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诡三国-第8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重要的事情越不能急,所谓急事要缓办就是这个道理,缓不是指拖拉,而是指的是考虑周全之后再处理。急切切的将问题抛出来,然后就着急下手去处理,若是处理方向不对,说不定反而会导致问题朝着更恶劣发展。

    斐潜自己很着急,但不能表现出来,而是需要风轻云淡,似乎万事万物都心有成竹一般,否则一方面会被属下看轻,另外一方面也很容易就连带着手下的人员也失去冷静,在判断上形成误差。

    所以斐潜便选择了一个似乎完全不相干的话题作为切入点。

    “冲泡?”荀谌听了这个词语,不由得扬了扬眉毛,这个动作斐潜经常做,不知不觉当中荀谌也就学会了。

    在唐代以前,并没有特别的制茶方法,就连茶砖,也不过就是将新鲜的茶叶摘取下来,然后压制晾干而已,在茶叶产地,大多数汉代人是直接采摘茶树生叶烹煮羹汤的,距离产地远一点的地方就只能是掰碎茶砖,有的习惯会多一道工序,加热烘烤一下碎茶去霉味,而大多数人往往就是直接加入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煮汤,煮沸之后,扬汤去热,撇去浮沫,便端上来饮用。

    这样的习惯一直会延续到唐代,从唐代中叶开始,煎茶的手艺就从北往南大规模的流行开来,甚至还有详细的规定,要灸几次、碾几下、罗几遍等等,形成细微的茶叶粉末,然后再根据水沸腾的程度,再二沸的时候投入茶壶烹煮,分饮。这唐代盛行的备器、选水、取火、侯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酌茶一整套的饮茶模式,被当时的留学生学走了,然后一直沿用到了后世。

    宋代开始有斗茶,也叫做点茶。明朝才有冲泡茶,这还得益于朱元璋。因为朱元璋知道民间疾苦,所以罢贡团饼茶,只让上贡散茶,所以导致叶茶、草茶独盛,茶风也为之一变。散茶代替龙团凤饼,炒茶工艺逐渐流行,六类茶类开始逐步确立。后世的泡茶法也多是明代撮泡的延续。

    至于辫子朝,就只懂得躺在明朝的尸骨上吃喝,在这个方面上,没什么贡献。

    并北是没有正儿八经的茶叶的,但是斐潜知道,后世的山西有一种茶,苦荞茶,所以斐潜就让人去找了,没想到这些苦荞,在太行山里面倒是挺多……

    不多时,苦荞茶端上来了。

    斐潜晃了晃茶碗,看了看略显的有些发黄的茶汤,端起来闻了一下,嗯,还行,焦糊味只有一点点,不是很明显,大部分都是纯粹的荞麦清香,很是宜人。

    荀谌也是一样,闻了一下,微微点点头,端起喝了一口,又点了点头,然后再喝了一大口,“麦香扑鼻,略有甘甜,倒是不错……”

    “不仅如此,此物与普通茶饼一样,亦可消食……”斐潜敲了敲茶碗说道。

    荀谌端着茶碗,眼珠子转悠了一下,几乎是立刻反应过来“哦?不知此物所产何处,所费几何?产量多少?”

    “此物,便是黑山特产……产量倒也不少……”斐潜也喝了一口,然后放了下来,说道,“至于所费么……呵呵……”

    或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黑山部众很多都在山间旮旯里面种了这种并不是非常需求肥沃土地的苦荞,并且也正是因为这样,这种苦荞,因为结籽比起普通荞麦还要小,若是直接食用,味道不好,但是连籽带叶一同炒过之后再冲泡,倒是有一股别样的麦香味。

    苦荞因为有健胃消食的作用,所以若是饥饿的人,难免会越吃越饿,不过这个副作用对于草原上的胡人来说,无疑就是福音了……

    虽然说从南方采购来的茶砖利润也不错,但是哪有自己掌控了一个茶源,从头赚到脚,来的更黄更暴力的?

    更何况这些茶源根本不需要挤占原有的耕地,只需要那些安置在壶关上党太原的黑山民众继续种植生产就可以了,成本低廉的相当可以。

    光这一项,和胡人之间的贸易利润,斐潜就可以增加至少三四成!

