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隋崛起-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匹大宛良驹算是我资助你的,希望你能建功立业。若是将来有意为我效力,就去找四海商会,自然会有人把你带到我身边。”说着,杨炎锤了锤罗士信的胸口,示意他去试一试那大宛良驹。

    “请木公子放心,待家乡安定,士信必定前来效命。”罗士信报了报拳,对着杨炎欠了欠身之后,提着长枪就直奔那匹枣红色的宝马。

    “好马,当真是千里宝马。”罗士信摸了摸高杨的马头,难掩喜爱之色。

    纵身跃上宝马,罗士信冲着杨炎再次报拳道:“公子保重,士信去也。”一个个重大的消息,让罗士信有些承受不过来,所想回去好好消化消化。而且他也怕跟杨炎处久了,会有失礼之处,不如早些离去。

    望着远去的罗士信,乌勇把目光收了来回,低声说了一句:“少爷,那宝马得来不易,就这样送他了?”

    “宝马难求,良将更是难觅,这笔买卖不会亏的。走,去和崔三把罗士信的事情办妥当了,让他尽快启程。”山东可不那么容易太平下来,罗士信怕是要跟张须陀征战多年。将他送到张须陀身边,还有两个意思,一是将来保住张须陀一命。二是拉拢秦琼。

    两人赶往里走,外面就传来了哄闹声,有人大喝:“围起来,全都围起来。”

    杨炎心里咯噔了一下,暗叫不好。

    “去,看看怎么回事。”杨炎感觉和自己有关系,不然兵马不可能有那个胆子公然围住崔府。

    乌勇刚走开,崔信仁也迎了出来,有些紧张的问道:“公子,出了何事,为何如此喧闹?”

    “我也不晓得,一起去看看吧。”杨炎有些苦恼的笑了笑。

    “殿下,刘守备领兵把崔府围了,说是张千备下的命令,要日夜保护殿下安危,等三日后张千备赶来面见殿下,他们便会撤去护卫。”乌勇面有难色,就怕杨炎为此震怒。

    果然,杨炎气得不轻,张口就骂:“这两个混蛋,才离开两天就把我给卖了,早知道一刀宰了他们。”

    除了那个陆绩和严三,杨炎还真想不出来会有谁把他在崔府的事情给捅出去。

    无可奈何,杨炎只好面对这个现实。

    如今外头已经被围了,杨炎想走也是走不掉了。就算是自己能跑,崔家的人怎么办?

    自己在崔府这一个月人家可是好吃好喝的伺候着,没有一点亏待。再来那崔倾云杨炎也是十分疼爱,要是自己一走了之崔家的人可就要遭难了。

    负气的杨炎也没去理会求见的武城守备,气呼呼的回到后院去,静静等待此次护送自己回洛阳的张千牛。他也知道,此时的张千牛身上很有可能带着杨广的圣旨。

    同时,刚刚回到营中的罗士信也从同袍那里得知了崔府被围的事情,又赶忙回到了崔府,这时才知道杨炎身在崔府的事情被知晓了,郡兵正在保护杨炎。

    罗士信怕杨炎怀疑自己走漏的消息因而怪罪自己,所以他也不敢前去求见,只好守在崔府门外一步也不敢离开,等候杨炎的发落。

第36章 终要回宫() 
三天不紧不慢的过去了,对于崔府里的杨炎是一种煎熬,对于外面的郡兵以及罗士信来说也是一种煎熬。

    不过这种煎熬随着四千多全副武装的千牛备身府的军士出现之后得到了化解,杨炎是终于可以知道杨广会如何处置自己,而郡兵们则是因为不用再担心杨炎会突然逃跑而受牵连。

    一路奔波的张曹一到崔府门口,立马就番身下马,直奔杨炎的居所。

    “臣左千备府,千牛备身张曹,叩见秦王殿下。臣等救驾来迟,还请殿下责罚。”隔着房门,张曹就单膝跪了下去。

    推开门,杨炎撇了一眼浑身尘土的张曹:“起身吧,告诉我,是谁告诉你我在此地的?”

    责罚,他有什么权力去责罚大隋宫中禁卫左右千备府仅有的二十四位千牛备身的其中一个?

    “回禀殿下,是一个自称是您侍妾的女子写一封急报呈给下臣,故而领军前来保护殿下。另外,陛下让下臣将这封信交给殿下。”说着,张曹从怀中摸出一张黄布拱在头顶。

    杨炎没有想到,竟然会是王怡把自己的消息透露出去。

    这是担心自己的安威,还是有心叛变?

