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态度。当然,在战争中多得到的土地,也绝没有吐出来的道理,历史是这样,每个国家都是这样,我们不是圣人。”华皇回答道。
众记者一致笑场,俄国记者气愤的懒得问剩下的两个问题,以退场来抗议。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轻蔑的看了一眼那两名沙俄记者的背影,觉得他们很没有风度。
在这个时代的欧洲列强眼里的华国,是打着和谐世界的旗号满世界,到处寻求扩张,实在是危险的很,没有人真的会认同华皇的观点。
国家崛起,必然权势外溢而且需要更多外部物质、制度资源,既然以维护和平自居,便要成为负责任大国。
英帝国,带上‘小弟’法国,满世界“干预别国”,难道全是闲着没事儿找茬儿?不是,客观评价,大英帝国作为国际体系的霸权国,它对世界发展做出了值得称道的牺牲和贡献。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并不是有多看重英国,而事实上,这是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和华皇两个人的共识。
绝对不是美化英国人,也不是否认大英帝国的单边主义行径对世界造成了破坏。
霸权,这个词,在国内往往与霸权主义联系在一起,几乎是贬义,但是在学术上,霸权是中性词。
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为世界提供了大量公用产品,虽然难免诟病,但是从客观效果上,运行很良好。
华国的崛起,跟萌总裁有一定关系,也只能说是萌总裁抓住了历史的偶然性,很顺利的推翻了清王朝,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搭了便车。
“华皇陛下,那么,陛下这次到欧洲来,有没有想过要寻求盟友,如果有,哪个国家将是华国最希望的盟友。”德国记者问道。
记者们都是很敏锐的,其实华皇虽然没有明确的说出来,但是,从德皇威廉一世和俾斯麦首相,到德国和整个奥匈帝国的整个上流社会,其实都能够感受的到,华皇有意向同德奥系走的更近。
这一点,似乎整个欧洲,都已经感受到了,所以德国记者的问题要温和许多。
华皇回答道:“我们希望所有的国家都是盟友,对于能够帮助华国发展工业的国家,我们自然会加大合作的力度。就现在这个年代来看,全世界的国家合作是必须的,尤其是华国和德国之间,此前已经有过商业上的合作。这符合两国利益,但是在台面上,相互谩骂是不能少的。不能被官方宣传影响了客观判断。若说放弃五项原则,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华国外交最大特点就是延续性和稳定性。只会是应时而动。”
“谢谢华皇陛下的发言。”德国记者欣喜若狂,这是华皇第一次很正面,很直接的谈到同欧洲国家的关系,显然,这是一次抛出橄榄枝的谈话。
在华皇的骨子里,讨厌所有的列强国家,对于德国来说,也不例外!但是在考虑到目前华国的工业需求上,最能直接购入军火,最有性价比的,无异于是德奥系,意大利,西班牙这些亲德奥系的国家,都可以考虑,因为他们在亚洲没有多少利益冲突,属于末班车。
历史上的十一个列强国家跑到华国撒野,慈禧对所有国家宣战,华皇认为也不是慈禧疯了。
当时是有国际背景的,慈禧打算废光绪,遭列强反对,所以慈禧一直打算给洋鬼子一个教训。
这时候江湖上盛传义和团刀枪不入,有神功。慈禧就派了两个主战派的官员去调查是否属实。
这俩货出于自己的立场,没说实话,就是反复跟慈禧重复神功怎样神奇,慈禧也是被仇恨冲昏了头,就决定借有神功护体的义和团对抗洋鬼子。
慈禧并不是口头糊弄义和团,真给钱给粮了。从决定开打倒败亡,慈禧太后并不是啥都没干,发现实在是干不过,7月3号慈禧就跟洋鬼子乞和了。
所以才把已经排挤的快下野的李鸿章又叫回来处理这事。要不是李鸿章,慈禧过不了这一关,所以对于满清,曾国藩和李鸿章,算是有大恩的。
这之后慈禧把过错全推在大臣头上,什么都是大臣干的,杀了一串大臣。
华皇自然不会做这种无脑的事情,但是,讲原则,这是华皇的外交立场,只要满足尊重华国的原则,什么都可以谈。
“那如果华国插手阿富汗事务,最后发展到同英国武力相见,有没有这种可能?”德国记者问道。
