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羽化浮-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知道了,蒋大哥,是不是我师傅年轻的时候当过太监啊?!”

    蒋德芳一听,当时乐得大笑起来,笑得杨彩月有些不明所以,过了好半天蒋德芳方才止住大笑,对着杨彩月说道,

    “你师傅年轻之时当没当过太监,那我就不知道了,你还是回去问问他才好。不过,看你师傅年近五十也没有成婚,没有子嗣,这年轻时候当没当过太监还真不好说呢,哈哈哈哈。”

    蒋德芳说道最后,又忍不住乐了起来。正在此时,远处传来铜锣声响,二人向前方望去,只见前方尘土飞扬,脚步声音嘈杂,由远及近走来一队人马,分成两列,各占大路一侧,前面几人手持铜锣木槌,鸣锣开道,后面是一队威风凛凛的骑兵,那骑在马上的兵士看着个个神气十足,不怒自威。待这队人马逐渐走近,二人发现这骑兵的后面还有二三十名兵士跟在后面行走,皆是身披盔甲,腰挎钢刀,后面是一顶巨大的轿子,杨彩月数了一数发现竟然有十六个人抬着,真是好大的排场啊。

    让过那鸣锣开道的几位,后面骑在马上的士兵看到了蒋德芳和杨彩月二人,随即喊了一声,

    “朝廷官员回乡祭祖,闲杂人等一律避让,但有无故靠近者,格杀勿论!”

    蒋德芳和杨彩月一见这等气势,哪敢不让,连忙走到路边草丛之中,等着这队人马过去,那轿子颤颤巍巍地被这十六名气喘如牛的轿夫抬着,周围被众官兵护着向前走去,路过那杨彩月身边之时,轿帘随风飘动了一下,里边露出了一张肥胖且面色阴沉的侧脸。突然间此人一扭头,向站在路边的杨彩月和蒋德芳看了一眼,把杨彩月吓了一跳,看此人的长相,眼角下吊,眉骨突起,眼窝凹陷,尤其是那一双眼睛,透露出一种淡定而又凶狠的神情,像是一道利剑直接扎透人心。

    待这一大队人马完全走了过去,杨彩月向蒋德芳问道。

    “难道此人便是那王守澄王大人?”

    “嗯,看这种做派,官员不骑马而坐着轿子,又是十六人抬的大轿子,应该是那王守澄没错。”

    “可是这王大人的一张脸怎么如此的阴沉可怖呢?我看着心里都有些害怕。”

    “呵呵,此人为官多年,又位高权重,早已熟知官场之道,这样的官员一向面沉似水,要是让你一眼看出他在想什么,打算做什么,这几十年官场岂不是白混了?!不要再想了,我们还是赶路吧。”

    二人不再闲聊,一路飞驰而去,路上休息了几次,在天黑之时刚刚赶到那观音镇。第二天杨彩月又带着蒋德芳到这镇上的客栈四处打听一番,终于问到了杨天朗生病住过的客栈,虽然那店小二说杨天朗已经离开,但是杨彩月心里依旧非常的高兴,这一路之上,杨彩月心里一直担心牵挂的就是杨天朗,因为杨天朗身上没有太多银两,而且没出过远门,不知道如何照顾自己。最要命的是他那一头红发,稍不留神就会被别人看到,再由此招致那些和尚的围攻该如何逃脱才好。

    今日听到那店小二说杨天朗刚刚离开不久,大概也就三四天的时间,杨彩月心里一阵欣慰,知道这师弟尚且平安,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蒋德芳看着杨彩月如释重负的表情,问道,

    “怎么了,彩月,你没找到你师弟,我看你反而放松下来,这又是为何啊?”

    杨彩月此时仍然不想透露那炎魔刀的事情,只是说道,

    “我那师弟淘气异常,我真怕他在外面闯出什么祸端来,这江湖恶人太多,万一他遇上什么强人,岂不是自讨苦吃,今日听这店小二说他安然无恙,我才稍稍放下些心来。”

    “哦?淘气异常?呵呵,我倒是不太明白你说的这个淘气异常是怎么个异常法,难道还去偷去抢不成?有机会我倒要见见你这个师弟,看看跟你的性格相差多少。此时是回转你的居住之处呢?还是怎的?”

    “那我看就回我的居住之处吧,我估计此时我师傅也应该回来了,不知道师弟会不会回去,在这里漫无边际的寻找,还不如早点回去禀告师傅,让他帮着想个解决之策。”

    “嗯,好的,不知你和你师傅居于何处?离此地还有多远?”

