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从白门楼开始-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臧霸一马当先立于两军中间,他这样的行为是冒险的,因为不乏有些刺头对他发起攻击。

    一刀斩杀了一个不安分的激进分子,臧霸将袁字大旗高举,怒吼:“尔等停手,我乃袁公手下臧霸,特奉袁公之令前来调息战事!”

    臧霸?袁公路?管亥的心里大喜,臧霸做过匪,他自然是知道这么一号人物,更重要的还是袁术的人马,要知道袁术才是他最为看好的诸侯!

    管亥没有动,太史慈依旧不动,精明如太史慈已经知道,这场大战最大的受益者恐怕就是袁术一方了。

    高云大军缓缓到达,一个个横刀立马,精良的装备,高昂的气势让两房都低下了头颅,高云带着吕玲绮走到人群之中,面色和善。但是众人哪里还看不出吕玲绮的架势?

    赤兔马,方天画戟,雉鸡翎!这对男女与那天下无双的温侯到底是什么关系?

    高云看了看太史慈,便道:“这位将军,不知道你家文举公何在?”

    太史慈坐在马背上回礼,便道:“将军稍等,这便去唤文举公。”

    高云虽然猜测此人的身份,但还是不能确定是太史慈,只觉得他仪表堂堂,在他离开之后,他便是对着另一方说道:“不知哪位是大闹北海的管统帅了?”

    管亥一听连忙翻身下马,单膝跪地说道:“草民管亥,见过将军!”

    高云笑道:“管统帅无需多礼,不知今日可否随了袁公意愿罢兵?”

    “谨遵袁公指令,不敢有违!”

    高云很是满意,便是对着臧霸说道:“管大统帅既然愿意罢兵,臧将军可敢与其一路回营,立了这盟约?”

    “有何不敢?”

    臧霸大笑答应。立盟约是假,过去招降才是真,只是管亥毕竟刚刚大闹北海,在这种场面,高云自然不能堂而皇之的去招降。况且自己还要去会一会孔融,而派臧霸前去管亥的大营就是使者的身份,准备去坐地谈判。

    管亥退兵了,高云也按照与于禁的约定只带了十几人入城,其中除了吕玲绮与龚都,其余八名都是陷阵营残留的死士。

    至于阿怪去了哪里?

    此时的他刚刚杀得兴起,叫手下把高览的头颅收好,他便是又是追杀了审配一路,到了尽兴才折倒返回。

    当他路过一块空地时候,突然发现了一个谋士打扮的人儿横躺在地上。

    仔细一看才发现这面色苍白的跟女人都差不多。

    还有气息!

    “好一个小白脸儿!”

    阿怪大笑一声,就是将昏死的郭嘉一把抗上了马背,扬长而去。。。

第47章 孔文举,你想超越祖宗吗?() 
如果说袁术的面相像一个上位者,那么孔融绝对是一个面善的老人。

    他一身标准的儒服,男子右衽的服式在他身上提现的更加淋漓精致,已经花白的头发打理的非常干净,举手投足之间无不展现了他极为正式的礼仪。

    孔融首座,高云居左侧,龚都坐在高云身边,吕玲绮因为是女儿身并没有出席,只是在后面厢房稍作休息。

    卫语的目光很快聚集在孔融身边护卫身上,这个断手大汉他早就知道了是武安国,此时的武安国持刀立在一侧,怒目高云,眼神里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敌意。

    其实这种敌意高云早就在进城的那一刻就感受到了,武安国与太史慈是护送高云入城的,与太史慈还说了几句,可是武安国则是一言不发,高云甚至怀疑若不是自己的身份,此人都要冲杀上来干掉自己!

    到了现在,高云才总算明白过来。自己表面上虽然是袁术的将军,但本质上还是吕布的女婿啊,武安国之勇天下皆知,这样一个猛将怎么能接受只有一只手臂的下场?

    要知道在十八镇诸侯齐聚虎牢关下之前,武安国还是健全之人!

    原来武安国早就把对吕布的断臂之仇转移到了自己身上,这高云其实能够理解,谁被断了一只手能够不恨?

    “高将军远道而来,袁公与高将军这份恩情,在下铭记于心。”孔融毕竟是主人,还是非常理解性的问候了一声。

    “文举公何须见外,想来文举公贤名闻名天下,此次被黄巾余孽围城,我主岂有不救之理?”

