火临近的威胁,在美国号召下,泛美同盟于1940年5月在古巴哈瓦那召开国防部长会议,发表了美洲国家防务互助声明,通过了一旦某一美洲国家受到侵略其他各国应予以协助的原则。共有21个美洲国家在这份声明上签了字。

    美国是泛美同盟的核心成员国,这意味着美国受到侵略,美洲将有20个国家根据美洲国家防务互助声明对美国有协防义务。

    菲律宾战争爆发后,巴拿马、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萨尔瓜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