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诡三国-第4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直,这个赵子协……你可知是什么人?”斐潜问道。

    徐庶看了一眼斐潜在简报上指出的名字,回想了一下,然后也摇了摇头,说道:“我在平阳时也没有听说过这个人,想必是这一段时间才新到的吧?”

    “学宮的名声大了啊……”斐潜将简报放下,微微的叹了一口气。

    现在的事情太多了,好多都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梳理一遍,就像学宮。

    建立学宮是为了什么?

    除了开启民智,培养人才等等几个方面的作用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培养属于斐潜自己的文化底蕴。

    而文化又是什么?

    有人说文化应该是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等,但是实际上,文化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为某一特定的社会政治阶级服务的产物。

    为何山东士族可以把持住朝廷,并且也没有太多的人觉得奇怪,或是觉得有什么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冀州、豫州的士族有他们自己的在文化上的声音。

    豫州那一块就不说了,颍川前前后后出了多少在朝廷在地方上为官的人,数都数不清,更不用说那些学术上有所成就却并没有出仕的人了。

    在冀州地面这一类的人也是不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赵齐之间就多有高士,特别是齐国的稷下学宫,更是百家争鸣的顶尖学术殿堂,滔滔雄辩的孟子,幽默滑稽的淳于髡,还有“谈天衍”邹衍、“雕龙姡А弊迠'、“天口骈”田骈、“一日服千人”的田巴、“千里驹”鲁仲连,就连文思严整敏捷的荀子等都曾游学于此,高谈阔论、竞相献策。

    斐潜原先的设想就是让这个学宮成为新的一个学术体系,并且衍生出更丰富的文化分支出来,但是现在似乎还做不到……

    这个问题,或许需要一个更强有力的学术方面的领导者才行,斐潜自己没有办法,因为确实是分身无术,而这种事情,原本蔡邕来做才最合适,不过按照蔡邕的性子……

    蔡老头子遇到高兴的事情,估计会兴高采烈的谈天说地然后曲水流觞两三天估计都没有问题,但是遇到这样的麻烦事,多半会不耐烦的直接甩着袖子掉头就走,然后缩回他的小院成一统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因此,现在这个难度还是有一些的。

    “最近流民北上的有多少?”斐潜无奈的叹息了一声,然后暂时先将学宮那边的事情放下,反正一时半会也管不到那一头去,先将眼前的事情顾好再说。

    对于这个,徐庶倒是熟悉得很,根本那就不用翻查资料,就回答道:“前后加起来往北走了十二批了,总共是六千八百余人,耗费粮草四百余石,葛布三百余匹,主要是刀耕火具等等消耗较大,已经下令让平阳再调一批物资前来了。”

    流民在经过了梳理之后,按照籍贯,亲属等等的关系,登记造册,重新建立起基本的秩序,然后组成了最基本的群落,一半指定一半推选出基层的管理者,由其领取发放生产生活用具,最后说明如果在一个群落内的人员能够全员抵达阴山,那么这个管理者会多给二成的土地和物资作为奖励。

    当然也有惩罚措施,在沿途路途搭建起来的简易的兵营,除了补充一些必要的物资,比如盐和干粮等等之外,都会检查一名册上面的人员是否折损的太多,如果一旦发现出现什么异常,就开始检查这个群落的人员和官员的情况,视情节进行处理,如果出现贪腐之类的该杀就杀了……

    虽然不是很完善,但是只需要保持在路途上的基本作用就可以了,然后到了阴山之后,再进行重新组合,对于表现优异的基层的管理者,也就可以提拔起来作为正式的小官吏使用。

    “阴山若能添五万人,趁着春时未了,种些菽、稷之类的,等到秋收之时,我等的日子就好过多了……”斐潜不由得有些憧憬的说道。

    并州好地方不少,但是就是人少,现在只要有人口的补充,后续的发展自然就更有保障了,人口多了,粮食产量上去了,兵源什么的也当然不成问题。

    徐庶也是点点头,然后说道:“现在就是担心工房那边……嗯,北面也要东西,这里也要物资……子鉴现在都瘦了一整圈……”

    “哈哈……也是辛苦子鉴了,嗯,也是需要再给子鉴多增一些人手,主要现在还找不到更多的人像子鉴一样,愿意脚踩实地做些工房事务的人……”斐潜也是头疼,现在绝大多数的士族子弟都只愿意学习经学,对于这些器械和技巧类的还是有些看不上眼。

    “就是不知道到了黑山的太史子义现在如何了?”说道了太史明,斐潜就想到了太史慈,现在太史慈居然是公孙瓒的手下,不过似乎不太受重用而已。按照斐潜的记忆当中,太史慈北上辽东之后还是回到了家乡然后才有了那个请刘备援军的故事……

    太史慈和公孙瓒,在这个期间内发生了什么事情,才导致这两个人最终的分道扬镳?

