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代龙腾-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光你大好了?还记得那件事吗?我们可得快点。”李公公上来见礼之后便入内通传去了,李从嘉锺瑞年的身份都是非同小可,自该由主人派人亲迎,而锺瑞年则是来到表弟身边压低了声音问道

    “记得记得,不就是清风楼吗,早上我还和子墨谈起来着。”看见表哥脸上颇有些暧昧的表情李从嘉立刻回过味来,三日之后乃是表哥二十寿辰,除了府内的庆祝他们晚间还有一场清风楼之会。

    “谁说你好了,真的不记得了,杨家小姐。”岂料锺瑞年闻言却是给了他一个白眼,仔细观察了片刻见李从嘉的表情颇为茫然又见流珠翠缕见自己兄弟二人叙话离得较远方才又低声出言提醒。

    “杨家小姐?表哥,这我是真不记得了,你且明言便是。”李从嘉心道怎么又出来个杨家小姐,自己的记忆中似乎没有这么回事儿啊?再见表哥颇为急切的样子便赔笑说道。

    “还不是上次你我……等走的时候再说。”锺瑞年的话刚开了个头大门内一阵脚步声传来燕王李景遂已然亲自出迎,二人自是不敢怠慢,锺瑞年交代一句之后便和李从嘉双双上前施礼相见。

    “哈哈哈,观重光——气色便是大好了,吾心甚慰,玉安亦是越发精神,三日之后本王可要好好和你喝上几杯。”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随即言语之中亦是一派热情,燕王李景遂一出场便让人颇有如沐春风之感。按规矩李锺二人皆是晚辈他派一个心腹幕僚出来迎接便是恰如其分,可此时却是亲来相迎,亦可见其对二人的看重。

    “原该是小侄拜见皇叔才是,怎敢劳叔父亲迎。”“瑞年见过王爷,小子贱寿能得王爷来贺,不胜惶恐。”李从嘉锺瑞年连声说道。

    “从嘉玉安皆是我大唐年轻俊彦,本王自该亲来,此间炎热快随我入内品茶吧。”李景遂微笑上前出言后一手拉着一个便往府内行去,显得极是亲热。李从嘉是他亲侄,锺瑞年之父锺云与他亦是好友,如此为之却也不会让人觉得礼数太过,毕竟此次乃是他派人相请。

    卧蚕眉、丹凤眼、面如重枣、晗下二尺……自己想什么了,前二者是有的,皇叔应是肌肤稍黑,胡须亦长不过三寸。忍着那种被同性紧紧拉住左手的不适,李从嘉也在静静观察着李景遂,今天亦是他第一次见到这个大唐皇太弟。应该说皇叔的气质很复杂,身强体壮的他行动生风颇有武人之风,加上眉眼的特征这才会让李从嘉想起关云长,谈吐之间豪爽大气却又不失皇家之雍容气度,自有一番风采。

    其实今日在李公公前来相请之时李从嘉内心还是有着一定顾虑的,但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自己的父皇李璟对这个皇太弟并不怎么维护,要知道吴王李弘冀将之毒杀之时中主尚且在位。稍加分析是不是李璟心中反悔但皇太弟无过故纵子行凶了?以帝王心术而言此举极有可能,后来赵匡胤赵光义兄弟也有这么一出,只不过结局颠倒罢了。此事亦如烛影斧声一般充满谜团,李从嘉没有去解这些历史隐秘的兴趣,他在乎的是父皇会如何看待自己与皇叔李景遂的接近。

    来此世虽是时间不长,可他得御医诊断患上失心之症却也未见父皇前来探视,似乎略有蹊跷之处,虽然身为皇子,但想要见到李璟却也颇难,不得召见还真见不得。原本的记忆之中李璟给李从嘉的印象便是君大于父,威多于慈,但一日不得亲见他就难有自己的判断。后转念一想自己虽有皇子之名但一无大权在握,二来年岁偏幼,行事诸多顾忌反而会招人所忌,当要依性而为,再言他也想亲眼看一看自己这位皇叔到底是如何人物。

    持二人之手一直来到内院,方刚进门一股茶香便是扑面而来,清越甘冽恰是极品龙井之香,后世的李从嘉颇好此道,辩味当不会有失。再进主屋香气更甚,屋中亦是高朋满座,见燕王携二人前来皆是起身相迎,这些人各具气度想来该是身份不俗,只是李从嘉的记忆中却是一个不识,其中最为吸引他眼光的又莫过于那个神情颇有些飞扬跳脱的中年道士了。

