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明天下-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牵涉到他们的利益。”

    “我一直都认为,朝廷耗费无数的钱粮,调动各方的大军剿灭流寇,不可能成功,也不可能彻底剿灭流寇,剿灭流寇是表面的,根本还是在于老百姓没有饭吃,如果不造反,就只能等着饿死,饿死是死,造反也是死,造反也许能够吃上饱饭,为何不造反。”

    “登莱之地,与大明其他地方不一样,市舶司严格征收商贸赋税,士大夫家族拥有的耕地被严格限制,百姓连续三年的时间没有缴纳田赋,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粮食,就算是马上遭遇到灾荒,也不用担心饿肚子,如此的情况之下,谁会去造反。”

    。。。

    卢发轩听得很仔细,等到吴宗睿说完,紧跟着开口了。

    “大人的意思,下官明白,若是大明各地都是登莱之地这样的情形,流寇不可能存在,后金鞑子也绝不敢嚣张,可惜啊,下官很清楚,大明其他的地方,不可能出现登莱之地这等的情形。”

    “大人放心,下官知道怎么做,不管发生什么样的情形,下官都会跟随在大人的左右。”

    吴宗睿点点头,脸上的神色颇为平静。

    “路廷兄,抽时间将家人接到身边来,有他们照顾,你也能够更加安心的做事情,待到征伐结束,我会专门找到史可法和崔云辉,让他们也将家人接到登州来。。。”

    吴宗睿还没有说完,卢发轩很快开口回答。

    “大人,明日下官就派人回到老家去,将家眷接到登州来。。。”

    吴宗睿看了看卢发轩,苦笑着开口了。

    “路廷兄可不要误解了,家人能够到登州来,就尽快到登州,若是有什么困难,也不要勉强,其他方面不要多想。。。”

    。。。

    吴宗睿最为关注的是商贸方面的事宜,登莱之地能够繁华,依靠的还是商贸,府州县衙门官吏的俸禄和福利,几乎完全依靠商贸赋税。

    农业是根本,能够让所有人活命,可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想要让社会大踏步的前进,必须要发展商贸,商贸发展了,官府有钱了,百姓有钱了,社会才有可能进步。

    “路廷兄,登莱之地的发展,依靠的还是商贸的发展,这一点你应该清楚,三年前的登莱之地,赤地千里,人口凋零,而真正的开始发展,是海运码头的建立,商贸交易市场的建立,商贸的发展,其他地方不说,看看北直隶周遭,那些被后金鞑子肆虐的地方,已经过去了四年到五年的时间了,依旧是一片凋零,就算是朝廷拿出银子来救济百姓,依旧没有任何的起色。”

    “所以说,登莱之地今后的发展,还是要依靠商贸,你住持巡抚衙门的民生事宜之后,关注的重点依旧是商贸。”

    “登莱商会专门设立了钱庄,表面看钱庄属于登莱商会,其实属于官府所有,日后钱庄若是出现了什么困难,你一定要帮助他们,让钱庄顺利的发展,至于说钱庄的作用,来日我会详细告知你。”

    。。。

    吴宗睿的神色变得严肃,他已经说到了最为关键的地方。

    “登莱之地发展起来了,朝中必定有人眼红,想着到这里来分一杯羹,或许在朝中某些人看来,我们身在登莱之地做官之人,已经是富得流油,可惜他们想错了,他们不会明白我们的想法,更不会明白我们的所作所为。”

    “皇上和朝廷肯定会插手登莱之地的相关事宜,实话实说,我一定会想办法全力的阻止,不过有些时候,我们不能够做的太过分,所以我们需要想办法或者采用排挤的方式,让那些朝廷派遣到登莱之地做官之人无法安身,自愿离开,或者是让他们接纳我们的想法,成为我们之中的一员,遇见那些特别顽固之人,我们就要想办法弹劾他们了。”

    “我们在登莱之地打造了三年多的时间,付出了无数的艰辛,不管是谁,都不能够毁掉登莱之地的未来,若是有人这样做,不管他是什么身份,都是我们的敌人。”

    。。。

    吴宗睿的话语,让卢发轩的脸色发白,如果不是亲身感受到了吴宗睿的能力,到了这个时候,他也许会退缩。

    密谈结束,卢发轩离开了厢房。

    几分钟之后,曾永忠进入了厢房。

    “大人和卢发轩谈过了。”