    “……报!”一个兵卒从外面跑了进来,到了堂下禀报道,“……晋侯与都乡侯领八百余兵卒前来,已到关外八十里!”

第八八一章 不速之客(六)() 
    汉代爵位起先还是按照先秦的二十级爵位来排列的,后来因为采用是举荐制度,所以军功封侯这一个东西就渐渐的流于形式了,再加上汉武帝老人家为了捞钱,开创新的将爵位大量售卖,因此二十级爵位也就不再是一个稀罕的东西。

    但是唯独关内侯和彻侯这两个级别的爵位不太一样,在汉代,要成为一个真正的侯爵,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关内侯是最侯爵当中的最基层的一个级别,因为秦朝当时设立这个爵位的时候,分封的不少人都是在函谷关以内,并且是在咸阳国都之内工作的高官,因此这个爵位只是一个虚衔,一般情况下并没有授予具体的食邑。

    而彻侯,后来因为汉武帝的原因,又改成列侯之称,在大多数的情况下都有具体的食邑了。列侯当中又分县侯,乡侯,亭侯三个级别,而乡侯和亭侯一般都会说是某某乡侯或是某某亭侯,比如曹操封给关老二的汉寿亭侯。

    而都乡候并不是一个叫做“都”的乡侯,而是一种泛称,属于一个荣誉性质的乡侯,并没有具体的封邑。

    临晋侯是杨赐的封号,现在则是杨彪继承了这个爵位,至于都乡候,则是皇甫嵩的爵位。

    “此二人来这里想要干什么?”斐潜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而且这两个人只宣称爵位而避其职位而不谈,又是为了什么?

    但是知道人来了,多少还是要顾及一下颜面和礼节的,因此斐潜便带了徐庶,点了些人马,出城相迎。

    结果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斐潜才刚刚见到了杨彪,还没有来得及问候寒暄一下,就看见杨彪忽然涨红了脸,大放悲声,然后上前就拉着斐潜的手臂说道:“斐中郎啊,大汉危矣!”

    “啊?”斐潜一时之间没能够反应得过来。

    “煌煌神州,万里江山,风华物优。八荒六合,威加四海,举德天授。然如今先有董贼祸乱,后有李郭敌酋,狼子野心,劫掠河南,作乱三辅,竟纵兵奔袭长安,以掳掠屠戮为乐,以屠杀百官为荣!呜呼今未央宫下,生灵为之涂炭,百官形同草芥,陛下危在旦夕,大汉危矣!华夏危矣!”杨彪痛哭流涕,紧紧的拉住斐潜的手臂,声音嘶哑的高声悲鸣着。

    “啊”此情此景,斐潜都不知道要怎样回应才更好。

    “彪乃一文弱书生尔,受李郭二贼所害,兵刃相向,原欲死社稷,然国仇家恨,寄于一身,是故忍辱偷生残喘于世,自知一人之力,难挽天倾,故莽撞前来,厚颜求于中郎,望中郎遣师共赴屠贼,还朗朗之乾坤,荡荡之朝堂也!”杨彪言辞诚恳,泪眼汪汪的看着斐潜,就像是失去了家园的小狗狗在期盼的看着过往的行人

    “啊!”斐潜忽然挣脱了杨彪的手,向着南面长安的方向“噗通”一声就跪下了,“可怜我煌煌大汉啊,竟遭遇如此之祸!大汉啊大汉啊”

    斐潜朝着南面,叫着喊着,伤心不已,泣不成声,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一旁几个亲卫连忙上前,将斐潜团团围住,不停的劝慰着。

    徐庶连忙跑上前朝着杨彪和皇甫嵩拱手而拜,说道:“听闻杨公所言,吾主一时悲切过度,这个此地也不是讲话之所,二位不妨先入关内,暂且休息洗漱待吾主稍许平复之后,再行分说”

