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官给你半天的时间,认真思索,做出决定。”
“本官可以明确告诉你,做出任何的选择都不用担心,本官既然留下了你的性命,就不会再次动手,除非你想着算计本官,所以你不用考虑本官的想法,也不用在意曾先生的劝诫。”
说到这里,吴宗睿看了看依旧跪在地上的乔明俊,转身准备离开了。
“大人,我已经做出决定,进入漕运三千营,跟随在大人的身边。”
吴宗睿看了看身边的曾永忠,再次转身,看着依旧跪在地上的乔明俊。
“这么快就做出了决定,说说理由吧。”
乔明俊终于抬头,看了看吴宗睿。
“我想活出样子来,在大人的身边,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曾永忠的脸色瞬间变化,看着乔明俊,打算开口说话。
吴宗睿挥挥手,示意曾永忠暂时不要开口说话,让乔明俊继续说。
“大人说了,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我记住了,如果有机会,那些算计过我的人,我会让他们付出代价。。。”
曾永忠忍不住,打断了乔明俊的话语开口了。
“乔明俊,你这是什么意思,难不成你有机会了,还想着对大人动手吗。”
“先生,我没有这样的想法,绝不敢有这样的想法。”
“你凭什么让大人相信你。”
“我、我没有办法让大人完全相信,但我可以发誓,大人给了我机会,我会用性命来回报大人,如果我违背了誓言,死无葬身之地。”
吴宗睿笑了,看着乔明俊开口了。
“说得好啊,本官要给你机会,让你扬眉吐气,以前你虽然是四海帮帮主,可为了四海帮能够在漕运码头立足,为了麾下的兄弟衣食无忧,不得不忍受一些屈辱,说到底,你始终没有能够做一次真正的自己,现在想着跟随在本官的身边,做回真正的自己。”
“人嘛,总是需要有奔头,你跟随在本官的身边,如果得不到任何的利益,得不到任何的好处,那也不可能完全的忠心,说到底,你当初创立了四海帮,让麾下的兄弟衣食无忧,现如今跟随在本官的身边,同样要得到好处,这个好处就是抬头做人。”
“忠心不是无缘无故的,总是需要得到一些东西的,世情就是如此,你提出这样的要求,本官可以理解,本官和你之间,实际上就是契约的关系,看看是不是能得到相互需要的东西。”
“本官认为你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本官也要提醒你,那种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做法,最终是被唾弃的,你如果认为跟随在本官的身边,可以用性命想报的方式,达到自身的目的,本官绝不会答应。”
“跟随在本官的身边,最为重要的是忠心。”
“你的想法,本官可以理解,本官也愿意助你完成心愿,但你要记住,本官绝不会给你承诺,更不会以虚幻的承诺,换取你忠心耿耿。”
“你记住一句话,可以用来交换的利益,可以被更大的利益所取代,你忠心本官的出发点是达到自身之要求,一旦有人给你更加好的条件和诱惑,你会毫不犹豫的背叛本官。”
“如果你以这样的心态来做人做事,本官可以明确告诉你,最终你不会被任何人容忍,等待你的将是一无所得。”
“不要因为自己吃过苦,独自打拼获得了一些东西,就认为这世上都是利益交换。”
“本官所说的这些话,你好好理解。”
“本官该说的话都说了,你好好想想,本官不想你那么快就做出选择,想想你是不是能够做到本官所说的话语,能够做到一切好说,做不到最好去过简单的生活,免得将来没有后悔的机会了。”
走出屋子,跟随在身边的曾永忠,颇为着急的开口了。
“大人,我真的没有想到,乔明俊是这样的人,这都是我的失误,没有弄清楚,我觉得乔明俊这样的人,不能跟随在你的身边。”
吴宗睿看了看曾永忠,叹了一口气。
“先生,你以为跟随在我身边的人,都会无条件的忠心耿耿吗,这种可遇不可求的事情,我压根都没有想过,乔明俊明确提出了要求,我就要想办法然他达到愿望,否则我没有多大的资格要求乔明俊做什么。”
