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快雪时晴?

    李汝鱼不知道这些字代表着什么意思,也无法理解其中的意思。

    却清楚知道,这不是先前所读《大燕正史》里的文字。

    有种感觉,也许所有字成时,便是赵骊身死时。

    可惜。

    赵骊没有等到自己出剑就退了。

    李汝鱼按剑,上身微倾,如离弦之箭跟在赵骊身后,欲要将这位天魔凶相的异人王爷留在临安,城门皆闭,不信赵骊能杀出临安城。

    天穹之上,青紫惊雷转血红。

    却皆落在赵骊身后,难以劈杀这位曝露身份的异人。

    一人持槊狂奔。

    一人按剑疾追。

    少年李汝鱼,欲一剑收官,背后那存在虚空里无人可见的披甲虚影,按剑而行,亦步亦趋,那位立于山上的读书人,大笔写文墨,挂天穹。

    欲再写一字。

    快雪时晴后,将是何字?

242章 那一剑的风情() 
    临安是女帝的临安。

    赵骊却是临安的乾王,有赵室为基,在临安蛰伏经营十年左右,不仅敛聚了亡命之徒为十二棘奴死士,更侵蚀了禁军。

    今日大风轻骑临城,禁军士卒上城墙。

    兵力尽数倾泻在北关门。

    毕竟大风轻骑是骑兵,攻城的可能性及其微渺——骑兵攻城的先例并非没有,但也得有轻重步卒拱卫辅助。

    无论怎么看,大风轻骑都没有攻城的可能性。

    是以除北关门外,其他城墙上都只留了极少部分的士卒护城。

    西城墙亦是如此。

    负责守护西城墙的,是禁军一位都虞候赵拙,出身赵室,非要按辈分来算,大概是女帝的叔父,也该是赵骊的叔父。

    当然,赵室宗室开枝散叶,这个赵拙属于远了八百里的那种远亲。

    远远看见两道烟尘直奔西城墙。

    赵拙拔出腰间佩剑对心腹下令,接应乾王殿下,待到得广西,尔等与我皆可青云直上,成为正国本的天官武将!

    西城门缓缓而开。

    赵骊心里很凄凉,纵然是当年之死,也不曾落得如此被人追得鸡犬不宁的凄凉下场。

    然而形势比人强。

    自己纵然再不甘,可此刻也杀不了那少年,反而要恐惧少年的剑。

    少年读书而得剑,更甚于岳平川被春秋大义洗礼出来的无垢心境,那少年啊,仿佛真得到了一座大燕历史,简直莫名其妙的紧。

    此刻更是尾大不掉的跟在身后。

    依然按剑。

    也不知道他下一次再挥剑时,有会是何等光景。

    西城门在望。

    赵骊长出了一口气,只要出了西城门,和赵拙等人汇合,其后率领这几十骑杀出临安,直奔郊外找到沈望曙和徐秋歌,便能一路去广西。

    等今后挥师西来,李汝鱼一剑,能挡我千万大军?

    我要让他后悔来这世上!

    赵骊恨比天高。

    待得那一日我重入临安,我要这百万蝼蚁,在尸山血海里跪倒臣服,我要这天下在我脚下颤栗,我赵骊,才是这天下真正的共主。

    西城门下,有十数骑按剑而待。

    门外,亦有数十骑,长枪在手刀出鞘,等着赵骊出城一起西去。

    李汝鱼看在眼里,心中暗暗担忧。

    一旦赵骊和这些人汇合,自己只一人,能杀他?

    直到此刻,也不见陛下的人来增援,显然那个妇人也没意料到赵骊会逃,而且会有人接应他逃出临安城。

    赵骊终究是乾王,在临安也有女帝触及不到的能量。

    天穹上血红惊雷不断,劈落在赵骊和李汝鱼之间。

    眼见赵骊即将出城。

    那十数骑中,有四人拔刀相向,意要为赵骊阻拦李汝鱼,争取出城的时间——时间对于赵骊而言极其重要,等南北镇抚司和禁军反应过来,便是想逃也逃不了。

    不远处,斜刺里一骑驰来。

    骑马人是个少年,手持长枪,狂肆的直奔西城门,勒马后大声问道:“乾王殿下,我父王何在?”

    来人,岳家三世子。

    赵骊心中一沉,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人是自己没有信心能打败的人,这位岳家三世子当居首。

    力盖山河。

    算来算去,也只可能是两人。

    霸王和温候。

    无论是谁,自己都没有必胜的把握,他若出手,自己能出得了城门?

