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新中华-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得叫!惊爪爪个啥,喿跟头滚一边去!”

    皱皱眉,郭家婆重重呵斥几声,顿时立刻便让这条土狗闭上嘴,同时老老实实的端坐在地上,黄色的狗尾巴摇晃不停。

    略显满意的瞥瞥土狗,郭家婆也是转过身,扯开嗓子再度喊叫起来:“大傻他爸,赶紧过来给胡家幺儿搭把手,拎拎东西!”

    片刻之后。

    不远处,一位原本正低头除草的老汉,也是猛地站直腰杆,甩着裤脚上的泥巴,也没有说什么话,满脸的嘿嘿笑容,几步就是走过来,顺势接过胡峰手中的沉重行李箱,自顾自的走在前面。

    “郭家婆,这东西重的很,还是我来拿吧”

    瞧着正前方老汉的动作,再看看身边郭家婆的关切眼神,胡峰也是略显有些忐忑,让年纪五六十的郭爹爹帮拿东西,他这么一个壮小伙空着手,总感觉有些不太合适啊。

    “胡家幺儿,莫得事!你娃先在后面跟阿婆叙叙,让他拎起去!”

    仿佛一眼看出了他的小心思,郭家婆也是在一旁笑着开口道,同时对胡峰嘘寒问暖起来,关怀之意分外真切,简直就是把他当自家幺儿一般对待。

    没说多少话功夫,胡峰和郭家婆刚刚走到水杉树那里,他自家的大门也是早已被人推开,好几位衣着朴素、身穿土布的人,随即大步走了出来。

    最当先的一位,俨然是个乡村中最普遍的中年汉子,满脸的络腮胡子,浑身粗黑健壮,穿着一身略显干净的土布衣衫,正是家公!

    说起自家的这位家公,胡峰也是依稀从模糊的记忆中想起,前者好像是内江小县城内,近二十年来,本地数一数二的煮糖老师傅。

第十八章,亲人相见。() 
煮糖师傅,顾名思义就是为熬糖煮糖的老师傅、乃是整个制糖事务中,最为重要的一种技术人才!

    不客气的说,在内江这个家家种植甘蔗、专注糖业的小县城内,尽管大约有上百位手艺不同的煮糖师傅,但是众人公认的、手艺最为老辣的煮糖师傅,还真就是胡峰自家的这位家公!

    之所以这么讲,一方面是因为胡峰的这位家公,前者是十几岁时就进土糖寮,一路从最低级的只给二顿饭、工钱全无的杂工做起,几十年的功夫努力下来,也是连续跨过管牛的、榨蔗的、烧火的等职位,最终完全以能力胜任煮糖老师傅。

    另一方面,则是他的这位家公,不仅本职技术做的好,还在农闲时间里求新求破,竟然真的给琢磨出,一门独家糖方的垄断手艺来—制作青糖!

    青糖颜色略显青翠、虽然不像白糖那样洁白如雪、也做不到像冰糖那般晶莹剔透,但是青糖却是拥有自己独有的特色—香气扑鼻、甜而不腻,并且相当适合健脾清胃、祛风散寒、因而也是非常大受欢迎、是内江糖业中一道奇特的产品。

    所以讲,胡峰这位家公、内江县城内煮糖老师傅的第一名号,确实也是戴的名副其实,让人根本不敢在背后说闲话。

    能力决定报酬、这个道理清末的人可能嘴上说不清,但是心里肯定也是相当明白的!

    自然的,因为自己声名远扬的煮糖老师傅名号,胡峰的这位家公,不仅在外干活时能要求一天三顿饭,主家酒肉饭菜必须管饱,每个月还能在主家手里,拥有近乎一两纹银的进展。

    须知道,普通的四川自耕农一家十几口人,一年的花费也不过是四五两纹银!

    口袋里有了钱,自然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再像自己一样吃一辈子辛劳苦,胡峰的这位家公(父亲),也是不惜束脩供养的,为了让胡峰的几个哥哥和他,不做个睁眼瞎或是能考取个童生的功名,也是在一位年过半百的老秀才那里,毕恭毕敬的送去了价值七八两纹银的腊肉、大米、桂圆、花生以及纹银铜钱。

    虽然说,因为后来清政府洋务运动,停掉了隋唐以来的科举取士制度,考取童生功名什么的,自然也是成了一场白日梦。

    但是!

    可以完全不夸张的说,若不是因为自家家公(父亲)有能力,恐怕即便后来的胡峰,能够考取官费生的资格,那也是根本没有能力去远赴重洋,前去日本横滨留学!

