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大明星-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曾现世的火锅美味在这个小型铜炉的沸水声中变得诱人无比,若非伴随而来的滚烫气息,怕早有人恨不得直接上手抓取饥餐了。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张钰咽了口唾沫悠然吟道。

    “能饮,能饮!酒呢?那什么‘玉帝醉’还有没有了。”颜良早已饥渴难耐。

    “哈哈哈,自然有,不过不算多,燕儿上酒!”张钰招呼了一声,韩燕依言而入,将托盘上的酒壶款款放下。

    “美食当前,更得闻玉郎新作,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袁绍朝椅背上仰了仰,毫无一州之主的倨傲,也带着一丝急迫将酒樽举起。

    座中,袁绍位于主位,左首是颜良文丑,右首则是张钰和张世平二人。

    韩龙、夏侯兰、韩猛、曹性等十八骑的强手分列两旁,很快便吃的顾不得言语。

    秋意已至,薄凉初醒。

    一个小小的火炉,一圈嫩熟的美味,再加上冠绝当世的玉郎佳酿,虽然格局实在算不得排场,甚至连规矩都无从提起,可袁绍就是感觉难言的轻松自在,身心皆要陶醉在这妙不可言的盛宴之中。

    这一顿佳肴足足耗了几个时辰,方才酒足饭饱,宾主尽欢。

    “玉郎,且随我来。”

    袁绍招呼一声,当先起身离去,而张钰随之也从席上告退。

    张家府邸几近豪奢,院落自有一片众香国,浅绿浓红,争妍斗媚,是张钰许久无暇顾及的风景。

    也许袁绍也是一样。

    下午的日光虽然依旧明亮,却不再痛炙人的脊梁,变得宽怀、清澄,仿佛它终于乏力了,不能蒸融大地了,也总算和大地和解。

    这就是秋,一切生机勃勃,一切又充满希望。

    “如此美好的景致,还有今日午时的招待,吾要多谢玉郎之赐了。”

    “本初公能纡尊降贵来我寒舍,这是我张家的荣幸,哪里当得起本初公的道谢?”

    说完张钰也在心中吐了吐舌头,自家哪里算是寒舍?差点就能“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了。

    “吾,还有一事要问玉郎。”

    “但讲无妨。”

    “玉郎可愿投效于我?”

    第二次了……张钰一惊,“这个本初公先前已经问过钰,可惜钰并无出仕之打算——”

    “可是因为你舅舅?”

    “啊?”

    “我知那皇叔刘备是你的亲舅舅,可有我袁绍在,他于这河北注定翻不起浪来。你若是因为刘玄德不愿投奔我,那我便将他灭掉,让你张钰只能为我一人效力!”袁绍豪气满腔,颇有一股舍我其谁的威势。

    “本初公误会了……我若要投我舅舅,早先写那首《草》时就该跟他三兄弟前往平原了,又怎会继续呆在这里?”张钰回答地不慌不忙,自有一种逍遥不羁的气场相抗。

    袁绍在不断强大,可张钰也并非当初那个守在中山国里的小公子哥了。这一路走来他见过皇帝,怼过董卓,便是吕布的铁戟都扛过一回,当真是如今非昔比,遇雨渐化龙。

    “此中缘由,钰上次也和本初公您说过了,钰年纪尚幼,能力有限——”

    “上次某也有言,当今天下动荡,国家分裂,正是群雄辈出之时,怎能再以年龄论英雄?甘罗与冠军侯之事且不谈,便是你舅舅刘玄德投军时候,那三弟张飞也不过你如今年龄吧?

    至于能力有限,现如今河北局势同玉郎先前所说分毫不差,公孙瓒与刘虞矛盾日益深重,败像已现。自从界桥之败后往日雄心渐失,屡屡犯下自掘坟墓之事。我麾下善谋之士众多,未有能如玉郎你神机妙算者。

    在我袁绍眼里,你一人便可抵十万雄兵!”

