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策-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挽狂澜?自己好像没有这个能力,一个不入流的世袭总旗兼守备亲卫,手下的兵只有五六个,别说对抗‘满万不可敌’后金铁骑,可能连小股山贼都对付不了。

    逃靠流贼?可是一想到那些打着‘均田免赋’口号的农民大军干着的都是****劫掠的勾当,如蝗虫土匪一般,甚至将活生生的人当做军粮,韩岳都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辅佐崇祯?韩岳心里轻轻叹了一口气,难道说要自己咻的一声出现在崇祯面前,然后对他说,皇帝老儿,你得听我的,不然你朱家江山就要葬送了?就算自己能够走到崇祯皇帝跟前,且崇祯皇帝把自己当做国士对待,自己真能以一人之力挽华夏于倾覆之间?毕竟是亿兆子民的泱泱大国,大厦将倾,一木难扶!

    逃靠皇太极?这更不可能,头上叼着根猪尾巴,想想就有够别扭的。

    “哈哈哈,二愣子,听说你醒过来了,果然韩宽那老小子在天上保佑你,若是你老韩家就此断了香火,我老徐可就没脸见他了”

    正当韩岳感叹自己的前途与未来没有着落的时候,这间破败脏乱的营房外传来一阵爽朗的大笑声,二愣子正是韩岳的诨名,紧接着一个身材不高、衣着正五品熊罴补子的老将大步走了进来,随行的还有四个家丁亲卫。

    看着这个老将,韩岳心中涌出一股莫名的情切感,他就是韩宽的把兄弟,东江镇王家岛守备徐祖民,这几年多亏他照顾,这才让十二岁就成孤儿的韩岳能够长大成人。

    听着熟悉的声音,韩岳想起最开始昏迷之际第一次听到的那个声音就该就是徐祖民了,韩岳胸中涌现出一阵感激之情,毕竟,先不论这世的韩岳与徐祖民情同父子的关系,昏迷之际徐祖民的关心更让后世穿越而来的韩跃看到了生存希望。

第四章 守备徐祖民() 
“徐叔”韩岳挣扎着想起来,却不知怎么给徐祖民见礼。

    “哎,你这孩子”徐祖民快上一步按住了韩岳,“受了这么重的伤还不好好躺着,顾这些虚礼作甚”

    被徐祖民的大手扶着,韩岳鼻子莫名的一酸,这些天来韩岳一直在适应这个世界,毕竟这个世界的陌生感让他有些无所适从,直到看见徐祖民以及感受着他发至内心的关怀,韩岳才渐渐感到一丝归属。

    “好好的男子汉做什么小娘姿态,莫不是前几天受伤身上掉了什么其他部件,若果真如此,你们老韩家可真要绝后咯”徐祖民哈哈哈大笑着竟有些老不休地要当场检查韩岳身体某个关键部件是否还在。

    韩岳脸色有些尴尬,虽然与徐祖民关系亲厚,可毕竟还是刚适应现在的角色,连忙有些不好意思地阻止徐祖民的戏闹。

    “大人,您先坐着说呢,头儿刚醒来,还不能动弹”王二奎顺势搬来这间破军营唯一的一把木凳,点头哈腰地请徐祖民就坐。

    “你这泼皮癞子,关键时刻不护住你家小爷,若是二愣子真出了个什么事情,看老子不扒了你的皮”徐祖民不重不轻地一脚踹在王二奎屁股上。

    “大人教训的是,小的下次一定挡在我家头儿前面,绝不让头儿再受一点伤,若是头儿少一根汗毛,你哪就把我这身臭皮囊剥了作靴子”王二奎连忙嘻嘻哈哈地应着。

    经过王二奎这么一打岔,现场的气氛轻松了许多。

    韩岳打量这个性情爽朗的父辈人物,其实徐祖民也不过四十来岁,可是常年的边军生活以及大大小小的战场伤痕让他显得有些老态,沟壑般的皱纹略显沧桑,两鬓也生出了些白发,而且这几天似乎更是老了几岁,竟有些佝偻,不过精神还是很不错的。

    徐祖民也上下打量着浑身裹着绷带的韩岳,自从韩岳的父亲韩宽战死,徐祖民就接过抚养韩岳的重任,直到两年前韩岳从军,前后共抚养了韩岳三年,一直以来徐祖民也都把韩岳当做亲子侄对待,当年与韩宽一起奉命袭扰辽东镇江堡,不料被后金和硕贝勒阿敏麾下的镶蓝旗一部围困,韩宽主动要求殿后阻击后金八旗兵掩护徐祖民及其他东江镇将士撤退,最后不幸战死,所以徐祖民一直心怀愧疚。

