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1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一个异人,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从一场惊雷里活下来之前,是绝对不会贸然动手。

    所以这天下,终究还是被李汝鱼这尾鱼搅动了。

204章 七十一贡生() 
黑衣文人不知道为什么,忽然觉得有些空虚,棋盘上仿佛出现一个无法拿捏的点,那个点附骨生蛆一般在棋盘里无理的滋生蔓延。

    无法掌控的空虚感让他难以心安。

    转头望向院墙根下桌子上的那盆花,其中有一朵伸展了一爿花斑,血红色。

    叹了口气,大鱼将游于何时?

    无法掌控的感觉,确确实实是那少年带给自己的。

    从扇面村出来,他给了人太多的意外。

    春风关、长坂桥、观渔城,这个少年一步一步走入天下人眼帘,看似漫不经心的成长,其实极其野蛮,无可阻挡。

    会不会有一天,这少年成为定鼎天下的重要之人?

    黑衣文人不知道。

    如果此事事了,他能从岳平川的枪下活着,那一天的他必将成为这天下的一个重要势力——垂拱殿里磨剑的她,会不会被这柄剑反伤?

    黑衣文人依然不知道。

    但是当下有件事更迫切,轻声说了句:“赵骊的天魔凶相不似常人,唐诗,你要着人准备一下,若是那一日来临,这位乾王很可能如赵飒一般杀出临安。”

    当今天下,谁都有可能是异人。

    岳家三世子是异人无疑,而且他对岳平川的血脉归属感比较强烈,但再强烈的血脉归属感也压制不了对江山霸图的野望。

    所以这位三世子才生出取而代之的狼子野心。

    那么赵骊呢?

    他有没有可能也是一位异人,毕竟天魔凶相世间极少见。

    王琨是不是?

    赵愭是不是?

    岳平川是不是?

    那么女帝呢,是不是?

    在黑衣文人眼里,所有在自己棋盘上的人,都可能是异人。

    想到这黑衣文人冷笑了一声。

    异人?

    不一样是人,难道杀不死么

    不知道为什么,黑衣文人想起了闲安王赵长衣,忍不住摇了摇头,天下三分以后,他来一统天下,会不会让自己狡兔死走狗烹?

    长身而起,走向屋内。

    无双国士,又岂会死在辅佐之人手上。

    绍兴府,一座大院子里。

    北镇抚司都指挥使赵信黑着脸看着空无一人的院子,怒视手下那群缇骑,“人呢?”

    一位白脸汉子面目苍老,眼袋极重,一看便是被酒色掏空的人,闻言讷讷的说道:“属下连日连夜守在院外,这数日来根本没见到有人出门啊。”

    赵信一脚将这汉子踹飞,“废物!”

    按刀走进书房,看着散落一地的宣纸,以及乱成一团的书架,陷入沉思。

    这一次得到消息,说有个写书人藏匿在这座宅院里,消息来源的推测有可能是写禁书大凉搜神录的七十一贡生,但也可能不是。

    毕竟这个院子的主人是个知天命的白发老人。

    而且从不出院门。

    一应笔墨纸砚都是一位小丫头出门购买,偶尔也会有神神秘秘的人登门,后来查证,其中一位神秘人是一位书商后才确定是个写书的大家。

    北镇抚司的眼线立即联想到七十一贡生。

    不论是不是,这个老头子都很可疑,赵信转身出门,对手下说到:“立即去将那些进入过这个院子人找到,哪怕是挖地三尺,也要找出来。”

    先前被赵信踹飞的酒色汉子一脸惶恐,“赵大人早上您未赶到时属下得到消息,那些人在昨夜全部暴毙。”

    暴毙?

    赵信心中如电闪过,杀人灭口!

    “给我彻查!”

    赵信暴怒,恨不得挥刀将这汉子斩了。

    院门口忽然传来声音,“赵都指挥使息怒,这件事真不怪他,在出事之后,我已着人全力侦察,但所得聊了,这位七十一贡生的背后,很可能有一个庞大的组织。”

    一位穿着知府官府的读书人走入院里。

    举手做揖对赵信行礼,“下官崔笙,忝任绍兴知府。”

    赵信唔了一声,隐约记起来了这个出身清河崔氏的人,倒不是崔笙在官场有多大名气,关键是他去江秋州任知州时,发生了长坂桥一事。

    事后这位崔家子弟不仅没被陛下降罪,反而高升去了兴元府担任知府。

    有些诧异的道:“你不是在兴元府么?”