    举个最致命的问题,清政府虽说保证学生的花费,但是每一位官费生坐远洋渡轮的钱,可都是要官费生自己个人出的

    远洋渡轮不比国内的小火轮,最低的三等舱,那都是需要七八枚墨西哥鹰洋—等同于七八两的白银!

    这么多的钱,可不是普通的自耕农家能出得起的。

    而且更为关键的一点,在清末明初的乡村里,像胡峰这样十几岁的半大小子,绝对也算得上是半个劳动力!

    寻常的耕地、播种等大事虽然做不了,但是灭虫、除草、浇水这一类的田埂小事,那绝对是任何人都能做的。

    胡峰远渡重洋,前去日本横滨留学,那整个家庭内,就等同于少了半个劳动力,自然而然的,平日里土地的辛苦劳作,哪一样能够少得了,还不是指望着他的几位哥哥、姐姐劳作么?

    想到这,不知是源于自己占据这俱身体的愧疚感,还是记忆之中,二辈子父亲辛苦操劳的场景重叠,望着已经走到自己面前的家公(父亲),以及前者身后的几位哥哥,胡峰瞬间感觉到一种心酸,眼眶内的热流差点就要剧烈涌出。

    “家公!”

    双眼通红的胡峰,根本顾不上注意自己身后的邻居郭家婆,声音哽咽的扑了过去。

    “幺儿,你你咋回来了?”

    微微愣了愣,尽管见到自己离家多年的小儿子,家公内心同样是颇为开心、高兴,但若是从旁观人的角度观察,恐怕就会发现,前者等人神色态度虽有变化,可显然也是根本没有胡峰那样的热切激动、差点就是热泪盈眶了。

    其实来说,并非是旁观者想的那样亲情关系冷淡,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家公等人和胡峰,二者之间表现亲情的形式不一样。

    别的不多说,胡峰这位家公,虽然能力比较强,相当擅长煮糖熬糖,但是前者说到底,终究还是个只知道埋头干活、空闲时候就掏出一柄竹子做的布烟袋、闷不做声的抽几口旱烟草叶子,要是别人不问话,那真是不习惯主动讲话。

    再看家公身后的大哥、二哥等人,他们虽然也和胡峰一样,小时候上过几年私塾,但由于脑袋没有胡峰灵活,也是没几年便是老实回家务农了,平日里虽然没有那么沉默,但也绝对是个不善交际的普通农民。

    所以细细来看,胡峰所处的这个小家庭内,能够称得上长袖善舞的人物,恐怕实际上还只有一位主心骨—便是他的五哥胡安!

    五哥胡安年纪大小,估计要比胡峰大上五六岁岁,大约有就二十七八岁左右,人也是长得相当不错、玉树临风的确是谈不上,但也称得上是浓眉大眼般的五官端正了。

    其实而言,五哥胡安从小到大,去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在四川成都卖过糖,但是不管从哪个方面看,他都是当之无愧的家庭内事外事主心骨。

    就拿现在来看吧,胡峰眼中的五哥胡安,也是笑语殷殷的谢过郭家婆等邻居的帮忙,然后又轻轻巧巧的安慰胡峰几句,吆喝大哥、二哥拿着铜钱,去好几里开外的集镇上买肉买酒,然后关切尊重的拉着他回家,一面为胡峰准备房间休息、一面招呼正在洗曲曲菜的四姐,赶紧去自家的土糖寮报信,让家婆(母亲)和三姐不要再忙着喂牛了,赶紧回家来。

    这一桩桩小事的妥善处理,不禁让胡峰对自己这位五哥的评价,暗暗提高了不少。

第十九章,不速恶客!() 
家公的院子,是用泥砖砌得院墙,墙内右侧的空地,还特地种植了一排果树,如果少时离家的胡峰,没有记错的话,恐怕在接下来的季节内,应该能够吃到略显甘甜的毛桃、杏子、还有制成柿饼的,凉而微甜。

    几步跨过这些墙角处的果树,五哥胡安一路领着他前行,穿过正中的一间堂屋,径直走向后面的正屋。

    “幺弟儿,你就住在我屋里头,我去前头屋挤挤,便宜的很。”

    快速将胡峰的行李箱拿进来,五哥胡安也是一面招呼着他,一面卷着自己铺盖出去,又特地拿过来一件崭新棉被、川垫。

    正当他收拾着房间的时候,院子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脚步声。

    紧接着,之前走出去的四姐,也是急匆匆的提着一坛老窖酒水,左手又拎着一只老母鸡,一溜烟的冲进厨房来。

    “额?”

