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茬很是显眼。不过陈到的面容很快在这名都伯眼里模糊起来。
随着陈到抬脚踹在他的小腹,长枪便很轻松的从他体内抽了出来,枪头上犹自向下低落鲜血之际。这名曹军都伯已经摊开手脚,面朝青天飘下了城头。
在他砸落在那些尚未收拾的曹军士卒的尸体上之前,隐约的意识中,并没有因为死亡即将到来而感到害怕,他只是有些不甘心,到死连个儿子都没有留下,俺也太不孝了……
正向城头攀爬进攻的曹军将士。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他。唯有在城下督战的司马,见这名都伯被守军刺死摔落城下,不由目眦欲裂,狂呼着那名都伯的小名,想要冲到城墙之下。
身边的近卫见状,连忙上去将他死死抱住。那司马双膝一软,跪倒在地,垂首哭喊了片刻,猛地站起身抽出长剑,指向城头怒吼道:“随我攻城”
这几日攻城之时不仅仅有司马这样的军官战死,便是偏将都死了一员,麾下数百人闻言立即响应。近卫也血脉偾张,跟着这名司马向城下冲去。
陈到指挥部下将攻上城头的曹军反击下去后,见状不禁也微微眯起了双眼。
坚守邺城到此时,他已经知道即便刘琮出兵北上,进攻许都,曹操也不会回师救援了。至于主公刘备,更是之前就曾明言,让他在无力守卫之时择机放弃。因此援兵什么的是完全没有指望的,相反若是撤退的越晚,越有可能陷入合围之中。
虽然曹操空出了东门,但陈到估计东门也未必就没有曹军埋伏,不过陈到也早已做出了安排,那怕曹军攻破城头,也未必能将守军全歼于城内。
昨日战况危急之时,曾有人暗中向陈到献计,若是曹军攻入城内,不妨纵火烧毁城内房屋,以掩护各部突围。对此陈到厉声斥责道:“主公仁义知名天下所闻,我等若是行此毒计,则将主公置于何地”
陈到虽然是武将,但却不是只知使用蛮力的莽夫,对于刘备一步步在河北立足的过程,他因亲身参与,知之甚详。刘备之所以能够在沮授的帮助之下,这么快便发展到当下的实力,与刘备采取和当地世家大族合作的方针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不是那些世家大族的支持,刘备也不会在河北发展如此迅速。
即便不是这个原因的话,陈到也不会做出纵火焚城之事。他的出身决定了不可能做出这种事,对于百姓的同情,不会因为现在身份的改变便轻易改变。这也是刘备对其信任有加,颇为重视的一个原因吧。
曹军的进攻又一次被打退。那名司马也身受重伤,然而无论是曹军将士还是城头上的守军,都很清楚,这邺城很快就要落入曹军手中了。
惨烈的厮杀使得双方都伤亡惨重,但相比之下,人多势众的曹军不过损失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对于守军来说,却已经伤亡过半。那名什长在一次攻城战中,亲眼看到故人之子,被自己视若亲生的年轻士卒被一支冷箭射中,跌下城头。对他而言就如同整个天都塌了一般。
随着天色渐暗,知道天黑后就将突围出城的校尉等人,便不由暗自松了一口气,而那些还不知道此事的普通士卒,则在庆幸又活下来之后,不可避免的担忧其明日。
城外曹军大营之中,曹操在接到许都快马送来的急报之后,沉默了片刻,对身旁的荀彧、郭嘉等人说道:“刘琮小儿,已于近日发兵,目下正向昆阳而来。”(。如果您喜欢这部作,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触即发战昆阳()
后世刘琮曾对曹操迎奉天子之后,为什么选择许县很是疑惑。 许县虽然靠近陈留,但是此地几乎无险可守,导致曹操之后举兵征战时屡屡被人威胁后方。历史上若不是张绣在贾诩的提议下两度降曹,加之刘表始终抱着坐观成败的方针,恐怕在与袁绍进行官渡之战时,便会被攻破许县。
