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密电码-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谭五汇报时说,行动很完美。现在问题来了,既然很完美,那么沈砚白如果是日伪特务,那么她观察到了什么?行动是否还叫完美呢?另外,此时的沈砚白是否能指认出当时的行动执行人,也就是谭五。

    彭瑞东问的很具体,沈砚白基本也还原了当时自己观察到的情况。沈砚白说的是有两个刺客,彭瑞东知道,实际是三个刺客,也就仅此一处出入。

    彭瑞东心里赞叹沈砚白非凡的观察力,他问:“这两个刺客,如果你再见到的话,你能认出来吗?”

    “能。”沈砚白回答的很干脆。

    “那你能描述一下他们的特征吗?”

    此时沈砚白笑了,“老彭,你一提这个问题,我就可以做判断了。”

    彭瑞东有些纳闷,“做什么判断?”

    “好,我还是先描述一下刺客的特征吧。”沈砚白的描述具体指向的就是上海的那名地下党员,也就是当时沈砚白邻座的那个中年男人,另一个就是谭五。沈砚白的描述显然没什么问题,彭瑞东点了点头,沈砚白又说:“老彭,你现在的表情,我刚才的判断,现在可以确定了。”

    彭瑞东也笑了,但他还是想听一听这位军统女教官的判断。

    沈砚白说:“这个案子就是我们的人做的,而且你对执行人至少是认识的。”

    彭瑞东说:“之前我就听上级介绍你的情况,说你是逻辑推理方面的专家,说真的,我当时真不大相信,现在,我不相信都不行了。”

    “哎,这个说的有点夸大了,专家,我肯定不行了,赞扬的话就不讲了,我最多也就是专长,在与敌斗争上,老彭,你才是专家。”

    “共勉吧,赞扬的话都不讲了。”彭瑞东切到列车刺杀案上来,他详细说了行动的目标、目的,以及行动方案,还有执行的过程,最后也介绍了谭五的情况。

    对于沈砚白的到来,上级有明确指示,最重要一点就是“铁匠”的身份特殊,鉴于这一点,要求彭瑞东与沈砚白保持单线联系,也就是说,沈砚白的中共身份仅限彭瑞东知道,如有特殊情况,也要做到尽可能少的同志知道。所以,为了今后的工作展开,以及可能碰到的紧急情况,彭瑞东把他领导下的南京情报组人员简单做了介绍,因为沈砚白见过谭五,所以就多说了一些。对于列车刺杀案,沈砚白说,干的漂亮。

    南京的地下斗争形势,彭瑞东也作了大致分析,沈砚白也汇报了自己目前的进展。这些结束后,沈砚白问:“来南京之前,在重庆,老戚告诉我,说我来南京,老彭你会给我一个惊喜,当时老戚也没有细说,他只说,我见到你就会知道的。”

    “哦,老戚这么跟你说的?”

    沈砚白回答道:“是啊,老戚这个人我非常了解,他说有,那一定就有。”

    “是,”彭瑞东点了点头,又说:“不过,现在还不是时候,但我可以告诉你,好饭不怕晚,你还需要再等待一些时间。”

    “好吧,我有耐心。”

    ……

    关于“惊喜”,这还要得益于老戚的提议。

    当时,组织上得知沈砚白要去南京,老戚就与组织上深入交流,最后决定同意沈砚白去南京,南京的情况老戚了解的并不多,但有一个人他是知道的,这个人现在叫“宁开雷”,原名“沈砚研”,没错,就是沈砚白的哥哥。

    宁开雷是经历过长久考验的情工人员,对沈砚白,老戚更是放心,所以老戚提议:在南京兄妹俩可以相见,并且身份上可以明确。这不仅仅是情理上的考虑,更是今后工作上的考虑,两人都在南京,互不知晓身份,斗争形势又如此险恶,如果两人相遇,是否会因误会而带来更大的麻烦?

