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第4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到门口的霍姓武将头也不回,“你的想法,肯定会成为现实,只怕那一天啊……”

    后面的话,他不说,高丽仙也知道。

    那一天,天下生灵涂炭。

    走出门外的霍姓武将忽然诡异的发现,树木无风自动,抬头看天,发现太阳也在摇晃,一阵头晕,旋即感觉天摇地动,又仿佛站在了巨浪上的小舟中,难以站稳。

    猛然发现身旁的高丽仙如一阵风,“地震了,快跑!”

    两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跑出统制府。

    天翻地覆。

    整个大地都在颤抖,天地之间一片黄沙滚滚,耳畔响起无比烦躁的声音,不断的传来房屋坍塌的声音,民众呼喊求救的声音……

    脚下的大地,仿佛大海狂风骤浪中的一叶扁舟。

    轰隆隆的声音,在脚下大地的深处怒吼。

    仿佛有龙在地底,欲要破土而出。

    强如霍姓武将和高丽仙两人,也几乎站立不稳,半坐在地。

    几乎是过了半柱香的功夫,这一切才平静下来,两人已成了个你人,浑身上下只露出了一双眼睛,天地之间遍布尘埃,抬头不见天日,伸手不见五指,仿如末日一般,整个世界都陷入昏暗之中。

    霍姓武将和高丽仙对视一眼,一个念头升起:好恐怖的地震。

    这阵势简直骇然听闻。

    待四处打量后,眼前的一幕让两人头皮发麻。

    豪华的统制府,已经瘫倒大半。

    连统制府都如此,可想而知其他民房如何,两人的心沉到海底,在这一场地震之下,蜀中的百姓将遭受何等巨大的损失。

    只怕死伤要上数万人之巨。

    这是何等的天灾!

    锦官城王府的庭院里,亦是满身尘埃彷如两个泥人儿的谢长衿和徐秋歌站起身来,谢长衿问了一句,“孩子没事吧?”

    徐秋歌看了看怀里熟睡的孩子,笑了笑,“没事。”

    谢长衿看着周围昏天黑地,沉默不语。

    徐秋歌讶然,“出事了?”

    谢长衿一声长叹,“留给李汝鱼的时间不多了。”

    ……

    ……

    蜀中群山,坍塌的行宫之外,花蕊夫人浑身不沾尘埃,立在一座坍塌了半边山,形成一片万丈绝壁的山巅,望着西域之西。

    一声长叹,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

    ……

    无数西域人从地上爬起来。

    虽然近来他们早就习惯了频繁的地震,但这一次胜过了以往千百倍。

    日子照常如故。

    只是当第二日天空无比晴朗,一眼可以望见百里开外时,有人不经意的望西域更西那片死亡禁地的深处时,看见了海市蜃楼。

    一面绵延不见左右尽头的有一个巨大缺口的万丈绝壁,出现在了他们眼睑里。

    这样的海市蜃楼他们从没见过。

    时间流逝。

    然后他们知道了。

    这不是海市蜃楼。

    这是真的。

    在西域之西那片死亡禁地,真的出现了一座高大的绝壁。

    望山跑死马。

    依然离西域很远,但离大凉已经很近。

    那里是东土。

    它从万里之外而来。

    这一天,大凉安置在西域的谍子,用尽了最大的力气,迅速送出了最快的谍报。

    只有一行字。

    西域已可望东土守望之地!

615章 战?() 
    这是一场举世震惊的大地震。

    整个大凉天下,从西到东从北到南,千山万水间倒塌的房屋无数,死伤的民众无数。

    一时之间,整个大地之上,处处见人间死别。

    从地方官府到驻军,全部投入救灾。

    其中,以开封的铁脊军为甚,为了救助灾民,甚至拿出了军饷粮草,用尽了最大的力量救助,如果此刻镇北军或者禁军对铁脊军下手,几乎能不败而胜。

    然而无暇,也不敢。

    受到铁脊军影响,镇北军和铁脊军也投入了救灾一事之中,这在以往的历史中从不曾出现过——地方军队很少投入灾情救助之中。

    更多是作为暴力机构镇压灾民防止造反。

    随着从西域的谍报传到大凉各地,各方反应不一。

    正在南下途中,准备绕道去一趟蜀中见见高丽仙和霍姓武将的赵晋,坐在倒塌了一半的驿站里,对身前那位白衣青年叹气,“你还是速回大理罢,想必大理亦受了地动之灾。”