    荀谌听了斐潜的话,再看着茶汤,眼中几乎都可以放出光来,摇了摇头,说道“……恭喜主公!这真是……真是……”

    荀谌看着手中的茶汤,已经找不出什么话语来形容了,或许是用一本万利也不为过,虽然惊讶,但是他也知道,斐潜叫他过来肯定绝对不是仅仅为了炫耀一个新财源的,而是还有另外的事情。

    果然,再添了一次茶汤之后,斐潜挥挥手让侍从都退下去,然后才说道“粱道来报,言及采摘苦荞的黑山众,在山间发现了袁氏兵马……”

    “什么?!”纵然是向来都是沉稳有加的荀谌,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不由得手抖了一下,茶汤差点晃出来。

    斐潜点点头,表示确认荀谌没有听错,然后说道“……估计是山道之间粮草转运不便,这些袁氏兵卒停下来一面渔猎补充,一面等着后续粮草……”

    荀谌端起茶碗,喝了一口。

    斐潜看得见,荀谌的手似乎也有些颤抖。

    对于当下来说,袁绍是一个庞然大物,和外强中干的杨氏截然不同。杨氏其实说起来就是一个山东士族化的山西士族代表,虽然讲起来有些拗口,但是实际情况就是如此,和山东本土士族袁氏,虽然名义上是相等,但是实力上差距非常的大。

    别的不多说,单单是从刘秀时代开始,就延续到当下的各项针对冀州和豫州的优惠政策和政治倾斜,并由此产生的遍布天下的门生故吏,就已经是杨氏难望项背的了。

    倒下了一个袁绍,吃肥了曹操。

    死掉了一个袁术,便宜了孙策。

    在历史上经过了多次折腾过的二袁的底子,依旧可以支撑起一个魏国和一个吴国,就足以证明袁氏当下的是多么的强横了。

    虽然知道袁绍将来并不怎么样,但是那是在历史巨人肩膀上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而当下若是斐潜和袁绍开战,有多少人才可以做到“志不强者智不达”?

    “不知何人领军?”荀谌显然也是意识到了这些,但是很快,他就从一开始的震惊当中恢复过来,沉声问道。

    斐潜看了一眼木牍,说道“两面认旗,一个应该是是袁,一个是高……人马么,没有太过接近,黑山众也不懂数数……但是预估至少三千以上……”黑山众虽然不认识字,但是也别小看了基层百姓的智慧。不认字,但是依旧可以照猫画虎画出图案来,只不过数数这个就难为了这些黑山众,只能贾衢根据其描述大概预估一下。

    这也算是就近安置黑山众的一个额外福利吧……

    “袁,高?”荀谌琢磨了片刻,说道,“袁氏将领倒是难以断定,高氏么,应是高干高元才了……”

    “高干高元才……”斐潜点点头。

    不好也不坏的一个将领。要在历史上,高干也好歹挡住了曹操的攻势大半年,比起袁绍那几个儿子都强不少,当然也不能说他是二流顶尖的,大概中等就是了。由他来领军,说明袁绍对于并州上党太原一带,既重视,也不并非多重视。毕竟现在袁绍的主要方向还是在干死公孙瓒,消化幽州地盘上。

    “袁大将军……”斐潜摇摇头说道,“莫非大将军已定幽州?欲拓并州?似乎有些蹊跷……”

    战不是不能战,但是这个战争一旦展开,就不是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能结束的了。这么快就和袁绍正面怼上,这段时间东奔西走,吃下去的都还没有消化完全,就要剧烈运动,这不犯阑尾炎就怪了……

    荀谌捏着胡子,沉吟片刻,是若有所思的说道“主公所言甚是。以某之见,大将军未必想要与主公交战!”

    “哦?”斐潜看着荀谌,问道,“友若请讲。”

    荀谌捋了捋胡须,说道“若以兵卒计,三千之数,不为少,亦不为多也,若大将军欲夺并北,所遣绝非此数才是,此乃其一;其二,未沿河内大路进军,直取粮草转运困难,山间崎岖之道,所为之何?唯有争时也!故而某斗胆推测,主公返平阳之事……大将军尚未知之……”

    荀谌最开始说的慢,后来便渐渐加快了速度,“……故而,大将军此番进军,非欲战,乃欲取也……”

