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之重器-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空军没法从本土抽调力量支援北非战场。

    可以说,如果不是有了美国派了十万美军来埃及增援,英国现在只怕连埃及也丢了。

    好不容易盼到了东华帝国参战,但狡猾的墨索里尼宁愿让意大利在国际社会大失颜面,也没有因为东华帝国的军事挑衅而向东华宣战。

    更让丘吉尔想不到的是,东华帝国的参战,反而促使了意大利将其非洲军团的兵力集中起来专心对付埃及的英美盟军。

    东华帝国到底是在帮同盟国打意大利,还是在帮轴心国对付英美盟军啊!丘吉尔对此是真心无语了。(。)

第387章 把非洲变成东华帝国的后花园!() 
蒙巴萨,非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阿拉伯人、土耳其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英国人都曾经当过这座海滨港口城市的主人。而今,东华人成了它的新主人。

    四百多年前,郑和率领的大明王朝远洋船队就给蒙巴萨带来了东方文明和文化。只不过,随着欧洲人的崛起,华人的文明传承在这里渐渐消失。

    生活在蒙巴萨的肯尼亚人和其他非洲人,几百数以来早就习惯了逆来顺受的殖民奴役统治。他们对于谁来统治肯尼亚都没什么太大的反应。

    然而,东华帝国在蒙巴萨推行的殖民政策,明显让生活这在这座城市里的黑人感觉到不一样。

    这些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东华人,似乎比那些金发蓝眼白肤的白人魔鬼亲切温和友善很多。

    免费的医疗保障政策,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人性化的劳务合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废除奴隶制度,审判严惩那些血债累累的罪恶奴隶主等等,所有的一切新政,都让肯尼亚的黑人们清晰地感受到新总督府赐予他们的温暖和关怀。

    在殖民大洋洲、东海州、中海州和西海州过程中积累总结出来的丰富工作经验,让东华帝国各个殖民政府的公务员体系和殖民政策日趋完善。

    新组建成立的索马里总督府、肯尼亚总督府、南苏丹总督府,在东华帝国内阁和各个殖民总督府的大力支持下,轻车熟路地建立起一整套因地制宜的殖民体系和体制。

    强力的军事保障力量,使得任何反抗、抵制新总督府的势力都被坚决镇压和清洗。

    有线广播、无线电收音机和有线电视台组成的全新媒体舆论力量,配合政府的强力推行的宣传攻势,代表着最广大非洲黑人平民的弱势群体民心,渐渐向东华帝国殖民总督府汇集、凝聚。

    东华帝国肯尼亚总督府成立三个月后的某天。

    热闹繁华的蒙巴萨港口,一名看起来二十出头,衣着普通的年轻华人,随着摩肩接踵的人流,悠哉游哉地四处观光。

    战争,从来都是胜者者清除异己和某些不稳定安全隐患的最佳掩护色。

    在中情局和磐石雇佣军提供的情报支持下,索马里、肯尼亚和南部苏丹所有对东华不友好势力和组织,都被“仓皇撤离的意大利军队”屠戳一空。

    将一切罪恶都推给欧洲的白人,让华人成为非洲人民的救世主,这就是程功亲自主导推行的非洲殖民战略的总体指导方针。

    大批东华企业不仅为肯尼亚带来了巨额亚元投资,而且还给东部非洲注入了现代轻工业先进科技新鲜血液。

    把非洲变成东华帝国的最大工业原材料输出基地,是程功为东华帝国国家工业体系全面升级之前新确立的国家战略。

    蒙巴萨这座东部非洲最大的港口,自然成了东华投资建设的重点城市。

    在东华外交部最新对外公开的非洲援助项目公示中,蒙巴萨港将被扩建成为非洲诸多港口中首屈一指的国际******。

    按照港口建设规划,蒙巴萨港扩建工程全部竣工后,港口平均吃水将达10米,各类万吨级以上泊位21座,24小时通航,其中6、7和8号泊位是集装臬专用泊位,码头吃水11米,有40吨集装箱桥吊4台。

    专用泊位紧张时,邻近的4号散杂货泊位也可以用于装卸集装箱。

    在集装箱港区前沿堆场,将建造直通肯尼亚总督府所在城市内罗毕与肯尼亚第三大城市克苏木的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输油管道网络。

    建成后的新蒙巴萨港,预计每年集装箱吞吐量为15万teu,是整个非洲货运量最大的港口,没有之一!

