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唐朝有个家-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人,为夫恳求你,不要将此事告诉任何人,包括爹娘和岳父岳母,因为为夫不想让他们伤心难过。”周青内心五味杂陈,翻江倒海不是滋味。

    “那你为何要告诉妾身,你明白吗?妾身已经不知道该如何和夫君相处,夫君是未来人,这是一件多么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初夏有些迷茫,忽然间她不知要如何面对周青了。

    初夏陪伴周三公子已经两年了,嫁夫随夫的观念已经深入她的潜意识。如今周青告诉她,眼前陪伴的夫君竟然是来自一千多年后,这让初夏如何能接受的了。

    本来以为大病初愈的周青还是有些痴傻,没想到他的那些痴傻疯话,全都是发自未来人的心声。

    周青紧紧拉着初夏的手,看着她脸上复杂而又不知所措的表情。

    “夏,不要离开我好吗?”周青一把抱住初夏,眼泪在眼角打着转转。

    “夫君,妾身真正喜欢的人是大病初愈后的周三公子,只是暂时难以接受这件荒唐事情罢了。”

    “夏,为夫还是周三公子,除了有未来人的思维,其它的什么都没有变。”

    可是不管周青怎么说,初夏就是迈不过去这道坎儿。

    封建制度,女人深受三从四德的迫害。在初夏心里,充满了很深很深的自责,就好像自己不遵守妇道、移情别恋一样的感觉。

    但是仔细想一下,周青还是周青,只是灵魂变了而已。

    但是初夏的心里却不这么认为,她的内心充满着不安,虽然是同一个人,但是会让她觉得同时和两个男人在过日子。

    好吧,周青也知道穿越这事儿很荒唐,他可以给初夏时间去消化,让她心甘情愿的接受现实,接受来自未来的周青。

    现在就让初夏静一静,谁都不要打扰她。

    “夫人,为夫去看看冬儿,你要累了,就先回屋休息一下。”周青心里也不是滋味。

    好端端的,教冬儿学什么书法,这下好了,小舅子算是巴结了,却又和夫人产生了隔阂。

    周青打开屋门走了出去,低着头不想言语,忽然间觉得生活失去了色彩,日子变得有些乏味。

    “爹,你就给冬儿弄八大缸墨水吧,冬儿要和姐夫一样,写出一手好字来。”冬儿此时此刻正在恳求梦老爷,不时的撒个娇,谁让他还小呢?

    “不行,这么做成何体统?这件事情是你姐夫怂恿你的吗?”梦老爷看上去有些生气,却不敢发太大的火气,毕竟他还想按药方治好自己身上的顽疾。

    周青躲在门旁,他不敢进去,生怕里头父子俩的战火蔓延到他的身上。

    周青心情坏透了,索性转身离开了是非之地。

    沉默着走了不知有多遥远,抬起头蓦然间才发现,眼前正是初夏的闺房,昨日周青养病的地方。

    伸出手轻轻的将门打开,屋内空无一人。

    初夏还没回来,或许还在冬儿的房间发呆。

    周青脱下鞋子,爬到了床上去,万念俱灰的睡了起来。

第72章 藿香去暑() 
睡了不知有几个时辰,周青醒了过来,心情也好了许多。

    屋内仍就空无一人,安静的让人觉得害怕。

    下床穿鞋,百无聊赖的周青走出了屋门,准备去药铺看看。

    周青之前听牛二提过,这牛家庄有周家产业,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药铺。

    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出门走走,顺道去药铺看看,就当散散心了。

    午后的阳光已经没有那般毒辣,可街上人少的却可怜。地面被蒸的散发着热浪,让人感觉喘不过气来。

    这副身子太过于柔弱,忽冷忽热他都受不了。若是放曾经八块儿腹肌的周青,就这鬼天气,去扛一车水泥都没问题。

    可现在不行了,这小身板儿,走路都觉得仨荆棘插俩枣,一晃一摇的,随时都会晕倒。

    “奶奶个腿儿,老子就不信了,自己身体真的就这么怂。”自言自语的说着,一溜烟的在大街上跑了起来。

    偶有两三个路人,看到有人在路上奔跑,便很好奇的停下脚步。

    他们对着周青指指点点,笑话着这人是不是疯傻。

    周青根本不理会路人惊讶的目光,更不会在意他们交头接耳在谈论着什么。

    周青只是知道,这副身子必须要抓紧练习了。即便在唐朝悠然的活着,那也跟个废人差不了多少。

    跑了一会儿,周青额头上的汗水便流了下来,衣服也湿透了。此时他只觉得心跳加快,有种呼吸不顺畅的节奏。

    可他已经不去在意那些了,热死活该,说不定倒下之后还可以回到现代,总比活在唐朝好?