第十三章 名臣良将心中藏() 
道教起源于春秋之时乃是华夏本土传承的宗教,佛教则是汉朝时方才从天竺开始传入,不过从发展上来看后者却要胜过前者,信徒亦是众多

    。到了南朝更是愈演愈烈,梁武帝本身就是个佛学知识极为精湛之人,历代帝王皆是大兴土木建造寺院,故才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美丽诗句,到了后世历经千年风和无情战火很多古迹已然不见踪迹,不过李从嘉身在南唐还是体会到那一份诗情画意的,而据史书记载李煜对佛学也很感兴趣并在治下大力推广。

    在现在的李从嘉看来其实李煜更应该倾向于道教,因为唐高祖李渊可是自称老子后人,而李璟更能追溯家谱到唐代亲王。恐怕其中最大的原因还是与两教的宗旨有关,佛家教人修来生,怎么说都还有美好的蓝图与未来,而道家讲究清静无为,都无欲无求了还有什么信仰?再言佛教传入中土之后是逐渐与华夏原本的儒家文化相结合的,历史上很多名士亦是佛学高人便很能说明问题,李煜亦是之一。

    反之那些方外高人也在社会上有着很高的地位,高到了便是皇帝皇后也要尊敬的地步,比如说李从嘉身上那块九龙玉佩就是锺皇后请栖霞寺主持圆通大师为其加持的。因此在燕王李景遂的座上出现一个道士虽然惹人注目但也不至于太过出奇,都是李家后人嘛。

    待得李景遂一一介绍李从嘉才知道此人名为李平,一时间便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却是想不起在何处见过,而接下来的三人让他立刻来了兴趣,其中两人为兄弟,兄长名为徐铉,弟名徐锴,皆是一副文士打扮,徐铉现正赋闲在家而徐锴则官至中书散人左仆射。

    以李从嘉对南唐史的了解徐氏兄弟二人皆是后主李煜有名的文臣,尤其是徐铉,多次代表南唐出使北宋,且史载最后后主之死与他的告密有着很大的关系,想到这里李从嘉也忽然想起了那个道士李平是谁?正因为李煜后悔杀李平与另一大臣的言语被徐铉告知赵光义才有了后来的赐死,此人在政治改革与土地改革方面颇有见地。

    如此看来徐铉还是害死李后主的元凶,可今日相见李从嘉对他也表现的十分客气,此人绝对是个人才,是人才就要用,投降北宋的是李后主自己却也怪不得徐铉会如此,就算他在品格上有那么一点瑕疵可用人用的是才,原来那个李后主不能让此人誓死投效今天的自己就未必做不到。要知道对于江淮一带的民生政治徐铉是极为熟悉的,当地那些地主豪强对他亦很是畏惧,他的丢官则是因为威国公宋齐丘。

    宋齐丘字超回,工属文,尤善纵横长短之说,早在列祖开国之时便为左丞相,后迁司空,待到李璟继位对其更是恩宠有加,其与李从嘉的老师冯延巳冯延鲁兄弟以及另外两人被称为元宗之“五鬼”。如今不但说得上权倾朝野更因是北地迁居而来得众多相同出身的士子推许,隐隐便为文坛之首,闽楚之战时此人竟敢私传天子诏书以至兵败,便是如此大罪中主李璟竟然也未曾降罪,足见其地位与威望,这满朝文武怕也只有锺太师位可与之相并,徐铉的遭遇也算是正常了。

    如今李从嘉立下王霸之志,就要笼络各路人才,当然一切都需要行止有度,比如说现在他最多就只能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仅凭一个空头皇子的身份还不足以招揽徐铉这样的名士。而威国公宋齐丘则多半会是他的强劲对手,因为在记忆中他全力支持的正是自己大哥吴王李弘冀,这徐铉因为得罪宋齐丘而丢官赋闲,今日观他与皇太弟李景遂却是关系颇为亲密,看来燕王和威国公之间关系亦不会和睦。

    至于那最后一人李从嘉心中对其的看重还在徐氏兄弟之上,此人身长八尺有余,生的是虎背熊腰,一见就是极具武力之辈!林仁肇,字为安,因其孔武有力作战勇猛世人皆称为“林虎子”,原本乃是闽国旧将,印象之中他一直要到四年之后的淮南之战才会被重新启用,如今出现在燕王府,汇聚这班文武皇太弟李景遂会是甘于寂寞之人?

    乱世之中首重军事,那些天才的军事将领往往便能创造奇迹,君且看江东周郎,赤壁一战定下三分天下基础,青史留无尽威名,一把冲天大火将英雄如曹孟德者的一统之梦烧了个干干净净

    !如今南唐也在东南,亦有长江天堑之险,李从嘉内心是多么想有一个像周瑜周公瑾这般的统帅人才,虽然赤壁之战尚且不如淝水之战时兵力悬殊那般大可周郎的对手是谁?前秦苻坚又怎能与乱世奸雄相提并论?