    高云说话的时候已经起身,躬身作揖,他知道想要说服孔融,还需要在礼节上做文章。

    其实说实话,孔融目前心中最好投靠对象恐怕就是袁术了,现在袁术没有称帝,又是四世三公,自然不会被道德绑架。而曹操拥立少帝,专横独行,更是宦官之子,这些如何能让儒家正统的孔融认同?

    袁绍虽然也很强劲,可手下派系纷争不断,孔融这样的身份根本不屑于一头扎进权利漩涡之中,更何况在孔融看来,袁本初还只是个庶出。

    孔融少年闻名,又是久居高位,纵观他之友人,著学大儒者诸多,他平生最怕的就是与目不识丁的蛮将交流。在第一次听到高云是高顺之子吕布之婿的时候,他还有些担心,但是现在高云礼貌的表现和儒雅的谈吐还是让他感到十分舒适的。

    “当不起高将军谬赞,融不过是一个败军之将,若不是得高将军相救,恐怕早已不能尸位素餐!”

    “文举公客气。”高云缓缓开口,“明人不说暗话,如今北海状况紧急,有些事,晚辈也就明说了。”

    “愿闻其详。”孔融笑的很和善,他大概能猜到高云要说什么,他之前所做的一切不也是等待着袁术的招降吗?

    但是高云却注意到了武安国与太史慈,两人的面色有变,神情紧张,心思恐怕是各有不同。

    “此次主公命云大兵前来,路过曹公领地,在双方商议之下便是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高云出列,伸手长谈道:“北海位于青州与寿春太远,中间隔着曹公势力,我主要之也是无用!所以便是与于将军决定,我方只需文举公及麾下加入,至于北海则是送与于将军,作为他北抗袁绍的重要屏障!”

    只要人,不要城池?孔融万万没有想到高云会与于禁达成这样的协议,一时间也没了应对的方法。

    “这…”

    “文举公放心。”高云微微一笑,他岂能不明白孔融心中的想法?

    自古以来降将要被重用就必须拿出他的重要的作用或者强悍的实力,孔融若是带城带兵投靠袁术,那么他也许还是他的北海太守,但是一旦孤身前往,前途什么就不好说了。

    权利什么的孔融也许还能释然,但是一旦袁术只利用他的名望来做什么违背道德事情的话,自己根本不可能有反抗的余地。要是成功还好,失败那么必然就是晚节不保的下场。

    这些高云都明白,既然敢在袁术面前打包票一定弄来孔融,他就一定有自己的底牌,更何况他还是决定辅佐袁耀,到时候寿春势力一旦交接,他作为从龙之臣,在袁耀面前或许还是有那么一点话语权。

    “敢问先生之愿为何?”

    高云没来由的问了一句,到时让孔融一惊,说道:“为臣者,必当希望汉室大兴,国泰民安。”

    “呵呵呵。”高云笑着伸出指头摇了一摇,便是说道:“此为说辞,文举公心中所想,晚辈还是略微可以猜到几分。”

    “想当年,孔夫子开派讲学广开民智,造就不世之功,此后有策略文韬者不计其数,百家学派相互争鸣,因此可为圣人!

    而如今学识文化俨然被世家大族垄断,平头百姓目不识丁,壮士猛将大字不识,此乃社稷之不幸,天下之不福。

    文举公乃是圣人之后,应该以教化为己任,难道就没想过做这广开民智之事吗?或是说孔家后人已经没有了这份为生民立命的壮志雄心?”

    孔融猛然的站了起来,目光火热的看着高云,七岁让梨的他既然是孔子的后人,自然想过开学教化之事,可是如今的世家绝对不会允许,但是这也并不代表他没有超越自己祖宗的雄心。

    能够超越祖宗,不知道谁会有理由拒绝?

    孔融慢慢恢复了冷静,“高将军所说乃是我辈必胜所愿,只是这世道…哎,要知道慈明公的颍川书院,庞德公的鹿门书院,说来都不能真正做到这点…”

    确实如此,荀爽与庞德公的名头就算再响,也不可能正面与世家叫板,他们两人主导的书院还是招手世家子弟为主,寒门之人少之又少…

    “文举公无需担心,寿春建立书院的事情,晚辈已经筹划许久,而且这件事情还是受到袁世子的支持。”

    高云缓缓走向孔融,面带微笑,让孔融附耳来听。

    “明成此人心怀大略,况且晚辈也是…”

    声音微弱到极致,就算一边的武安国太史慈也难以听的清楚,但是众人都能看得出孔融的表情变化。

    要问孔融的表情怎么形容,那恐怕就是平疑惑,犹豫,震惊,再到满意…

第48章 骂人原来也要学!() 
“文举就这般答应了那高子叹?”