华皇答道:“我们华夏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接生了一个新型的华国,她受孕于自由的理念,并献身于一切人生来平等的理想。如果大英帝国不顾和平,要用战争来考验华国的话,我们站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战场上聚集。烈士们为使华国能够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来到这里,是要把这个战场的一部分奉献给他们作为最后安息之所。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是非常恰当的。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整个亚洲的土地我们不能够奉献,不能够圣化,不能够神化。正是那些活着的或者已经死去的曾经在这里战斗过的英雄们才使得这块土地成为神圣之土。我们无力使之增减一分。我们在这里说什么,世人不会注意,也不会长期记住,但是英雄们的行为永远不会被人们遗忘。这更要求我们这些活着的人去继续英雄们为之战斗,并使之前进的未尽事业。倒是我们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仍然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我们要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我们要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我们要使华国和华国周边的国家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华国这个民主自由的政府永世长存。”
【1283 阴谋计划】()
华皇的话已经很清楚了,不要惹华国,尤其是不要惹华国周边的国家。
德国记者点头道:“谢谢陛下的回答。”
刚才华皇的回答令沙俄记者很愤怒,俄国人越是不高兴,德国人就越是高兴,华皇没有办法,谁都想八面玲珑,但是实际上,在永远不可能没有派系的世界中,想要在现实世界中做到八面玲珑,根本不可能,总是要得罪一些人的,更何况华国现在确实是夺走了沙俄大量的土地,再怎么想拉近关系,也无法修补已经恶化了的关系。
送走了一帮记者,曾思平乐滋滋的来到华皇的身边,“陛下,刚才说的真好。”
曾思平早就没有了当初和华皇一起读书时候的感觉,更不会将华皇再当成小孩子看了,在她心里,华皇是大人,甚至比她的父亲曾纪泽懂的还多的大人,曾思平在心中尊敬华皇。
萌总裁微微一笑,“你还做记录了?”
“嗯,我除了跟卡特丽娜卡芙公主学习政事,还兼着做记录员的工作。”曾思平笑眯眯的拿过笔记本给华皇看。
笔记本上面的文字大部分是中文,还夹杂了好些英语词汇,而且,曾思平的中文写的歪歪扭扭的,一笔英语书法倒是很优美。
华皇笑道:“思平,你这个中文水平退步的厉害啊,我记得你五六岁的时候,已经能写一笔漂亮的毛笔字了,现在用水笔写字,应该比毛笔更容易,写的字更漂亮才对。”
“陛下,思平这三四年都在欧洲,用的大部分是英语。”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笑着提醒道。
萌总裁嗯了一声,“思平,你在英国生活三四年了。你对欧洲人的印象怎么样?”
“陛下,根据我的观察和切身体验,欧洲人或多或少都有歧视或偏见外来人。英国和法国人之间稍微好点,英国人歧视爱尔兰人,甚至歧视所有不是英国人的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而且,苏格兰人和爱尔兰人之间都会存在偏见。歧视问题在英国也非常普遍。我在伦敦上过一阵学,表面上,他们当你的面不会表现出蔑视或歧视,但当只有英国同学在一起时他们说话就不会顾忌了。反正让人觉得不舒服。”曾思平翘了翘小嘴。
华皇看了眼正在消失在馆驿大门口的一帮记者们的背影,无声的冷哼了一声,“歧视主要来自于文化,世界观,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等的不同,先进与落后,贫穷与富裕的差异等。有时对某个人的歧视,并不一定就是歧视。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我们所有的华国人都要为国家继续快速发展各尽所能,时时刻刻不忘宣传我们中华文化和文明的精髓。学会抵制坏的,也要学会吸收和学习好的。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的地位才会提高。”
“陛下说的真好,我希望华国明天就成为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把英国人打回小岛上去。”曾思平轻声附和道。
华皇似乎漫不经心的看了曾思平一眼,心中却很诧异,曾思平才十三岁,就已经有军国主义的苗头了,是不是华国的这一代人都是这样的?
