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诡三国-第3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扬大营上空,浓烟滚滚,兵卒的抵抗在张扬授首之后几乎是如同积雪遇到沸水一般,迅速的消融了,装扮成为胡人头领的黄成正在带着手下收整降兵,准备押送到平阳接受整编……

    落在后面的於扶罗看着已经是完全崩溃掉的张扬大营,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中郎,你让人冒充我的人,是什么意思?”

    “放心,我会让人宣扬说是他们要强抢胡人的战马,然后才发生了小小的摩擦……”斐潜呵呵笑着说道,“严格说起来,我队伍里面的胡人也不少啊……况且并州胡人杂居,大大小小部落数不胜数……”

    整个事件,就是张扬和胡人之间的矛盾,和斐潜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当然,其他的人相信不相信是另外一回事情,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於扶罗皱着眉头,张了张嘴,想说一些什么,但是最后还是没有说。

    斐潜说的也没有错,并州胡人杂居,部落也很多,大大小小,从几百的到几千的都有,这样一个千余人的胡人队伍,确实不好说到底是属于哪一方的。

    只不过看到斐潜的人装扮成为了胡人之后,於扶罗多少觉得不安,这要是混进了自己的队列当中,又应该怎样来分别呢?

    实在不行便只能是让部落头人来认人了……

第六五一章 站队很重要() 
上党之地,原先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王公贵胄之地,原先晋地三分,最早的战国霸主就是其中之一的魏文侯,而赵国的稷下学宫也距离这边不远,因此不管是从文风还是武学,这一块地区曾经也是站在了时代的风尖浪头上的。

    但是有起自然有落。

    迫于北部的胡人侵扰,还有相互之间的生活习惯的影响,尤其是在南匈奴投降归附北匈奴逃窜之后,并州作为对抗胡人的重要性就逐渐没落了,朝廷对于并州的投入和关注度也逐渐的下降。

    尤其是在并州几个大佬愚蠢的站错了队伍之后,这种影响就越来越大,直至现在,上党已经丧失了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地位,彻头彻尾的沦落成为了一个边缘郡县。

    上党太守温浩,是太原温氏之人。

    太原温氏,还有一个叫温恕的,现在正在涿郡当任太守职位,因此,温氏也算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地方性的家族。

    现在温浩就站在壶关城头隘口女墙之后,望着远方那些井然有序的进出营地的兵卒,默然不语。

    之前那个地方是张扬的营地,现在自然已经属于哪个护匈中郎将。

    原来以为是要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没想到张扬竟然就这样轻轻松松的被打败了,生死不知……

    一队队的兵卒正在收整四周散乱的器械、旗帜,将损坏的寨墙营帐等等拆下来进行更换,收拢对于被战马践踏破坏的物品,押解投降的张扬残部往西徐徐而去。

    繁杂无比的事情,却像是做的轻松如意,部队运转之间也似乎没有因为胡人和汉人混杂而出现了什么争吵,似乎是兵卒每一个小队都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要做什么要怎么做一样……

    这让温浩看的全身有些发寒。

    这一辈子,温浩见过的军队多了,自己也组织过郡县里面的兵卒,当然知道这面前似乎是平平常常的事情,实际运作起来有多么的困难。

    五人为伍,十人为什,为何要在其中加上伍长和什长作为最基本的兵卒士官,就是因为人一多,就难以有效的沟通和管理。

    想面前关下这样,近万人如同一人一般,运转如意,浑然不乱,这种对于部队的掌控能力,足以称之为名将。

    “鲜卑败于其手,未必为虚名也……”温浩轻轻的蠕动了一下干瘪的脸颊,花白的胡子颤动了几下。

    上党郡丞郭昶在一侧说道:“明公,当下如何处置?”