    吴宗睿点点头。

    “谈过了,卢发轩有些紧张,这可以理解,不过我相信,卢发轩会坚定不移的站在我们这边的,先生,我有预感,如果一年之内登莱之地没有陷入到旋涡之中,今后就能够平稳的发展了,这对于我们打击流寇与后金鞑子,是最根本的保证。”

    曾永忠也跟着点头。

    “大人说的是,登莱之地是不是能够稳定下来,是不是能够被大人掌控,关键就是本次登莱新军剿灭流寇的作战情况,若是登莱新军能够取得大胜,则登莱之地稳如磐石,若是本次剿灭流寇没有能够取得大胜,甚至是失利,则登莱之地的前景就有些危险了。”

    “先生说的是,这就是本钱,如果登莱新军强悍,则有了傲视群雄的本钱,就算是皇上,有什么想法,也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影响。”

    曾永忠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询问了。

    “不知道大人准备如何打这一战。。。”

    吴宗睿笑了。

    “先生的意思我明白,登莱新军既然出击,肯定是要获取不一般的胜利,不过皇上和朝廷的期望值也不要太高,想着依靠登莱新军剿灭流寇,这是不可能的,根子上的问题不解决,流寇不可能被彻底剿灭,而目前的情况之下,皇上和朝廷不可能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曾永忠也笑了。

    “大人说的是,如此我就不用多想了,大人尽管放心,登莱之地的所有事宜,我都会注意的,我会提醒吴宗坤和陈思宇,让他们做事情的时候多想一些,多动动脑子,如果有可能,我也会提醒卢发轩大人和史可法大人。”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一腔怒火() 
陕西,关中。

    洪承畴脸色铁青,看着不远处气势汹汹的流寇,眼睛里面几乎要喷出火花。

    局势的发展,大大出乎了洪承畴的预料,二月的时候,他还率领数万大军追击流寇,到了四月,流寇回到了陕西,合兵一处,兵力达到了二十万人,变被动为主动,谋划进攻西安府城,迫不得已之下,洪承畴与曹文昭领兵拼死守卫西安府城,到了七月,曹文昭误中流寇的埋伏,自刎身亡,流寇再次进攻西安府城,洪承畴再次固守。

    终于守住了西安府城,洪承畴喘了一口气,偏偏皇上的圣旨到了,登莱巡抚吴宗睿出任东南五省总督,统领剿灭流寇的事宜,他洪承畴需要协助吴宗睿剿灭流寇。

    皇上的这个圣旨,让洪承畴不敢相信,自崇祯三年始,洪承畴就开始与流寇作战,屡建战功,剿灭无数流寇,且北面抵御后金鞑子的进攻,成为朝廷在西北的王牌,吴宗睿不过是崇祯二年的进士,没有立下多大的功劳,居然代替他洪承畴,负责剿灭流寇的重任。

    洪承畴怎么也不能相信,皇上会下这样的旨意。

    洪承畴内心窝火,不仅是感觉到愤怒,更是感觉到耻辱。

    从皇上的圣旨里面,他感受到了皇上的不满,出任五省总督,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以来,中都凤阳府城被流寇攻陷,西京西安府城遭遇到流寇的进攻,陕西以及河南诸多的城池被流寇攻陷,怎么看他这个五省总督都是不合格的。

    何况皇上还专门筹集了八十三两白银,专门用于剿灭流寇。

    洪承畴想到了皇上当年的半年期限,也就是洪承畴就任五省总督的时候,皇上要求他半年时间之内,彻底剿灭流寇,现如今,都已经八个多月的时间了,流寇的势力却是越来越大。

    洪承畴无法埋怨,毕竟是自己没有做好,没有能够彻底剿灭流寇。

    心中的愤懑和怒火,总是需要找到发泄的地方。

    流寇没有能够拿下西安府城,朝着汉中的方向撤离,让洪承畴看到了希望,这一次,他要率领大军,与流寇面对面碰撞,还要彻底打败流寇。

    “咚、咚、咚。。。”