    很显然,东华帝国这是要把蒙巴萨港打造成了东华殖民非洲的最大最强桥头堡。

    如此大手笔,程大皇帝作为东华非洲殖民战略的总设计师,当然得亲自过来好好瞧瞧这座东非最美丽的城市。

    这不,程功对外声称要在帝王宫皇家实验室“闭关”,实际上只带着两名随身侍从护卫,甚至连赵雅菁这位皇后也瞒着,乔装改扮成一名普通的华人学子,避开所有人的眼线,飘洋过海,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了蒙巴萨。

    在程功的战略规划中,要把非洲变成东华帝国的后花园,前提当然是让东华帝国在非洲尽最大可能地赢得民心。

    非洲目前的总人口约两亿,程功计划用五年时间,通过大举建设肯尼亚和索马里,吸引一亿左右的非洲人民来肯尼亚和索马里安居乐业。

    这样既可以为东华帝国提供大量的“血汗工厂工人”,又能为东华军队输送大量优秀的炮灰仆从军,为将来用经济手段控制整个非洲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规模越打越大,战况越打越惨烈,战局变化越来越难以预测,欧洲国家在非洲的势力变成越来越中空。

    对于德国在南部非洲各个国家的殖民统治利益,程功暂时没打算去理会。

    程功相信以希特勒的精明,肯定会严令德国在南部非洲部署的军团不得染指东华在非洲的发展利益。

    至于意大利非洲军团与埃及英美盟军的战争,程功更加不会去干涉。

    如果不抓紧时间趁着当前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在非洲圈地皮,程功绝对会连他自己都鄙视自己。

    日军全歼美国第军太平洋舰队和菲律宾的美菲联军,如果不出什么其它意外,基本上已成定局。

    被鬼子疯狂武士道精神搞怕了的美军官兵在士气大为受挫后,兵败如山倒。

    由于东华政府以担心惹急日军把战火引到东华境内理由,明确表示拒绝在菲律宾作战的美菲联军退往东华帝国境内。使得麦克阿瑟指挥的美菲联军没有退路,只能想尽一切办法在菲律宾的丛林里跟日军拼命。

    对此,美国白宫也拿东华政府没有一点办法。

    为了尽可能的为美军保留一部分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老兵,胡佛多次打电话给程功,恳请程功看在他私人面子上予以帮助。

    最终,程功勉强点头答应收留一部分退往东华境内的美军官兵,但前提必须让这些美军士兵向东华军队缴械投降,并且只能在东华军队限定的集中营里面以战俘的名义呆着。东华政府会视情况分批释放这些美军战俘回国。

    麦克阿瑟在绝境中看到生存的希望后,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在前线跟日军战斗的美菲联军军心动摇,甚至有菲律宾土著军队成建制的向日军投降。

    美菲联军的死活,程功当然不会去关心。

    反正麦克阿瑟在东华当战俘的结局已定,程功也懒得去见这位后世历史上的日本保护神。

    在确定日本军方正在制定东进占领夏威夷,进而登陆美国西海岸的战略后,程功决定给自己放个长假,悄悄地跑到非洲来打猎渡假。(。)

第388章 磐石雇佣军是“万精油”!() 
这时期的非洲,德意联军在北非埃及边境与英美盟军对峙;自由法国在英国和美国的支持下与维希法国在西非塞纳加尔、刚果等地区自相残杀。

    原本属于意大利占领区的索马里、肯尼亚等东非地区被东华帝国强行接管,使得控制着马达加斯加岛和南非地区的德军北上与意大利非洲军团会师的意图落实,被迫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守。

    尽管德、意、英、法、美等欧美国家的战略重心不在非洲,但各国对非洲的利益并不想就此放手。上百万军队参与的大型战役没有,可成百上千人次的小规模战斗从来没有中止过。

    东华军队在索马里、南部苏丹、肯尼亚与埃塞俄比亚边境线,南苏丹与北苏丹边境线建立稳固防线后,对乌干达和坦桑/尼亚边境地区开设了难民安全通道,并与国际红十字会合作建立难民营,给从西非和南非过来的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救助。