    “我和我师傅还有师弟的住所在这江州城的最东头,离着那宣州也不太远了,是一个叫做仙桃镇的地方。”

    “哦?那还是有些远的,此时这观音镇在这江州和洪州交界之处,你住的地方在江州和宣州交界之处,我估计还得走上个十天左右。”

    “嗯,差不多,蒋大哥,那你是继续跟我前行还是又其他的事情呢?”

    “唉,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我也是闲散惯了,跟你走一趟也是无妨,我看我们明日使使劲,尽量跑到这江州城里,然后走水路一路向东而去,去那宣州附近也能快些。”

    “蒋大哥你真是见多识广,而且精通地理,我说出这两个地方你就知道水路和旱路哪个快了!”

    “呵呵,那江州毗邻浔阳江,也是楚江的一条支流,我们乘船沿着那楚江而上,自然能很快到达那宣州附近,彩月,你是行走江湖经验太少,多跑几年就一清二楚了。”

    杨彩月在旁边又夸赞了蒋德芳几句,但此时蒋德芳的心思却已经飞到了那江州的浔阳江头之上,嘴里念念有词地说道,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呵呵,这白乐天的名句,皆是在那江州画舫船上所做,这次去了江州,我也要到那浔阳江上转转,看看可有那风雅之事也能谈笑畅饮一番!”

    (本章完)

第131章 乘船游江() 
“浔阳欲到思无穷,庾亮楼南湓口东。树木凋疏山雨后,人家低湿水烟中。

    菰蒋喂马行无力,芦荻编房卧有风。遥见朱轮来出郭,相迎劳动使君公。”

    这是白居易当年由于宰相武元衡遇刺一事牵连被贬,坐船由汉江顺流而下初到江州之时所作诗句。那时正是初冬时节,白居易乘船到达江州,看着风雨昏沉、树木凋零,江边人家又多住在低湿之地,心中更觉得无限惆怅,幸好有那江州刺史崔能出城赶来迎接,才让诗人的心中有了些许安慰。

    现下正是初秋时节,暑气已散,偶尔有阵阵凉风吹来,让人觉得舒爽无比。此时虽然这浔阳江上也是细雨濛濛的天气,但那蒋德芳站在游船的船头之上,看着江上周围的景色,心中也是兴奋不已,比那白居易当年被贬的心情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杨彩月从船舱之中走了出来,看着蒋德芳摇着折扇站在船头之上,心情好像不错,便来到其身边说道,

    “蒋大哥,这天下着小雨,我看你不到船舱之内躲避,反而站在这船头不住瞭望,看来你今日游玩的兴致很高啊?”

    “呵呵,不错,彩月,这江州乃是一座历史古城,风景名胜数不胜数,来到此地,岂不要好好游览一番。”

    “哦,蒋大哥,这江州有何名胜,不妨说来听听。”

    “呵呵,你看那边。”

    杨彩月顺着蒋德芳的折扇指向那江边望去,只见在那浔阳江边之处一座楼台高高耸立,楼高三层,从外面望去,那楼台建的青脊黛瓦,飞檐雕画,上面两层皆是四面回廊,围栏全部漆成了朱红颜色,看起来显得古朴庄重,分外壮观,在这浔阳江边独成一景。

    杨彩月看着这座古朴美观的楼台,不禁问道,

    “蒋大哥,这是何地?”

    “呵呵,此乃浔阳楼,乃是这江州有名的建筑,当年我朝的韦应物曾有诗云:始罢永阳守,复卧浔阳楼。悬槛飘寒雨,危堞侵江流。那被贬江州的白乐天在这浔阳楼上也曾写道:大江寒见底,匡山青倚天。深夜湓浦月,平旦炉峰烟。清辉与灵气,日夕供文篇。可见我朝的大诗人都曾登临过这浔阳楼,并对其周边的景色赞赏有加。”

    “哦,既然几位大诗人皆是留诗赞美,那这浔阳楼定是值得一看,那此地可还有其它景观?”

    “呵呵,多的很,此地还有一湖,名曰甘棠湖,是由那庐山的山泉之水注入而成,湖周十余里,碧波荡漾,朝辉夕阴,匡庐倒影,景色优美。当朝诗人白乐天为江州司马时,觉得此湖景色颇佳,命人建亭于湖心,并依据其所作《琵琶行》中的“别时茫茫江浸月”之句名,取名叫作“浸月亭”,你感觉这甘棠湖景色如何?”

