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屠家子-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瘟疫?何咸终于知道哪里不对了。是瘟疫!

    东汉的灭亡,除了皇帝昏庸,吏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之外,天灾也是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太平道的发展就是借着民间大疫流行,以妖术教授,咒符水以为人疗病,民众神信之。

    三年一小疫,十年一大疫,就是汉末瘟疫盛行的真实写照。

    何咸来到汉末已经五年,尚未直面过瘟疫的侵袭,所以忽略了这一个魔鬼。

    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在揭示中国古代气候变迁波动状况的研究中发现,东汉末年恰好处于第二个气候大波动期。反常的气候条件,是造成当时也是历史上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

    看来今年的暖冬不单单是发生在颍川郡,整个大汉朝的南部和中部都受到了影响。而荆州,是第一个因此而爆发瘟疫的州郡。

    防疫!刻不容缓!

    但是,荆州离颍川尚有数百里之地,况且现在是冬天,何进会相信瘟疫之说,在全郡范围内开展全民防疫工作吗?毕竟这种动员性质的行动牵扯到太多人,一个不好,就会被言官弹劾,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看来,只能曲线救国了。

    “什么?瘟疫?”听到何咸的提议,何老太爷的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阴沉的极为可怕,“咸儿有几成把握?”

    “没有把握,但预感非常强烈!入冬以来的天气太反常了!温热的气候太适合疫病的流行了!”

    疫病,是中国历史上对流行性传染病的统称,包括因病毒、细菌、寄生虫和其它微生物引起的多种疾病。而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疫病则称为瘟疫。二十一世纪初流行的SARS就是一次现代的瘟疫,被公认为是一次世界性灾难性传染病,带来的社会和经济了损失尚难以估计。

    “如何防疫,可有对策?”何老太爷脸色数变,问道。

    “我这里有几条措施可是执行,起码可以防范于未然。但需要您说服我父亲。”

    “你父亲不用说服,他会支持你的!”何老太爷笃定道。

    何咸很疑惑,但说服何进确实相当容易。甚至于说,他根本没有开口说服,何进就拿着何咸准备的《防疫八策》,召集属官商量实施对策去了。只留下一脸愕然的何咸和一脸落寞的何苗。

    随后,何苗娓娓道出了缘由,也解开了一直以来萦绕在何咸心头的一个困惑。何府的女眷都去哪里了?何府这一辈为什么只有他一根独苗?

第22章 大疫来袭() 
答案是,其他人都死于了上一次的宛城瘟疫。

    何进原有二子一女,何咸只是他最小孩子。何苗原来也有两子,岁数均比何咸年长。

    在上次来袭的宛城瘟疫中,何家失去了二十七个亲人。何咸的直系亲属祖母、母亲,三个姨娘,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两个堂兄均死在了那场瘟疫之中,最后顽强活下了的,只剩下祖孙三代四口人。

    这件事情对何进和何苗的打击很大,这也是为什么这五年来两人一直没有再娶妻妾的原因。失去挚爱,让两个大男人至今没有从痛苦中回味过来。何进还好,可以强迫自己周旋于公务之中,为争取家族地位,为宫中独自打拼的小妹提供援助。何苗就惨了,无所事事的他只能封闭自己,纵情于吃喝玩乐。这也是何苗向来放纵何咸,任他胡作非为的原因。没有人知道,下一场瘟疫将在什么时候降临。

    真相总是很残酷,没想到何府竟然还影藏着这等苦痛的回忆,想必那会儿自己刚刚来到这个世界,还尚未适应,没有丝毫的记忆。

    有了这样一个惨痛的教训,这次预防瘟疫侵袭颍川郡,成功的把握已经更加大了。

    《防疫八策》:

    其一,在通往荆州的各条道路设置路卡,建造隔离坊。欲进入荆州的百姓商队,必须在隔离坊待满七日,每日对其人身、乘车和马具用艾蒿等药物火燎烟熏以消毒防疫。七日之后,无病症者方准许进入颍川郡地域。擅闯者,以悍匪罪,格杀勿论。