    这林仁肇的确不如周郎那般风流潇洒儒将风度但却是个扎扎实实的大将之才!虽然李从嘉对他的了解也并不多可有一件事就能说明问题!南唐末年李煜派遣其弟李从善为使节前往北宋,其时赵匡胤便在书房招待,他的书房之中挂着一幅武将的画像,此人正是林仁肇,太祖有言林将军有意相投北宋,先送来画像以表心意。

    这里已经很明朗了,反间计!可就是这颇为拙劣的反间计李煜却是中了个实在,将林仁肇下狱诛杀,当真是蠢到了极点!不过由此便可知林仁肇的厉害,宋太祖赵匡胤是什么人,不谈帝王心术那统军作战绝对顶尖一流,能让他如此忌惮还要以反间计除掉的必然是让他感觉十分棘手的对手,利用反证法很容易就知道林仁肇的军事才能。

    似乎在历史上能被用上反间计的皆是一代名将,李斯间李牧,周瑜间蔡瑁张允,皇太极间袁崇焕,那蔡瑁张允虽说名气差了一些可在那种特殊的战局形势下他们的作用绝不会下与李牧与袁崇焕!既然老赵那般忌惮自己便一定要用之,而且还要重用!当然这些还要等到自己有了一定的地盘和威望之后,否则便只能适得其反!

    “殿下,在下乃是一介武夫,得燕王看重邀来府上品茶,要说这钱塘龙井的确香甜可口,却不知其中门道,闻听殿下博闻强记,不如教教老林回去也能摆弄一番。”在李从嘉的刻意接纳之下,他与林仁肇还算是言语相得,这满座皆是名仕官宦,谈的都是诗词文章,林仁肇早就坐不住了,若不是碍着燕王的面子说不得就要告辞,此时忽然来了一个六皇子态度亲切的问他当年征战之事自然言无不尽,讲了片刻之后忽又小声对李从嘉问道,倘若回去别人问起也好有个交代。

    “林将军不必客气,今日闻听将军一言也是大长见识,这钱塘龙井乃是天下名茶之一,皇叔府上必是精品,最上乘的龙井茶讲究一叶一芽,需得如此方为极品,倘若一叶两芽甚或更多便要稍差一筹。林将军你再看,这龙井之叶以手捻之成粉碎者为极品,碎末细小次之。皇叔这里果然是极品,配以我金陵钟山青玉泉正午之时的泉水更是绝配,今日从嘉与林将军并诸位可算是口福不浅。”李从嘉微笑言道,后世的经验配上今世的见识这一番评鉴说出来当是不会失礼。

    “哈哈哈,久闻六皇子词曲精妙天赋过人,却不料对茶之一道也有如此见解,果然精到。”那边林仁肇问的虽是小声却被一旁的李平听见,见李从嘉说的颇为精辟当下也是一笑赞道。

    “恩,子佑说的是,重光品味之精当世一流,皇叔这好茶既然得你称赞自然要有所表示,等会儿也得匀个八两与你。”李景遂闻言亦是笑道,在座众人见燕王如此也是纷纷出言称赞一番,早就听说六皇子天资聪颖之名,今日得见其语言高雅见识不俗倒是人如其名。

    “小子年幼,不过仰仗父皇母后及皇叔,论道见识岂能与在座各位相比?方才林将军问起这才勉力为之,各位见笑了。”李从嘉起身微微摆手道。

    见六皇子如此谦逊众人自是连道不敢,殿下谦恭有礼更是极为好学的确让人心有好感!他们却不知此乃李从嘉故意如此,倘若不是做少年好奇之状,对林仁肇问起军事说不得就要招致某些有心之人的猜忌,现在的他还需要韬光养晦,一切都要在暗中进行方为稳妥。

    不过纵使李从嘉表现出众连皇叔都能瞒得过去却难以相瞒一人,那便是表兄锺瑞年,对这个表弟的性格他再了解不过了,什么时候见过他对一个武将这般有礼还与之叙谈良久,当真日头自西而出了。

第十四章 问君一语阿堵物() 
(y兄前来,甚喜。)

    应皇叔李景遂之邀前往燕王府品茗,李从嘉得以结识会在原来时空中他登上帝位之后辅佐自己的文臣武将,虽然还难以断定皇叔此举是否只是单纯的请自己品茶,也算是有了不小的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