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诡三国-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望袁绍能早些接到书信,早点行动起来……

    眼下时辰也是不早,不知道鲍信前去和桥瑁、袁遗两位太守商量的情况如何了?

    正当曹操嘀咕着的时候,却看到鲍信皱着眉,紧紧的抿着嘴从外面走进了大帐,心中不由得一沉……

第一八八章 退出舞台的回合制() 
斐潜看着鲍信和曹操率军远去,消失在地平线上,心中翻腾,情绪复杂得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是该如何来表达。

    斐潜印象当中,曹擦不是在追赶董卓撤军之时,才中了埋伏导致兵败么?

    可是现在曹操居然和鲍信两人带着兵马出了,而此时的董卓军还没有撤退啊!

    斐潜甚至无法确认是不是自己和曹操和鲍信两个人所说的话影响了两个人的举动,万一确实是因为自己而改变了历史的话,那么将来的一些事情是否也会随之而变?

    况且此次居然不是曹操领军,而是鲍信,曹操只是担任鲍信的副将……

    其实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来说,这样的安排才是正常的,毕竟鲍信是正儿八经的济北相,而曹操,咳咳,如果那城门口的通缉令还在的话,曹操的身份还是一个流窜的逃犯……

    说道流窜犯,那个旅游三人组怎么还没有到酸枣啊!

    该不会是真的去旅游了吧?

    此刻的酸枣,只有孔伷、刘岱、张邈等一干人马,刘备没来,公孙瓒没来,陶谦没来,就连袁家二兄弟,袁术和袁绍两个人都没有来。

    袁绍在邺县搞承制,袁术似乎是调兵去霸占了宛城……

    难道广陵太守张就是陶谦派出来的代表?不过似乎根本就没张有说过这回事啊,真要是代表,那么盟誓的时候也会多少插一根代表其人的旗帜,但是真没有看到有什么陶字的旗子。

    现在倒好,关羽没来,华雄怎么办?

    本来斐潜还想着要不要看看刘备,接触一下,可是现在居然刘备还没有来,鲍信和曹操就已经兵前去攻打董卓了!

    况且两个人合并一处,数量也是不少……

    鲍信自己本部济北郡兵一万左右,曹操所辖的曹家军,也就是他募集的新兵大约是五千,然后还有一个跟着曹操来一个人似乎叫卫兹的,也带了两千的兵马,另外张邈虽然没有出战,但是也拨派了三千兵力让曹操带着,这么一来,鲍信和曹操兵力就已经接近两万了。

    两万的兵力啊,这根斐潜印象中的曹操之败所辖的兵力完全不相符,多了好几倍啊……

    现在的曹操真的会失败么?

    斐潜自己都没有了把握,便独自回到了帐中。坐了一会儿,想来想去还是有些不妥,便起身前去找黄忠。

    斐潜自己虽然有学过《六韬》,但是那都是纸上谈兵,还没有经过实地的验证,对于士兵的战斗这一块,也没有什么经验,所以干脆来寻找专业性的人士。

    至少在从襄阳到酸枣,这一路上看黄忠指挥若定,得心应手的样子,不管怎样肯定要比自己要强上一些,所以,有问题还是来请教黄忠比较合适。

    黄忠和黄成就住在斐潜帐篷的隔壁,走几步路也就到了。

    其实这几天,黄忠都有些坐卧不安了,毕竟自己儿子的病情就像是压在心中的石头,一日不解决,这个心就沉甸甸的,虽然他也知道,斐潜在酸枣驻留也是应有之意,但是多少还是会担心和忧虑,这也是人之常情。

    斐潜见到了黄忠和黄成,第一句话没有问自己的问题,而是和黄成说道:“叔业,烦劳你去清点一下军中物资,看看有什么需要短缺的,若是普通物资,就及时补充,若无法补充的,也列一张清单给我。”

    黄成说道:“正使,我等也要出了?”