    坐在孔融对面的青年人一脸的惊讶,目前他们所在的正是孔融的书房,说不上华丽,但是摆设都是很典雅的,袅袅的檀香似乎就要遮住青年人的脸庞。

    若是按照年龄来算,青年人最多二十七岁,一般来说这个年龄的人遇到孔融怎么也要尊称一声公或者先生,但是青年人却直呼他的姓名,而且孔融也不生气,显然就是所谓的忘年之交。

    “答应了,你也知道高子叹开出的条件我无法拒绝。”

    孔融话说的很平静。

    “高子叹为人如何?”

    “谈吐礼仪都是上成,而且也是名将之后,这些你都知道的…”

    “哪门子的名将?”青年人很不客气的打断了孔融的话,继续说道:“吕奉先此人两面三刀,不忠不义。高顺陷阵虽勇,但乃是有勇无谋之辈,如此屠猪宰狗之辈也该称做名将?”

    看着这位小友眼中的不屑,孔融也是一脸无奈,他知道青年人生来就是这样的脾气,这些年他早已经习惯,只能笑骂道:“好个祢正平,好一副伶牙俐齿!”

    青年人似乎也习惯了孔融的笑骂,也不追究,伸手自沏了一杯茶水,饮尽就在沉思,嘴中还在小声嘀咕着什么。

    “这北海恐怕待不久咯。”

    一束阳光斩进书房,迅速驱赶了朦胧的檀香,青年人的样貌也浮现了出来,说不上英俊,但也算是端正,分明的棱角间带着的都是桀骜不驯的气息。

    正如孔融对他称呼,他就是祢衡,字正平。在三国之中他与陈琳就是最大的两个喷子,好在陈琳骂人不吐脏字,但这位爷骂起来可是连你祖宗十八代都要问候一遍。

    第一狂人祢衡,就算对于自己最好的二友也是这般评价。

    “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其余皆不值一提!”

    所以说说这样的人,怎么能不被历史淘汰?怎么不会成为历史之中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

    但是在这个时空,却不相同!

    按照历史的轨迹,祢衡于去年就应该死了,但是现在管亥围北海至少推迟了3年,孔融有人没有归附曹操。所以就断算祢衡在两年前于许昌游学上演了击鼓骂曹操的拿手好戏,但焦头烂额的曹操根本无暇顾他,理所当然也就没有了去刘表势力,落到再转送给黄祖最后惨死的悲惨结局。

    出人意料没有领饭盒下场的祢衡回到了北海,继续借居在老友这里。管亥刚围北海的时候他就在了城内,虽然说孔融有智慧看出管亥的意图,但是要做出壮士断腕的择主选择,他多少还是受到了祢衡的鼓励。

    孔融多智,但定策难也,祢衡狂妄,却是行事果断。

    “说来也是为难正平了,才在北海安定不久,就要随我远赴寿春。”

    孔融似乎听到了好友的喃喃自语,就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无妨,文举只需告我,是否真的做好了决定?”

    “我心已决,你也明我是圣人后裔,若是能够有机会超过祖宗,我孔融此生怎么都不会放弃!”

    “真的愿意就这般放弃自己的诸侯之位,屈居与袁公路之下?”

    “若能开学教化,淡然权势又何妨?”

    “真的愿意就这般将苦心经营的北海拱手让给曹孟德?”

    “大丈夫当立鸿鹄之志,何须在乎这一城一池?”

    “好好好!”祢衡突然狂笑的站了起来,也许因为动作幅度太大,他本就随意梳起的发饰一下散开,披头散发,好不疯癫。

    “这是我见到最为果决的孔文举,但是你要清楚,那高子叹所说的学院,可不是说建就能建的!”

    “这个我很清楚!但是高子叹也说了他的主公不是袁术而是袁耀,袁耀现在已经积累太多的人脉,只要时机一到那么寿春的势力就会出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