不过现在看来,曹操之所以选择许县迎奉天子,原因并不复杂。曹操迎奉天子是在建安元年,南征黄巾军,取得颍川和汝南之后才进行根据地的转移的。彼时曹操的地盘有多大?不过是一个兖州加上半个豫州而已。当时的曹操,主力兵马已经开到豫州。因为在之前攻打吕布受挫时,袁绍已经透露出想兼并曹操的意思,所以曹操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就很明确。
首先要和袁绍保持一个安全距离,能够有一个战略纵深。其次,扩张地盘,袁绍那边当时明显是块啃不动的硬骨头。那么根据地继续留在兖州,就显得很不合适了。所以当时曹操要做的,就是在自己新攻下的豫州西半部选个新的根据地。
而根据地的首要条件,就是能让自己迅速控制住当地事宜。曹操手下最可靠的就是两大集团,一个是起家的亲戚老乡组成的谯沛武人集团,代表人物两夏侯及诸曹;另一个就是强大的颍川谋士集团,代表人物荀彧、荀攸、陈群、钟繇等人。
当时樵沛还不在曹操手里,那么颍川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事实上,后来曹操能放心地亲自率军出征,让荀令君在后方坐镇,靠得也是荀令君在当地卓绝的人望。
而许县从政治上,自西周便作为封国存在,当地人有着先天的忠君爱国的传统。从经济、文化上,则是颍川郡世家大族最为密集且庄园经济最为发达的地方,荀家与陈家都位于此地。从地理位置上,许县作为洛阳的东南门户。是穿过杨奉接取汉献帝的最佳地点。
因此,许县是曹操当时手上,唯一同时满足远离袁绍、符合战略发展方向、政治经济发达、人望安定、易于迎接汉室的地点。毕竟当时刘琮还远远不为人所知,南阳郡对许县的威胁并不十分直接。当时,这几乎是一个不需要思考的问题。董昭在暗通曹操迎接天子时,直接便表示将地点安排在许县。而曹操阵营,对根据地的问题。也没有产生过争论。
许县对曹操来说,就是当时唯一的也是最佳的选择。
然而当刘琮自南阳奋起之后。便立即引起了曹操的警惕,宛城之战又以刘琮获胜告终,使得曹操从此就添了一块心病。在征伐刘备、吕布时刘琮两度兵临许都城下,双方更是围绕叶城展开数次争夺。
曹操在未能控制宛城对襄阳造成威胁的情况下,又未能将南北通道的咽喉叶城控制在手中,再加之刘琮的实力日渐强大,对他来说许都的防御便始终是个很大的问题。
正因为许都无险可守,迫使曹操不得不考虑,若是刘琮率大军北上的话。己方将如何应对?稍有不慎,便会被迫与之在许都附近进行决战。在刘备未除、北方未定,关中诸将态度暧昧不明的时候,这种决战无论胜负,对曹操的打击都是非常巨大,甚至有可能是致命的。
如果单纯从地盘大小来衡量的话,曹操所占据的地盘远不如刘琮多。但无论是兖州还是豫州,乃至徐州、关中等地,历来都是大汉精华之所在。在政治、经济、文化及人口等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这也使得曹操在拟定再度迁都之时遭到了巨大的阻力。以至于到现在曹操还未下定决心。
毕竟荀、陈等为代表的颍川谋士集团,是很不希望放弃许都,转而北上的。那样的话他们等若失去了雄厚的政治及经济基础。将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刘琮看得很清楚,曹操麾下的谋臣武将也并非铁板一块。比如荀彧荀令君和曹操无论政治立场还是实际利益,就没有一致过。对于荀彧,后人多评价其对汉室“忠贞守节”。不过在刘琮看来,荀彧也好,荀攸也好,包括陈群以及后来的司马氏。最为关注的是其所属的家族能否在门阀序列中继续保有较高的地位,同时在这个乱世中押对筹码。不要像那些把筹码压在袁绍身上的豪族,官渡之后不是被灭就是被贬。
正如后世的人考公务员都是奔着福利待遇去,谁要是跟你说他为“中华崛起而考公务员”,能把你吓尿了,历史上的名臣心中有“匡扶社稷”的大理想,但这不代表他们不注重现实利益的考量。
所以不管荀彧有多尽忠职守,站在皇室的角度,门阀是喝着皇室的血壮大的,而门阀也绝不希望皇室重新坐大。所以只要荀彧代表颍川荀氏,他就必然站在皇室的对立面,无论他内心想法如何。
