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枭雄-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方进昭进来,脸色有些不太好看,施礼之后,递上一份折子,道:“陛下,这是海楚两州的急报。”

    “海楚两州?”李暻一愣,摆摆手,李景遂从方进昭手中接过折子转递给他。

    折子是林仁肇署名所写,李暻费了好大的劲才想起来林仁肇是旧闽国的将领,不过平时似乎没有多大本事,在金陵呆了将近两年,依旧是平凡的将领,后来随着杨琏出使汉国,这才得以升迁。

    折子里,林仁肇说:最近与汉国边境地区,群贼汹汹,已经再汉国境内闹事,不少村庄被焚毁,虽说目前没有南下之势,但也要做好万全准备,以免大唐百姓遭到群贼毒手。

    李暻一边看一边思索,这份折子来的有些蹊跷,好像是说好了似的。他仔细看了看林仁肇的落款,发现时间在大半个月之前,这才放了心,那时候杨琏还没有赶回金陵,看来只是巧合。

    可是这么久的折子,这时候才到他的手上,李暻问了问,才知道是兵部的小吏在整理折子的时候,不小心掉落在角落里。今日兵部几名小吏打扫卫生,按你角落里捡了出来,有人忙递给兵部侍郎,兵部侍郎看了,急忙送给方进昭。

    李暻点点头,去岁杨琏初去海楚两州的时候,就与群盗有一场交锋,事后捉拿了不少人,不过都是一些小喽啰,真正的匪首躲在山中,没有出来。本来杨琏打算与汉国的几名节度使联手剿匪,他也同意了,汉国方面却拒绝了,以至于此事无疾而终。

    想不到过了半年之后,这群盗匪贼心不死,又出来搅事,想来是囤积的粮食吃的差不多了,又出来打劫了。

    “朕知道了。”李暻把折子放在案几上。

    方进昭有些迟疑,道:“陛下,是否派兵支援海楚两州?”

    “朕再考虑之后告诉你。”李暻说道。

    方进昭见天子脸色不太好,想起今日之事,忙退了出去。

    “淮北群盗贼心不死,这些人以抢劫为业,不事生产,若是杀到海楚两州,必然破坏性极大。”李景遂说道。

    李暻点头,他自然知道这个道理,海楚两州是杨琏镇守的地方,让他回去御敌是最好的,可是

    “朕本来答应杨琏在五月迎娶怀柔,如今看来,似乎要推迟了。”李暻有些歉意,不过显然这个歉意对齐王居多。

    李景遂笑道:“皇兄!杨琏一向愿意为国分忧,如今海楚两州可能有战事,他必然会义不容辞。”

    李暻叹息了一声,道:“如此最好,齐王,既然有了新的变化,你暂时不要告诉他,先让他冷静一下,朕赐了免死金牌之后,再做计较。”

    “喏。”李景遂回答。

    天牢。

    李弘冀被关押在里面,不过牢房极好,里面被打扫的一尘不染,甚至还有一束花插在瓶子里,牢房里有着淡淡的香气。

    李弘冀盘坐在软塌上,心中悔恨不已,他令人散播谣言之后,便让管家杀了那个人,可是,管家显然办事不力,没有杀死那个人,甚至有可能接受那人的贿赂,放了他。

    不管是何种方式,造成的后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他功亏一篑,不仅没有扳倒杨琏,反而栽了一个大跟斗,父皇对他已经很不信任,认为他设计暗害功臣,罪不可赦,不然也不会把他关押在天牢。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父皇或许不会杀他,但恐怕他这辈子的仕途就到此为止了,想要夺回储君之位,更是遥不可及。

    怎么会弄成这样?李弘冀苦笑,原本事情不是这样计划的啊!

    就在李弘冀想着的时候,天牢里一片兵荒马乱,狱卒们紧张地忙碌起来,似乎在迎接什么人。

    很快,李弘冀就得到了答案,钟皇后带着几名宫女,慢慢踱步走到了不远处,隔着粗大的铁柱看着他。

    “母后。”李弘冀心中充满了绝望,这个绝望是对仕途的绝望,难道他这辈子就没有帝王命了吗?

    钟皇后眼神十分复杂,有担忧、怜悯,此外还有一丝恨意,儿子怎么会做出这等事情?皇家的脸面都被他丢尽了!

