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革宋-第6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伯颜从年轻的时候起表情就不丰富,仿佛是面具一样的淡定表情并没有让这位议长看出皇帝陛下此时并不高兴。议长继续说道:“陛下,元老院的议员应该从现在的意大利贵族中选出。这才能彰显出元老院的尊贵……”

    伯颜转过头,对着侍童做了个手势。侍童马上去给伯颜端来了柠檬水。伯颜又做了个手势,侍童在两位大臣面前放上玻璃杯,给他们先倒上柠檬水,然后再给伯颜陛下面前的玻璃杯里倾倒了散发着蜂蜜和柠檬香气的柠檬水。

    议长连忙停下发言,向拉丁语中‘尊贵的第一公民’表示了感谢。伯颜没吭声,只是拿起柠檬水啜饮了一口。他此时心中满是嘲讽,不管是宋国皇帝或者是元国国主,都比面前这位议长尊贵了不知道多少。但是他们两人都有共同的看法,要和劳动者站在一起。

    现在这位议长看到的《国家契约论》是翻译过来的,伯颜手里那套七本的册子是郝仁赠送给伯颜的,前面两本是书,后面五本都是册子,里面写的密密麻麻全是汉字。在伯颜询问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这本书其实是郝仁写的。郝仁郑重说道:“这书若是我写的就好啦。这是赵嘉仁写的,方才我所讲的东西是书里面讲述的文明分类。我身为蒙古人,读完之后才明白何为蒙古。以大帅的聪明,加上我那点注释,一定能够读懂这本书。”

    一个金发意大利蛮族竟然反对黑发贵人认同的制度,实在是莫名可笑。

    等大家都用蜂蜜柠檬水润了喉咙,气氛显得融洽一切,伯颜开口说道:“就按照之前罗马的制度来走。议员按照罗马帝国公民人口选拔,地方议会是当地一百个公民中选一个人的比例选出,帝国议会按照一万人选一个人的比例选出。帝国元老院从必须从官员中选拔出来,元老数量102人,投票时候若是数量相同,议长的一票作为决定性一票。西罗马帝国的核心是从102名元老中选出的六部尚书与皇帝组成。”

    户部尚书听了这话,嘴角忍不住露出微笑。看着议长那吃瘪的表情,户部尚书心中很是鄙视这个渴望权力的家伙。他只希望议长赶紧服软然后滚蛋,接下来就该六名核心元老之一的户部尚书和皇帝陛下赶紧谈今年的春耕问题。不管西罗马帝国有没有这位议长,所有的人都得靠地里生长出来的庄稼才能填饱肚子。

    议长对这个充满古意的方案很不满意,他的舅舅是前威尼斯共和国的议员,在威尼斯共和国跪倒臣服在西罗马帝国的蒙古军面前时,他们内部正在商讨新的改革,议员只能从威尼斯的600贵族家族中选出。然而尊贵的西罗马帝国第一公民伯颜陛下,却要把罗马帝国的制度推回到一千多年前的罗马共和国时代,这让他非常失落。

    但是罗马第一公民天然就拥有巨大的权力,议长必须服从这个权力。干坐了一阵,看着伯颜陛下并没有改变主意,议长最后只能悻悻的离开。

    等议长走后,户部尚书立刻说道:“陛下,这次春耕需要很多牲口,咱们的战马并不适合拉犁。”

    “先将就一下。我会和元国联络,从他们那里赊一批铁农具。”

    户部尚书眼睛一亮,片刻后又不安的问道:“有铁农具自然好,可咱们怎么还?”

    “蒙古马不太适合拉犁,却还能运点东西。平原上种粮食,山区就多种橄榄。把橄榄卖给宋国换钱。蒙古人善于饲养牛马,牛拉犁,马搞运输。虽然没办法立刻还清,总能给他们一个想念。”

    户部尚书听了之后很想提出些意见,最后却没有反对伯颜的计划。就在他准备听从命令的时候,又听伯颜说道:“另外,开硫磺矿,这也是个财路。咱们罗马人口很多,我会请宋国转让生产硝石的法子,有人说君士坦丁堡的水养人,嘘嘘出来的东西都能沤出好几倍的硝石,我才不信这鬼扯淡。”

    派遣使者是礼部尚书负责,伯颜陛下和户部尚书谈完,又把工部尚书叫来谈了有关硫磺和硝石的买卖,同时询问臣服的威尼斯地区的金属加工业保留水平。工部尚书几乎要拍着胸脯保证,蒙古军只是清洗了威尼斯的上层,曾经为十字军提供大量的武器装备的金属加工业依旧能够正常营运。