    白愁飞不发一语的转身离去。

    他看透了。

    随着东土彻底和大凉接壤,赵室和李汝鱼之争已经没有时间让双方再一次布局,也没有更多的国力让双方展开一次兵力争锋。

    这一场本该烽烟四起的江山指针,很可能要云淡风轻的落下帷幕。

    当然,有个前提。

    高丽仙、霍姓武将以及岳单这三个人,有远见之光,能在这一次大灾之中发现后续的麻烦,所以会快速选择站队。

    一旦西军和镇北军站队,那么赵室和李汝鱼之间,必有一方选择退让。

    必须余力。

    以应对接下来的东土王朝大军。

    白愁飞有些怅然,他知道,在大凉这一次的江山之争中,大理已经不能捡任何便宜,只能作为大凉的附属藩国,继续蛰伏。

    赵晋盯着白愁飞远去的声音,嗤笑了一声。

    就算和李汝鱼争个你死我活,大凉这片天下,也岂是你大理可以染指的?

    想得倒是很美。

    无力的叹了口气,时不待我。

    千算万算,没有算到东土如此之快就和大凉彻底接壤,那么这片天下的亿万百姓,接下来就要面对东土王朝的兵锋冲击。

    这时候的天下,需要一统的力量。

    赵室和李汝鱼,已经没有了步步落子争夺天下的时间。

    加上这一次地动之灾,铁脊军反应最为迅速,获得了不少民望人心,加上之前民间流传的李汝鱼被赵室迫害的流言,各种局势相交,如今的楚王李汝鱼,俨然已孚众望。

    这是很无奈的局面。

    但是赵晋不服,他还想再拼一把,趁着此刻岳单、高丽仙和霍姓武将还没有表态,他想露出锋芒,告诉天下,李汝鱼并非拥有绝对的声望。

    赵晋迅速修书一封,着人快马八百里加急送往临安。

    必须下先手为强。

    ……

    ……

    楚州,地震之后,李汝鱼将修建王府的钱拿了出来,用来安置灾民。

    那座小院子因是新建的缘故,倒是完好无损。

    无形之中让李汝鱼少了一丝后顾之忧,至少不用担心小小等人的住宿问题,加上楚州距离西域极远,地震带来的影响是整个天下最小的一片区域。

    地震之后第三天,李汝鱼接到了一封从临安来的密信。

    谢琅重伤,王竹书重伤,户部尚书重伤……

    受地震影响,临安一批重臣重伤。

    甚至死了一两位。

    不巧的是,死的那一两位,恰好是女帝走后一直对赵室有怨念的臣子,早就被铭刻上了女帝和楚王的标签。

    李汝鱼甚至不需要落子,临安那边已经在传言,赵室的“赵房”趁着地震的时候,对不服赵室的重臣下手,清除异己。

    残破的州衙里,知州周怀素,这位狂儒看着喝茶的楚王殿下,叹气道:“想不到楚王殿下布局如此之深,竟然能趁着这一次地动之灾发作。”

    言辞中颇有不屑。

    李汝鱼苦笑摇头,“如果我说这一切我根本没布局,你相信不?”

    民心?

    我李汝鱼不需要用忠良碧血来换取民心。

    如果能让死的那两位复活,就算我失去民心又何妨。

    这天下,军队在手,争夺江山何需民心?

    亿万黎民不关心女帝走后谁坐江山,他们只关心坐在垂拱殿的那位能否给他们带来幸福安定的生活,他们只关心新君能否继续延续女帝的盛世。

    周怀素沉吟半晌,“如果在之前,我不会信,可如今殿下您说,我信。”

    李汝鱼叹气,“信有何用。”

    周怀素也知道当下局势,压低了声音,“接下来,只怕是赵晋的最后一搏,然而当今天下大灾,某甚是担心,若赵晋这一搏牵涉太广,只怕留不下多少力气来应对接下来真正的‘地动’之灾。”

    东土和大凉接壤带来的影响,将无比巨大。

    没人知道,东土的王朝会如何对付大凉,不过可以想象,正如大凉对待大理一样,当东土王朝发现大凉有可能威胁到他们,会如何选择?