    由于东华帝国在非洲投入了大量的医护人员和各类抗生素药品,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索马里与肯尼亚境内的卫生和医疗条件,有效地控制了疫病的发生。

    加上大量粮食和衣物日常品的供应,让所有难民感觉他们像是从地狱来到了天堂。

    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难民从乌干达和坦桑/尼亚涌入肯尼亚,然后在东华医务工作者和国际红十字协会的国际主义人士引导下进入用一顶顶军用帐蓬组成的难民营。

    这些难民在得到了食物和医疗救助后,迅速恢复健康。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选择加入东属索马里或者东属肯尼亚,并庄严宣誓视东华帝国为永久宗主国。

    东华企业在肯尼亚和索马里投资兴建的大量钢铁、煤碳、机械、冶金、石化、轻纺、印染、日化、粮油食品加工、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工厂,更让许多非洲本土的有识之士看到了非洲走向工业化的希望。

    东华帝国对非洲的统治,明显与英、法等欧洲殖民统治者对非洲进行掠夺性资源开采不一样。

    欧洲殖民者给非洲带来的是灾难性的杀戳和掠夺,而东华给非洲人民带来是的由挣扎生存走向安康生活的光明道路。

    殖民理念的完全不同,无疑使得东非索马里和肯尼亚成了绝大多数的非洲人民向往憧憬的圣殿。

    非洲从来不缺劳动力,东华帝国也犯不着在非洲培养中高级技工。大量的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需要的仅仅只是培训一个月就能上岗工作的“农民工人”。

    这样的产业迁移和转型,让一大批东华本土企业里的技术工人从繁重的熟练工种中解放出来,为东华国家工业体系整体升级提供了充足的产业技术力量。

    一名在东华本土企业只能拿到初级技工职称的工人,在该厂非洲分厂可以摇身一变成为拿高工资高津贴的带徒弟“老师傅”。

    程功为东华国营厂矿非洲分部确立的技术标准,是类似苏联工业的“傻大黑粗”粗糙型发展路线。这也避免了日后非洲工业化后尾大难掉的隐患。

    总而言之,将来非洲制造的工业品完全与精密加工没有关系。

    程大皇帝可以让非洲走上工业发展之路,但非洲想通过发展工业来摆脱被殖民的命运,其可能性几乎为零。

    程大皇帝偶尔会当一当“活雷锋”,但绝对不会变成“滥好人”。

    程大皇帝现在在非洲投资一亚元,将来就得收回来一千亚元,甚至是一万亚元!而且除了经济方面的效益,还能获得政治层面的无比崇高声望。

    东华帝**队登陆非洲之后,无疑让磐石雇佣军的发展扩军迎来了新一轮春天。

    程功现在非常佩服自己当初在非洲扔下了磐石雇佣军这颗妙棋。

    经过将近四年的发展,磐石雇佣军吸收了一万多名非洲本土的强壮黑哥们。

    魔鬼式高强度训练,先进的武器装备,高福利伤亡抚恤机制,以及反复洗脑式的思想教育,使得这些非洲籍磐石佣兵人人都是磐石雇佣军的忠诚拥护者。

    他们可以随时随地披上非洲任何一个国家的战旗,去执行东华帝国需要他们执行的任何一种任务。

    这样的好处是,只要程大皇帝愿意,他随时可以让东华帝国在非洲的军团脱下军装换上磐石雇佣军的战袍,去打击他想打击的任何一个目标。

    早在程功决定出兵登陆非洲之前,东华帝国外交部曾经多次接到过流亡英国的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的委托请求,恳请东华帝国出兵赶走意大利军队,解放埃塞俄比亚。为此,海尔塞拉西一世愿意承认东华帝国为埃塞俄比亚永久宗主国。

    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海尔塞拉西一世领导埃塞俄比亚全民族抗战。1936年5月抗意战争失败后,被迫流亡国外。

    历史上,海尔塞拉西一世于1941年初,率领爱国武装力量同英军一起打回埃塞俄比亚,并在埃塞俄比亚广大人民和游击队的支持下,击败意大利占领军,同年5月,埃塞俄比亚光复独立。

    但现在,由于程大皇帝这头超级翼龙的振翅,意大利在北非战场勇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