    安排了春耕之后,伯颜陛下就回到了寝宫。便是这么一阵讨论,就已经让伯颜感到了疲惫。他已经快60岁了,不管是精力和体力都远不如年轻时代。治理国政不需要上阵拼杀,可大量思考也让伯颜大帅感觉到了疲惫。甚至比打仗都累。

    躺在床上,伯颜睡不着。这让伯颜心中更是不安,以前的时候他不管到哪里,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倒头便睡。随着年龄增加,疲惫来的快,却没办法很快入睡。这就让伯颜更疲惫。这时候玛利亚皇后走了进来,她脱下外衣,靠在伯颜身边。皇后也已经要六十岁了,加上前些年生了几个孩子,身材更没有年轻时候的吸引力。但是当皇后把伯颜的头放在她的腿上,感受到皇后身上的温暖,伯颜却觉得心中一阵安宁。没多久,他就在这样的温暖中睡着了。

第17章 太子归国(五)() 
与伯颜想的一样,元国郝仁根本没期待过伯颜发信庆贺他的长子郝康归国。至于伯颜提出赊账要铁农具的要求,郝仁眼皮都不眨的答应下来。元国有个地区蕴藏着大量铁矿,那里距离煤矿和石灰矿的距离不远,相互之间还有河流连接。西罗马帝国需要的那点铁,根本不在话下。

    答应了伯颜的要求后,郝仁继续把精力放在春耕上。除了忙碌春耕,郝仁还密切关注东欧罗巴平原西边的动向。至少到现在,那边的色目人也在忙着春耕,并没有派遣军队前来。但是这和平脆弱的如同一根丝线,根据判断,战争很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也就是西历1294年爆发。

    西罗马帝国现在有能征惯战的二十万军队,一旦元国与条顿骑士团国开战,郝仁还指望自己的亲家伯颜派遣部队进攻神圣罗马帝国,甚至是法兰西地区,帮助元国减轻压力。

    然而郝仁却没想到,距离他一千多里外的钦察汗国首府,之前被郝仁打发走的钦察汗国使者站在一众钦察汗国贵人面前,添油加醋的讲述着基辅之行。

    “……那元国王爷郝仁说,逃奴跑进元国,给元国添了许多麻烦。咱们想要羊,那是想都别想。元国国主郝仁还要咱们钦察汗国反过来给郝仁牛马作为赔偿……”

    使者说的口沫横飞,描述着郝仁的种种无礼,心里面则是有点忐忑。郝仁其实没有那么无礼。钦察汗国的汗王提出,既然抓捕逃奴需要太多人力,而且效果也不好,为了让大家都省事,钦察汗国不再索要逃奴,而是要郝仁给点赔偿,两边就此两清。

    面对钦察汗国汗王的赔偿要求,郝仁表示得由钦察汗国提出一个数字,郝仁会核实之后给与赔偿。最后双方达成口头协议,每个经过核实的逃奴给一公一母两头羊就好。

    然而这个协议并非是钦察汗国汗王期待的,钦察汗国的汗王要使者把郝仁描述成一个蛮横拒绝交还逃奴的人,此时使者大放厥词的目的就是鼓动贵人们的愤怒。

    钦察汗国的贵人们的确愤怒了,牛马需要有人放牧,食物需要有人采集。他们居住的房子需要有人砍树获取木料,需要有人剪羊毛制作毛毡。这一切本来是由那些小部落和牧奴来完成,现在小部落和牧奴跑的精光,空荡荡的土地上不会自己长出木料和毛毡。

    不等使者讲完,已经有人开始怒骂起来,性子激烈的甚至连面前的木质桌子都给踢翻了。桌子上面盛放马奶的瓷碗落在地上,乳白色的奶浆撒了一地,几个南方运来的柠檬与柑橘也滚落在地。这下使者突然想起了他所见到的,就继续说道:“诸位王爷,元国已经开始春耕,他们那边驱口们吃的是肉和面饼,喝的是面粉做成的浓汤。连下地时候都备着大罐子,里面的水都是烧的开水,水里头除去放柠檬片,竟然还掺了蜂蜜。不仅如此,那些下地的驱口们每天还有一个柑橘吃。以前那些牧奴和驱口都只能吃草,现在他们天天都有柑橘吃。”

    这不是编造出来的,而是使者亲眼所见。东欧地区气候很冷,虽然没有冷到达罗斯人居住的那种地下三米以下就是冻土层的程度,挖出的地窖也寒气逼人。从南边运来的柠檬和柑橘放,用盐腌制过的腊肉火腿在里头能存放一年都不会坏。蜂蜜在地窖里面更能存放好几年。