    乌勇上前取了信件交到了杨炎手中,然后退后了数步,似乎怕被杨炎的怒火波及。

    打开一看,杨炎就感觉眼前一黑。

    信中内容不多,只说了一句,意思就是说杨炎若是再擅自离开左领府的保护就将秦王府的一千余口悉数斩首。

    “知道了,你们退下吧,孤不会再离开你们的视线了。至于何时回洛阳,我还没有想好。”杨炎挥了挥手,心想这大隋的亲王自称孤或者寡人还真没错啊,自己的的确确是一个孤家寡人,谁都无法全信啊!

    “乌勇,备笔墨,我要给皇爷爷报个平安,顺便请罪。”一千个人的脑袋就在杨炎的决定左右之下,他无论如何也下不了那个狠心。哪怕是他是杀手,也无法接受一千个人因为他被人砍去脑袋。

    坐在书房内,提起笔杨炎一时间竟然不知如何下笔。

    但他知道自己逃不开回洛阳了,而且可以预想以后秦王府的侍卫又要进驻一批了。等到杨广回到东都,他的命运又将再一次和杨广绑在一起。

    不甘心呐,明明都逃出来一个多月了,再过几天他就可以前往其他郡县隐居了。

    平定了一下心情,杨炎展开思绪,洋洋洒洒的写下数千字的请罪书。当然,表明上是自责自己年少不懂事,但是背后却是暗示杨广自己担心黄河两岸民间生乱,所以暗中查访。最后,他还提了一个请求,希望杨广准许他带着五千左领府的军队前去镇压民变。

    处理完这事之后,杨炎得知地方官员前来拜见,便从张曹那里取回了自己的服饰,一一接见那些官员。

    整个崔府今天热闹非凡,无数官员和士绅都在外门排着长长的队伍,希望一睹皇长孙的风采。

    不过杨炎懒得一一接见,只见了主要的首脑,特别是武城守备得到了杨炎的赏识。

    这主要原因还是杨炎想让他放人,让罗士信前去齐郡。

    杨炎开口,武城守备当然不敢拒绝,还特意命人叫来了罗士信。说起来,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手下还有这样一个少年。

    要知道,在大隋要到了二十一才能够进入军中,也不知道底下的人怎么招了一个少年进去。杨炎没有责罚于他,已是厚恩了。

    “臣罗士信拜见秦王殿下。”罗士信穿着一件白衫,英气勃发。

    “士信,你的事刘守备已经答应了,这是我给张郡丞写的举荐信,有了这封信想必他会收你为徒,给你一个不错的位置。”张须陀是大隋少有的猛将,虽然杨炎没有和他接触过,但是皇长孙和秦王这个名号,张须陀这个面子肯定会给。

    罗士信闻言立马跪下谢礼,因为他早年就听说过张须陀的威名,一直以他为标榜。现在自己竟然有机会成为他的弟子,还能在他的军中效力,这是多难得的机会。

    “士信,孤对你很欣赏,希望你能追随张郡丞早日平定山贼,日后好随我平定异族。”眼下,王薄还没有正式立旗,只能说是一介山贼,不过随着他不断被隋军打败,队伍也是越拉越大,彻底搅乱了山区的局势。

    “士信必不辜负殿下的赏识。”罗士信感觉心头阵阵发热,若是杨炎之前还只是有意招揽,而现在则是给自己打上了秦王府一系的烙印。

    “若是军中有你什么亲友,你也可以一必带上,我想此事刘守备不会为难你的,是吧。”说着,杨炎转过脸上,撇了一眼在椅子上本就有些不安的刘守备。

    “下臣当定好好处理,请殿下宽心。”刘守备哆嗦了一下,趴在了冰冷的地面上。

    “好了,你们都退下吧,孤有些累了。”杨炎冲着罗士信微微一笑,然后就径直起身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如今小小的院落里多了三百多个身披战甲的卫士,显得有些拥挤,但是杨炎却无法调动他们。

    “怕是皇爷爷真的恼了,明天就乖乖回洛阳吧。”摸了摸鼻子,杨炎有些苦恼,心道:兄弟,看来你我都逃不过历史的洪流,还是得回到皇宫之中,回到杨广身边呐!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好好会一会这些大隋的英豪,将这水搅的更乱一些。