    面对儿子的哭诉,钟皇后咬着嘴唇半响没有说话,她很明白儿子想要成为大唐储君,日后登上九五之尊的想法,可是,天子已经在烈祖面前发过誓,兄终弟及,根本不会有任何改变。

    再说了,天子任命李景遂为齐王,含义更是不言而喻。当初天子还是东宫的时候,他就是齐王!可以说,当上了齐王就齐王,就意味着他是大唐的储君,未来一定是大唐的天子!

    李弘冀哭诉了半响,毕竟血浓于水,钟皇后叹息了一声,道:“儿啊,你也莫要紧张,你父皇虽然生气,但总算没有杀意,母妃晚上与他说说,总要保住你的一条命。”

    “多谢母后,多谢母后。以后孩儿一定注意,绝不会再有下次。”李弘冀连连磕头,泪流满面,只有能活命,才有其他希望。

    钟皇后默默注视了半响,叹息了一声,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说完,带着宫女离开。

    s:俺在动车上,手机码字中,晚上还有一更。。

    。。。

第七十二章 囤积居奇() 
杨琏走出了宫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今日的事情虽然有些预料,但他根本想不到李弘冀会用这等毒招,就算那个在襁褓中的小孩并非杨氏子孙,他也下不去手,杀这样的孩子,他真是下不了手。

    幸好米诗薇通过明查暗访,找到了传播消息的人,杨琏及时把他抛出来,扭转了局势。

    杨琏松了一口气的同时,有些担忧,如今摆在他面前的,是的性命仍然时刻被别人捏在手中,随时可能被下狱,甚至是毒杀,就像当年一样。杨琏既然重生,就不会重蹈覆辙,他需要尽快掌握更多的权利,所以他主动提出告老还乡,是以退为进。

    杨琏在等待,天子会给他怎样的补偿,而燕王又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

    等了五六日,皇城没有传来消息,倒是鸿胪寺那边传来了消息,吴越国派出了使者,赶赴金陵,打算赎回胡庆。

    说起来大唐以及其前身杨吴,与吴越国之间很少杀俘,大多数的时候是交换战俘,这种特殊情况在五代十国颇为特殊。

    胡庆早晚会被送回吴越,关键是双方能够达成怎样的协议,杨琏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不去管他,偶尔有来访的袍泽说起此事,杨琏也只是笑笑。

    杨琏表明他不想再入仕,齐王、潘承佑等人颇为紧张,来访时几度询问,杨琏笑而不答。

    又等了几日,皇甫晖也来了,还带着他的皇甫继勋,此外还带来了礼物。对于杨琏,皇甫晖有一种说不明的感觉,这不仅仅是当初杨琏在楚州成功捉拿群盗,皇甫晖觉得,杨琏还会有更为光明的前途。

    皇甫晖来访,杨琏也有结交之意,设宴款待,酒菜刚刚端上来,王虎来报,说刘彦贞来了。

    刘彦贞从楚州之后,天子让他掌管禁卫军,虽然捞钱没有以前多,但在杨琏的进言下,颇为受到信任。

    刘彦贞选择在这个时候,也是考虑好的,如今杨琏看起来赋闲在家,但已经解除了危机,是与杨琏交流感情的时候了。刘彦贞带来了几壶好酒,据说是放了多年的花雕,打开盖子,味道倒是浓郁。

    有了刘彦贞的加入,众人喝酒愈加有了兴致,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彦贞和皇甫晖这才离去。

    杨琏令人收拾,又让人泡了一壶茶解酒,微风晚拂,树叶哗哗直响,杨琏坐在亭子里,看着天上一轮明月,思绪有些飘忽。

    一边喝着茶水,一边想起到了这个世界的经历,恍如梦境。

    杨琏喝了一壶茶之后,醉意稍减,这时,王虎匆匆走了,低声道老爷,有客人求见。”

    杨琏笑了笑,道今天是日子,这么多人?”

    王虎低声,道是从吴越来的人。”

    杨琏摇摇头,来了兴致,虽说喝了酒,但这年代的酒度数不高,喝了也不醉人,至少杨琏是如此。

    吴越来人,这值得玩味,究竟是胡进思派人的还是钱氏派人,这其中是有差别的。杨琏想了想,让王虎一些,带那人来书房。

    王虎领命而去,杨琏慢慢踱步朝着书房走去。

    在书房里坐下,等待了片刻,王虎带人进来,然后退下,守在门口。

    杨琏仔细打量了一番此人,半响,才问道你是何人派来的?”