    张钰轻轻扇动鹅毛扇,微微眯起了眼睛,而袁绍也不打扰,静静等着张钰的答案。

    若是刚刚来到东汉末,张钰一定会在性命无忧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拒绝,可如今经过这几次的相处,他和袁绍也算相熟,听到这四世三公的一州之主这么诚恳的招揽,张钰说不心动是假的。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虽然自己这现代人算不上多么看重义理、在乎君臣之道,但也能看出袁绍对自己的重视。

    但是,真的要投么?这可就是认主了,今后将奉袁绍为主公,甘愿为其抛头颅洒热血,将自己和他绑在一条船上,甚至自己还并不如一般穿越者般光棍,自己身后还有着张家的羁绊牵挂。

    张钰顾虑重重。

    仍在平原等待自己相助的舅舅先不说,若是真的投靠在袁绍麾下,自己拼命在历史的洪流中抗争,可能会让袁曹官渡之战的结果会好一点,可然后呢,谁知道曹老板和他的智囊团还有什么翻盘手段?张钰相信曹操这种人物绝对少不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手段,袁绍和曹操比起来,几乎就是个全方面不同程度削弱的版本——除了颜值。

    “乱世,可不是看脸的年代。”张钰面带忧郁,轻轻拍拍自己的脸颊,继续盘算着。

    哪怕最好的结果,自己按照历史上田丰沮授的计策奇袭个许都之类,打的顺风顺水一鼓作气将曹老板灭了,可那时候自己面对的也就是个完全不同的三国了。

    张钰不会忘记,在这如同宇宙般混沌晦暗的乱世,还有着郭嘉,还有着贾诩,还有着周瑜、庞统、陆逊、徐庶、法正、姜维、邓艾等等好似璀璨星河般闪耀光彩的奇士英杰,在其最上,更有卧龙诸葛亮和冢虎司马懿龙翔虎视。

    若天地换新颜,在与历史完全不同的局面下,张钰能扛得住么,甚至说,能在和他们的交手中留得青山在么……至少现在,他还没有足够的信心。

    张钰是什么水准他自己心知肚明,除了仰仗知道天下大势信口开河指点江山外,根本算不得一个所谓的“谋士”,且袁绍手下可不像曹操的颍川集团那样团结,许攸、逄纪、郭图、辛评、荀谌、沮授、审配等等几大谋臣名士谁也不服谁;南阳系、颍川系、河北系,相交相攻,拆台算计,出了名的派系林立。

    偏偏,袁绍还自以为这是他驭下有方,感觉自己玩得一手帝王之道,任由属下尽力表演自己却演视而不见,连带着储君之位都没有定论,让文臣武将人心思动,直接导致了自己玩儿完后仍有守成之力的袁家立刻四分五裂,分崩离析。

    再何况,袁绍兵败后可是因为自己个人的面子而不顾大局杀掉田丰,要知道前世的袁绍请田丰相助时也是恭恭敬敬、倍加礼遇的。

    这样的主公,真的值得自己把命交付?而这样的环境和处境,也绝对不是张钰想要涉足的。

    张钰心中隐隐有了答案,措辞半晌,终是开口道: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

第一百四十三章 献计屯田()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除燕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袁绍的脸色渐渐变化。

    从一开始的不解,到那“出淤泥而不染”几句出现后的凝重,再到最后,他眼神中似有若无微漾出了淡然。

    出生世家的他,又如何听不出来这将是一篇怎样的作品。

    可此时他并不在意这篇文章的伟大,他只是继续看着张钰,等着他说些什么。

    “本初公之意,令钰深受感动,先前之言或有推辞之意,可如今之语皆发自肺腑。

    钰这人,正如我那诗中一般,“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吾此生的志向不在庙堂之上,唯在江湖之中。

    我所愿,并非有朝一日可以封侯拜相,位极人臣,只愿能苟全性命于乱世,安安闲闲做个自在的田舍郎,远离凡尘世俗、官场污浊,用这胸中热血和笔下文章为天下黎民筑起高墙,帮更多的生灵能在这乱世中得以保全……”

    “可无官无职,无兵无将,纵然玉郎你空有八斗之才,在现今之世又如何能相帮他人?”