    其二,建立防疫管理体系,一经发现有感染者,现场人员立组织人员将病人送“病迁坊”隔离,置医药,并逐级报告传染病和对可疑病例的调查,不得延误。

    其三,各县统计空置民房,以为“病迁坊”,严格隔离,切断瘟疫的传染源,阻止疾病的传播。

    其四,郡内医者全部登记造策,关于瘟疫的药方搜集研制,一旦瘟疫爆发,就近出诊治疗,所有医药费用由朝廷支出。

    其五,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有从近处江湖渗来者次之,其城市近沟渠污水杂入者成碱,用须煮滚。勿食用变质的菜饭,勿食生冷食物,不要食生鱼。鼠涉饭中,一律捐而不食。不管吏、民五日必须一洗浴,保持个人卫生。

    其六,组织专门人员,督促百姓改善卫生条件,尤其是贫民区的卫生条件。生活垃圾一律集中清理,凡“弃灰于道着”,罚铜币。“都厕”,也就是当时城市里还设有公共厕所,和村间的茅坑,一律铺撒生石灰,消毒灭蝇灭鼠。

    其七,疫区一律施财赈灾,来年免税减租。妥善安葬亡者,救济抚养遗孤。死于瘟疫者,必须深埋或者火化,以免危害家人。患瘟疫家庭留下来的遗孤,如不满十二岁,由同族亲属负责养育,官府提供两个月的口粮救济,孤儿名单要上报官府。无亲属者,朝廷统一设立孤儿所进行抚养。疫区百姓万勿惊慌,不要离开故乡,以免瘟疫传播。

    其八,将瘟疫的预防知识和简单的药方刻录在石板上,每县、每乡、每村发放,置于病坊、村坊和路边,以示民众,供紧急情况时使用。

    郡守府的政令已经发布下去,阳翟城防疫除四害,打扫卫生死角,共建大汉朝文明城市的运动在郡尉何苗同志的带领之下,轰轰烈烈地展开。但除去郡冶所在地阳翟城,其余下辖的长社、许县、舞阳、颍阴、轮氏、郏县、父城、颍阳、襄城、昆阳、定陵、临颍、新汲、鄢陵和偃县等一十六个县却反应了了。究其原因不过是这些县城,世家的力量远大于朝廷的号召力。而何进在发布政令的同时并没有第一时间和世家进行商量,不能不说是很大的失策。

    何咸是在七日之后,才知道各县地的情况。在感慨世家力量的同时,何咸第一时间拜访了郭嘉,郭氏是阳翟城大家,祖上郭弘、郭躬,习《小杜律》,讲授徒众常数百人。

    郭嘉愿意说服郭言,以郭氏的名义号召阳翟所辖的百姓,配合朝廷行动。但颍川世家众多,郭氏影响力有限,要整个郡开始行动,郭嘉建议何咸必须要得到“颍川四长”的支持。所谓的颍川四长,便是颍川世家里面名望最高的四大世家的话事人,分别为颍阴荀淑,长设钟皓、许昌陈寔和舞阳韩韶。

    其中,由以颍阴荀淑为首。现任颍川书院院长的名士荀爽就是荀淑的第六子,也是下一任荀氏家主的不二人选。

    和郭嘉告别,何咸马不停蹄赶往书院求见荀爽。

    没人知道何咸是如何说服荀爽的,颍阴和许县的防疫工作终于开始推进,说明何咸的努力已经成功了。

    当年SARS横行的时候,何咸正值高中,当时社会普遍弥漫的那种末日的气氛,他是深有体会的。二十一世纪的医疗条件下,尚且对这类传染性的瘟疫没有绝好的防止手段,他不认为大汉朝的医疗体系能够抵挡得住,他所期望的,不过是当大疫真正爆发的时候,死亡的人能够少一点,仅此而已。当何咸为防疫的事情搞得满嘴燎泡的时候,噩耗终于传来,南阳大疫。

    南阳,位于荆州北部,紧邻颍川郡的舞阳、昆阳和父城。舞阳韩氏在荀爽的书信劝慰之下,是第一批站出来支持朝廷开展防疫工作的。但饶是如此,进度还是太慢!

    下令郡冶所属大城,严格查禁,外乡人,尤其是由南往北的商队、百姓,一律禁止入城!发现有病患者,第一时间隔离和上报!昭告百姓,查缉外乡人,隔离病患不但是为了他们自己的性命,更是为了他们的父母、妻儿、亲眷、族人和乡邻!把所有能够发动的力量都发动起来,依靠世家,已经来不及了!

    狼,不,是魔鬼,真正来了!

第23章 道家仙药() 
第一例上报的瘟疫病例来自舞阳,南阳通往舞阳的路上陆续出现了逃亡而来的百姓,这些百姓都被集中在了舞阳边界的隔离坊。病例就是从隔离坊中传来的!

