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官赞同惩戒复社以及复社盟主张溥。”
“好,吴大人,你是怎么看的。”
吴宗睿压抑了狂喜的心态,他想不到,如此之快就算计了复社,不过越是这个时候,越是需要冷静,务必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狠狠的打击复社以及复社盟主张溥。
“诸位大人的建议,下官完全赞同,下官与复社的张溥等人,有过接触,下官以为,复社乃是读书人集会结社而成,他们慷慨激昂,议论时政,多有批评,很少实际的建议,空谈成分居多,乃是因为不懂朝中事宜,此等的风气不可助长,需要遏制。”
“下官以前读书的时候,也有过此等的心态,怀揣报国之心,昂昂然无所顾忌,殊不知所说的话语,可笑幼稚的成分居多,现在想来,都感觉到羞愧。”
“进入朝中为官,下官才知道署理政务之艰难,绝非张嘴胡言就能够做好的。”
“复社乃是读书人结社形成,且容纳了数十家的学社,其声势颇为浩大,官府处置复社,需要谨慎,如若不然,昨日的情形会再次的出现。”
。。。
胡应台频频点头,董其昌看着吴宗睿,眼睛里面出现赞许的目光,贺逢圣与詹士龙二人,倒是没有多大的反应,他们了解吴宗睿。
“说的不错,吴大人,年纪轻轻,考虑问题如此的周到,不简单了。”
说到这里,胡应台站起身来了。
“关于处置复社以及复社盟主张溥之具体建议,我看还是以训诫为主,惩治为辅,国子监在监生放假之前,对诸多的监生予以训诫和教训,并将昨日发生的事情,制作成为详实的文书,发给每一个监生,让他们清楚昨日之事情的由来。”
“应天府训诫所有被羁押的读书人,包括国子监监生,令他们具结悔过,留下文书,算是对复社的惩戒。”
“复社盟主张溥,负有主要责任,务必要予以惩戒,建议取消其参与明年乡试的资格,复社在三年时间内,不允许举办任何大规模的聚会与集结,若是复社依旧如故,则官府会严惩复社骨干,且责令其解散。”
。。。
离开兵部的时候,吴宗睿有些恍惚。
如果南京兵部尚书胡应台所说的惩戒完全兑现,对于复社是难以承受的沉重打击,复社盟主张溥的声誉会一落千丈,且难以继续领导整个的复社。
离开了张溥,复社会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吴伟业和杨廷枢等人,暂时都没有资格出任复社的盟主。
复社计划的金陵大聚会,应该不大可能举办了。
回到官署,吴宗睿还没有来得及坐下,崔云辉进来了。
“吴大人,府尹大人请您到厢房去。”
吴宗睿来到厢房,看见了面带笑容的詹士龙。
“瑞长,坐吧。”
“你可知道,惩戒复社以及复社盟主张溥的事宜,由南京礼部与国子监直接办理,可见胡大人对此事的重视。”
“刚刚我才知晓,复社也是胆大包天了,南京和南直隶,包括整个的南方,一直都很稳定,胡大人居功至伟,开年之后,可能调往京城的六部,如此关键的时刻,复社闹出这样的事情来,胡大人自然恼怒了。”
。。。
回到府邸,吴宗睿迅速来到书房,关上门,哈哈大笑了。
他的运气太好了,本想着稍稍算计与打击复社的气焰,想不到老天都帮忙了,给予了复社最为沉重的打击。
第一百一十四章 余音绕梁()
崇祯二年十二月十五日,皇上的圣旨抵达南京城。
南京国子监祭酒贺逢圣,出任京城礼部右侍郎。
送到府衙的塘报,倒是没有谁关注了。
吴宗睿更为关注的是这份朝廷的塘报。
塘报上面的消息不多,不过有几个最为关键的点,十一月,孙承宗复出,任少师、兼任太子太师、礼部尚书、中级殿大学士,两日之后,改兼兵部尚书,驻守通州,负责防御后金鞑子,十二月初四,原兵部尚书、蓟辽督师袁崇焕因重大过失,被捕下狱,孙承宗正式负责抵御后金鞑子的全面事宜。
