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明天下-第3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姓,都朝着宁远城池的方向而来,当然,能够抵达宁远城池的百姓只是其中极少数,很多的百姓都死在了后金鞑子的铁蹄之下。

    这些百姓,吴宗睿不可能不接纳,但他很清楚,百姓之中肯定混杂有后金鞑子的奸细,专门前来侦查宁远城池的情报,寻找机会传递出去,奸细混在在百姓之中,短时间之内根本无法区分开来,如果说让所有的百姓进入到宁远城池,对于登莱新军肯定不利。

    所以说,来到宁远的百姓,全部都送到觉华岛去了。

    前往觉华岛必须依靠船只,十多里的水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就算是逆天的水手也不可能游过去,而且觉华岛驻扎有登莱新军水师军士,他们有足够的时间甄别上岛的百姓,看看其中是不是有后金鞑子的奸细。

    当然,这些消息肯定也会传到京城去,传到皇上的耳朵里面去。

    后金鞑子猛攻锦州城池,已经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却从来不进攻登莱新军驻守的觉华岛,而且驻守宁远城池的登莱新军,也没有驰援锦州城池的迹象。

    不知道皇上和朝廷知晓这些情况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

    吴宗睿却不管那么多,依旧会执行早就确定下来的战术,得益于刘宁的提醒,他已经不是很在意皇上和朝廷的看法和意见了,也不会刻意的委曲求全,现如今一切都要依靠实力说话,一旦登莱新军打败了后金鞑子,能够在辽东完全立足,帮助皇上和朝廷镇守辽东,则所有的猜忌和怀疑都会烟消云散。

    这个时候的吴宗睿,最为关注的就是三边总督卢象升率领的援军,什么时候抵达辽东,卢象升究竟会如何的驰援辽东,是听从他吴宗睿的命令作战,还是有其他的驰援途径。

    按照当初皇上的圣旨,吴宗睿是可以插手延绥的军事事宜的,非常时期可以给三边总督卢象升下达作战命令的,但那需要达到非常时刻,平时吴宗睿和卢象升有着各自的职责,井水不犯河水。

    大明的九边重镇,从西到东,分别是甘肃镇、固原镇、宁夏镇、延绥镇、太原镇、大同镇、宣府镇、蓟州镇和辽东镇,延绵数千里,为了能够管辖好边关,大明朝廷分别设立了三边总督、宣大总督和辽东经略,三边总督管辖甘肃镇、固原镇、宁夏镇和延绥镇,宣大总督管辖太原镇、大同镇和宣府镇,辽东经略管辖蓟州镇和辽东镇,后因为辽东镇的地位变得愈发的突出,朝廷又专门设立了蓟辽督师,非常时刻,蓟辽督师可以统管九边重镇的一切事宜。

    三边总督卢象升领兵驰援辽东,按照正常的规矩,必须要服从吴宗睿的指挥。

    但吴宗睿有预感,这一次卢象升驰援辽东,恐怕不会完全服从他的命令。

    卢象升可以算是明末的第一悍将,其能力超过了洪承畴和吴三桂等人,穿越的吴宗睿,也曾经看好卢象升,但真正开始掌控权力之后,他发现自己的想法有些幼稚,卢象升这样的悍将,往往是特别忠于皇上和朝廷的,正常情况之下,吴宗睿几乎不可能招纳降服卢象升,两人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对手,一个为了建立起来自己掌控的王朝,一个为了拼死护卫腐朽没落的王朝。

    所以,对于卢象升这类文武双全的悍将,吴宗睿的态度是听之任之,当初他举荐卢象升出任三边总督,让原任的三边总督洪承畴出任五省总督,专门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卢象升远比洪承畴强悍,如果没有外力的干扰,专门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李自成之流不可能支撑很长时间,肯定会被彻底剿灭。

    换做是洪承畴,那就不一定了。

    几个月时间过去,实际情况印证了吴宗睿的判断,陕西、山西、河南、四川、湖广与河南一带的流寇,并未遭遇到特别沉重的打击,洪承畴专事剿灭流寇的事宜,也没有获取到太多的胜利,可以说与流寇进入到了相持的阶段。