“乔明俊能够在我的面前提出要求,就是认真思考过的,其实先生给他说及此事,他就下定了决心,所以我的话语也非常明确。”
“谁都有起伏的时候,要对自身有准确的判断,尽量避免这等情形的出现。”
“说来我还要感谢先生,让乔明俊说了实话。”
“乔明俊今日要是不说出那些话语,我根本不会让他在我的身边做事情。”
。。。
吴宗睿的一番话语,让曾永忠说不出任何的话语来了,在他看来,吴宗睿十八岁的年级,对世态炎凉有着如此深刻的认识,太少见了。
跟随在吴宗睿身边做事情,曾永忠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不能说没有一点的私心,现在看来,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吴宗睿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认识,很多方面远远强于熊廷弼,将来的成就,也要远远强于熊廷弼。
第一百七十章 适可而止()
十一月底,漕运因为气候的变化停止,来年二月才能够恢复。
漕运总督府已经完成一百五十万石漕粮的运送任务,保证了京城和北方粮食的供给,这次皇上倒是没有下旨,仅仅是户部发来了敕书,对于漕运总督府的功劳予以了赞誉。
漕运兵丁的名气倒是出去了,大力的打击,让漕运沿途的匪帮,绝不敢妄动,南直隶以及浙江一带的匪帮,要么被漕运兵丁毫不留情的剿灭,要么就是偃旗息鼓,暂时的躲避。
其他的匪帮,多多少少知晓情况,这个时候若是还想着出头,那就是找死。
这一切,都是漕运三千营的功劳。
漕运总兵赵世奇得到了兵部的赞誉,不过他很聪明,没有将漕运三千营的事情禀报兵部。
有意思的是,漕运总督杨一鹏大人,也没有询问什么。
月底的时候,赵世奇居然拨付了五千两白银,给了漕运三千营,说是饷银,吴宗睿当然不会拒绝,他知道这里面的意思,赵世奇得到了赞誉,也就引发了兵部的注意,有了被提拔重用的机会,暗地里给予一定的感谢,也是应该的。
朝廷里面的局势,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内阁首辅成基命致仕,内阁次辅周延儒如愿以偿,成为了内阁首辅,三十七岁的周延儒,掌握了最大的权力,得到了皇上高度的信任,可谓是踌躇满志,很可惜,此刻的周延儒,意气风发,压根不会想到,同样为内阁大臣的温体仁,已经开始处心积虑的算计他了。
这一切,对于淮安府城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眼看着春节临近,繁华的淮安府城,变得异常的热闹了。
漕运停止,并不意味京杭大运河的运输也停止,这个时候,大量的民船,开始通过大运河,将诸多的商品源源不断的运送到京城和北方去。
信义帮和长恒帮的生意火爆,不计其数的商贾找上门来,恳求他们帮忙运送商品,给出的报酬也是很高的。
北方遭受灾荒,又遭受后金鞑子的劫掠和流寇的侵袭,可谓是满目疮痍,物资极其的匮乏,不过那些真正的士大夫家族,以及官绅家族,并未遭受多大的损失,他们对于物资的需求还是迫切的,这个时候将大量的商品运送到京城和北方去,就是暴利。
商贾很清楚,真正有能力的漕帮不多,信义帮首当其冲,长恒帮次之。
信义帮帮主秦志锐当然要抓住机会,在漕运码头的事宜稍微的稳定之后,再次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到京杭大运河运输的方面。
信义帮的生意好,意味着能够挣到更多的银子,也保证了漕运三千营的开销。
不过京杭大运河运输的时间不长,也就是短短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北方的气候已经变得严寒,大运河部分地方若是彻底冰冻起来,水路的运输就不得不停止了。
这个年代可没有先进的科技可以破除大运河上面的冰冻。
