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京的部队大院-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人说她的闲话,家里人又不喜欢她,秦长玲心里憋屈得好不难受!

    秦长玲越想心里越觉得自己现在窝囊,扭扭身体,抬抬臀部,放了个声音嘹亮的响屁,总算是从肚子里排出了股怨气。

老兵回家(九)() 
军分区招待所位于闹市区个不太起眼的小胡同里,招待所的床位虽然不多,但是客房整洁,设施齐备。

    常浩准备把郑良玉夫妇安排在二层楼的个套间里。

    常浩是在家乡的县城读完高,差三分没有上大专的录取分数线,后来才到部队又当的兵。他到部队后直没有放弃考学的愿望,工作之余也直坚持学习化课。但是,在他当兵的第二年,机关里并没有让他参加报考军校的士兵复习班。因为机关里保障任务很重,只能允许少部分战士脱产复习,复习班的少数名额连机关长家的司机、公务员和警卫员都满足不了,根本轮不到常浩这样的普通战士。常浩平时负责郑良玉办公的那个楼层的卫生,郑良玉知道常浩平时学习很用功,就找机关有关部门的同志,为常浩争取了个复习的名额,后来常浩以高分考取了军校。

    常浩在火车站接到郑良玉和徐苹之后就连忙往招待所赶,汽车奔驰在宽广的街道上,郑良玉似乎觉得整个城市都很陌生。汽车拐进条热闹的胡同,他才好像又看到了记忆的城市的影子。正是上下班时间,单位在遣返人员,家庭在收拢散兵,见缝插针的自行车、摇摇晃晃的三轮车、趾高气扬的小汽车和横冲直撞的大卡车,各找各的道,各走各的路,可谓是四世同堂,可惜是互不相让。街道两边有不少卖各种杂货的店铺,小老板们比赛似的吆喝着,竭力招揽顾客,他们都有副好嗓门,如果有音乐名师指点,个个都有可能成为歌唱家。街道两边更多的是经营各种风味小吃的饭馆,它们的主要功能就是把饥饿的人喂饱,把清醒的人灌醉;把顾客的口袋掏空,把自己的钱匣装满。郑良玉摇下车窗玻璃,尽情地欣赏着这幅市井风景画,觉得熟悉而又亲切。

    常浩把郑良玉夫妇送到招待所准备好的房间,让他们简单地洗漱了下,就到饭厅吃饭。在饭桌上,常浩问郑良玉晚上怎么安排。

    郑良玉本来想和徐苹逛逛附近的夜市,听常浩说市委和市政府最近组织个纪念活动,省里的地方戏剧团晚上在大剧院举行专场演出,就又想着去看戏。

    常浩忙着去找戏票了,徐苹问郑良玉“你坐大半天火车了,还不累?”

    “累是有点累,不过听听乡音乡韵,也是种很好的享受。”郑良玉回答。

    新建的大剧院很漂亮,华丽的程度与这个仍有许多贫困人口的地级市不太相称。进了剧场,郑良玉才知道,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今天晚上也要来观看演出。他坐在后边的坐位上,心里在想,会儿说不定还能睹范书才的风采,他在明处,我在暗处,他定想象不到今天我也会在这里与他起看戏。

    观众席的前三四排的座位还空着,那肯定是为领导们预留的位置。戏票上印着的开演时间是晚上七点半钟,但是到了七点四十分,领导们才依据职务高低,顺序地从休息室里踱步出来。他们的多数人不懂艺术,但他们的身份是决定这场晚会重要性的标志。

    常浩告诉郑良玉,走在最前边的是新调来不久的********。********看上去比较年轻,他表情严肃,矜持地朝观众挥了下手,就坐到了间的座位上,其他领导也都是副郑重其是、正经摆的样子,虽然座位上没有写名字,他们也都很清楚自己应当坐在哪个位子上,决不会搞错。郑良玉突然觉得在职的领导们活得也很累,并不像老百姓想象的那样轻松。当官的面对群众,与演员们面对观众样,有时候也要化化妆。不同的是,演员们化妆涂油彩,当官的化妆是换表情。官场上似乎是职务越高的人,在公共场合笑的机会越少。有的时候,乡镇干部可以肆意地笑,区县干部只能谨慎地笑,地市级以上的干部就不能轻易笑了,除了特定的场合,般都会板着脸,好像是谁用刀子扎了他的专车轮胎。

    “怎么没有看见范副市长?”郑良玉忽然问常浩。

    “他退休了。”常浩回答。他接着楞了下,反问郑良玉“郑局长认识范副市长?”