    大凉若是知道大理会威胁到临安,最直接也最简单最有效的选择,只有一条:灭大理。

    对于东土而言,亦是一样。

    灭大凉。

    尤其是如今大凉官场之人,都知晓了一些隐秘,比如东土早就派了人来,比如让这片天下开化的大楚太祖楚一人就是东土儒家的叛逆之人。

    更重要的一点,也可能是女帝早就布下的局:在如今大凉天下境内,但凡有地位有势力的人,都间接或直接的透过一些从临安来的关系,知道了大凉其实是东土的放逐之地。

    在东土眼中,大凉不过是一片罪恶之域。

    这个真相是嫁衣女子告诉女帝,然后女帝通过各种布局,一点一点的透露出来,只不过没有直接说明,而是让有识之士自己猜出来的。

    想到这,周怀素起身,对着李汝鱼一揖到底,“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请王爷以天下为念,不战为上。”

    不是不和东土王朝征战,而是铁脊军不和禁军作战。

    天穹之上,闷雷隐隐。

    似乎随时都会劈落下来,将周怀素劈成灰烬。

    李汝鱼侧身不受礼。

    看着抬头一脸惨然的周怀素叹道:“这不能以我的意志为转移,得看赵晋。”

    周怀素情绪黯然。

    李汝鱼起身,“我先去见一个人。”

    说完化清风而去。

    周怀素叹气,去见谁都没用,这种局势,已不个人之力可以力挽狂澜的。

    ……

    ……

    几日之后,赵晋出手。

    坤王赵飒上折,言称楚王李汝鱼裂土为王后,擅养兵事,不尊政令,是为窃国之贼。

    附议者众。

    除了赵室那一批人,其中豁然还有两个让人讶然的名字:两位枢密院副相公。

    一个王竹书,一个是卓宗棠。

    这一下顿起轩然大波。

    谁都知道,卓宗棠一直是李汝鱼心腹,然而他却在这个时候支持李汝鱼是窃国之贼的论罪折子,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连心腹都承认了,李汝鱼是窃国之贼一事,显然笃定。

    卓宗棠是反水,是令所有人意外的一着棋。

    没有人想到,卓宗棠竟然在不知不觉中被赵室拉郎,何况还有一位王竹书,两位枢密院副相公的出声,加上枢相公的继续沉默,这俨然已经代表了整个枢密院的态度。

    一时之间,临安那边讨伐李汝鱼的折子如山一般涌向左右相公和枢相公的公事房,禁军将领更是大肆请战。

    气氛只需要再酝酿几日,禁军出兵便是水到渠成。

    而是楚州方向,禁军更是快速调动,几乎只用了三两日功夫,禁军就将楚州包围了个水泄不通,一旦临安那边发出军令,就可以瞬间踏平楚州。

    对于天下百姓而言,他们不懂这其中的曲折,他们不愿意在遭受地震之后又遭遇战火,是以几乎人心一处,都想着楚王殿下是不是就这样接受讨伐,束手待毙。

    民心,瞬间站到了临安那边。

    开封,君子旗和徐骁统率的铁脊军很快反应,几乎是禁军围困楚州的当日,兵马放弃了救灾,大肆出城扑往寿州那一条线。

    欲要救楚王。

    战争一触即发,至少铁脊军和禁军,似乎要来一场

    然而李汝鱼不在楚州。

    他在琅琊山。

    他要见那一个人,一个足以改变一场战争的人,他要那个人站出来表态,他要让赵室知难而退,给赵晋一个绝望的局势。

    然而,西军和镇北军却在这样的局势下率先出声,选择了立场。

    宛若平地起了两声惊雷!

616章 最后一根稻草() 
    西军出声的人是高丽仙。

    霍姓武将作为都统制,其实除了军事方面,但凡涉及政事,都是让高丽仙出面,当然,上折子的是高丽仙,签名印章自然少不了霍姓武将。

    这是他第一次在公文上签名,世人才第一次知道霍姓武将的名字。

    镇北军自然是岳王岳单。

    两封奏折,不走兵马快道,而是着专人送往。

    西军是摧山重卒中的一位统制,用丈八蛇矛的燕人——燕人当年可战英布,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