其实华皇并没有在教育中宣传过军国主义的思想,但是激烈的民族教育,本身就带有扩张性,加上华国现在正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上升时期,不管有没有宣扬类似的思想,在1879年的这个年代,华国的新一代,尤其是接受了新式教育的一代人不断长大,这种激烈的思想就注定会越来越升腾。
“陛下,英语系的国家都这样,法国人也是这样,有一次参加一个学校聚会,没聊几句,法国的女同学就问我是否吃狗肉,我感觉此人非常无礼,令人尴尬,我马上回答说,在我居住的地区,没有听说过谁吃狗肉,也没见任何饭店的菜谱有狗肉,但不排除是否其他地区有此特色菜,而且我还说了,我也是到英国才听说中国人吃狗肉。我还想他们吃猪牛羊火鸡觉得很平常。觉得法国人吃马肉吃蜗牛就很异常,亚洲人吃狗猫蛇鼠就不能接受。他们这是只有嘴巴说别人,没有嘴巴说自己,为什么我们吃的动物就是人类不应该吃的,他们就可以随便吃?这就是对我们华国人的歧视。有相当一部分英国人认为我们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认为我们见面就要下跪行礼,有的同学还让我下跪给他们磕头呢。有些人是对我们的制度怀有成见,认为他们的就是文明的。”
萌总裁淡然道:“你也不必对歧视太敏感,我们有时也会说他们需要用香水掩盖他们的洋葱体味,有些华国人还对他们过重的毛发开玩笑说成是未进化完全。如果我们自强、自尊,国家强大了,歧视会不攻自灭。到过华国的洋人,当他们了解了我们华国的制度不像他们宣传的如此可怕,而且很快喜欢上了华国的传统文化,回到英国后,都会怀念在中国的生活,但是同时他们也了解一些存在的问题。从我知道的英国人里,到过华国的要比没到过的更友好。要坚持不懈的同世界文化多多交流,有助于互相了解,消除隔阂。”
“是,陛下。”曾思平似乎意识到自己说的话,有点过激了。
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看来曾思平一眼,觉得曾思平这么小一个小女孩,就已经心思如发。
曾思平萌萌的对卡特丽娜卡芙公主笑了笑。
华皇在法国的三天当中,始终没有等来法国高层的会面邀约,双方的接触,仍然停留在次级外交关系上,都没有上升为大使级会谈,法国在亚洲范围,承认华国,但是到了欧洲,他们似乎并不认为华国是一个能跟他们平等对话的国家,这一点,非常的讽刺。
华皇不得已,只能放弃了同法国高层会面的念头,继续前往英国,乘坐的,却是德国游轮。
因为在华皇前几天同在法国巴黎的各国记者见面之后,华皇释放出的示好信号,得到了德皇威廉一世和俾斯麦的呼应,德国政府正式邀请华国在德国建立大使馆。
已经有二十多个欧洲国家向华国提出了建立大使馆的邀请,但是欧洲五霸当中,德国是第一个邀约的,就在德国邀请之后,奥匈帝国,意大利王国,还有一堆德奥系小国,也向华国提出了邀请。
在华皇乘坐的游轮离开法国的时候,一场关于如何对待华皇出访争论,正在英国一栋公寓内激烈进行。
挑头的几个人,是被法国总理茹费理重金收买的法国殖民主义者,再通过这些法国殖民主义者联络英国的殖民主义者,聚会的大部分人,是英国一个激进组织的人,他们的背后代表的是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会议中,对待华国的态度,呈现两种方向,一种坚决要求做掉华皇,一种认为应该一步步的殖民华国,就像是过去几十年那样,显然,直接暗杀华皇,会引起世界格局的不稳定。
“我赞成杀掉华皇,华国凭什么进入世界广场?一帮留着鞭子,只知道磕头的东西。”说话的是一名英国人,“华国凭什么敢干涉我英国事务?华皇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