    “我们过去是老战友!”郑良玉点点头说回答常浩说,心里还因为没有看到范书才有些失望。

    常浩听了郑良玉的话,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台上的演员唱得很卖力气,郑良玉和常浩各想各的心事,这场戏两个人都没有看好。

    看完家乡戏回到招待所,已经是夜里十点多钟了,常浩坐在郑良玉住的房间里的沙上,并没有马上离开的意思。他有吞吞吐吐地告诉郑良玉,他现在正在谈的女朋友,就是范书才的女儿。

    郑良玉和徐苹都吃了惊。

    过了会,郑良玉才笑着对常浩说“小常你可真行啊,把副市长的女儿追到了手。”

    常浩红着脸说“不是我追的她,是她追的我。”

    郑良玉让常浩继续说下去,他和徐苹听到了个过程并不曲折的爱情故事。

    “有次我到城里办事,回军分区的时候正赶上下大雨。那天天气很凉,我乘坐的公共汽车上恰好坏了块玻璃,车上的人很多,为了躲避随风潲进汽车里边的雨水,乘客们使劲地往远离坏了玻璃的地方挤。我看到有几个人的衣服已被雨水打湿,干脆就把背部靠在坏玻璃上,阻挡住了外来的风雨。我当时尽管没有穿军衣,但想到自己是个军人,觉得应该那样做。

    几天之后,军分区政治部的位女干事给我介绍了个女朋友,并让我定先和她介绍的女孩子见个面。见面后我才知道,她叫范小琳,是范副市长的女儿。她说我用脊背为乘客挡风雨的那天,她就站在我的旁边。听她讲,我才想起来,当时在我的旁边好像是有个女孩子,她不好意思往人群里挤,米黄色的羊绒大衣已经被雨水淋湿了大片。她看到我在军分区门口下车,知道我可能是个军人,就通过她的同学,也就是我刚才提到的我们政治部的那个女干事,了解了我的情况之后,就……”

    郑良玉听到这里笑了,说“又个英雄救美的故事。”

    徐苹在旁阻止住他说“你别打岔,听小常讲!”

    常浩接着往下说“范小琳还对她的同学说,她就是想找个能够在生活上现在为她遮风挡雨的人,将来与她同甘共苦的人。说实话,我并不愿意和个副市长的女儿谈朋友,应该说,她本人各方面的条件都不错。但是,我不想让别人说我攀龙附凤,军分区机关也有两个与市里领导干部的孩子结婚的年轻军官,结果后来他们在生活上都失去了自我,成了别人家的附庸。另外,由于军分区和市里共同组织的活动比较多,我见过范副市长几次,他的口碑并不是很好。有些领导就是这样,在主席台上讲话能把群众感动得高举双手——使劲地鼓掌,下了主席台办事能让群众生气得也高举双手——想使劲扇他的耳光,范副市长就是这样的领导。”

    常浩突然觉得自己这句话说得太直白,不安地看了郑良玉眼。

    郑良玉明白他的意思,用鼓励的口吻说“没关系,你接着往下讲。”

    “在我对范小琳还不太了解的时候,自然要把她和她的家庭联系起来。后来我同意和她谈朋友,有两个原因是听说小琳和她父母的关系直不是太好,主要是她看不惯她父母的所作所为。说实话,我喜欢她这种反叛的性格,当然是指在她这样的家庭;二是范副市长已经有传言说他快退休了,我不再有思想顾虑。这里面还有个只有我和小琳知道的秘密,范副市长是因为小琳匿名写信检举了他涂改档案年龄之后才退休的。我曾经问过小琳,是什么原因驱使她这样做的。她说她是为父亲和自己的长远着想,她宁可看到父亲提前两年退休,待在家里闲着,也不希望看到他在现在的职位上再风光几年,最后到监狱里服刑。”

    听了常浩的话,郑良玉沉吟了下说“小常,你找了个好姑娘。”

    “听说她父母还不同意她和你交朋友?”徐苹问常浩。

    “是的,”常浩点点头说。“小琳的妈妈还到军分区来找过我,想让我与小琳断绝关系。恰恰是她那次见了我之后,才坚定了我和小琳谈朋友的决心。”