    “你很不错,韩宽生了一个好儿子”徐祖民点头赞赏地看着韩岳。

    这次韩岳于乱军中替督师袁崇焕挡了一枪,险些丧命,可以说吓坏了徐祖民,若是真有个三长两短,这辈子都无法向死去的韩宽交代了,所幸韩岳昏迷三天后并无大碍,很快就醒来,而且事后从中军大帐从传出风声,督师袁崇焕对韩岳非常赞赏,因祸得福啊。

    但是如果事情重来一遍,徐祖民绝不会让韩岳冒这个险,他很清楚,一来韩岳武艺平平,干些偷鸡摸狗之事还行,临阵杀敌却是差了许多;二来出于对韩宽的愧疚,徐祖民一直希望韩岳能平平安安度过一生,娶妻生子,为韩家开枝散叶,所以徐祖民也一直把他带在身边当亲卫,就是为了更好保护他,可谓用心良苦。

    “全赖徐叔爱护,这些年真是辛苦徐叔了”韩岳真诚地说。

    “你这孩子,一家人说这客套话作甚,身体现在感觉如何?可有不适的地方”徐祖民嘴上虽然怪罪,心里却非常高兴,只不过他感觉韩岳经过这次昏迷醒来后似乎有些变化,不仅是变得懂礼数,气质上都有些不同,虽然脸色因为失血过多而变得苍白,可是那眼神却明亮了许多。

    但总归是好事,也许自己多心了。

    “对了,徐叔,现在岛上情况如何”

    “哎,毛帅毛文龙余孽基本已经肃清了,不过其他岛上特别是广鹿岛、皮岛上还没得到确切消息,督师目前还在双岛上”徐祖民不知道韩岳为什么突然问这个,其实他自己也是觉得很可惜的,毕竟是跟随毛文龙多年的老人,虽然毛文龙对待下属比较苛刻,特别长期缺粮缺饷让底下一些将士心中有些怨言,可现在东江镇大好的局势因为毛文龙的被杀而变得飘忽不定了。

    韩岳之所以关注现在的局势是因为作为后世之人,他清楚毛文龙死后,东江镇很快就会四分五裂,他可不想给东江镇陪葬,如果能尽快离开这里是最好不过了,徐祖民的驻地并不在双岛,而是在辽东半岛东面沿海的王家岛,这次是被副总兵陈继盛抽调跟随而来,却不想碰到这样的大事。

    “我东江镇已数月未发粮饷,军心浮动啊,希望此次毛文龙伏诛,督师能尽快将积年克扣的粮饷发下,以解目前困境”,徐祖民叹息道。

    其实东江镇目前的困境根本上来说也不是毛文龙造成的,而是明廷历年对东江镇支持难以满足东江镇发展,崇祯元年兵部对东江镇进行兵额勘合,最后确定东江镇五万余兵,加上从辽东逃离到各岛、各堡的数十万民众,可东江镇的定饷只有二十八万两,仅能满足两万人的养兵需求,而且常年拖欠,即便毛文龙在岛上进行了一些屯田与贸易,并每年向朝鲜‘索要’十万石粮食也远远不够。韩岳清楚,出于某些原因,袁崇焕希望把东江镇掌握在自己手里,可是毛文龙听调不听宣,故而袁崇焕卡住了东江镇粮饷的命根子,想逼迫毛文龙服输,不想毛文龙也是硬骨头,袁崇焕只好铤而走险杀了毛文龙。

    当然,这些话韩岳是不可能对徐祖民等人说的。

    “徐叔,我觉得我们还是尽快回王家岛比较好,如今毛逆虽然伏诛,可是东江镇毕竟还有大量忠于他的部下,王家岛是徐叔的守备之地,迟则恐生变数”韩岳有些担忧地对韩祖民说到。

    徐祖民沉吟一会,觉得韩岳分析的很有道理,虽然表面上这场风波在袁崇焕的威严以及陈继盛、刘兴祚等将领安抚之下看似已经平息,实则暗流涌动。

    “不过,督师并没有明确的命令下来,这些天军营也一直戒严着”徐祖民还是有些疑虑,毕竟袁崇焕以雷霆之势迅速诛杀了毛文龙,让东江镇诸将非常忌惮他的威势。

    “想必,督师很快就会有所行动了”韩岳若有所思地说道。

    “但愿事情能快速平息下来,最近得到消息,后金鞑子闻到了腥味又开始蠢蠢欲动了,这些该死的鞑子真该死绝才好”说到后金鞑子,徐祖民有些愤愤然,这些年死在后金鞑子手上的军中袍泽无数,对于他们这些常年与后金鏖战的东江镇将士而言,和后金的仇恨早已不共戴天。