    辽东春耕季节完全被耽误,广袤肥沃的土地上面,什么都没有,光秃秃的,此刻的辽东战火连天,不可能有人耕种土地。

    吴宗睿看着是很心疼的,民以食为天,没有春耕就没有秋收,因为后金鞑子进击辽东,耽误了这一年的春耕,辽东发展的步伐必定被延迟和延缓。

    不过这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四月初,斥候禀报,发现了从山海关方向开来的明军。

    吴宗睿知道,卢象升率领的援军到了。

    援军只能取道山海关,没有第二条路的选择。

    两天之后,三边总督卢象升派遣的传令兵进入了宁远城池,送来了他的信函。

    信函的内容非常简单,卢象升奉旨领兵驰援辽东,抗击后金鞑子,率领的一万五千援军,马上就要抵达宁远城了。

    从延绥到山海关,近两千里地,卢象升居然率领一万五千军士前来驰援,很不简单了,行军的辛苦,一路上的消耗等等,都要通盘考虑,而且吴宗睿很清楚,驻扎甘肃、固原、宁夏和延绥的明军军士,骑兵很少,巨大部分都是步卒。

    看了卢象升的信函,吴宗睿吩咐刘宁,准备一部分的粮草,登莱新军所有将士进入一级戒备状态,防止后金鞑子突袭卢象升率领的援军。

    这个时候,整个的辽东都很危险,十万后金鞑子,其中的五万八旗军和三万蒙古左右营的军士,几乎都是骑兵,移动的速度很快,他们完全有能力长途奔袭,突袭卢象升率领的援军,吴宗睿不得不防。

    援军的到来,打乱了吴宗睿的整体部署。

    卢象升率领的一万五千援军,其中骑兵不足三千人,其余都是步卒,战斗力并非特别强悍,说的不好听一些,如果仅仅是这些军士驰援辽东,等于是给后金鞑子送礼,不仅不能接触锦州城池的危险,自个全部都要搭进去。

    与其说是卢象升率领援军驰援辽东,还不如说是让登莱新军分兵保护援军。

    但吴宗睿不能说这样的话语,只能是暗地里恼火。

    山海关到宁远城池,不过两百里地左右,换做是登莱新军的骑兵,快速行军的情况之下,大半天的时间可以抵达,卢象升率领的援军,走了两天多的时间,依照这样的行军速度,想要和后金鞑子对决,压根不实际。

    看过卢象升的信函之后,吴宗睿将自己关在了厢房里面,不允许任何人打扰,他一直都在默默的看着地图,也不知道在思索什么。

    终于,厢房外面熟悉的脚步声响起。

    刘宁进入厢房,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吴宗睿就开口了。

    “卢大人率领的援军,是不是到了。”

    “大人,卢大人率领的援军,已经到了城外,是不是让他们进入城内。”

    吴宗睿微微叹了一口气。

    “只能让他们进入到城池之中了,卢大人的运气不错,后金鞑子没有派遣大军阻截。”

    “大人,属下以为,这不是卢大人运气好。”

    吴宗睿盯着刘宁,颇为奇怪的开口了。

    “刘宁,你怎么会这么想,卢大人率领的援军,没有遭遇到后金鞑子的阻截,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啊。”

    “大人,属下认为,登莱新军驻扎在宁远,后金鞑子不敢轻举妄动,他们要是派兵阻截卢大人率领的援军,那我们登莱新军一样可以偷袭他们后金鞑子,到时候后金鞑子腹背受敌,肯定是惨败。。。”

    吴宗睿笑了笑,挥挥手。

    “这样的话语,今后不要说了,都快两个月时间,后金鞑子死死围住锦州,一直都没有进攻宁远城池,还不知道京城的皇上是怎么想的,莫不是以为我和后金鞑子之间存在默契。”

第四百四十四章 皇上的圣旨() 
卢象升进入厢房的时候,脸上带着恭敬的神情,如果不是吴宗睿的举荐,他还是湖广巡抚,不可能接替洪承畴出任三边总督,负责边关的事宜。

    作为一名文武双全的文官,能够执掌大军负责守卫边关,更能够展现出来能力和抱负。

    看见卢象升进入厢房,吴宗睿也站起身来了。

    “卢大人率领援军远道而来,很是辛苦,快快请坐,我已经令人准备好了部分的粮草,基本能够保证援军的粮草供给。。。”

    吴宗睿还没有说完,卢象升连忙稽首行礼。

    “谢谢,谢谢,下官感谢大人考虑如此细致。”

    “不用,这都是应该的。”