刑部尚书乔允升,因后金鞑子逼近京城,京城大乱之时,疏于对刑部大牢的管束,导致一百七十多名囚徒越狱而出,进一步搅乱京城局势,被免去刑部尚书职位,囚于大牢中。
塘报上面点点滴滴的信息,与吴宗睿的回忆逐渐的融合,让他的思维更加的清晰。
京城正处于关键的时刻,不过孙承宗全面负责防御后金鞑子的事宜之后,局势稍微缓解。
这个时候,贺逢圣前往局势动荡的京城赴任,并非是好事情。
从另外一个方面说,乱世出英豪,这也是贺逢圣最好的机会。
国子监的监生已经考试完毕放假了,来年二月才会回到国子监继续上课。
或许是因为京城局势危急,朝廷的全部注意力都关注到后金鞑子威胁京城的事情上面去了,没有谁关心复社的事宜,胡应台的奏折居然很快得到了批复,皇上全部照准了。
贺逢圣也是下定了决心,亲自起草了文书,揭露复社以及复社盟主张溥搅乱朝政的事宜,这份文书言辞犀利,发到了每一个监生的手中,引发了剧烈的震荡,国子监监生之中,不少人都是复社成员,面对这样的一份文书,几乎都保持了沉默。
短短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复社遭遇到重创,盟主张溥几乎看不见踪迹,也不见有复社骨干出面予以澄清和说明。
真正引发震撼的,还是禁止复社盟主张溥参与崇祯三年乡试之决定,不过那是后话了。
贺逢圣出任礼部右侍郎,连升了四级,由从四品的南京国子监祭酒,出任正三品的礼部右侍郎,绝对的提拔和重用,前来祝贺的官员不少。
谁都知道,贺逢圣是殿试榜眼,天启年间遭受阉党的打压,辞官归家,崇祯元年复出,出任南京国子监祭酒,其得到重用是迟早的事情。
礼部尚书以及左右侍郎,只要是平稳发展,进入内阁是迟早的事情。
京城六部,以吏部职权最大,以礼部最为尊贵,论前途,吏部尚书可能比不上礼部尚书。
吴宗睿倒是没有凑这个热闹,也不想这个时候去巴结,不是说他不想去拜见贺逢圣,再一次留下好的印象,而是他有充足的自信,已经给贺逢圣留下了足够深刻的印象。
十二月十八日。
吴宗睿来到了国子监,这一次不是他主动拜访,而是贺逢圣差人请他到国子监去。
吴宗睿来到了书房。
大包小包的东西已经装好了,书房里面已经看不到多少书籍,看样子贺逢圣准备出发了。
“瑞长,我一直都等着你前来,想不到最终还是要请你来啊。”
“不敢,大人到京城去,晚辈本应该前来祝贺,只是这几日前来拜访大人的同僚太多,晚辈没有想着凑热闹。”
“你啊,就是想着我会请你来的,好了,不要客套了,坐着说话。”
吴宗睿很自然的坐下了,书房里面只有两把椅子了。
“瑞长,你出任应天府推官,也有四个月时间了吧。”
“是的,自八月二十日至今,一共是一百一十七天的时间。”
“上任不足一百二十天的时间,得到了南京兵部和礼部的关注,很不简单,前两日胡大人和董大人都来过了,他们对你颇为关注,我亦听见传闻,胡大人不日将赶赴京城,出任刑部尚书,有了诸多大人对你的关注,你可要好好做事情,万万不可有什么失误。”
“大人的教诲,晚辈记住了。”
“复社以及张溥的事宜,最近一段时间,我听闻了更多,细细思索,你说的有道理,复社倡导的诸多学理,表面上看颇有道理,可经不起推敲,有些甚至自我矛盾,复社所议论的观点,更是夸夸其谈,空洞无物,如果读书人尚未进入朝廷之前,完全接受了这些理论,难以想象他们进入朝中为官之后,会做出什么事情。”
“这个,大人,晚辈以前也是如此,入朝为官之后,认识自然就改变了。”
“非也,你出身贫寒,安远县的吴氏家族,我没有听说过,想必也是普通的家族,艰苦的环境,能够磨砺你的心智,在遭遇大是大非的关头,让你做出正确的选择,你虽然只有十六岁,比起国子监那些二十多岁的监生,要强上百倍,朝中如果多一些你这样的年轻人,何愁不振奋起来。”
吴宗睿有些惶恐,连忙站起身来给贺逢圣稽首行礼。