    “昆阳和父城可有上报?”何咸追问道。

    “未有任何消息!”小吏回答道。

    “令郏县、襄城、定陵三县阻止一切南来人员!包括舞阳、昆阳和父城的百姓!其余各县紧守自己的边界和冶所内的百姓,严禁迁入和迁出。何咸想通过各县之间的层层阻击,用空间换时间,尽可能拖住瘟疫扩散的步伐。”何进最后下了死命令。

    命令虽然是下死了,但最后能执行到什么程度,只有天知道。

    派往荆州寻访医圣张仲景的人马还没有消息传来。现有的医疗条件根本无法确切查明瘟疫的病原体,大汉朝唯一能够开出药方的医生恐怕只有两个:神医华佗和医圣张仲景。

    华佗来去无影,根本无从查起,何咸只好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了荆州籍贯的张仲景身上。据传张仲景还曾在荆州为官,想必追查起来应该没有那么困难。

    找不到张仲景就找不到可以治疗瘟疫的药,除此以外何咸唯一能寄托的,便自有老天!

    下雪!对!没有有效的药物,便只能寄希望于低温能够杀死瘟疫病毒。就算不能杀死病毒,降低病毒的传染活性也是好的。

    但这一场雪,究竟什么时候才能下下来呢?

    荀爽走了,在听闻舞阳传来第一例瘟疫感染者的消息之后,就准备走了。荀淑年纪大了,颍阴需要他回去坐镇。同行的还有荀攸和荀彧。他们走的很急,几乎没有惜别的时间。

    何咸和郭嘉只看到了他们远出城门的背影。

    “可有把握将瘟疫阻挡在阳翟城之外?”

    “没有!瘟疫来的太快,舞阳、昆阳和父城一线的隔离措施都没有做好。尤其是昆阳和父城,我怀疑已经沦陷了。”

    “治疗的药方可曾寻到?”

    “有医者说荆州张仲景有一本伤寒杂病论,里面记载了几种治疗瘟疫的药方,但没人手上有这本伤寒杂病论。”

    “我这有一种丹药,不能治疗,但能强身健体,起到预防的作用。回头我让府上的童子给你送一份过去。”

    “丹药?”何咸皱起来了眉头,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什么丹药能够提高抵御瘟疫的能力啊?难道又是板蓝根之类的货色?专门坑害无辜的百姓?

    “道家仙药!五石散!有病祛病,无病强身!但炼制起来颇为困难,原料也比较贵重,你如果想要推广就死了这条心吧。”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五石散!号称中国古代第一奇药!是中国有史记载以来第一种使用之后能够有致幻作用的丹药,内含具有刺激血脉的药物,能够让服用者在短时间内,感觉自己力量充沛,强壮无比,但长期服用具有成瘾性,称为软性毒品也不为过。同时,因为原料重金属成分含量高,长期服用会破坏人体器官的技能,降低服用者的寿命。相传,郭嘉36岁逝世,就是和长期服用五石散有莫大的关系。

    何咸自然对它没有什么好感,更不会相信它能提高抵御瘟疫的免疫力,而冒险为去服用。

    “不用,我不惧瘟疫。”何咸拒绝道。

    “哦?难道是因为你经历过之后,就能抵御了?”郭嘉好奇道。

    何咸略一思忖郭嘉的话,感觉不对,眼神中闪过一道寒光。

    “熹平元年夏(公元172年),宛城大疫,何氏满门具染,妇孺老弱皆亡,唯存咸一人。”

    “你去彻查了我的底细?”

    “彻查算不上,我只是对你很感兴趣罢了。这些信息自然会有下面的人搜查。世家之间都有专门的人负责收集和分析整理这些信息。我查你的,你查我的,这样才能平衡,不然岂不是很容易被要挟?”郭嘉风淡云轻道。

    何咸承认郭嘉说的很有道理,世家之间不就是相互监视,相互要挟之后的平衡吗?

    何氏相比对这些世家而言,还是根基太浅,太弱小啊。说到底,又是一个人才的问题。搜集情报需要人手,整理分析情报需要人手,主持这些工作需要人手,何家现在不缺钱,但缺人,非常非常缺人。

    “瘟疫分很多种,有些瘟疫感染之后就不会再次感染,终身免疫。我不能肯定这次的瘟疫和宛城大疫那次是同一种类的瘟疫。”

    “那你为何拒绝服用五石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