    心思电转间,大笑一声,“恭喜三世子,可以世袭罔替了,岳王爷已死在李汝鱼剑下,世子还不出城,在等陛下之剑诛了王爷,再杀你么?”

    提枪欲出手的三世子犹豫了刹那,放下了手中长枪。

    转身看向夕照山方向。

    面目悲戚。

    你终于还是走了……

    赵骊大喜。

    果然,岳家三世子并不希望看见自己死在夕照山,岳平川死后,无论临安愿意不愿意,这位世子都要世袭罔替成为北方王爷。

    但若是自己死在临安,他的镇北军就要面对女帝的全力削藩。

    所以他和王琨不一样,他希望看见西军反大凉。

    赵骊踏入城门。

    只需走入瓮城,上了战马,李汝鱼便再也不能威胁到自己,甚至是南北镇抚司和禁军都不能将自己留在临安。

    世子不出手,天下更没人可以。

    李汝鱼没奢望过岳家三世子会出手拦截赵骊,观史而知今,岳平川死后,这位三世子想来也会趁这机会离开临安城。

    杀赵骊?

    不存在的,他还需要赵骊吸引临安的注意力,给他争取时间彻底掌控镇北军。

    赵骊走入城门里,四位骑兵上前阻拦自己。

    李汝鱼喟然一声长叹。

    拔剑。

    身后高大的披甲虚影,亦拔剑。

    一路追杀赵骊,李汝鱼并不知晓,梦境里那个负手青山上的读书人,一直在挥毫泼墨写一个字,一个挂天穹的大字。

    读书人以天地为画布,先写了一个人字。

    然后一笔又一笔,写了四横。

    当李汝鱼拔剑之时,读书人便写了最后一竖。

    字成。

    李汝鱼脑海里,有个读书人的声音肆意酣畅,大笑念了个字。

    佳。

    快雪时晴,佳!

    佳字语落,青山与读书人迸散于天地间。

    少年背后,只剩下披甲虚影和他一起,同时拔剑,从上而下斩落。

    少年的剑极短。

    披甲虚影的剑极高,高出了城墙。

    这一剑劈落,便似从晴空而下,纵贯长空,劈碎身前万千事,无可阻挡。

    山挡,开山。

    城挡,摧城。

    人挡,裂人。

    这一剑的风采,不输观渔夫子大河之剑天上来。

    剑落,城塌。

    临安城,倏起地震,四野皆惊。

    世间有没有妖魔鬼怪神仙?

    自古以来,这都是个两极问题,虽然读书人有子不语怪力乱神之说,但观渔城的夫子,以及当年赵飒化身白虎,不是怪力乱神?

    尤其是自永安元年以来,大凉天下异人妖孽如过江之鲫,在《大凉搜神录》上,皆是一等一的鬼怪事。

    多了,人便信了。

    也许世间真有妖魔鬼怪和神仙?

    此刻的岳家三世子,便似看见了神仙。

    和观渔城夫子一样的神仙。

    因为西城墙瓮城里的城门,真的塌了。

    被一剑劈塌了。

    那一剑的风情,三世子纵然成了岳家王爷坐镇北方后,每每想及,都觉得不应是人间之剑。

    北关门外,大风轻骑统率,弃文从武的将军虞弃文坐在马上,侧首看向西门,倒吸了一口凉气,讶然出声:“好一道千秋罕见的笔墨剑意。”