    斐潜点了点头,虽然没见到刘备三人组有些遗憾,但是时间不等人,也该动身了。

    “那我马上去准备一下!”黄成便叉了一下手,领命出去清点军资储备了。黄忠本来也要跟着一起去,却被斐潜拉住了,说道:“汉升,那个事情让叔业一个人就可以了,我这里有些问题还想向你请教一下……”

    黄忠得知即将出了,心情也转好不少,便笑着说道:“正使太过客气,有什么事情只管说来。”

    斐潜其实从襄阳出的时候就想一个问题,现在汉代两军对阵的时候,真的是大将先行相互扯扯皮,然后叮叮当当打一下铁,最后胜利方高呼一声全军掩杀,打铁失利的一方就当即丢盔弃甲狼狈而逃?

    黄忠听了,哈哈大笑,连连摇头,说道:“正使你未曾领军,不知道这个也属于正常,但是你说这个情况,已经是几百年前的习俗了……”

    “几百年……汉升之意,是战国的习俗?”

    黄忠斟酌了一下,说道:“是的,正使你所说的两军将领阵前搏杀,也是有的,但是出现的极少,而且要双方约定,才会出现你所说的情况……”

    原来,因为城池、营盘、军寨等多半都会修建的比较坚固,而一般行军时没有器械,贸然去攻打一个占有地利的部队就有些得不偿失,因此进攻方多半都会邀战,也就是派几个嗓门大的去城门寨门喊话啊,下战书啊什么的,挑逗城池营寨里面的部队出来迎战,来回避自身攻打防御设施的不利因素。

    而占有地利的一方若是觉得相信自己武力可以碾压,才会答应邀战的请求,在战书上约定对阵的时间,双方按照战国时期留下的规矩,斗将斗兵……

    当然身为武将,自身的武勇也是非常重要的,若是能在斗将中获胜,对于自己一方的士气提升也是有很大的正面作用的。

    但是!

    这样的情况极少。

    毕竟自家有地利,占了优势,很少有将领愿意舍弃自身的优势反倒去迁就敌人的……

    况且所谓斗将大战多少回合的“回合”两字,其实就是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战车当中产生出来的——

    在春秋战国时代,贵族武士的战车在相邻几米距离上疾驰而过,兵器相交的一瞬是“合”。如果都没有击杀对方车上的御手,战车也不能立刻停下,必须保持度缓缓转弯,在远离“合”点的地方调头,重新加再“合”一次,这个转弯过程就叫“回”。

    而到了战国后期,因为单骑走马逐渐替代了战车,像战车这样的兵器也就从历史当中逐渐退出了舞台,因此所谓的回合斗将,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一种古老的仪式,不再常见了……

    斐潜不由得有些愣,这个真是有些颠覆斐潜的观念,一时间颇有些难以接受……

第一八九章 正卒和辅兵() 
斐潜期期艾艾的说道:“那么……这个,这样的话,那岂不是基本上来说个人的武勇起的作用就小于整体军团的作用了?”

    黄忠说道:“差不多吧,规模越大的军团作战,个人武勇所能起到的作用就越小,一般来说,若是达到万人级别,那么基本上比拼的是军团整体的作战能力和统帅的调派应变力了,勇猛的武将在突破或是打击单个小部分军势上作用比较大,但是所谓的万人敌……”

    黄忠摇摇头,表示那个事情比较不靠谱。

    黄忠接着说道:“有一种情况,就是野外遭遇,见到对方军阵严正,一般也会派一两个武力高强的将领前去叫阵试探一下,这个时候叫做阵前单讨,除了回合之外,还会出现另外两种武将对讨模式,一个是对圆,另一个是拖刀……”

    黄忠接着解释说明,战国后期一直到汉代,为了鼓舞己方士气并打击对方的士气,有时候还是出现邀战单挑。

    但是骑战和战国时期的车战已经大不相同了,因为马要比战车灵活的多。所以将领的两骑对战并不是仅仅单靠一次冲锋的冲击力,即所谓的回合制来进行对决,还有另外的两种模式:

    ——第一种,对圆,就是为双马同向小半径转圈,半径的大小依据双方骑手兵器可以相互形成杀伤决定,在此种状态下就属于是较长时间的接刃战;