    简单寒暄几句话之后,卢象升坐下了,端起了桌上的茶杯,先是细细的闻了一下茶香,接着才品了一口。

    行军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卢象升根本没有清闲的时候,每天能够按时吃饭就很不错了。

    看着卢象升这个不经意的动作,吴宗睿也是暗暗的叹气。

    应该说卢象升的运气还是不错的,率领一万五千军士长途跋涉,来到辽东驰援,沿途粮草基本得到了保障,援军还算顺利的抵达了辽东,没有出现骚动和哗变的情形。

    当然,这也说明了,卢象升的能力是不一般的。

    酒宴已经准备好了,不过吴宗睿暂时不会提及,卢象升率领的大军是前来驰援辽东的,务必将如何驰援锦州城池、打败后金鞑子的作战部署定下来,吃饭喝酒是次要的事情了。

    眼看着卢象升的情绪平稳下来,吴宗睿不紧不慢开口了。

    “多铎和阿济格率领的后金鞑子,围困锦州城池已经有一个多月时间,卢大人率领援军来到辽东,驰援锦州,抗击后金鞑子,我代表辽东所有将士,对卢大人表示感谢。。。”

    吴宗睿还没有说完,卢象升站起身来,再次抱拳稽首。

    “下官奉旨驰援辽东,这本就是应该的,大人如此说,下官不敢当。”

    卢象升的态度,让吴宗睿内心隐隐出现了不安,但他不会表露出来。

    “卢大人不必客气,这是事实,我还听闻,宣大总督梁廷栋大人也接到了皇上的旨意,可能是因为后金鞑子也威胁到宣府和大同一带,梁大人无法领兵驰援辽东,现在卢大人领兵来到辽东,我也想听听,卢大人准备如何驰援锦州城,如何抵御后金鞑子。”

    吴宗睿的话语刚落,卢象升的神色变得严肃了。

    “大人,下官这里有皇上的旨意。。。”

    “哦,卢大人带来了皇上的旨意,是给我的旨意吗。”

    卢象升先是摇头,接着点点头。

    “皇上的旨意是给下官的,不过与大人有一些关系。”

    “原来是这样,那卢大人就不必出示皇上的旨意,我也不用领旨,卢大人就说说,皇上要求你如何驰援辽东,要求我做些什么。”

    吴宗睿神色如常,其实他根本不愿意领旨,按照规矩,如果是皇上的旨意,吴宗睿需要跪下接旨,这对于志向宏大的吴宗睿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更加关键的是,皇上的旨意关乎到辽东的战局,远在京城的皇上以及朝廷,根本不知道辽东的具体情况,贸然插手辽东的战局,绝不是好事情,明末的松山之战,洪承畴采取稳扎稳打的战术,应该是有希望与后金鞑子抗衡,就是因为皇上和兵部插手乱指挥,要求洪承畴加快进攻的速度,导致洪承畴不得不仓促进攻,最终大败,参战的十余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洪承畴被生擒,而松山之战的惨败,意味着大明王朝已经彻底轰然倒塌。

    现在,这一幕很有可能被提前了,吴宗睿几乎可以断定,卢象升接到的圣旨,就是要直接驰援锦州城池、发起对后金鞑子的全面进攻。

    卢象升点点头,神色依旧严肃。

    “大人,皇上下旨,要求臣直接驰援锦州,旨意对大人也有要求,让大人策应。。。”

    吴宗睿微微点头,一颗心反而放下了。

    “我知道了,不知道卢大人准备什么时候驰援锦州城,准备如何发起进攻。”

    卢象升的神色缓和下来,也是如负重释的感觉。

    “这个,下官对辽东的局势不是很清楚,下官只是知晓,多铎和阿济格率领十万后金鞑子,围困锦州城池,祖大寿总兵率领大军守卫城池,现如今锦州城池岌岌可危,若是得不到大军的驰援,很有可能难以坚持下去。。。”

    吴宗睿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

    关于辽东的局势,吴宗睿给皇上写去了不少的奏折,但从未提及祖大寿和金国凤等人无法抵御后金鞑子的进攻,更没有说锦州城岌岌可危、无法坚持。

    应该说,皇上和朝廷只能从他这里得到辽东的战局,其余人是不清楚辽东情况的,当然,固守锦州的祖大寿和金国凤等人也是清楚的。

    一道闪电划过脑海,吴宗睿突然想到了辽东巡抚方一藻。

    锦州城池已经被围困月余的时间,驻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