    崔笙丝毫没在意赵信居高临下的态度,实际上赵信确实有这个资格,北镇抚司都指挥使,陛下左右手之剑,别说区区知府,就是六部尚书,赵信也可以拿捏一番姿态。

    于是笑道:“蒙陛下隆恩,半个月前刚调来绍兴府。”

    这确实是隆恩。

    兴元府距离临安极远,而绍兴府则毗邻临安,做出政绩来很容易简在帝心,虽是知府级别的平调,但却是变相的高升。

    这件事当然不是女帝真的记着他。

    而是清河崔氏的影响,以及清河崔氏的女婿、礼部尚书谢琅的手笔之一。

    赵信知道这其中的曲折,也不好过分给这位清河崔氏子弟脸色看,缓和了神情,缓缓问道:“崔大人有什么发现?”

    崔笙苦笑着说道:“其实下官并不知道赵都指挥使前来捉拿犯人,只是循着那几个暴毙书商留下的线索查找到这里来,不巧遇见了赵大人,说起来也奇怪,那些个书商的死因都是中毒,他们经营的书坊从大凉搜神录上捞取了大量的好处,但据调查,他们根本不知道这院子的主人就是七十一贡生,当然,不排除被人事先编排,毕竟灭口后一切都死无对证。”

    赵信蹙眉,“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的。”

    忽然间悚然心惊,脱口而出:“青龙会!”

    大凉搜神录名列禁书之首,屡禁不止,这几年在大凉民间流行,经营之人没少赚钱,对于青龙会而言,是个极大的财源。

    况且,在绍兴府要做到这等神不知鬼不觉,除去官府外,真没其他势力有这个能力。

    崔笙摇了摇头,“也不见得,除去青龙会,临安还有几人有这个手笔。”

    至于是谁,大家心知肚明。

    赵信越发惊心,陛下是肯定不会允许大凉搜神录的存在,但是其他人呢,比如铁血相公王琨,又比如乾王赵骊。

    他们都有足够的理由,也有绝对的能力来经营大凉搜神录。

    毕竟,这个营生可以一边敛财,一边打击陛下的民望。

    赵信一刻也呆不住了,让崔笙配合北镇抚司查缉后续事宜,立即快马加鞭赶回临安,这件事必须尽快告知陛下。

    临安到建康的官道上,走着一位说书人,知天命年纪却已生白发,背着书篼,一脸慈爱的看着身前蹦蹦跳跳背着三弦的小丫头,溺爱的道了声慢些慢些别摔着了。

    小丫头回头吐了个舌头。

    老人莞尔。

    暗想着这一册的大凉搜神录,似乎应该写徐晓岚蜀中剑劈惊雷十三道而死的事情了。

    铁齿铜牙呐,死得可惜。

    大凉搜神录虽是禁书,却是斋中聊异。

205章 徐霞客出海东征() 
登州海域。

    风萧萧兮水转清。

    今日难得天晴,极目望去,海天之间一片湛蓝,风平浪静,仿佛一块翠兰玉布铺展在天地之间,绵延不尽。

    登州临海码头处,人声鼎沸,龙狮舞动锣鼓震天。

    十二艘大船一字排开,桅杆高耸,船身巨大各插旌旗,上书一个偌大的“凉”字,船身绕红布,崭新亮丽如十二位巨人,矗立在海天之间,分外抢眼。

    又以主船为巨。

    数十米长的巨无霸船身,船头雕龙,张着狰狞大嘴,威势睥睨,龙目如鼓平视海天之远。

    码头上人山人海。

    无数人被这十二艘大船震惊得说不出话来,我大凉竟有如此巨船!