    第二天下午,杨炎在重重保护之下登上了龙船,朝着洛阳进发。他身边多了一个崔信仁和他的一妾室以及崔倾云这三人,之所以带上崔信仁是为了显示杨炎知恩图报,也是他有些舍不得那个让他十分喜爱的小萝莉。

    和杨炎相比,初次离家的崔倾城就要活跃多了,上了船之后就没有安静下来,把龙船上上下下都逛了个遍。

    其实说起来,他这算是第一次脱离杨广的控制。在此之前,不管是四处巡游还是出征在外,杨炎都伴随在杨广的左右。

    不可否认,杨广宠爱他,也对他有愧疚。比起自己的两个弟弟,哪怕是嫡子的杨侑也没有像他一样倍受杨广的宠爱。

    很早的时候,野狐曾密谋过废除韦妃,试图改变自己的地位。不过这非常不容易,因为嫡长子的身份很难改变,不仅仅是废了韦妃就能够改变的。

    如今杨侑早已改封为代王,留守长安。有些事,已经在运作了,或许很快就能够看到结果了。

    长安留守,洛阳留守,都是杨炎的弟弟所担任,虽然他们都是挂名。可是野狐则不这么看,他们只不过是年幼而已。留守权力极大,要是在野狐手中他就能从那些辅臣手中争取到一些权力,只可惜杨广一直没有野狐任何机会。

    没有机会,就自己创造。

    当然,这不是他的想法,而是野狐的想法。只不过现在,杨炎也有了这个想法。

    定下心回洛阳之后,杨炎也就不在意杨广会如何安排了。

第37章 兄弟() 
六天后,杨广果然下了诏书,让杨炎早日回洛阳,其他事一字不提。

    显然是辽东战事不利,杨广也没心思理会自己这个宠爱的长孙,只要他不给杨广添乱,就算是好事了。

    洛阳,杨广为了一统南北的政治中心,同时也是勾连东南西北的商业中心,异常的繁华。

    杨炎的归来让原本热闹的洛阳又添了几份忙碌,作为洛阳留守,又是杨炎二弟的杨侗为了表示对自己长兄的敬爱,亲自率着留守官员和三千禁卫早早守在码头。

    “越王殿下,此处寒风凛凛,还请殿下移步。”一名官员看到杨侗被寒风吹的直缩脖子,便善意的提醒了一句。

    “长兄归来,作为臣弟岂能只顾自己。而且长兄曾告诫男儿应当不惧风寒,勤加锻炼,这小小风寒焉能让本王退避?”年仅九岁的杨侑甩了甩衣袖,训斥了几句,立马又把注意转移到了江面之上。

    “来了,龙船来了,奏乐。”杨侗已经快有一年多见没有见到自己的兄长了,不免有些激动起来。

    自从自己的父亲去世之后,杨炎就肩负起了长兄如父的责任,对自己的两个弟弟爱护有加。但凡杨广有什么赏赐,总会不忘了自己的两个弟弟。

    好比自己身边的几个随从谋士,全都是杨炎替他招揽的。不然那些堆积如山的政务就能让他头昏脑胀,哪里能腾出时间去习武玩耍?

    如今自己的长兄回来,那些烦恼事他更不用去理会了。

    杨炎并不知道自己的弟弟早在渡口期待着自己的出现,此时的他还坐在船内书写着什么。

    这段时间,几乎每天都有信件从杨炎的房间里传出,由传员发往张掖、齐郡等地。

    同时,他也收到了张须陀的来信。张须陀在信中提到了他已经正式收罗士信为徒,表达了他对杨炎举荐一个英才的感谢,同时还隐晦的提及了齐郡民乱的根源。

    杨炎当然很清楚为什么王薄能顺利的招揽到那么多民众,还不是因为自己的祖父急于求成。本来山东地区就是灾区,虽然朝中和秦王府都出了大力赈灾。也转移了大量的灾民,可是还是有很多人留恋故士不愿迁居。

    这些没舍得走的人也没想到灾难一过,杨广就大释征用民夫运送粮草前往辽东地区。问题在于那些民夫运送的粮食还不够自己吃到目的地,拿什么去接交?

    没运到粮草,结果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死。

    所以那些不愿死在路上,或者死在辽东的百姓要么卖身当地的豪强为奴,要么远避家乡。后来王薄的那首无向辽东浪死歌一出,在那些民夫心中好像升起了一支火把,让他们纷纷加入到王薄的叛军当中。

    杨炎知道最迅速平定民乱的办法是什么,可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