    如此描述更激发了钦察汗国贵人们的愤怒。草原上食物匮乏,每年只有短暂的时间内有浆果可以吃。除了这段时间之外,蒙古人只能吃草。他们打下来的新鲜牧草,挑选最嫩的部分食用,其他的则喂给牲口。至于所谓吃肉,那都是冬天降临前宰杀超过过冬草料数量之上的牲口时候才能吃点。或者是宰杀早春时候没有足够草料时候降生的小羊,这时候的羊肉的确很美味。但是这是被逼的,而不是为了享受美味而去杀羊。

    元国有了足够的船只在黑海跑运输之后,这帮钦察汗国的王爷一年四季才有水果可吃。想到一年到头只能吃草的牧奴和驱口竟然也吃上了和王爷一样的食物,王爷们感觉到自己被大大羞辱了,心中的愤怒甚至比当面遭受侮辱更强烈百倍。

    性子激烈的王爷们已经跳起来对着钦察汗国的汗王喊道:“大汗,还等什么,咱们出兵讨伐元国吧。”

    “是啊。元国这是不让咱们过日子,咱们绝对不能放过他们。”

    “元国这么富,抢他们一次胜过去铁穆尔大汗领地打十次秋风。大汗,咱们现在出兵。”

    钦察汗国的汗王满意的看着贵人们的反应,他回想起自己最初听到这消息时候的反应,比起这帮贵人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元国国主郝仁在草原上有赫赫凶名,当年忽必烈大汗把郝仁封到了钦察汗国西方边境的基辅罗斯之时,郝仁讨伐察合台与窝阔台汗国的功绩可是把钦察汗国的汗王吓得不轻。然而郝仁几年时间就在蒙古人都认为是荒凉边境的基辅罗斯建起一个富裕国家的事实,让钦察汗国的汗王的恐惧变成了十倍百倍的愤怒。基辅罗斯以前可是钦察汗国的汗王进攻西边色目人的基地,凭什么郝仁能够在那边吃香喝辣,而本该的主人却在冰冷的草原上苟延残喘。

    看到这帮贵人果然进入狂怒,汗王站起身,对着这些人们说道:“你们想想,那帮逃奴们跟了郝仁,郝仁手里的兵马可不少。便是没有二十万人,十万总是有吧。”

    这一句话就让一些贵人不吭声了。草原上讲的是实力,钦察汗国连蒙古大汗的领地都敢去打劫,他们所仰仗的自然是他们手里的实力,而不是什么狗屁道义。

    “我已经派人去西边的色目各国联络,那些色目人已经决定于郝仁那小子打仗。咱们现在忍一阵,就如成吉思汗所说的,在我的力量还不足的时候,我就得忍让,违心的忍让!我们现在就要把郝仁的一部分虚实告诉给西边的色目人,让他们敢于和郝仁打仗。等郝仁那小子的兵力都与色目人打仗的时候,我们就从背后动手。那时候,我们不仅要抢东西,而是要把元国整个抢过来,变成咱们的乐土!”

    听到这宏大的设想,钦察汗国的贵人们眼睛发亮。不少人都想起成吉思汗杀害义父王汗,杀死结义兄弟的故事。干掉了自己的义父和结义兄弟之后,成吉思汗才积累起自己的真正实力。

    “你们愿意跟随我么?”钦察汗国的汗王大声问。

第18章 太子归国(六)() 
用纸扎成的牛马羊看上去栩栩如生,台盘里面更是放着猪头、羊头、牛头。这些祭品排在春耕祭天游行队伍的最前面。元国国主郝仁与元国朝廷的文武百官等人步行跟在这些贡品后面,浩浩荡荡的队伍直奔基辅的天坛而去。

    大宋驻元国的使馆人员也在这支队伍里,一直到了天坛前面。郝仁登上封土台上,领着百官跪地,观礼的百姓与大宋使馆人员一起在台下观礼。他们可没资格上去。

    “臣郝仁诚惶诚恐顿首敬告于苍天上帝与四方神明,自臣继位以来,谨遵守护四方百姓之志愿……”

    祭天文早已经公告,在大宋使馆人员看来,与汉人皇帝的祭天文没有任何区别,元国的汉化程度就是如此,也是大宋之所以愿意与元国合作的理由。如果郝仁只是个蒙古王爷,大宋根本不会对他有任何信赖。按照时间,大宋那边早就开始了春耕,元国气候比大宋冷,时间自然也会靠后一些。

    “……为报答上帝以及四方神明庇佑之恩,献上苍璧、玉圭以及三牲、清酒、五谷,并将以上礼品燔而烟之,乞上帝与诸神共飨。”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