    现在夫人对他有了隔阂,周父周母又不是亲爹娘,还留恋个什么劲儿?

    想到这里,周青加快了脚步,热浪一股接着一股扑在了脸上,他越发难受起来。

    看到了,周青看到了自家的药铺,在这旮旯胡同的转角处,位置还算不错,但是药铺看上去真的太小了。

    就是这招牌上的几个大字,早已被岁月磨灭的剩下了木头板子,若不是周青发现了门头的周字,根本不知道这就是自家的药铺。

    周青捂着胸膛,上气不接下气的走进了药铺。

    屋内弥漫着浓厚药材的味道,有一老叟摇着蒲扇坐在柜台上,悠闲的眯着双眼。

    “咳咳。。”周青胸口闷的咳嗽了出来,后脊梁骨冒起了冷汗,身上不由自主的打起了哆嗦。

    听到咳嗽声,老叟睁开了双眼,看到周青面红耳赤,嘴角发紫,便急忙招呼他坐下。

    老叟二话不说,从柜橱里取出了些药材,拿着木杵将药材捣烂,用清水冲化,便让周青喝下去。

    周青摆摆手,道:“不用管我,这破身子,死了算了。”

    老叟摇摇头,无奈的说道:“三公子,可不要说傻话,你若有个三长两短,东家非得气死不可。”

    听到老叟的话,周青疑惑的问道:“老伯认识我?”

    老叟点点头,抚着花白的胡须说道:“认得认得,老叟可是看着公子长大的。”

    好吧,周青是不记得了,即便身体里的灵魂不换,那也对眼前的老叟没有半点儿印象了,不过看他慈眉善目的模样,想必也是一位善良的老人家。

    “快吧药喝了,你这是着了暑,别落了病根。”老叟将碗递给周青。

    好眼力,周青有些佩服老人家,这是他第二个佩服的人,孙老伯是第一个。

    人们常说医者父母心,这在大唐确实让周青感受到了。

    算了,还是喝下去吧,省的自己再难受了,这浑身忽冷忽热的感觉,真不是人受的。

    想到这里,周青端起陶瓷小碗,将碗里头的药水喝了下去。

    “这是藿香草的味道?”周青回味着喝下去的味道。

    老叟点点头,道:“正是此草,公子博学多才,喝一口便能识别草药的味道,着实让老叟佩服。”

    周青微微一笑,道:“老伯过奖了,小侄儿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公子过谦了。”

    其实,并不是周青博学多闻,喝一口就能辨别味道,只是他最近也在研究这个草。

    自从天气变热之后,周青总是中暑,便想着要制造一些解暑药出来,这不光方便自己,更加让大唐劳苦人民不再受中暑的干扰。

    现代人有各种去暑药,比如说藿香正气水或者保济丸,再或着清凉油等等,都可以缓解中暑带来的病痛。

    古代医术多以中医中药为主,若想制作去暑药,那就得从中药着手,这藿香草便是良药。

    说起藿香草,那还有个凄惨的故事,正所谓一种中药一个故事,所有的中药都不是凭空叫起来的名字,其中都会有一段或喜或悲的故事参杂其中。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深山里住着一户人家,哥哥与妹妹藿香相依为命。

    后来,哥哥娶亲后就参军在外,家里只有姑嫂二人。

    姑嫂二人平日相互体贴,每天一块儿下地,一块儿操持家务,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一年夏天,天气连日闷热潮湿,嫂子因劳累中暑,突然病倒。