    “哦……”斐潜听明白了,琢磨了一下,觉得荀谌说得还是很有道理的,也不由得悄悄的舒出一口气。

    这就是谋士的好处了,斐潜之前只考虑到说万一和袁绍正面肛起来,麻烦就大了,毕竟袁家在河东不管是经济还是人口,都远远超过了斐潜,而且现在斐潜铺开的摊子太大,搞不好袁绍一出什么阴招,斐潜后院就翻腾起来了,所以,能暂时不打就暂时不打的好,拖过几年再说,到时候斐潜地盘稳定下来,而二袁又相争起来,此涨彼消之下,自然就好过现在就翻脸。

    “善!”斐潜点点头,说道,“不过……嗯,某明白了……”

    斐潜没有将问题问出来,只是看了看荀谌的眼神就知道答案了,虽然心中多少有些不舍得现在就离开平阳,不过毕竟眼下是大事,不容得有过多得儿女情长,便转口说道“一事就不烦扰二主了,友若,吩咐下去,集结一千骑兵,某明日出阵上党!让张绣张伯锦随军,统领先锋!平阳之内……便托付友若了……”

    “唯!敢不为主公尽力!”荀谌离席而拜,领命告辞退下。

    若是如同荀谌所说,袁绍派遣这一支军队,有很大的可能,就是之前听闻斐潜挂了,然后过来抢地盘的……

    毕竟袁氏大旗高高的飘着,若是并北真的无主了,那么派个高干什么的带些偏军过来插个旗帜也是正理。要抢地盘,自然是要抢些时间,所以宁可走风险更高的山路,也没有选择去走需要绕远路,要花更多时间的官道。

    按照这样的思路,那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便只有一个。

    就是斐潜亲自跑一趟,让袁绍派遣过来的这一支军队,不管是高干统领,还是袁氏的某个子嗣亲属统领的队伍,亲眼看见征西将军斐潜活生生的模样,那么之前所传的征西将军亡故的消息自然不过就是谣言而已。

    那么袁绍就有很大的可能会打消继续进攻的,毕竟争夺有将主在的地盘和无主之地的战争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当然,这样也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但是具体将来会怎样发展,谁也不敢打包票,万一袁绍脑抽抽了呢……

    。

第1263章 秋天里的一场火() 
随着郑氏反叛的尘埃落定,长安周边又似乎重新恢复了生机,人终究是要活着,要吃饭穿衣,而且几个和郑氏有牵连的小士族豪右的纷崩垮塌,也让相当一部分物资得以在市面之上流通,缓解了三辅地区原本物资紧缺的局面。 小 说    .

    就像是和跌倒嘉庆吃饱一样。

    虽然郑氏、庞氏等并不想和那么的肥硕,但是只是让长安三辅地区吃一吃,也还是挺舒服的,要不是征西将军斐潜已经确定暂且放下刀,说不准贾诩徐庶庞统都有些吃上瘾了。

    市面上趋于平稳,加上秋获渐渐展开,整个三辅地区的生气有重新焕发了出来,包括原本死气沉沉的种府。

    不过当下的种府,已经不是种邵做主,而是种。种也并非当年在并北,愣头青一般的性格了,种老爷子死了,种家的重任便压在了肩上,不知不觉当中也就收敛了许多性子。

    种邵已经是入土,热孝之期也已经过去,门口的黑白灯笼也是撤了下来,虽然没有披红挂彩,但是也算是进入了正常的生活节奏。

    种站在院中,望着四四方方的天空,长长的吐出一口气。

    钟家虽然在权柄上摸了一把,但是没有能够握住,最终从手中滑落了,纵然是如此,钟家却记住了曾经在手中权柄的质感和香味,难以忘怀。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站在高高的殿堂之上,俯视众生。

    若是从未品尝过这样的滋味,也就仅仅是存于想象当中,或许还不是那么的难受,但是已经体会到了如此甜美的味道之后,想要再次忘却,就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少郎君,韦户曹来了……”钟家的仆从禀报道。

    “啊,有请……”种下意识的说道,然后很快就改了口,“不不,还是某亲自去迎一下……”

    不一会儿种就迎着韦端有说有笑的往厅堂内走,两人都是满面的笑容,但若是细看的话,种的腰却好像是更弯了一点点。

    韦端现在是京兆尹的户曹,虽然只是个四百石的位置,但是这里是三辅之地,比起一般的郡县的户曹又高了三分,因此倒也一扫之前对于征西将军斐潜指指点点的模样,若有言及,必然双手朝上一拱,以示尊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