    “呵呵,听蒋大哥这一说,也是令人心驰神往,也当前去观赏一番,敢问还有其他美景否?”

    “有,当然有,此地还有一井,名曰“灌婴井”,相传为那西汉名将灌婴在此地驻扎之时开凿,可谓是历史悠长,那井底泉水清澈,平鉴宜人。尝之入口甘甜,沁人心脾。”

    “哈哈,一口古井又有什么稀奇的?这样的井估计各地都有不少吧?”

    “哎,非也,非也,古井倒是没什么稀奇之处,只是每逢江上波涛汹涌之时,人们站于这古井旁边,便闻那井中有阵阵波涛之声传来,甚是神奇。李太白曾在诗中写道:“浪动灌婴井,浔阳江上风。”,你说这灌婴井是否值得一观?”

    “嗯,听蒋大哥之言,这灌婴井确是有些神奇之处,也可前往观看,一探玄妙。你说了这么多景观,难道还有别的可去之处?”

    蒋德芳轻摇折扇笑道,

    “这江州附近的美景实在太多,寺院佛寺暂且不提,还有李太白诗中奇特秀丽的庐山,那烟波浩渺、水域辽阔的彭泽胡,还有那数不清的涌泉、溶洞等等皆是值得前往游览一看,可谓是风景美不胜收啊!”

    杨彩月一脸羡慕地看着蒋德芳,问道,

    “蒋大哥,你知道的如此之多,难道以前这些地方全都来过吗?”

    “呵呵,我哪有时间去这么多地方,无非是要不从别人的口中听来的,再就是从书本之上看来的。”

    “哦,读书多的人知识真是渊博啊,我小时候师傅虽然也教过我读书认字,但是也仅限于认字的范畴了,根本达不到吟诗作赋的水平。像蒋大哥你这样既文武双全又毫无腐儒气质的人现在真是少之又少了。”

    “哈哈,过奖,过奖,论诗词歌赋,和我朝的文人相比实在相差太远,我只不过是附庸风雅而已。”

    蒋德芳站在船头,看着周边的景色,任凭这毛毛细雨打在脸上,仍是兴致高昂,心想,

    “只可惜彩月对这诗词歌赋不甚精通,要不然我二人在这游船之上吟诗作对,把酒行歌,岂不美哉,快哉!也不辜负了这江上的一番美景,唉,可惜,可惜。”

    二人在这游船之上游览了一番,中午时分便进入这江州城里,找了家客栈住下。蒋德芳对杨彩月说道,

    “彩月,今日你先好好歇息一下,明日一早我们再坐船东去。我晚上可能还有些事情要办,就不叫你了,你在店房之中好好休息吧。”

    “好的,蒋大哥,那你自己一人出去注意安全,我明早起来叫你吧。”

    蒋德芳安排好了明天的行程,自己先回房中睡了个中午觉,半下午的时候溜溜达达地从那客栈之中走了出来,想到处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欣赏歌舞的场所,或是这附近有没有比较大的青楼,晚上可以娱乐消遣一番。

    正在大街之上闲逛之时,见路边前方一处府邸门前聚集了一堆人,里面还不时传出辱骂之声,而且还有人哀叫求饶的声音,不多时,从这人群之中,出来几个家丁打扮的人,几个人手里同时揪住一人的脖领子拎了出来,来到这大街之上,其中一人飞起一脚将这人踹到在地,同时喊了一句,

    “你这个招摇撞骗的死郎中,下次再让我在这江州地面上看到你,非把你腿打折不可,赶紧滚!”

    (本章完)

第132章 郎中郑注() 
蒋德芳在树上等那幽冥教阎罗前来之时,发现一人从这董府的后院墙爬了上来,蒋德芳在树上看着这人感觉不像是幽冥教中人,因为这幽冥教的十殿阎罗,游魂术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武功,日行千里,蹿房越脊对这些人来说都是小儿科的东西。这人翻个墙都这么费劲,还敢上门来要钱,那不是净等着挨打吗。

    “难道拍了个小喽啰过来?不可能啊,小喽啰也不至于这么笨,看这人个子好像还不高,爬个墙不是更费劲吗?这到底是谁呢?”

    蒋德芳在纳闷儿的时候,爬墙这人终于翻身上了墙头,趴在墙头之上向董府的后院四处观看,蒋德芳借着月光这才发现原来此人竟是今日下午被那董府家丁打出去的那个江湖郎中,听别人说好像是叫做郑注。

    蒋德芳心中有些奇怪,心想,

    “这人爬进来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