    杨彪和皇甫嵩碰了一下眼神,然后转过来对着徐庶说道:“这个也好,也好,中郎如此忠于社稷,吾等亦心有戚戚焉还望且莫悲伤过度才是”

    “唯!”徐庶连忙应下,然后便领着杨彪和皇甫嵩先行去关内落脚了

    **********************

    回到了府衙大堂,斐潜双手抱着脑袋。

    头疼。

    这都叫什么事情啊

    过了一会儿,徐庶回来了,进了大堂之后,和斐潜的目光一接触,两个人不由得都笑了笑

    “”斐潜真的想说一个橘麻麦皮,但是还是忍了下来,一边示意徐庶就坐,一边摇了摇头说道,“这个杨公,真是”

    徐庶坐了下来,然后略带了一些调侃的味道说道:“这是好事啊至少在杨公眼中,中郎是个心忧社稷之人,故而才先用大义来诳中郎”

    “呃好吧”斐潜也只能这样回答。

    大义,是的,大义是一个好东西,追寻大义的人会被世人所敬仰和尊敬,但是一味地只求大义的人却往往没有好下场。

    所以斐潜可以讲大义,但是要按照大义去做,这个就需要仔细的衡量衡量了,毕竟现在整个斐潜的集团,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多个方面利益的集合体,有斐潜自己的,有黄氏的,有像徐庶这样的人的,也有平阳百姓的,甚至并州北地阴山地区等于斐潜有从属或者合作关系的胡人的,这些一切的一切,又怎么能够简简单单就按照所谓的大义来行事?

    更何况,杨彪所说的一切,全部都是真实的?

    “不过,杨公为何至此?”斐潜略有所思,“所欲何为?”

    按照道理来说,杨彪是弘农郡的土著,就连这个临晋侯也是在弘农的华阴附近,虽然说弘农郡被董卓和李儒坏了一大半,但是相信在斐潜所不知道的地区还是会有一些杨家的根基存留下来,就像是地面上的野草,即使是将叶片全部割光,但是深藏在地下的根基却依旧能够在次年又长出新的草叶子出来

    因此,杨彪最好的选择方向就是回到弘农,然后不管是割据弘农函谷关也好,还是重新恢复雒阳也罢,或者是干脆和东面的二袁进行谈判,都是不错的,但是怎么会北上来到了这里?

    真的像是杨彪所说被李傕和郭汜迫害,才来这里搬救兵的?

    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杨彪到底是想要做什么?

    只是路过,最终还是要去弘农的,在斐潜这里能捞一把就捞一把?

    还是已经盯上了斐潜现在手中的地盘和军马,想要来一个鸠占鹊巢?

第八八二章 不速之客(七)() 
    当年还在后世的时候,斐潜也看过三国,然而都是囫囵吞枣,猪八戒吃人参果,知道读过了,但是不解其味,更不用说深刻理解了,而现在各种事件,各种形式却不得不逼迫着斐潜去更深入的了解三国。◢随*梦◢小*。lā

    因为在这里,没有人可以代替斐潜自己做决定,任何事情,甚至是偶尔的一言一行,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汉代,讲究的是一诺千金,看重的是一言九鼎。

    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是不能随意更改的,像后世打着“心直口快”的招牌胡言乱语的,或者说见势不对便叫着要收回“所说的话”的,在汉代,基本上都会被人所鄙视,并且会渐渐将这类型的人排除出圈子。。。

    为何杨彪一上来就悲天怜人的大放悲声,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在这种情况之下给与斐潜压力,迫使斐潜说出一些原本正常状态之下不会说出的话语,然后自然就可以顺着杆子向上爬了……

    斐潜都还记得有一个叫做杨瓒的家伙死在了并州这里,像世家这样记仇都能记上几辈子的生物,又怎么会轻易的放弃?

    因此,斐潜自然也要多出几分的小心谨慎来。

    权利就像是一种精神上的毒品,尝过一次之后,便会上了瘾。

    徐庶似乎是觉得大堂之内有些口渴,便让在大堂之外的侍者去烧些热水来,然后才小声的说道:“中郎,我看杨公多半是以此试探虚实而已……”

    “何种虚实?”斐潜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