    最终组织上采纳了老戚的提议。

    至于南京的彭瑞东,组织上也与他有过沟通,之所以当晚没有揭开这个谜底,不是彭瑞东故意拖延,而是这样一个消息,他觉得说出来显然没有直接相见要好。当晚,彭瑞东哪能知道沈砚白会来,此时安排相见,显然太仓促,所以,他就说,“好饭不怕晚。”

    回到小旅馆,沈砚白又问了一次自己,会是什么样的惊喜?她实在是做不出设想,不过沈砚白相信彭瑞东说的“好饭不怕晚”,更相信老戚的话,惊喜的事情可以不用多想,着重需要更多设想的是与敌周旋,以及残酷的斗争。沈砚白现在就想好好睡觉,因为战斗明天依然要进行。

第52章 配合调查() 
沈砚白递交的材料上明确有军统经历,当然也有日本留学经历,那名日本外交官不可能没有注意到,只不过是他不动声色,沈砚白对此并不觉得奇怪,她觉得稍有经验的外交人员都应该是这样的沉着。正如沈砚白料想的那样,这名外交官实际是很重视沈砚白的材料。

    沈砚白刚刚离开,外交官立刻就拿起电话向他的上司做了汇报,没有任何的犹豫,上司当时就让外交官联系特高课,沈砚白的材料交由他们去处理。

    特高课很快派人来取材料,这份材料便转到了伊藤宏介的机要秘书石川良平的手里。军统经历甚是扎眼,不过石川更觉得醒目的是沈砚白的留学经历,因为东京法政大学也是石川的母校,从专业上看,显然沈砚白是石川的学长,再根据时间上的推断,石川认为自己的老师伊藤也应该是沈砚白曾经的老师。

    想到这里,石川觉得这是不是也太巧合了,当然这仅仅是推断,尚需加以证实,这一次的证实看起来很简单,直接找伊藤就可以。

    看看时间,就要下班了,石川想了想,还是不要拖延的好,于是他立刻去了伊藤的办公室。

    伊藤看到沈砚白的材料颇为惊讶,在他看来,沈砚白的所学及能力,大学里任教是一个好的选择,在军统当教官也是能够理解的,只是觉得挺遗憾的,伊藤觉得像沈砚白这样的人不应该进入到如此复杂的环境中来。

    不能理解的是,沈砚白为什么又会离开军统,转而还来到了南京,又准备去台湾,这些问题看起来似乎很古怪,逻辑上很难理解。对此,调查是必不可少的,但总归有着那非常好的一段师生关系,所以伊藤还是想当面听一听沈砚白的讲述。

    伊藤看了看手表,已经过了下午五点,他决定今天就算了。也许是因为当年的师生关系,伊藤并没有过多的敌对意识。当然,各种假设他还是想过,其中就有一种不可回避的假设,那就是沈砚白是带着任务来的。伊藤觉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他也希望在最短的时间里,让沈砚白知难而退。

    其实伊藤心里再清楚不过了,作为两个交战国的公民来说,敌对关系已然存在,只是他实在不想让曾经的师生情谊蒙上最直接的战火硝烟。此时伊藤不无感慨,校园一直是一个美好而简单的记忆。

    第二天上午一上班,伊藤就把石川叫到办公室,对沈砚白的调查还是要正常进行,交由石川负责,并强调调查进程需及时汇报。石川走后,伊藤犹豫了半天,最后还是拟定了电文,他请求总部立刻搜集汇总沈砚白的档案,着重点是近几个月来沈砚白的工作、生活及作息方面的信息。

    根据日本外交官提供的信息,石川找到了伪政府外交部的那名官员,仔细讯问了沈砚白的情况后,还要求他签署了保密承诺,文书上没有明确注明泄密的后果,石川口述了后果,虽然说的不是很具体,但意思再清楚不过了,那官员恨不得对天发誓,他一定会保守秘密。

    根据这个官员提供的信息,石川又找到了伪政府监察院的老吴。

    见日本人找上门来,自诩从不招惹是非的老吴着实有些紧张,当问到沈砚白时,老吴心想:还好,多亏了拉上赵智光,想来这事问题不会太大,自己只不过是打了一个电话而已,即便沈砚白真的有问题,自己也就是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喝了一次酒,而且还有赵智光在场,至少作证是没问题的。

    同样,老吴也签署了保密承诺。对于老吴的口供,石川明显要重视很多,主要是因为老吴此前就认识沈砚白,另外老吴和赵智光也是旧识,为避免串供,石川很客气地请老吴一同前往警察厅找赵智光。老吴不知石川用意,不免又紧张起来,多的辩解他又不敢说,只得老老实实地跟随石川,一同坐进特高课的轿车里。