    只见她发热恶寒,头晕恶心,倦怠乏力,十分难受。

    藿香还是小姑娘,见到嫂子如此难受,便察觉可能是中了暑热,告知嫂子莫要担心,后山便有治疗这种病的香草,待她去采来治病。

    嫂子看藿香年龄还小,又是姑娘家,便不同意她独自上山采药。

    可藿香哪里听得进去,在她心里长嫂如母,她怎么能忍心看嫂子被暑热病痛折磨,便独自一人趁着夜色偷偷上了后山。

    这一去便是一天一夜,待到第二天傍晚时分,藿香才跌跌撞撞的推开了屋门,只看她两眼发直,精神萎靡,手里提着一小框散发着独特香气的草药。

    嫂子忙下床问她怎么了,这才知道藿香被毒蛇咬了,被咬的小腿已经肿成黑紫色。

    嫂子要用嘴吸出蛇毒,却被藿香阻止了,她知道已经晚了,若是嫂子用嘴吸了,恐怕俩人的性命都会不保。

    等乡亲们叫来郎中的时候,藿香已经倒下离世了,临死的时候还嘱托嫂子记得服用草药。

    再后来,乡亲们一起安葬了藿香,嫂子也服用了她带回的草药解了暑病。

    只因嫂子怀念藿香,便将屋门前后种满了这种独特香气的草药,取名藿香草。

第73章 多灾多难的姐夫() 
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光阴似箭转眼千年,美丽的藿香姑娘却被人遗忘。

    不过她的故事却流传了下来,传了几千年,经久不衰。直到现代,以她名字命名的藿香草,还在解除着人们暑热的痛苦。

    想想当年她嫂子是何等心痛,若是这种草药被早些推广出来,不知会造福多少百姓。

    周青叹了一口气,他暗下决心,决定要闯出一番事业,造福大唐百姓,不让任何遗憾再次发生。

    孙老伯曾经说过,既然你得到了别人没有的东西,就应该拿出来,让它发挥到最大作用。

    周青做到了,用孙老伯祖传的配方研制出了无毒无烟蚊香。

    如今,周青被儿女情长所牵绊,他已经忘记了造福大唐百姓的初衷。

    老叟看着周青眼睛发直,忙将手搭在他的脉结上。

    “老伯,刚刚我给自己诊过脉了,已经恢复了正常,您就放心好了。”周青虽然发呆,却也属于在线状态。

    “公子会把脉?”老叟眼睛瞪得有点儿大,他有些不敢相信眼前的周三公子,便是他看着长大的傻小子。

    前些日子老叟也听说了些,说什么周家三公子忽然病好,非但不痴傻,反而聪慧的有些离谱。

    本以为那就是传闻,若说痴傻病好了那也不为过,毕竟周青这痴傻也不是天生的。

    可这么些年,老叟也多次探望过周青,并没有发现他跟谁学了医术,而且把脉这种高端而又常见的医术,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

    先不说他醒来后看了多少医书,即便有大夫带他学了几个月,那也不可能有如此能力。

    他可是在无意中就诊断了自己的身体,而且那些药材什么的,他也是张口便来,丝毫不差。

    想到这里,老叟站起身,飞快的从橱子里抓了五味药材放到草纸上,询问着周青可曾叫的出这些药材的名字。

    周青笑笑道:“老伯,我哪里认得这些。”

    老叟以为周青深藏不露,便没有继续追问下去,只听他说道:“公子若是这几日不忙,可以来此小铺帮帮忙。”

    周青看着屋内没有一个客人,便笑道:“老伯,这里连客人都没有,我来此做什么,陪你喝茶下棋聊天吗?”

    “不不,只是今日无人,平日里也是很忙的,若东家重视药材生意,咱们的周记药铺一定会红火起来的。”

    “哦,此话怎讲?莫非老伯有经商之道?”周青不解的问着。

    老叟摇摇头,道:“并非老叟有经商之道,只是这十里八乡,哪里有个正经的药铺。即便有个正经的药铺,那也没有什么正经大夫。倒是老夫,行医几十年,颇有医术,若是能注重起来,那肯定会生意红火。”

    周青点点头,觉得老叟说的话很有道理。

    有时候周青也闹不明白,为什么周家产业那么多,为什么周老爷就偏偏不喜欢医药这个行业?

    有时候周青就想问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可周管家说过,这件事情还是不要问的最好。

    也不知道曾经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周老爷如此反感医药这个行业。

    按说在古代,行医治病是很赚钱的一项门路。可偏偏作为山西省首富,周老爷却并不喜欢。

    也罢,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