    “当年你爹哎”想到韩宽徐祖民唏嘘不已。

    徐祖民很是感伤了一会,但也知道今天不适合说这些话题,毕竟韩岳能醒过来而且还立了大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哈哈哈,你看我,毕竟是老了,扯这些作甚,这次你立下大功,督师必会有所奖赏,说不得,叔叔这次也会沾你的光了”

    饶是韩岳脸皮再厚,提到这次功劳也是不禁老脸一红,实在是‘捡’了一件大功啊,可这毕竟还是拼着性命捡到的,旁人也无从说道。

    两人随后又家里长家里短的闲扯了一阵,期间王二奎插科打诨,破旧的小营房里不时传出爽朗的大笑声。

    最后徐祖民让韩岳好生休养,临走时还特意嘱咐王二奎将他好不容易才弄到的五斤肥羊肉细心拾掇,给韩岳补补身体。韩岳知道东江镇已经断粮数月,登莱的运粮船很久没有出现在岛上码头了,徐祖民能弄来五来斤羊肉肯定是不容易,心中对徐祖民又是一番发至肺腑的感激。

第五章 督师要来了() 
就在韩岳和徐祖民唠嗑家常的时候,离韩岳那间破旧营房千步开外的中军大帐内,身着常服的袁崇焕背着手来回踱步着,他面目儒雅清矍,神情肃然,颔下梳着一缕白须,偶尔抬头望向京师方向,又抬头望向辽东方向,一脸毫不掩饰的担忧。

    。。。。。。

    韩岳身体恢复得出奇的快,两天后就已经能下地了,一方面得益于军中李医官特制金疮药的效果,另外一方面也是这世的韩岳身为武人身体比较壮实,不同于王二奎瘦小的身板,韩岳从小就在韩宽的教导下开始习武,虽然韩岳并没有多少习武天分,但是常年的敲打锻炼让他长得格外敦实,接近后世一米八的身高也让他在军中异常扎眼,这也是徐祖民让他当亲卫的一个原因:带在身边有面子。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韩岳从小生活无忧,营养不缺,身体自然比一般军户子弟长得强壮,虽然大明边军清苦,东江镇尤甚,但是韩岳的父亲韩宽好歹是一个正六品千总,按照明朝勋戚、武官俸禄制度,韩宽每月可以领禄米十石,每年禄米有一百二十石之多,根据吴承洛所著中国度量衡史推断,明朝一石相当于现今的九十四公斤左右,接近一百九十斤米,如果按照明后期官员的俸禄大部分都换成折色银两算,以万历年间的定制,两石米粮折算成一两银子,每年的俸禄也达到了六七十两左右,加上一些其他方面的收入,每年少说也有一两百两银子的收入,年少的韩宽也算衣食无忧,即便后来韩宽战死,但凭借着朝廷发下的抚恤以及徐祖民的爱护,韩岳没有吃什么苦头。

    当然,现在的东江镇比不上大明其他军镇,更比不上京师江南等富庶之地,东江镇算是大明行政军事体系中的一块飞地,粮饷物资一直非常紧缺,基本上是靠登莱水路的转运,这也成为了朝廷制衡东江镇的一种手段。

    断粮断饷数月,现在的东江镇什么都缺,就算有钱也买不到米粮,更遑论肉类了,所以前几天徐祖民提来五斤羊肉很是让王二奎大吃一惊,要知道现在且不说外面饿殍满地,最起码已经很多军户家都开始吃糠咽土了。

    还别说,王二奎的厨艺真是有一手,常年干偷鸡摸狗的勾当让他处理这些事情熟门熟路,后世的韩岳对于吃食是很挑剔的,特别是羊肉的膻味更让他不喜,可王二奎不知通过什么手段把这几斤肥羊肉拾掇得鲜美异常,让昏迷多天一直空着肚子的韩岳好生大快朵颐了一番,有了饮食营养上的保障,韩岳身体迅速恢复也不足为奇。

    韩岳拄着王二奎准备的一根拐杖形状的木棍站在他那间营房外狠狠呼吸了一口新鲜的空气,当然营房外的空气味道也比营房内那种臭烘烘的味道好不到哪里去,大明军营的卫生水平实在有待提高。

    双岛并不是很大,以前岛上也只驻扎一个千总的兵力,不到三百人,所以这次其他各岛守将带来的军士都是胡乱地围着大营驻扎下来,一眼望去,全是各种低矮的、打着补丁的窝棚,乱哄哄的毫无章法,其实韩岳能住进这间破旧的土制营房已经是上头念他立下功劳格外给予了照顾。

    军营离海边很近,虽然早已天亮,但是大营内没有出操,几天前毛文龙被杀,整个大营就开始被严密管制,不准随意外出,这个时候士兵们基本都睡在窝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