而荀彧和曹操的关系,也绝非君臣那么简单,荀彧最早投奔袁绍,到后来转投曹操,并不仅仅因为曹操能力胜过袁绍,而是袁绍起家的班底,以河北的豪强大族为主,即使袁绍获胜,颍川荀氏在门阀中的地位并没有很大的提升,相反可能会被袁绍更为倚仗的河北世家门阀压制,比如袁绍帐下同样出自颍川的郭图、辛评,地位就不如出自河北的审配、田丰。这一点也是袁绍死后,审配、逢纪等人排挤郭图、辛评兄弟的主要原因。
以荀彧为首的颍川文士集团把筹码压在曹操身上可谓绝妙好棋。进,作为和“谯沛”曹氏宗亲并为曹操起家两大势力的颍川文士,曹操如果统一北方,则颍川系在门阀中自然地位超然,事实也正是如此,颍川文士把持了曹氏政权重要的文官职位。退,如果袁绍统一北方,颍川系可以借在曹氏政权中培养起来的文官体系作为资本,在袁绍帐下博取不错的地位,这要比一开始就投奔袁绍的结果更好。
因为曹操胜袁绍,则河北为曹氏的后方,河北的世家门阀退无可退,曹氏手腕可以更强硬。而如果袁绍胜曹操,中原会成为袁绍的前方,这时候曹操虽然死了,但荆州、青徐、巴蜀会成为袁绍新的敌人,如果袁绍用强,则兖、豫的世家门阀就会倒向荆州或者益州,这不是袁绍想看到的,他势必要倚重颍川文士。
放之当下,尤其是在官渡之战曹操大获全胜,接着袁绍病死之后,曹操势力坐大,但却又要面对攻取了江东和益州,势力同样大增的刘琮。那么颍川文士集团会不会生出别样心思呢?
虽然目前还未传出荀彧和曹操有什么分歧的消息,但之前曹操数度亲自率军出征时,荀彧都是坐镇许都,居中调度,为何这次曹操率兵北伐,却将荀彧叔侄以及稍有些地位的文官都带在了身边?
是不是因为曹操“整齐风俗”、“惟才是举”等举措,已经引起了颍川谋士集团的不满了呢?或许这种不满才刚刚滋生,还未能促使他们有所动作——比起那些亟不可待暗中派人到襄阳的某些朝臣,他们中大多数都始终保持着缄默,并未与刘琮暗通款曲。
不过刘琮相信,如果自己能在与曹操的战争中获胜,颍川谋士集团势必会投入自己怀抱,因此这次进攻许都,不仅仅是压缩曹操的战略空间,也是对其麾下谋臣集团的一次试探。
从曹操选择曹洪、毛玠、程昱等人留守许都来看,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原因。曹洪做为曹操的从弟自不用说,而毛玠和程昱又分别是陈留平丘今河南封丘人和兖州东郡东阿今山东东阿人。
考虑到曹军在淮南的失败,曹操在此时猛攻刘备就有了另一种解读。刘琮虽然不想太过武断,但他认为自己的推测基本上是符合曹操的想法的。
然而要攻克许都,达成此次出兵的战略目的,还必须将马超所率领的关中联军彻底击败。也许对很多荆州军将校来说,与之前所遇到的各路敌人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他们建功立业的障碍,必将战胜的对手罢了。但是对刘琮来说,却远远不止是将其击败这么简单。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或许还不是解决关中问题的最好时机,但刘琮深知时机不能光靠等待,还必须主动创造。比如说这一次关中诸将联军出关,必然会使得关中空虚。在这种情况下,以奇兵突进的战术,抢占要点,进而控扼关中,切断关中军与关内诸地之间的联系,便成为一个“胜负手”。
要想达成这个目的,就必须将已经出关的关中联军堵在关外。所以刘琮便将这个重任交给了赵云。同时为了减轻赵云的压力,他还要将马超所部留在豫州,至于如何留住,便要看刘琮的能力了。
根据特卫营的密报以及魏延、张辽等部斥候探报,马超所部五万之众,已经到了许都附近,其中一部骑兵三千余众,正向昆阳而去。
大战一触即发,而刘琮却并未奔赴前线,反倒在叶城停了下来。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呈送统帅决戎机()
荆州军各部出叶城之后,魏延、黄忠、张辽各领一万众兵分三路,向昆阳合围而来。 其中魏延居中,黄忠居左,张辽在右。昆阳乃是光武以弱击强,威震天下,王业兴肇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