    到了警察厅,石川不让老吴跟随去办公楼,一个日本特务陪同老吴在轿车里等候。

    经询问,赵智光不在,说是已经调离了,现在人应该在21号,石川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事,警员说,昨天赵处长还在警察厅,今天应该是第一天到21号上班。

    马不停蹄,石川带着老吴又赶往21号。

    来到21号的机关办公室,办公室主任不在,说是开会去了,又问小特务,赵智光在哪间办公室。小特务说,21号里没有这个人。显然这个小特务消息不够灵通,另一个小特务立刻更正了,说是赵智光今天是第一天上任,现在也在会议室里开会。

    石川算是客气的,主要还是因为事情不够重大,所以石川也就在会议室门口等待,好在时间并不长。

    21号的特务头子苏得诚对石川也是很熟悉了,散会后,见石川堵在门口,便问石川。石川倒是直接,只说是请赵智光提供一些技术协助,因为之前已经有过一次技术协助,这次苏得诚也就没有多想,虽然比较好奇,但也不好多问。赵智光,包括一同从会议室里出来的齐联杵,也都没有过多的联想,同样不好主动去问。

    苏得诚很客气,邀请石川、赵智光一起到自己的办公室里坐一坐。石川说,请赵智光单独面谈,苏得诚不好再客气了。

    赵智光的办公室里,石川开门见山,得知石川的来意,赵智光显得很平静,在他看来,沈砚白接受日本人的调查也在情理之中,不管怎么样,赵智光还是希望沈砚白没有问题,一切只是走个过场就是最好,他甚至还希望日本人可以留用沈砚白,这样的话,以后就有机会与昔日教官多多来往,想来这会是令人愉悦的、美好的业余生活。

    不管沈砚白有没有问题,赵智光还是不想给自己添麻烦,石川所提问题,赵智光一一如实作答,这与之前老吴的口供完全吻合,两人都说,并不知道现在沈砚白的暂住地,前日一起喝酒,是准备要送沈砚白回旅店的,但沈砚白说旅店就在附近,坚持不让老吴、赵智光送。

    石川大致作了预判,他认为赵智光、老吴,当然还包括之前外交部的那名官员,他们基本都没有问题,不过考虑到赵智光、老吴与沈砚白是旧识,石川还是有点拿不定主意,他担心一点,那就是之后沈砚白在得知老吴、赵智光被特高课问询,她沈砚白会不会以此而被惊扰?

    石川拿不定主意,便想起他的老师,于是石川说:“我能不能借你的电话用一用?”

    “可以,当然可以。”赵智光说着,将电话转了一个角度。

    石川拿起电话听筒,也不拨号,就那么直勾勾地看着赵智光,意思再明白不过了。

    “你打你打,我去上个厕所。”赵智光也只得找个借口,避免尴尬。

第53章 准备面审() 
伊藤宏介接到电话,石川将问询情况作了汇报,他问是否把赵智光、老吴带回特高课,伊藤大致明白石川的用意,不过他还是想听一听石川怎么说,以此验证一下自己的预判。

    石川说,他的意思是,不管有意也好,无意也好,总之不给赵智光、老吴泄露消息的机会,同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找到沈砚白,将其带回特高课,以便进一步调查。

    伊藤说,现在还不是时候,草木皆兵、制造紧张气氛,反倒看不到最真实的人和事。

    按照伊藤的意思,石川没有采取任何强制措施,说了句感谢配合,他便离开了21号,赵智光也很客气,一直把石川送下楼,石川也不避讳,以至于让赵智光轻易就发现特高课的轿车里居然坐着老吴,老吴很尴尬,只得跟赵智光点了点头。

    这个时候的石川显然转换了风格,他彬彬有礼地表达了感谢,并对老吴说,“你和赵处长都非常友好,希望下次还有好的合作,现在你可以和赵处长好好聊一聊了。”

    老吴不明白石川的意思,他以为石川是在考验自己,考验自己是否有强烈的串供欲望,基于这个想法,老吴说:“不用不用,大家都挺忙的。”

    副驾驶座位上的石川说:“你不下车,要跟我们去友好协会吗?”

    “哦,好好。”这时老吴才明白石川的意思,于是以最快的速度打开车门,也许是赵智光在场的缘故,下车时老吴忽然意识到应该有的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