    “你年龄也不小了,谈到差不多就赶快结婚,到时候欢迎你们到北京去度蜜月。”徐苹诚恳地对常浩说。

    常浩感激地说“谢谢徐阿姨的邀请,到时候我们争取去。今天本来应该让小琳来与你们见个面的,但是她上次带旅游团回来后患了重感冒,高烧不退,在医院输了几天液,现在还……”

    常浩突然觉得不该讲这件事,不再往下说了。

    “她现在还没有出院吧?”徐苹关心地问常浩。

    “是没有出院,不过……已经快好了。”常浩回答。

    郑良说“小常你不用外气,明天我们就到医院去看看她。”

    常浩赶忙摆手说“不行,不行”。

    “就这样定了,你阿姨还给小琳买了件礼物,要亲手交给她呢!”郑良玉从沙上站起来,对常浩说。“时间不早了,你回去忙自己的事,我们也准备休息。”

老兵回家(十)() 
秦长玲怎么也没有想到,女儿小琳居然会与她玩起了捉迷藏,听别人说她已经从外地回来了,但是好几天都没有打个电话,更没有进家门,让自己到处去找。

    小琳好像从小就不喜欢这个家。

    她上小学的时候,范书才已经当上了副区长。有次小琳过生日,秦长玲拿出双漂亮的运动鞋对她说“闺女过来,这双鞋是妈妈给你买的生日礼物,赶快换上,试试大小。”

    小琳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运动鞋,不仅样式新颖,而且红白相间的颜色也搭配得很好看。小琳接过鞋子,穿在脚上试了试,不大不小正合适。她兴奋得脸都红了,穿着新鞋就高高兴兴地去了学校。

    两天后的个下午,小琳放学进了家门,把双新鞋子甩在客厅的地板上,坐在沙上大哭不止。

    秦长玲吓了跳,连忙拉起女儿来问“快给妈妈说说,谁欺负你了,我去找他算账。”

    “是你!”小琳哭着甩开了她的手。

    “是我?”

    “是你,是你,就是你!”小琳越哭越凶。

    秦长玲过了会才从抽噎着的女儿嘴里知道,小琳在学校做课间操的时候,个女同学当着许多同学的面,指着小琳的双脚说,小琳穿的运动鞋是自己家里的人送礼送给她家的。小琳说她骗人,那个女孩子说,这双鞋是她爸爸从深圳给她买回来的,她妈妈因为安排工作的事求过范书才,就把这双鞋当礼品给送走了。女孩子还说,鞋子刚买回来的时候她很高兴,悄悄地把鞋盒打开并穿上了鞋带,为了把鞋带穿正,她还在两条鞋带的间用红笔各点了个小点。她就是凭着鞋子的颜色和样式,以及这两个小红点,认出自己的鞋子来的,后来她听说那双鞋送了人,还在妈妈面前哭闹了场。

    秦长玲安慰小琳说“甭管别人怎么说,送给我们家的礼物就是我们家的东西。”

    “不对,收人家的东西丢人、可耻!我以后再也不用人家送的东西了。”小琳朝着她大声地嚷。

    从那以后,秦长玲再收受别人送来的东西,都尽量不让小琳知道。

    大概就是从那件事情之后,小琳产生了种逆反心理,不让家里过多地管她的事。

    小琳上初的时候,范书才已经当了区长,配备有相对固定的专车。有天突然下暴雨,秦长玲带了两把雨伞,坐着范书才的专车,在学校大门的外边等候小琳。小琳放了学没有坐秦长玲带去的汽车,回家后还与她大吵了顿,并扬言说秦长玲要是再在众人面前干丢人现眼的事,她就永远不进这个家。

    小琳大学毕业后去了旅游局工作,她说她喜欢在外边跑,不喜欢待在家里。

    秦长玲今天下午才知道,小琳有病已经在医院里住了好几天。连住院这样的大事都不告诉家里,她眼睛里还有爸爸妈妈吗!

    快乐能把日月缩短,苦闷可将时光拉长。范书才退休后的这段时间,心如枯井,意无他念,天天度日如年,有时候个人楞楞地在房间里坐着,面壁而不思过。几十年来,他政治生命时钟的指针直指着当官的那个点,而现在,这个时钟停摆了,而生命的时钟还得继续。

    常言说庙高香火旺,人贵远亲多。想当初自己当领导的时候,狐朋狗友成群,亲戚邻居盈门,现在也不知道******都跑到哪里去了,知道自己要退休了,别说来家里看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