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枭雄-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弘义这个时候心中抱着幻想,希望部下能看出端倪,救他一命,可是当杨琏带着人进来,朱琦把手中的头颅扔在地上的时候,李弘义的一颗心顿时就凉了下来。李汉生是他的远方亲戚,如今被斩杀,一方面证明杨琏心狠手辣,另一方面证明福州军的大小官员,应该都被杨琏控制住了。这样的局面对于李弘义来说,是非常难的。接下来该怎么办,他的心中压根没有谱。

    唉,如今看来,也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福州城内,看起来没有什么动静,可是谁又知道,节度使府上发生了太多的事情?码头上,福州军士兵正在巡逻,一袋袋的粮食令人垂涎欲滴,可是迫于李弘义的淫。威,谁也不敢偷偷拿粮食。

    码头四周,有不少百姓转来转去,他们听说这两日从外地运送来了许多粮食,缺衣少食的他们眼馋的紧,可是谁也不敢去抢,毕竟那些当兵的腰间挎着的长刀,可不是用来看的。

    人群中,一个乞丐模样的人,不时地看着码头上人来人往的士兵,耳边听着他们说话。乞丐的耳目很事灵敏,很快,他就听见士兵说,天亮之前,节度使召见了福州军的指挥使、都头等将官,至今过去了两三个时辰,依旧没有看见他们的踪影,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乞丐是个有心人,他意识到了什么,很快站起身来,消失在码头,走了大半个时辰,到了县衙,乞丐装着乞讨的样子,走上前去。县衙门口,几名衙役正在聊着天。福州城的县令虽然是挂名,但大小总算是个官,今早去了节度使府之后,至今未归,也不知道节度使有什么事情?可是县令不回来,这些个衙役也不敢去节度使府上打听,只是私下议论纷纷。

    乞丐听着,这福州城不仅是武将去了节度使府,就连文官也去了,看来节度使发生了大事。乞丐迅速离开了,朝着节度使府上奔去。到了节度使府上,乞丐没有急着靠近,而是在远处观察,听百姓的议论。

    节度使府上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情,总会有一些消息,乞丐一边乞讨,一边不动声色打听,他发现节度使府上看守的士兵突然多了起来,巡逻也比平常要频繁。这意味着节度使府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且,乞丐无意间听见巡逻士兵说话,发现他们的口音,并不是很纯的福州口音,甚至,还有几人说话带着江南一带的口音,似乎是金陵那边的。

    乞丐隐隐觉得不安,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他都要把此事传递出去,乞丐站起身来,匆匆走了,回到住处,他迅速写了一封书信,用蜡丸封了起来,绑在鸽子腿上,迅速放了出去。(。)

第三十四章 查文徽() 
福州城外,靠北百余里的地方,有一处平原,夹杂在丘陵之中,平原上竖立着多个城堡,城堡中间,一座军营拔地而起,清晨时分,军营里热闹非凡,虽说刚过了年,但在鲍修让的带领下,士兵们依旧保持着足够的警惕和职业操守,依旧练兵不止。

    听着校场上传来的呼喊声,整齐而有力,鲍修让很是满意。他的部下虽然只有五千人,但足够监视福州城的一举一动。对于吴越人来说,李弘义投靠吴越是最好的,可若是他想要自立,建立一个国中之国,吴越国也能勉强接受。吴越国不能接受的,是李弘义投靠大唐,福州若是陷落,就会成为大唐的爪牙,届时,大唐的兵马便可以从福州北上,夺取福安县。

    福安县本来属于闽国,闽国内乱,大唐趁机南下,吴越国也趁势南下,并顺势夺取了福安县。福安县驻扎有一万多精兵,这些士兵虽然不属于鲍修让,但一旦有战事,这一万多士兵随时可以迅速南下,支援福州的战事。

    正是有了福安县的一万多精兵,所以鲍修让很有底气。年前,他接到杭州的密令,说大唐正在调兵遣将,准备攻打苏州,面对即将而来的大战,鲍修让有些忧心忡忡。吴越国虽然实力不弱,但与大唐想比,还是差了那么一点,胜负只在一线之间。以往吴越国与中原朝廷关系非常好,因此吴越国常常依靠中原朝廷来牵制大唐。可是,如今的大汉与大唐居然成了盟友,而且大汉还低了一头,也就意味着吴越国不能依靠中原的力量来对抗大唐,所以,地处南方的福州反而成了关键。