    ——第二种,拖刀,双马同向一前一后的近距离追逐战,此时一般是一方逃逸,一方追击,根据马匹的度以及爆力来决定追逐的时间长短。

    斐潜点点头,明白了,关老爷的拿手好戏之一就有拖刀战……

    随着黄忠的讲解,斐潜算是弄清楚了,在汉代因为战争规模不断的展,从战国到秦国,再到汉代,参战的人口不断的再扩大化,许多原本春秋战国时期的东西都改变了。

    原本战国时期诸侯国限于自身的国力,另外一个方面也受到生产工具上的限制,所以不可能动大规模的人口进行战争。另外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还算是比较讲究周礼,所以就产生了一些靠双方勇士一决胜负而决定战争的方式,后人就称为单挑制胜。

    但是到了战国后期,由于动员参战的人口越来越多,战争的目标逐渐从打击对方将领,逐渐转变为削弱敌军的战斗力,因此战争目标的转变,也导致当时很多原本的周礼规矩被完全破坏了,诡诈的战争艺术逐渐抬头。

    如此一直展到了汉代,阵前单挑已经不能完全决定一场战役的胜利了,决定战争成败从个人武勇转向了更多的方面,比如后勤,比如训练等等……

    特别是粮草。

    粮草一断,军心必乱,再勇猛的人也抗不住三天吃不到饭……

    黄忠说道:“因此军阵中不仅是作战的正卒重要,甚至辅兵也很重要,有时候还需动用到地方的杂役和民夫,但这些一般来说也可以算是地方负责的范围,所以也可以不算在内……”

    “正卒和辅兵?”斐潜问道,“这个是怎么分的?我们带着的这近千兵甲似乎都没有分什么正卒和辅兵啊?”

    黄忠说道:“我们本来就人少,带的也都是正卒。这么说吧,正卒是经过训练,可以上阵杀敌,也可以做一些杂务,但是辅兵一般来说没有经过什么训练,主要从事杂务,比如建设营盘,转运粮草等,必要时也可以上阵,但是作战之力么,两者就相差甚远了。”

    斐潜点了点头,心中想到,那么说起来,曹操所募集的那些新兵,大概就是处于辅兵了,而鲍信所带来的一万左右的兵士,可能就包括正卒和辅兵……

    至于张邈派给曹操的两千兵甲,则应该多半是正卒才是。

    根据黄忠的说法,一般情况下根据行军路程和补给难易,正卒和辅兵的比例有所不同,但是辅兵最少也要有三成左右,这样在搭建营盘和转运粮草的时候,才有足够的人手来用,否则就要斐潜一行一样,让正卒来从事这些工作。若是没有战时倒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战时本身就吃紧,然后又要消耗正卒的体力来做这些杂务,必然导致恶性循环……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上军、中军、下军的称呼,这也是就是最早的“三军”的由来。

    上军,当然就是专业战兵了,是国家的主体野战和对外作战武装力量。

    中军,一般是担负警备任务和防守任务,是防御为主的军队。

    下军,就是劳役性质的军队,从事工程运输后勤保障性质的作战任务了。

    当然到了汉代,时代不同,其性质也就不同,

    按照黄忠的说法,所谓的正卒,最初募集入伍的士兵,因为没有经过什么训练,所以一般性只能担任劳役任务,然后一般要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进行训练,在这一年内的士兵只能担负城乡守备性的任务,非特俗情况下,不进行野战正面肉搏的任务,而正卒,大多是指入伍一年以上的士兵,此时才正式担负作战任务,充当中坚力量,也就是担任面对面的肉搏部队。

    因此刀盾兵、长枪兵、大刀兵都必须是正卒组成,这些兵种直接参加肉搏,若是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很容易在战场上直接崩溃,导致溃败。

    另外专业性比较强的兵种也多半是正卒,比如弓箭手,比如骑兵……

    “这样的啊……”若是按照黄忠的说法,鲍信和曹操的联军看起来是两万人左右,但是实际上作战的正卒也就是不到一万,看起来水分这个东西,真是到哪都有啊……

    如此一来,这一次鲍信和曹操的联军能赢么?

    也不知道董卓方面是如何的应对?

    正常来说大军一旦开动,这个动静是没有办法像后世有什么仿生学,可以隐藏的,况且关东联军又是抱着一杆匡扶社稷的大旗而来的,更不可能对大军前进路途上的村庄进行封锁和屠杀,因此必然会被董卓方面的斥候所探知……

    只是不知道,这次会是华雄率军前来么?

第一九零章 吕布的小秘密() 
洛阳城西北,北邙山附近一处大营中。

    一阵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