    “杨节度,我是钱节度的使臣。”那人说着,从怀里掏出一个腊丸递给杨琏。

    杨琏接过腊丸,用力捏碎,里面是一封书,写的很是简单,却表达了心意。

    钱文奉派此人来的意思,是想要大唐不要放回胡庆,胡进思年纪已经大了,熬不了多少年,如果他性命不保,大唐又不愿意放人,必然心生忧虑,以他的身体,很容易病倒。

    当然了,钱文奉也这个要求不符合大唐利益,所以他表示愿意奉上一百万石粮食,珍珠百颗。

    杨琏沉吟了片刻,问道你能代表中吴节度使做一切决定吗?”。

    “可以,临行之前,节度使有授权。”这人回答。

    杨琏眯起眼睛笑了,那么这个人应当不简单,至少是钱文奉的心腹。

    杨琏道坦白说,我不过一个节度使而已,还没到足以影响大唐天子做决定的地步,钱节度把希望压在我的身上,很不明智。”

    吴越人忙拱拱手,施礼道杨节度在大唐赫赫名声,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我更是听说了,杨节度就要迎娶怀柔公主,由此可见,杨节度在大唐天子的心目中,绝非一般人。”

    杨琏哈哈一笑,道可是我有一点不明,放了胡庆,似乎更符合大唐利益,我为不放走他?”

    “杨节度若是促成此事,我家主人说了,必有重谢。”吴越人说道。

    杨琏摆摆手,道一百万石粮食我根本看不上,百颗珍珠又那里比得上我在海楚两州煮盐之利?再说了,为了区区蝇头小利,让我背上卖国的罪名,对我来说,岂不是得不偿失?”

    杨琏的拒绝在这人意料之中,在他看来,杨琏又不是李唐皇室中人,再说,就算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还不是有人会做出卖国的事情来?吴越人笑了笑,又从贴身的衣襟里取出了一个腊丸,同样打开了,递给杨琏,笑道杨节度不要急着拒绝,这是钱节度的条件,还请杨节度一阅。”

    杨琏不,接过了书信,展开一看,心中惊讶万分,这个钱文奉,当真是舍得。不过,这在杨琏看来根本没用,钱文奉表示,愿意把位于苏州以东的昆山县划给杨琏,作为他私下的封地。苏州一带,有太湖、运河灌溉,常熟更是鱼米之乡,有了一县之地,不敢说富可敌国,但有了它,传给子孙,衣食无忧。

    这个诱惑虽然很大,但杨琏根本不愿去要,这等于就有把柄在吴越人手上,日后钱文奉只需略施小计,杨琏在大唐就会身败名裂。

    杨琏哈哈大笑了起来,昆山虽然富裕,却满足不了杨琏的雄心壮志,志在问鼎天下的人,岂会被一县的利益吸引?

    吴越人见杨琏哈哈大笑,脸色却不变,等到杨琏笑完,这才叹息了一声,道如此看来,杨节度是不满意了。”

    杨琏冷哼了一声,道我原本以为钱节度跟随父亲多年,自然有一番见识,但想不到他如今的举措,实在是可笑之极。”

    吴越人笑了笑,不否认也不承认,看着杨琏不屑的表情,道杨节度息怒,我家主人说了,如果杨节度还不接受,还有一个方案。”

    “愿闻其详!”杨琏说道,他这时来了兴趣,钱文奉究竟要捣鬼?

    吴越人沉吟片刻,低声说了起来,杨琏不由侧目,这一次钱文奉的条件显然更有诚意。

    他决定拿出五百斤的火油(石油)给杨琏作为酬谢,此外,还有五十万石粮食、珍珠百颗,上好的苏绣两百幅等等。

    这样的条件显然比第一次的要优厚,更比第二次的要靠谱,而且,钱文奉提出的要求也出现了变化:他不要求大唐不放走胡庆,而是希望把胡庆留在大唐至少半年。

    杨琏明白,在这半年里,钱文奉就会想办法从胡进思手中夺权,至于他能不能达成这个目标,杨琏就管不着了。

    杨琏想了想,这个条件他还能接受,不过还是那句话,他只能是旁敲侧击,尽量说服天子,至于成不成,这要看天意。而且,就算是不成,这笔巨大的财富,中吴节度使还是要给的。

    吴越人有些迟疑,杨琏这分明是坐地要价嘛,而且事情不一定完成,如果真的无法说服大唐天子,这笔钱财岂不是白白送给了杨琏?

    吴越人的迟疑杨琏看在眼中,他可没有与吴越人,摆摆手让王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