    瞧见四姐举动,五哥胡安明显愣了愣,随即开口发问道:“莫回事?让你去喊家婆的,咋这么快回来?”

    “路上正好碰见家婆和二姐、俺把幺弟回家事一讲,她们正在后面走呢!”

    “俺跑得利索,干脆先回来了。”

    朝后一甩头,四姐顾不上和五哥胡安啰嗦,继续朝厨房内走去,同时反问起一句话来。

    “这只老母鸡是你个啰来杀吧?俺正好去后头生火烧水。”

    “晓得了!你也别耍嘴皮子,快去后头烧水咯!”

    点点头,五哥胡安干净利索的走过来,准备绑着老母鸡,开宰杀取鸡血了。

    与此同时,对身边一切好奇而又怀恋的胡峰,也是百无聊赖的跟着四姐、五哥胡安,相继走进了小厨房,看着前者忙活起来。

    放眼望去,家屋里的这件小厨房,表面上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其内部却是有土培砖石搭造的三件宽敞大灶台!

    仔细靠近观察,这些大灶台上方是一个挺高的烟囱,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家里厨房,始终是烧柴火的缘故,所以才会设置烟囱,以此方便朝天空排出黑烟,免得厨房内呛死人,根本坐不下来。

    除了异常醒目的大烟囱外,还有三口大铁锅,分别是用来做饭的、炒菜的、以及烧水的作用,另外这些大锅的缝隙之间,还彼此夹着一个小火口,乃是用来放置一些小东西(零散的几个粽子这类的事物),蒸熟加热用的。

    瞧见家里这个在外多年,好不容易才回来的幺弟—胡峰进厨房,四姐也是心细如发的朝他笑了笑,同时递过来一个木头小板凳,方便胡峰坐下休息,这才全神贯注的添加着一堆堆引火的松树绒,开始升起火来。

    看了一会四姐生火的枯燥繁琐动作,胡峰也是渐渐感到越发无聊起来,转而眼神微微上翻,盯着厨房上满是黑灰的屋梁,似乎是在发呆一般。

    片刻之后。

    当胡峰感觉自己快睡着时候,突如其来的一抹声音,猛地让他浑身一惊,迅速的睁开双眼来。

    “幺儿!不是讲幺儿回来了?在哪儿呢?”

    厨房外,一连串宛如机关枪般的声音,快而急促的爆响起了。

    “嘘!老妈子那么大声搞啥子?幺弟好像是累坏了,正在厨房屋里睡呢!”

    隐隐约约的,五哥胡安的声音好像从外面传来。

    “妈?”

    心神一动,大概是源自于血脉中的那种亲近熟悉感,胡峰也是根本再顾不上什么,跌跌撞撞的冲出了厨房,四下张望。

    院子里,一位留着齐耳短发、身材粗壮的中年妇女,径直立在那里。

    此时此刻,瞧见辛劳抚育、关怀自己多年的母亲,再回想这俱身体脑海中对家的回忆、对至挚爱亲人的思念,胡峰情不自禁的哽咽啜泣一声,随即扑了过去,一头扎进前者的怀里,同时紧紧拉住她的手。

    “妈!”

    看着对方穿着记忆之中,最为平常而且补丁极多的土布衣服,近乎沾满了泥土灰尘的裤脚,以及因为日常农活造成的粗糙手指和老茧;再想想离开家乡时候,分别时候母亲强颜欢笑的面容

    一直以来,胡峰做事都是个极有责任心的人,在他的脑海念头内,既然说自己接任了这俱身体,那后者的父母亲人,自然也是应该加倍报答的!

    也正因如此,胡峰也是在不知不觉间,彻底的把自己融入进这俱肉身的身份中,自然而然的去承担自己应该承受的责任和义务。

    “幺儿乖!不哭不哭!”

    瞅了瞅胡峰略显消瘦的面颊,母亲显然也是仿佛能感觉到他离家的种种不适应,情不自禁的把他揽在怀里,轻声细语的哄了起来,似乎就像小时候的一般关怀,温暖而又细腻。

    一如往昔。

    似乎是察觉到自己的失态一般,在几秒钟之后,胡峰也是感觉从母亲怀里挣扎出来,赶紧擦起眼眶的湿润来。

    “哈哈!幺儿子还害羞了!其实老汉我说啊,哭出来就好,这里都是咱们自家人,有啥之关系的?”

    相当难得的,院子里原本正抽烟袋的家公,在瞧见自家小儿子—胡峰的这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