    郭昶也是太原人士,虽然说朝野当中有规定,郡守权重之职不得由本地人出任,太原虽然和上党就连在一起,按道理来也应该避嫌,但是并州这一块地皮,确实不怎么讨喜,所以现如今上党可以说就成为了太原的延伸出来的触手了。

    温浩不仅要为上党考虑,甚至要还要为太原着想,到了他这样的年龄,自身能活多少天,能活得怎样,已经不再是他首要考虑的问题了,他更多的想着家人和家族未来。

    “若何,可若何?”温浩摇了摇头,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先准备些许劳军物资,送抵关下罢……”

    ××××××××××××

    战场上燃烧的灰烬还未完全散去,兵卒手中的长枪锋刃上的寒芒,营寨木桩上的烧灼的痕迹,还有地面上尚未掩盖的斑斑血迹,让一些胆小的人都有些瑟瑟发抖起来。

    虽然是上党温浩下令组织的劳军队伍,但是在队伍当中未必都是温家的人员,一些小官吏也夹杂在其中,很自然的分成了几个小群体,轻声交谈着什么。

    他们一边窃窃私语,一边目光都在兵卒身上,还有营寨大门处巡视,他们服装各异,官职也不近相同,但是有一点一样的是,他们是上党,或者是太原的各个家族的触手,来见斐潜自然是负责着要将相关的资讯传递给本家的责任。

    不过在他们眼中,多多少少都略有一些担忧的神色。

    这个世道,胡人就不说了,几百年的老对手了,但说自家的问题,先是黄巾,后来是黑山,接着又是张扬,现在又是斐潜,接下去还有谁?

    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

    对于大家族当中的人员来说,一种是以功名利禄,家族兴旺为奋斗的目标,一种则是小富即安,平安就好。

    他们大多是上党和太原两郡的乡间大户。

    他们在这里展了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有的几百年了,虽然先后经过胡人的侵袭,黄巾之乱,可是根基还在,家族仍然还是在这里。

    上党温太守派遣郭昶过来劳军,这些乡间豪右的小触手们自然跟着来了。

    上党原先也是人口大郡,但是因为朝野对待胡人的策略的问题,上党的人口在经历了多次的北地内迁之后,不但没有增加,反倒是减少了。

    因为那些内迁的士族,往往都并没有在上党停留,而是往东迁徙到了更远的地方,就像平阳的鲍氏,现在在北地已经没有鲍氏的什么名人了……

    当然还有一些小家族在上党留了下来,这些人之前是五原的,或者是云中的,或者是雁门的,但是因为胡人的南迁,尤其是南匈奴人、鲜卑人、乌桓人的三重作用之下,不得不一步步的退到了上党,却因为家族财力所限制,并不能像大豪强那样再继续往东,便只得与此休养生息起来。

    这些人凑在一起,轻声议论着,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各怀心思,对于斐潜来到上党壶关之下这一件事情,看法和态度也并不相同。

    斐潜虽然现在打赢了鲜卑,打赢了张扬,但是一定能够确保在将来就可以稳居上党,或者是持有并州之地?

    毕竟张扬还是云中人,而斐潜是河洛人……

    还听说张扬是袁车骑派遣来的……

    郭昶双手袖着,站在营地之前,微微前倾,摆出一副恭候的姿态,对于身后的轻微议论之声不闻不问,就像是听不见一般。

    郭昶来,就是表示一个态度而已,有时候,有没有这个态度很重要,但是现在这个态度,有些耐人寻味……

第六五二章 未来很重要() 
就在郭昶在营寨之外站着恭候的时候,上党壶关的土著令狐琮,令狐孟瑜,已经先行求见了斐潜。

    令狐琮是并州土生土长的士族,从汉武帝时期就在这一块区域生活了,虽然并没有担任过什么朝廷三公之类的重要职务,但是在并州这一块地面上,尤其是在上党区域,声望还是非常高的。

    令狐琮见了斐潜面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给斐潜磕头赔罪。

    “孟瑜为何如此?”斐潜连忙上前搀扶。

    令狐琮说道:“壶关之内,温使君举棋不定,竟拒中郎于关外,乃琮之罪也……”

    斐潜呵呵一笑,说道:“温使君有所顾虑,人之常情,与孟瑜何干?还请就坐。”

    令狐琮坐下之后,又再次拱手赔罪,苦笑了一下,说道:“温使君年事已高,瞻前顾后,听信谗言……唉!”这个事情令狐琮也很尴尬,前脚请了斐潜过来,后脚温浩又觉得斐潜势力太大,有点放心不下。

    斐潜点点头,明白了。

    温浩之前多半是打着让斐潜和张扬两个人在壶关之下斗个两败俱伤,然后温浩自己坐在壶关之上坐山观虎斗,现在结果一看张扬居然是个纸老虎,一捅就破了……

    原本兵力就不如张扬的温浩,现在又怎么敢轻易的放斐潜入关?