“大人的夸奖赞誉,晚辈难以承受,晚辈入朝为官不过百余日,还需要磨砺,好多方面的认识,也略显浮躁,再说了,晚辈仅仅是应天府推官,负责的也就是审理案件的事宜,并未接触其他钱粮税赋等方面的事宜,对于署理政务,尚无全面的认识。”
贺逢圣看着吴宗睿,好一会才挥挥手。
“坐下说话吧,瑞长,这些日子,前来拜访之人,不少人话里有话,希望我到京城后,适当机会提携他们,我能够听出其中意思,每每听到这些话,我就想起你,今日请你来,本想着探寻你的志向,到京城后,适当的时机予以举荐,想不到你说出这样的话语,佩服佩服。”
吴宗睿低着头额头上冒出了汗滴。
装逼要适可而止,如果过了就有问题了,贺逢圣不是一般人,来日细细思索今日的交谈,必定能够发现问题,试问朝中的官员,谁不想着升迁。
吴宗睿没有坐下,再次的抱拳开口。
“大人,晚辈刚才还没有说完。”
“哦,瑞长还想说些什么。”
“伯乐相马的故事,晚辈烂熟于心,晚辈运气好,得到了大人的赏识,要说不想依托大人、得到大人的照拂和举荐,那是不可能的,晚辈只是想着勤勤恳恳做事情,做出了成绩之后,得到大人的举荐,若是晚辈不明事理,胡乱作为,蒙蔽了大人,他日得到举荐,岂不是连累了大人,大人将晚辈当做子侄,关心备至,晚辈绝不敢辜负大人的期望。。。”
贺逢圣笑了,笑的很舒心。
“瑞长啊,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了,好话全部都让你说了,我听着还特别的舒坦。”
说到这里,贺逢圣也站起身来了,走到了吴宗睿的对面。
“京城的局势,绝非南京城可以比拟的,你过于年轻,骤然到京城去,陷入到诸多旋涡之中,确有不妥,留在南方多多磨砺一段时间,也是不错的选择,依照你的能力,得到提拔是迟早的事情,我只是希望你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做事情。”
“我这次到京城去了,想要再次回到南直隶,几乎没有可能了,你若是有什么事情,尽管给我写信,你这个忘年交,我是绝对不会忘记的。”
贺逢圣说完,吴宗睿深深的稽首行礼,这一次他是真心的。
“大人的照拂,晚辈牢记在心,一辈子不会忘记。”
“言重了,可惜啊,我贺家没有你这等杰出的后辈。”
话说到这里,贺逢圣从怀里掏出了一个锦袋。
“二十日是你大婚之日,可惜我无法参加,明日就要出发前往京城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收下。”
吴宗睿没有犹豫,接过了锦袋。
“多谢大人了。”
吴宗睿告辞的时候,贺逢圣突然想到了什么。
“瑞长,有关复社以及复社盟主张溥的事宜,南京礼部打算年后宣布张溥不能够参加当年乡试之决定,以示惩戒,不过依我看来,此事有些难,若是意见完全统一,早就宣布了,张溥与你之间有些过节,你还是要多多注意。”
“晚辈知道了,一定会注意的。”
走出国子监,吴宗睿清醒了很多。
贺逢圣话里有话,处理复社以及复社盟主张溥的事宜,南京兵部尚书胡应台已经呈奏朝廷,得到了批准,应该说其他的都是小事情,唯有不允许让张溥参加来年的乡试,才是最为厉害的一着。
既然南京的礼部暂时没有宣布这个决定,那就意味着开年之后也不会宣布了。
复社在南直隶乃至于南方,还是有不小的影响,无数官绅和士大夫家族的子弟进入复社之中,其作用此刻就彰显出来,复社巨大的影响力,已经在南京六部发挥了作用。
南京兵部尚书胡应台同样不想惹事,京城的刑部尚书乔允升已经下狱,不长时间胡应台就到京城去出任刑部尚书了,这个时候南京城和南直隶需要绝对的平静,如果因为禁止张溥参加来年乡试,导致再一次大规模的集会,那就得不偿失了。
第一百一十五章 商机()
吴宗睿和玉环的大婚,相对来说是低调的,前来庆贺之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