    沉闷的鼓声响起,面无表情的洪承畴,亲自举起了手中的红旗。

    骑兵如同脱弦之箭,朝着前方的流寇冲过去,步卒则跟随在骑兵的后边发起冲锋。

    惨烈的厮杀,瞬间展开。

    流寇没有大规模的撤离,而是直接面对厮杀。

    这让洪承畴无限感慨,以前流寇见到了朝廷大军,都是选择逃离和躲避,这才多长的时间,流寇居然选择面对面厮杀。

    一丝冷酷的笑容出现,洪承畴对着身边的亲卫开口了。

    “命令所有将士,朝着前方冲锋杀敌,没有命令不准后撤,违令者斩。。。”

    身边的亲卫,四散开来,高呼洪承畴的命令。

    。。。

    厮杀进入了短暂的相持阶段,高处的洪承畴,能够一眼看清楚前方的战况。

    朝廷大军占据了明显的优势,流寇虽然拼死的抵抗,可作战能力还是比不上朝廷大军,何况洪承畴率领的大军,其中还有延绥和辽东的边军。

    洪承畴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冷笑的神情,他大步走到了战鼓旁边,拿起了鼓槌,亲自为进攻的将士擂鼓。

    。。。

    半个时辰过去,毫无征兆的情况之下,流寇突然开始了大规模的撤退。

    洪承畴的眼睛红了,他当然看得出来,迎战的流寇,大都是新营的军士,老营的军士几乎没有出动,流寇新营的军士,战斗力孱弱,根本无法抵御朝廷大军的冲锋,节节败退,按说流寇的老营,此刻应该出动了,可厮杀持续了半个时辰的时间,压根看不见老营军士的影子,他们没有驰援,新营的军士自然开始溃败了。

    这样的厮杀,根本没有动摇流寇的根本。

    洪承畴手中黄色的旗帜举起来,这是乘胜追击的命令。

    一边是奋力追杀的朝廷军士,一边是慌不择路、拼命溃逃的流寇,战局形成了一边倒的局面,可洪承畴的脸上,看不见丝毫的笑容。

    。。。

    十天时间过去,洪承畴与流寇在关中进行了数次的厮杀,每一次都能够获胜。

    流寇已经撤离到渭南和临潼一带,眼看着就要接近潼关。

    如果流寇涌向潼关,则进入了河南境内,洪承畴费尽心力打造的包围圈,将再次失去作用,那么前面的所有部署,基本白费。

    每次作战都取得胜利,按说洪承畴应该是发起对流寇的总攻,但是他却越来越担心,流寇每次的作战,不会持续多长的时间,而且很快就出现溃败的局面,在这个过程之中,流寇的老营军士迟迟没有出现。

    更加让洪承畴担心的是,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马守应和罗汝才等流寇的主要首领,压根没有露面。

    洪承畴麾下,只有三万多大军,面对的是二十万流寇,从兵力上面来说,处于绝对劣势。

    接近渭南的时候,洪承畴下令,暂时停止追击。

    大量的斥候派遣出去,侦查流寇的动静,重点是探查高迎祥等流寇的主要首领、以及流寇老营军士的分布情况,要知道流寇的骑兵,全部都在老营,他们的战斗力还是不错的。

    斥候侦查了足足两天的时间,一无所获,这让洪承畴愈发感觉到不妙。

    曹文昭的教训,历历在目。

    。。。

    “报,流寇的兵力,出现在临潼一带,数目不详。。。”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洪承畴瞪大了眼睛,看着单膝跪地的斥候,不敢相信刚刚听见的消息。

    “禀报大人,大量的流寇出现在临潼一带,数目不详。。。”

    这一次,洪承畴听得很清楚。

    “知道了,再去侦查,有消息马上禀报,不得耽误。”

    地图被迅速的铺开,洪承畴看着地图,不停的作着标注。

    洪承畴麾下的大军,已经靠近渭南,前方流寇的有多少还不清楚,可是大军的后方临潼方向,已经出现了大量的流寇,就算是傻子,也明白流寇的意思了。

    流寇且战且退,将洪承畴麾下的大军引到了渭南一带,他们居然是想着设立伏击圈,采用前后夹击的方式,打败洪承畴。

    “啪。。。”

    洪承畴一掌拍在了树干上面,他不甘心,想不到流寇居然准备包围他麾下的大军。

    洪承畴不敢冒险,其麾下毕竟有三万多大军,且大部分都是边军,战斗力强悍,如果遭遇到流寇的伏击,被彻底包围,厮杀展开之后,损失必定巨大。

    洪承畴无法承受如此的损失,曹文昭的教训不能够重演。

    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