    也有成百上千人黯然涕下。

    今日之后,和稚童幼子天涯相隔,不知道何日能再相见。

    五百盔甲雪亮的禁军士卒,在一位浑身披甲身材却有些矮小粗壮的将军带领下,分批各登一船,其后又有登州士卒,护送三百对童男童女各登一船。

    码头之上顿时哭声一片。

    有咒骂徐振者,也有人在大骂女帝昏庸。

    不过好在有州兵押阵,倒也没大乱,对于辱骂女帝这,因临安先有旨意过来,今日可饶其罪。

    那位矮小的披甲将军转身来到码头上,对一位着儒衫留着八字胡须的中年人说道:“徐大人,所有事宜准备妥当,只等吉时一到便可扬帆。”

    徐振抚须颔首,颇有倨傲之态,对这位禁军统制赵倭说道:“甚好。”

    此次远征东海尽头,禁军都虞候赵倭连连升官,直接跳到了统制,擢升力度之大堪称盛隆之恩,只不过下属禁军只有五百人。

    而一介布衣的徐振,更是被女帝陛下加封了个征东指挥使,吏部那边探讨了许久,决定给这个从没有过的官名定在正四品,为武散官。

    从布衣到正四品,徐振可谓达到了无数人一生的仕途梦想。

    但无人羡慕。

    东海究竟有多大,海上究竟有什么,是传说的人间仙境蓬莱方丈瀛洲,还是数不尽的海兽,又或是暗无天日的狂暴飓风,无人得知。

    但数百千年来,但凡走入东海深处的渔民,从无生还。

    所以谁都知道,徐振这一去很可能有去无回。

    再高的官,没有命回来也是虚妄,是以哪怕女帝将徐振的官职加封到一品,对于大凉朝野而言,也无人艳羡。

    在徐振身旁,站着两位身穿钦天监官服的青年。

    大袖飘飘,丰神玉朗,端的是道骨仙风。

    这两位钦天监供奉,是世间已经绝迹的练气士,善测算,知天文懂地理,是本次出海的重要人物,和钦天监那位老监正不同,这两位供奉看似青年,实际已过了不惑之年。

    在这三位周围,站着一群登州本地官员。

    此刻唯唯诺诺和徐振寒暄着,不外乎就是些场面话,实际上没几个人当真。

    巴结徐振?

    不存在的,一个将死之人,何至于需要巴结。

    在更远处,站着位和人群格格不入的黑衣人,腰间佩剑,脸色依然苍白得毫无血色可言,正是大伤初愈的闫擎。

    这位曾为老相公柳正清剑挡惊雷的大内高手,内心毫无波动。

    虽然知道此次出海九死一生,那既然陛下有令,自己便去,也明白陛下的用意,若真能有所发现,若徐振做出不利于大凉的举措,可诛之。

    那两位从临安钦天监赶来的供奉,甚至于统制赵倭,应都得到了陛下这样的旨意。

    毕竟徐振是北镇抚司在册的异人。

    有小官吏过来说了一声吉时已到,徐振看了一眼两位钦天监供奉,得到肯定的眼神示意后,意气风华的大手一挥。

    出发!

    徐振率先,赵倭随后,其次是两位钦天监供奉,闫擎悄然走在最后。

    祭过牲口,一行五人登上主船。

    码头之上,礼炮轰鸣,随着一声声大喊,十二艘大船落下帆布,在炮声轰隆里扬帆,驶出码头后,一艘大船先行,主船随后,十艘大船拱卫其尾。

    形如三叉戟,乘风破浪劈开翠兰大布,直指东海深处。

    大凉远征东海,不知祸福。

    码头上,那三百对童男童女的家人里,有人受不住煎熬,撕心裂肺痛哭中,不少人晕厥——当然,大多是童男家人。

    毕竟失去的是一位男丁。

    好在有大量州兵控制着局面,倒也没什么,其后便是进一步落实善后工作。

    女帝之意,但凡献出童男童女者,免赋税十年,若家中有求学应举之人,州学应打开方便之门,若有人需要承祖荫入仕,吏部也优先为善。

    种种善后措施,倒也挽回不少民心。

    人群渐渐散去。

    最后便只剩下数人望着劈碎海面在阳光下远去的十二艘巨无霸,渐行渐远渐无声。

    一声长叹。

    白衣胜雪满面沧桑的夫子有些意兴阑珊,轻声说了句又蹈覆辙,祸福可知乎?

    曾经也有位千秋霸主,让一位道士率领三千童男童女远赴海外求取长生不老药,巧的是那位道士也姓徐,只不过后来再无音信。

    劳民伤财无所获,祸矣。

    今日女帝,虽不为长生不老药,而是志在天下,为世间开拓更宽大的眼界,但又能得到什么。

    如果东海尽头是更强大的王朝,会不会为大凉招来灭顶之灾?

    夫子有些愁困。

    一旁的李婉约拉了拉夫子衣角。

    夫子回首笑了笑,“无事,就是有些感触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