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知道她如今在何处。

    温声道:“我叫李汝鱼,与胡莲先生有过两面之缘。”

    红衣少妇啊了一声,有些歉意的甜甜笑道:“请先生稍等,奴家这便去知会拙夫。”

    李汝鱼行礼:“有劳。”

    片刻后,一身青花儒衫的胡莲先生来到门口,看着李汝鱼,叹惋的道:“当年岳平川知春秋,可不是我想要的春秋,这些年来,也就你有资格让我再问一次何谓春秋,然而你既不知何为春秋,纵然此刻找我,也无济于事,瑚琏匣不应为你开。”

    其实胡莲先生有些疑惑。

    胡莲匣道至圣的先生手笔,然而瑚琏匣中的半个春秋,却被人“借”去了半分。

    属于江湖的半分。

    这意味着,可开瑚琏匣之人,已出现在大凉。

    然而不是李汝鱼。

    那么会是谁?

    胡莲先生不认为赵长衣有资格,更不认为王琨、赵愭之流可以。

    李汝鱼笑了笑,看了看书铺里那位已经收拾好东西,等着和夫君一起离开书铺归家的红衣少妇,笑了笑,“能否请胡莲先生移驾一步,不至于扰了尊夫人。”

    胡莲先生回首看了一眼,颔首。

    心中倒是对李汝鱼这份细心多了一丝好感,道:“去众安桥罢。”

    桥上无人。

    李汝鱼正欲说辞,却见有人匆匆而来,直奔众安桥。

    只好停下等那人走过。

    却诧异的发现,胡莲先生明明看见了那人,却无动于衷,任由那人向着他走去,更让李汝鱼吃惊的是,冬月虽然清冷,足以照明。

    那人仿佛完全看不见胡莲先生,也看不见自己。

    就这么一头撞上了胡莲先生。

    在李汝鱼不可置信的注视下,那人如鬼魅虚影一般,就这么穿过了胡莲先生,消失在远处的黑暗里,端的是匪夷所思。

    难道世间真的有鬼?

    胡莲先生笑了笑,“不是你所想的鬼魂,只是读书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手段耳。”

    吾身所在处,别有洞天。

    和道家的一花一世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李汝鱼叹服。

    如此看来,这位胡莲先生很可能是一位文道圣贤——这倒是情理之中。

    没有忘记今日来此的目的,躬身行礼,“我本山野一杂人,没有什么独断天下的绝对优势,也没有天下无双的绝技,只不过因缘际会走入天下风云,得到女帝垂爱,又得君子旗之类的好友知交,然一路行来,如今将如朝堂仕途,内心惴惴难安。”

    胡莲先生笑而不语。

    李汝鱼想了想,索性畅所欲言,“其实此处惴惴不安也不妥当。我家夫子,虽然常说我不适合读书,远不如小小之才情,只适合练剑,看起来似乎是粗鄙武夫,然而很多事情其实我也能看透,其他琐事不说也罢,但说女帝之意,她欲让赵祯为君,又刻意提携栽培我为剑,也许她并无深意,只是顺势而为,但这顺势之下,却是大势所趋,只要我在未来的仕途之中不犯致命错误,将来则有可能权倾天下,成为大凉兼国之人。”

    胡莲先生颔首,“确实如此。”

    李汝鱼叹道:“然而天下何其大,我如今虽是微末,可不得不远见他日,将来若是一人兼国天下,则如临渊蹈冰,深恐一步踏错祸害万民。”

    胡莲先生略有赞赏,“所以呢?”

    李汝鱼想了想,“先前夕照山,岳平川曾说,他的春秋,在燕云十六州的新绿田野里,在铁骑剑光如雪里,是岳家忠良铮骨,是大凉安定,是天下苍生,是一腔碧血于一生,立北方一日,则北蛮不可渡燕云,立北方一日,则南北永无兵事。”

    “岳平川的春秋,是北方的‘岳’。”

    提及岳平川,胡莲先生颇有叹惋,“可惜,这样一代人皆,终究还是死了。”

    李汝鱼点头,“所以想问先生,我李汝鱼如果将来真的兼国了,那么我的春秋又是什么,还请先生指点,以平我心之不安。”

    胡莲先生大感意外。

    他以为李汝鱼已经猜到了自己瑚琏匣中所盛放的东西会影响甚至改变天下,所以李汝鱼此刻前来,必然是寻求一次机会。

    不曾想却是求惑。

    朽木亦可雕也!