    大唐与吴越国接壤的地方非常多,苏州、湖州等地,吴越人经营多年,防御能力很强,可是福州一带却不然,相对的,这里防守比较薄弱,所以大唐才会趁着闽国内乱之际,夺取闽国旧地,目的就是灭闽之后,顺势北上,南北夹击吴越国。

    福州城地理位置特殊,更是一个复杂的地方,所以不仅是鲍修让,吴越国君臣都知道,在闽国被灭之后,福州就成了大唐与吴越国之间的缓冲区,福州绝对不能落入大唐之手。同样的,吴越国若是拿下了福州,势必会引起大唐的注意,他们一定会派兵攻打福州。偏偏两国谁也灭不掉谁,若是两国连年征战,对国力是巨大的考验。

    福州城很微妙,就像一个平衡木一样,吴越国君臣小心翼翼地在上面走着。可是,偏偏大唐对福州之心不死,先有冯延巳、冯延鲁等人进攻福州,后来是查文徽,鲍修让明白,不能让大唐夺取福州城,所以,他在福州城安插了很多密探,不止是监视李弘义,同时也是监视大唐在福州城内的探子。

    查文徽被擒,吴越国想要让李弘义将其押送到杭州,但是,李弘义以海风来临,大雨连绵不绝,道路多被冲毁,行走不便拒绝了。过了年之后,鲍修让才收到一封书信,李弘义决定押送查文徽去杭州。

    这个选择令鲍修让很是开心,这意味着李弘义对吴越人更靠近一些。可是等了两日,鲍修让依旧没有得到任何消息,押送查文徽虽然是大事,可是区区一个人而已,根本不需要那么久的时间。难道说,福州城出了什么事?

    鲍修让仔细想了想,又觉得不可能,他在福州城有不少密探,怎么会出事?可是,从理论上说不清呀。鲍修让沉思着,忽然,他想起来了,前几日有密探传来消息,说有从蜀国来的商人,带来了大批的粮食,李弘义已经决定买下了。

    李弘义能自己出钱买粮,这是好事。证明他有自立之心,鲍修让想着的时候,忽然想来了一点,蜀国的商人去福州卖粮,可是掌控泉州、南州的留从效至少从表面上已经投靠了唐人。也就意味着,大唐的国土已经把福州包围了大半。蜀国来的商人,一定要经过大唐,才能抵达福州。

    虽说商人很是特殊,但唐人怎么会轻易让蜀国商人运送粮食到福州?当然也有一个可能,大唐的官员贪污受贿,因此放了蜀国的商人。不过,鲍修让不会寄希望于这个可能,所以,他觉得要尽快搞清楚福州城发生了什么事情。

    鲍修让的反应不可谓不快,但他刚刚发出命令,让福州的探子仔细探查,看看福州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的事情发生。命令发出去不到半个时辰,鲍修让就得到了乞丐的密报。

    “节度使府戒备森严,军中指挥使、都头等官员进入节度使府上之后,一个都没有出来?”鲍修让看完了密报,忍不住嘀咕起来,这让他十分不明白,李弘义虽然蛇鼠两端,或许查到福州军中有暗中投靠吴越的人存在,但这么多的指挥使、都头都不可能有问题。

    难道,真的是唐人暗中潜入了福州城,并策划的出人意料的行动?鲍修让越想越觉得可能,他立刻修书一封,让人送到福安县搬取救兵。吩咐亲兵尽快赶到福安县之后,鲍修让觉得不能坐以待毙,他想了想,让人点齐了三千精锐,让他们擦亮武器,准备干粮,他要去福州城看一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福州城,一间不大的屋子里,查文徽正襟危坐。即使是被囚禁,他依然保持着风度,头发清理的一尘不染,下巴的胡须一根根抖擞着精神,就像他一样。

    早几天,查文徽一直被关在地牢里,自从被擒之后,查文徽就决定以身殉国,大唐是天朝大国,区区的福州军,不过是蝼蚁一般的存在,要他查文徽投降,绝不可能。李弘义似乎也清楚这一点,所以并没有派人来劝降查文徽,只不过一日三餐,还算准时,有荤有素,也不算亏待了查文徽。

    查文徽一直以为李弘义会对他下手,或者是送他去杭州,但事实上一直没有。直到今日早晨,天还没有亮,查文徽被押送到了这间屋子里,几名士兵看守着,却谁也没有说话。

    查文徽既然被擒,也就安下心来,想要看李弘义捣什么鬼。足足等到日上三竿,门外脚步声这才响起,声音很是急促,显然来人走的很急。查文徽手中捧着一本书籍,仔细看着,也不抬头。