信义帮一次性的出动了上百艘的船只,运送大量的物资前往京城和北方,而这一次的运输,能够让信义帮赚取到近十万两的白银。
漕运停止,民船开始运输,大运河沿途的匪帮再次的活跃起来,他们不敢打漕船的主意,对于民船则不会客气。
当然了,沿途的匪帮也要看看运输船队的气势,譬如说信义帮的船只,他们是不敢劫掠的,当年夏镇匪帮被彻底剿灭,据说与信义帮就有着很大的关系,大运河沿途的匪帮,还没有谁觉得自身的力量强于巅峰时期的夏镇匪帮。
偏偏这个时候,吴宗睿下命令了,漕运三千营进入修整的阶段,不再继续剿灭大运河沿途的匪帮,这让廖文儒等人感觉到奇怪,但他们绝对执行命令。
漕运三千营拥有的战马已经超过千匹,这里面有信义帮暗地里购买的部分战马,也有漕运三千营在剿灭匪帮过程之中缴获的战马。
战马以蒙古马与河曲马为主,清一色的都是战马。
漕运三千营的军士,总人数也超过了四千人。
吴宗睿原来的计划,崇祯三年底漕运三千营军士的数目达到两千就不错了,想不到仅仅到了十一月底,总人数已经超过四千。
因为军士人数的增加,漕运三千营再次进行了人员的划分,骑兵营总人数达到了一千二百人,斥候营总人数达到了两百人,余下的近三千人,则被分为三个步卒营。
廖文儒以千户兼任骑兵营指挥,刘宁以副千户兼任斥候营指挥、骑兵营副指挥,罗典召以百户兼任执法营指挥,罗典明、罗典勇和秦大龙以百户兼任步卒营指挥。
眼看着漕运三千营的兵力,就要达到卫所的兵力了。
漕运三千营兵力快速的扩充,训练也更加的频繁。
廖文儒等人认为,可能是漕运三千营的兵力扩充的速度太快,需要消耗大量训练的时间,所以吴宗睿要求漕运三千营暂停剿灭京杭大运河沿途的匪帮。
十二月初一,吴宗睿来到了漕运三千营的兵营。
兵营的规模早就扩大了,山坳前方的五里地范围,基本都是禁区,一排整齐的木栅栏,将营地的范围圈出来,寻常人等不得靠近。
山坳里面的营房增加了一倍多,分布在三个山谷之中,斥候营的驻地在最里面的山谷,中间山谷是骑兵营的驻地,外面的山谷则是步卒营的驻地,执法营的军士人数不多,驻地同样在最外面的山谷。
迄今为止,漕运总督杨一鹏大人,以及漕运总兵赵世奇,从未到过这里,也从未询问过漕运三千营的相关情况。
木栅栏外面巡逻的军士,见到了吴宗睿等人,立刻行礼。
木栅栏里面大量的空地,已经是骑兵和步卒重要的训练场所。
吴宗睿下马之后,慢慢朝着山坳的方向走去。
廖文儒和刘宁跟随在身边,几个护卫则是距离五米左右的距离。
“文儒,刘宁,你们或许奇怪,漕运三千营为什么不继续剿灭匪帮了。”
“大哥,军士增加的迅速太快,这段时间的训练也很多,不出去剿灭匪帮也是可行的,我已经告诉他们,这个春节都不要想着歇息,同样要展开训练,不过这次招募的两千余人,还真的不错,服从指挥,最为重要的是能吃苦。”
吴宗睿看向了刘宁。
刘宁搔了搔头皮。
“少爷,属下没有什么可说的。”
吴宗睿微微摇头。
“漕运三千营暂停剿灭运河沿途的匪帮,并非是因为将士数量大规模的增加,其实让这些新进的军士参与厮杀,有着莫大的好处。”
“可我们不得不暂停,十月到十一月的漕运很顺利,一百五十万石漕粮悉数运送到京城和北方,户部和兵部都有敕书,予以了表扬,以前的漕运,因为种种原因耽误了,为什么这一次如此的顺利,朝廷的那些老爷们,难道没有疑问,只不过北方遭受了太多的磨难,粮食匮乏,所以他们隐忍不发。”
“杨大人和赵总兵,同样明白其中道理,他们知晓漕运三千营的骁勇。”
“京杭大运河沿途的匪帮,与地方官府多多少少都是有勾结的,特别是天津卫一带,如果我们漕运三千营的势力扩展到天津卫一带去了,怕是真的引发朝廷的疑虑了。”
“我们必须适可而止,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好在漕运停航也就是两个月的时间。”
“这两个月的时间,你们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务必抓紧训练,同时从漕运码头苦力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