    胡莲先生想笑,于是他笑了,道了一句夫子不仅剑好,教得也好。

    那就不妨让李汝鱼变得更好。

    这片天下需要一个更好的春秋,一个属于盛世的春秋。

    瑚琏先生坦然道:“岳平川的春秋,是基于他的北方之王,更是基于岳家的世代镇北,只不过他的春秋,终究没能大过他的心。”

    岳平川的心,在王妃苏苏身上。

    所以他毅然放弃了春秋,来到临安,为心而死。

    无憾。

    李汝鱼点头,深以为然。

    胡莲先生继续道:“你之春秋,说实际一点,其实本可以在我瑚琏匣中,本可以是我老师为你准备的半个春秋,但你如今,还没有开启瑚琏匣的资格。”

    老实话总是伤人的。

    然而李汝鱼却不觉得有丝毫不妥,自己现在确实还不够好。

    要更好。

    对李汝鱼这种虚怀若谷的气度,胡莲先生越发赞赏,这小子不读书真是可惜了,也是个造化弄人,偏偏是个剑道天骄,轻缓的道:“你是一名朝堂官员,你的春秋,在仕途之上,你若是兼国之人,你的春秋,则在天下江山。”

    “然而你是一名剑客,你能最快找到的春秋,在你的剑上,此谓春秋之剑。”

    “何谓春秋,剑道之谛也,亦是道。”

    顿了下,“道理我只能说这么多,余下的需要你自己品味,也许当有一天,你品味出了其中的道理,这瑚琏匣我不开启,它也会为你开。”

    又顿了下,一脸捉狭,“你不是已经擅自“借”走了半分么。”

    胡莲先生一直不知道那一次是谁从瑚琏匣中“借”走了半分属于江湖的春秋,今日在临安城外看见李汝鱼,他才醒悟过来。

    借半分江湖春秋的人,竟是当年那个在夕照山看书借大燕历史的少年。

    自己当初并不看好他。

    李汝鱼没有听到胡莲先生最后一句,此刻陷入了沉思之中,因为尚未真正在仕途浮沉,他还不能领会仕途的春秋,未兼国,不知天下的春秋。

    但练剑多年,他懂剑。

    李汝鱼站在桥上,站在胡莲先手一手打造出来的洞天小天地之中,想起了这些年练剑的过往,以及——初心。

    李汝鱼想到了很多。

    也明白了更多。

    最终,耳畔传来胡莲先生醍醐罐顶之言:“春秋之剑,杀为不杀,不杀为杀,手中有剑对众敌,心中无剑念苍生,此即剑道春秋。”

    李汝鱼倏然醒悟,忍不住一声长啸抒胸臆。

    腰畔那柄在嘉兴城购买的长剑,在鞘中颤鸣,颤抖声中,剑吟阵阵,声如龙吟,如那大江拍案卷起千堆雪。

    有青气自剑生,脱鞘入云霄。

    黑夜之中,青气冲天而起。

    如一柄青冥巨剑。

    直斩天阙。

    刹那之间,冬夜临安,鸟兽噤声万物臣服,天地似有合鸣,如黄钟大吕之声肃穆而隐隐吟唱,天穹之上,霞光四聚,又有异香平地生。

    一条常人不可见的紫色大鲲,快活的游荡在天际云霄之中,如巨剑纵横,遮掩了冬月。

    临安处处生剑吟,更有青气满临安,皆望众安桥。

    惊醒无数人。

    众安桥上,李汝鱼腰间长剑连鞘倏然崩碎,化作灰烬随风飘去,然而凭空又骤来无数浩然青气,化而有形,如生无数剑,凌空曼舞,所有青气皆如游鱼,围绕着李汝鱼漫天飞舞,宛若谪仙临世。

    壮观至极。

    无数春秋之剑。

    剑意起苍黄,舞于高山流水,荡于临安,又盛形于冬月之下,最终归于人间。

    李汝鱼腰间已经无剑,仅剩一道青气。

    青气为剑。

    此剑,名春秋。

    本是读书人的春秋之剑,如今,却是用剑之人,李汝鱼的春秋之剑。

    春秋一词,言简意深。

    简单去,便是春夏秋冬,一春一秋为一年。

    繁冗去,春秋便是岁月,亦是人间一隅。

    再深究,春秋便是大道一角。8

498章 这黑夜真长() 
    目睹此状的胡莲先生大笑着离去。

    离去之时,泪眼婆娑。

    先生,您之半个春秋,我尚未为之找到主人,然而弟子的春秋之剑,已有衣钵,此生已了却一桩心愿,但愿得春秋剑者,不负我春秋之心。

    李汝鱼有了春期之剑,若有得春秋之心,春秋之意,便是瑚琏匣易主之日。

    先生,您不来大凉看看吗?