    “因为钰在中山,在冀州,在本初公您治下。

    以我观之,您必将可以一统河北,保得河北一方安宁,完全可以支撑钰去专心做自己想做的事了。”

    “一统河北,谈何容易。”袁绍摇头失笑,语气却无比坚定。

    “钰有一策,可教本初公省数年之力。”

    “何策?”

    “屯田之策。”

    “屯田?”

    “敢问如今本初公军中,军粮可还足够?”

    袁绍略一思量道:“冀州粮产丰足,没什么可担忧的。”

    “所以贵军锐士时而以桑葚为食喽?”

    袁绍一时语塞,张钰笑道:“钰别无他意,此屯田之策正是为解决此等窘况而设。”

    屯田,意为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再征收一定数额田租,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的措施。

    屯田广为人知,应该要数曹老板的《屯田令》颁布,但实际上屯田的历史还要追溯到很久之前。

    “始皇帝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此河南地,因河为塞,筑四十四县城,临河,徒适戍以充之。”这可以说是屯田的前身。

    西汉前元十一年(公元前169年),汉文帝以罪人、奴婢和招募的农民戍边屯田,其后汉武帝又调发大批戍卒屯田西域,但当时屯田主要集中于西、北部边陲,主要方式为军屯,且规模不大。直到东汉末年,战争连年不断,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粮食短缺,形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在历史上的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老板采纳枣祗(此公曾多次拒绝袁绍招揽,死心塌地抱着曹老板大腿,眼光也是没得说)、韩浩的建议,在许都附近进行屯田。

    由于连年动乱和战争,大片无主荒芜的土地少人耕种,曹老板当然毫不犹豫地笑纳,通通收归自己手下,然后从这些田地里取出一部分交给自己的麾下耕种。

    耕种有两种,一种是军屯,一种是民屯。军屯主要是曹操手下的士兵和平定黄巾招揽的降兵,而民屯则是分给无家可归、流离失所的平民百姓。

    事实就是,这其中大多数的劳动力、耕牛、农具,都是镇压黄巾起义中掳获的,这是无本;

    而这种屯田制的税率高的惊人,甚至达到了二分之一的逆天比例,这是万利。

    要知道,汉初休养生息时定下的赋税可是十五税一、三十税一,现在倒好,地租一下子蹿到收五六成之多,简直毫无人性。如果不是时代原因,这种税率放到任何和平年代,十有八九都会把农民兄弟逼到抄家伙的。

    根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于是州郡列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并群贼,克平天下”,当年屯田收获谷物百万斛,缓解了社会矛盾,可见屯田制的优越所在。

    曹操的屯田制,证明了这位魏武帝在政治方面卓越的才华。他颁布《屯田令》时曾经说过,“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平定天下,就是要让士兵的战斗力提高,要让士兵们能吃饱肚子,不然何以得天下?

    可惜这么浅显的道理,后世很多策略游戏的爱好者都拥有的战略眼光,这时代的很多诸侯却并不具备。

    《魏书》中记载:“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馀,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

    除了曹老板,没有一路诸侯有着长远的打算,肚子饿了就去劫掠,吃饱了又都丢掉,最后都不需要敌人进攻,自己就因为粮食而垮掉。

    在张钰前世,那位很有名的学者“品三国”时有这么一段内容让他印象非常深刻,就是说当曹操通过屯田丰衣足食时,袁绍的军队在河北吃桑葚,而袁术的军队在江南吃河蚌,桑葚河蚌不够,就去吃人。

    民国时期那位有名的狂人,他日记中就曾这么说:“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的确,真的是吃人。

    《三国志》中诸如此类字眼不胜枚举,“人饥相食”,“大灾人相食”,“蝗虫起人相食”……这些军队的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张钰将他脑海中的屯田制、军屯与民屯分别给袁绍详述一番,很快换来了他震惊、恍悟以至于倾服的态度。

    毕竟袁绍能力是有的,在很多时候比曹操弱的,也只是反应慢一点罢了。

    “屯田制……”袁绍喃喃道,“若顺利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