    斐潜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孟瑜,关内之意如何?”

    大批的军队都来到这里了,难道仅仅是为了壶关之上温浩的一点点劳军物资,然后就打道回府?

    斐潜的意思也很明确,温浩现在犹豫不决,那么在壶关之内的人员,究竟要怎样选择?

    也就是选择站在那一边?

    站错了队伍,或者是站对了,却威胁到了大佬,都注定了是一件悲哀的故事。

    并州曾经是强大无比的一个州郡,从秦朝至汉初,并州曾经一度拥有近十万的战兵,养马之地天下有六,三处在并州,更有“天封苑”号称出名马之地。还有武库、盐池,人口众多,将星无数,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强横一时的地区,却在一两百年间衰败得不成样子。

    并州衰落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其一,在汉代之初,并州太强大了。“世祖以幽并走兵骑定天下”,光武中兴的过程当中,并州的军事力量是极其强大的。当时河北有一个姓王的号称兵多将广,实力雄厚,刘秀率兵与其作战,久攻不下,进展缓慢,并州寇恂和彭宠突“各发突骑两千匹,步兵千人”,投刘秀并攻之,随之大破。

    刘秀称赞道:“吾闻突骑天下精兵,今见其战,深信不疑。”

    但是,问题就出在这个太强悍上面了。

    刘秀带着河北冀州的兵卒,打了一个月的仗,没打赢,结果并州人来了,咔嚓两下就打赢了,这个……是有几个意思?

    后来刘秀平定汉室之后,为了休养生息,就开始推行“闲修文政”的策略,光武帝宴请这些功臣诸侯们说各位如果没有这样的遭遇会议什么样的方式取得功名利禄呢?

    邓禹说他勤奋好学,可以凭借这样做到郡县的文学博士。光武帝说以你的才华做到一郡功曹也是没有问题的……

    马武说他的武勇至少可以当一个尉督。光武帝笑着说,当个亭长就可以了……

    普通的功曹官秩虽然仅百石,但是这个官职其实就等同于后世的组织部长,虽然可能没有什么局长处长的职位显赫,但是具备相当重要的实权,而一个亭长,则是跟后世的社区里面架设的警务室值班警察,俗称片警差不多。

    这样一高一低的评价,几乎也就注定了并州的地位逐渐的走低。

    但仅仅这样并不意味着没得救,只要跟着刘秀的重文政策,抓紧中央思想,好好修文不就可以了?

    不过很遗憾,并州的第二个因素才最终导致最终的衰落。

    并州之地的学问和河北冀州、豫州汝南一带完全不同……

    因为这一块区域自古以来就和胡人相互交接,许多地方可牧可耕,因此不可避免的就产生了许多争执,更何况这里本身就是三晋所在,自然继承了三晋的文化和被三晋所影响的秦文化,从“桐叶封弟”到“夏政戎索”,在并州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以兵家和法家相互融合的文化体系。

    法家的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变法,可以看作是最早的法家先驱者,也是商鞅变法的前置,还有韩非子也是法家大成者。

    兵家就更不用讲了,在并州,早在战国时期赵国就推行胡服骑射,彻底将兵车这个玩意送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因此并州之地,就成为了兵家和法家的土壤,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秦国焚书坑儒的时候并没有遭受巨大的挫折,自然当西北风改成东南风的时候,已经在朝堂之上把持住了一定地位的儒家,开始着手压迫法家和兵家的人物,也就成为了很自然的一种现象……

    斐潜现在问令狐琮,其实也是令狐琮的一次选择,一次站队。

    令狐琮默然片刻,然后问道:“中郎可是欲入主上党?”

    斐潜沉吟了一会儿,微微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这个事情虽然不方便明讲,但是既然令狐琮问及,也不能当着令狐琮的面讲假话,毕竟令狐氏就是上党土著。

    令狐氏现在没有人担任汉代朝堂的重要职位,并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