    西城门方向,酣畅淋漓之意下,虞弃文似乎看见了一道纵贯天地的剑意。

    连天穹乌云也被激荡。

    身后三万大风轻骑,虽然不能感受得如虞弃文一般清晰,但却能感受莫名的心悸,仿佛在西城墙下,有一位……嗯,观渔城的夫子一般。

    强势无匹的剑意,几如人间仙人。

    夕照山上,精神萎靡的老貂寺看着西城墙处的烟尘,咧嘴笑了。

    山下,席地而坐的老铁刚点燃旱烟,唔了句,可惜只是昙花一现,若是能一直有此剑道修为,别说赵骊可杀,就是三世子也可杀。

    已出了临安城走在西去官道上的黑衣文人抬头看天穹。

    临安城上空,有条蛟蛇长嘶,迸散于天地之间,又有尾紫气大鱼跃了一跃,便倏然上了九天之上,摇摆游尾,共游在金龙蛟蛇气之间,意和龙蛇共青天。

    黑衣文人身后,有两女。

    青衣唐诗,和背负黑白双剑的女子,青城方流年。

    摘星台上,妇人望西边,笑了。

    这一剑的风情,大抵应该不输观渔城夫子那一剑,这少年啊……终于剑出了鞘,出鞘即摧城。

    不似人间剑。

    少年李汝鱼,借大燕春秋的历史,借山上读书人的笔墨,借披甲虚影的杀戮之剑,短暂跻身人间剑仙。

    这一日晴空惊雷阵阵。

    天下异人有感。

    这一日,天下异人提剑、作诗、颂词,皆不引惊雷。

243章 世间再无李存孝() 
    这个冬初,临安罕见的下起了雪。

    在西城门一剑风情如仙之后,天穹上乌云汇聚不散,飘飘洒洒落下了细小雪花。

    却很安静。

    雪花簌簌悉悉的声音清晰至极,仿佛与人送别。

    坍塌的西城门墙下,一片狼藉。

    持枪的三世子骑着马越过废墟,从赵骊身旁走过时,叹道,乾王殿下您何必要逃,若是一心死战,李汝鱼杀得了您?

    说完的三世子出城,却在即将出城门时时回头看了一眼李汝鱼,轻声道了句真想杀了他啊……此人不死,鬼知道什么时候那一剑会劈向自己。

    三世子出门,汇合虞弃文的大风轻骑,同时等来了虎牙铁贲,意欲回开封。

    禁军所属的凤翼轻骑和天逐重骑得到旨意,不阻。

    李汝鱼提剑心茫然。

    倏然之间从那种境界跌落出来,少年很有些不适应感。

    见过高山,方知自身浅。

    默默的归剑入鞘。

    身后,慢悠悠赶来的老铁吐着烟圈,咧嘴一笑,“现在知道老子的拔刀术有多厉害了吧,知道老子并没有吹牛了吧。”

    李汝鱼无奈苦笑。

    最后这一剑,还真不好说是自己的能耐。

    读了半日大燕正史,貌似也不应该有这等威力,总感觉和自己雷劈不死有关系,那个写下“兰亭集序”四字便被劈的异人,以及尸山血海里披甲将军的白起之心……

    这才是原因罢。

    当然,赵骊之死,那枚穿腹而过的箭居功至大。

    赵骊站在废墟里,魁梧身材依然如天魔下凡,背上有一道深可见白骨的巨大伤痕,更绝望的不是这伤痕,而是来自五脏六腑,皆被那一剑所破。

    赵骊的天魔凶相上是不可置信和不甘心,他永远也想不到,自己竟然真的输给了这少年。

    多么讽刺的事情。

    曾经战无不胜的一代王者,竟然输给了乳臭未干的少年。

    更不甘心的是,死在了江湖厮杀下。

    而不是千军万张酒酣胸张的热血沙场里,这是何等的让人落寞,身为武将,竟然如此凄凉落幕,怎对得起那一腔壮志。

    赵骊大恨。

    如果不是王琨坐收渔翁之利,此时死的就该是那少年,自己依然是大凉乾王,如果不是遭受那一箭重创,自己也能杀出临安到广西裂地封王。

    那一箭穿腹而过,留下无穷后患。

    在自己的计划里,如果王琨出手,加上赵室周旋,哪怕杀了岳平川,自己依然是大凉乾王,最坏的打算是离开临安去广西。

    杀出临安城,找到沈望曙,便可手持沈望曙如捉槊,沈望曙这个自诩于乱世开国的异人,难逃被雷劈成焦炭的下场。

    但他一死,可断惊雷。

    这件事自己筹谋了许久。

    自沈炼死后,沈望曙在乾王府,总会在某个夜里莫名的昏睡,自己便会自划臂弯处,存血若干,让府中心腹郎中,使用某种秘法将自己的血注入沈望曙血脉之内。

    如此日久,沈望曙体内便积蓄了诸多自己的血。

    这也是为何自己臂弯处经常有纱布缠绕的原因,恐怕沈望曙到死都不知晓,他是如何被自己利用的。

    失去沈望曙,赵骊一点也不心痛。

    在自己看来,沈望曙所谓的乱世开国之说,很可能是夸夸其谈,其本人最多大概就是个二流谋臣,若真是开国君王,岂会如此被自己利用而不知?

    而自己又哪需要一个二流谋臣?

    若掌精兵,便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