    您可是后人口中的至圣先师,生平只见了那一世春秋,何不看看盛世下的春秋,又是何等艳丽风光?

    弟子或将亲眼目睹。

    幸甚。

    李汝鱼睁开眼,四下寂静鸦雀无声。

    瑚琏先生已归去。

    看了一眼腰间,佩剑早已化作灰烬,腰间也无青气为剑。

    李汝鱼轻轻伸出手。

    一缕青气凭空而生,化作一柄三寸小剑,立于手心,轻轻旋绕,发出微微而雀跃的剑鸣,绽放出羸弱青光,小巧玲珑中,却彰显着大道之醇正。

    剑道大成!

    然而李汝鱼心中却静如湖面,不悲不喜无风无雨。

    已得春秋之剑,却无春秋之心,更无春秋之意,我李汝鱼的春秋,依然路漫漫其修远兮。

    但我会找到它们的。

    轻轻弹指。

    掌心的青色小剑嗡的一声,化作一道极其渺茫微小的青色细线,直冲天穹明月,没入那头游走在天穹的紫鲲腹中。

    紫鲲怒吼,如打饱嗝。

    李汝鱼轻笑一声。

    心中,四肢,百骸,甚至每一个毛细血管里,都能感受到洋溢的青气,青气如剑。

    从今后,自己不需用剑。

    却有千万剑。

    虽还不至于剑道成圣,依然还无法媲美不断拔高的剑魔独孤和夫子,但如果这一次再千里一剑,风城主纵然不败,也不能胜。

    然而无用!

    因为自己接下来的战场,不在江湖,不在剑。

    而在朝堂。

    李汝鱼对着春秋书铺弯腰做揖,行弟子里:“谢先生馈赠。”

    黑夜里仅有胡莲先生的笑声。

    随风而来。

    风来,李汝鱼的身影便绰约起来。

    风过,李汝鱼消失不见。

    夕照山下的小院子里,阿牧简单收拾了下房间,坐在院子里撑着脸,身旁堆放着许多腐朽的铁器,面容安详如老妇人。

    等良人归来。

    有风来。

    良人从风中踏步而出,负手如捉书,长衫在风中随风飘摆,一头乌黑长发更是飘舞如三千雪丝,几如仙人乘风而来。

    浑身上下洋溢着返璞归真的剑意——柔顺的剑意,让人只觉如沐春风,充斥着安全感。

    良人轻柔看阿牧,笑意盈盈。

    阿牧也笑。

    这样的他,很像当年登天摘惊雷而去的大虫。

    只不知道大虫如今如何。

    想必不输剑魔独孤和夫子了罢,大虫说过的哟,他也是剑圣呢。

    李汝鱼看着安详的阿牧,温声道:“夜寒,歇了罢。”

    阿牧点头。

    满身心的绽放,他回来了。

    真好。

    他没有赶自己走。

    真好。

    真怕他今夜被谢琅和谢纯甄逼着不回来,又怕他回来就将自己撵出这座小院。

    我已无法承受。

    ……

    ……

    罕见的喝多了酒,头疼得厉害的赵晋坐在书房里,身后墙壁上挂着一柄他最喜欢的佩剑,大凉人自文武并盛后,大多喜欢佩剑,尤其读书人。

    一手诗卷一手剑,何等的潇洒。

    只不过读书人的剑,大多是装饰之用,赵晋的这柄剑亦不例外,点缀了几颗珠玉在上面,亮光闪闪很是夺人眼目。

    但在剑道高手眼中,这剑就是废铁。

    最好的剑,是杀人的剑。

    而非好看的剑。

    比如今年冬初,大凉天下出现了一位剑道游侠儿,用的剑就是一块废铁片,在江湖之中数战不败,想必开春之后,必然悬名《三十三剑客图》。

    赵晋忽然回头。

    墙上的佩剑,莫名奇妙的在鞘中颤抖,剑吟阵阵。

    赵晋不是剑道高手。

    他看不见,从他佩剑之中有一道青气脱鞘而出,冲出屋宇没入远空,最终落在众安桥中,化作春秋之剑漫天炫舞如萤火。

    赵晋起身,走出书房。

    整个府邸,处处可闻剑吟声,亦有无数青气脱鞘飞往众安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