    脚步声进来,又消失了,不过来人并没有说话,而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查文徽。

    查文徽虽然沉得住气,却也不由纳闷万分,等了半响,还不见来人说话,查文徽抬起头,向前方看去。只见一个人,身着铠甲,脸上有一道刀疤,却不是李弘义。

    不对,这张脸似乎在哪里看过。查文徽有些纳闷地想着,忽然,他猛地站起身来,道:“你,你是杨琏?你怎么也被抓来了?”

    来人正是杨琏,闻言他呵呵一笑,摇摇头,道:“非也,我来到福州,是为了救你。”

    查文徽闻言后退一步,有些不敢置信地看着杨琏,他本来有话要说,却发现杨琏脸上带着笑意,如果是被擒,根本不可能有这种表情。难道,事情是真的?查文徽忍不住问了出来。

    杨琏示意查文徽坐下,又吩咐人送来茶水和饭菜,便与查文徽说了事情的缘由。其实很简单,杨琏在朝会上,力挺李弘冀出兵苏州,并提前做好粮草的调度,目的便是要吸引吴越人乃至于李弘义的注意。当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苏州以及金陵的时候,杨琏却已经暗中出发,日月兼程,赶到了剑州。

    杨琏拿出密令,告诉剑州刺史,让他暗中调集人马,准备接应自己。而他却假扮成蜀国商人费砚,带着剑州的粮食,赶到福州并取得了李弘义的信任。当然了,或许李弘义并不信任所谓的费砚,但对于缺少粮食的他,也存在利用杨琏的心思。所以,在运送粮食的第一天,李弘义才会有那般行为,在确认船上装载的都是粮食了之后,李弘义才放松了警惕。

    当然这种警惕是暂时的,粮食运到福州之后,李弘义的心态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杨琏暂时不知道,但他明白,必须要趁着李弘义自以为是的时候,发动进攻。所以杨琏在饭里暗中下了药,李弘义这才昏昏沉沉,有了发高烧的迹象。

    杨琏的努力有了结果,李弘义被擒,李弘通、李汉生等人被杀,当然事情还没有到高枕无忧的时候,杨琏此刻只是控制了节度使府,还没有控制福州城。即使福州军所有的将官都被杨琏控制起来了。

    杨琏需要查文徽的帮助,不管怎样,查文徽虽然军事才能不成,但毕竟在建州经营了两年,部下多是他的心腹,杨琏突然出现,就算救了唐兵,唐兵也仍然会心生顾虑,只有查文徽出面,才能迅速将被俘的唐军组织起来。

    杨琏这么一说,查文徽也明白了,这时两人已经吃好了饭,查文徽站起身来,朝着杨琏深深鞠躬,道:“老朽多谢杨节度救命之恩。”

    “查留侯折煞晚辈了。”杨琏说着,忙站起身来,还了一礼。查文徽是前朝老臣,与冯延巳、冯延鲁等人交好,这时的杨琏,还需要他们的帮助,因此以晚辈自居。而且从官爵上来说,杨琏也差了一品。(。)

    。。。

第三十五章 救人() 
福州并没有太多的矿产,尤其是金属类的矿产。唐军被俘的士兵,多半被安置在城外。福州多山,李弘义让俘虏替自己开山,算是一举数得。矿山的情况非常糟糕,而且李弘义本身粮食不多,俘虏的每日的吃喝,只不过是二两米饭,实在是少的可怜。不少士兵没有被累死,是被活活饿死的。

    查文徽帅兵攻打福州,有两万多人,被俘约有一万五千人,其他人或死或逃。这一万五千人都被拉到石矿里做苦力,经过数月的折磨,死亡的人数约有五分之一,也就是接近三千人,这个伤亡率已经很高,甚至比战场厮杀还要高了。

    余下侥幸未死的唐兵,其中一部分已经骨瘦如柴,走路都不稳,看样子也活不过几天了,随时可能被石矿的监工找几个人扔到山沟沟里,不知道什么时候被野兽吃掉。这样的命运是悲惨的,一个士兵可以战死,可以马革裹尸还,但被野兽吃掉,这是战士的耻辱。

    唐兵不是没有想过逃走,可是福州军就在石矿四周,防备森严,凡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