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水行周-第1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真的有辽东之役,宇文维翰觉得父亲很大几率会让他挂帅,而朝廷还需要时间做准备,所以不急。

    战前准备做得越充分,仗打起来才会越顺手,宇文维翰看着辽东半岛的草图,看着旅顺地区的沙盘,心中下定决心:

    刀一定要磨得更加锋利,待得宝刀出鞘之时,就要给高句丽致命一击!

第三十六章 永济() 
“从辽西去莱州,最快的途径就是截弯取直走海路,若是走陆路,那得绕一个大弯,花上大半个月,多麻烦。”

    “海上确实风高浪急,但航线很成熟,北洋贸易公司的船队值得信赖,你看,鹊哥不是平安抵达莱州了?”

    宇文温一边看着儿子宇文维翰的来信,一边和杨丽华交谈着,杨丽华手中拿着儿子的肖像画,看着熟悉的姿势,有些无奈的回答:“妾从未坐过海船,所以有些担心。。。”

    “担心,这没什么,但不要成日里愁眉苦脸,鹊哥长大了,该出去见识见识了,不然成立日闷在长安,那像什么话?”

    “看看,棘郎去陇右转了一圈,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不是?”宇文温说到这里,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景色,觉得心旷神怡:“你也来看看,河北风情,总归和关中不一样。”

    杨丽华闻言起身,来到窗边,看着窗外岸上景色,却不知该如何回答。

    说实话,岸上风景在她看来没什么稀奇之处,那么她是要虚情假意附和宇文温,还是“真情流露”呢?

    没等杨丽华回答,宇文温转过头,看向她:“来,摆个姿势,为夫给你来个素描。”

    “呃。。。能不能不要摆剪刀手?”

    杨丽华觉得有些尴尬,见着宇文温摇摇头,老老实实靠着窗户,微微一笑,摆出剪刀手。

    宇文温拿着炭笔,在夹着白纸的画板上作画,因为船只有些晃动,所以作画速度比平日要慢些。

    杨丽华尽量保持着姿势,以便让宇文温尽快完成画作,看着夫君那专心致志的样子,她又想到了儿子宇文维翰。

    宇文维翰任观军容使去幽燕“公干”,如今已经抵达青州总管府的莱州黄城,一路上不断往长安寄信,附带着素描。

    不同的素描画上有不同的风景,而不变的是宇文维翰的笑容,还有剪刀手。

    对于宇文温的古怪要求,杨丽华十分不解,儿子从辽西去莱州,居然冒险走海路,这让她这个做母亲的担心不已,不过她知道自己担心没用,所以只能多烧烧香,祈祷佛祖保佑儿子。

    想着想着,杨丽华有些恍惚,却听宇文温说“笑一下”,她赶紧恢复笑容。

    “所以说慈母多败儿。。。。”宇文温嘟囔着,方才杨丽华的表情变化,他可是看在眼里,“有机会,我一定要带你出海见识见识!!”

    “别别。。。妾受不住太大的颠簸。。。。”

    “那就不要乱动!”

    “是是。。。”

    看着杨丽华那尴尬的笑容,宇文温很满意,对方这种“嘴上说不要、身体却很老实”的风情,可真是让他回味无穷。

    美人让他陶醉,而江山也是如此,所以要时不时出来巡视,亲眼看看民生疾苦,看看是不是有人糊弄他。

    自从登基以来,宇文温在关中“宅”了三年,此次东巡,到河北地界转转,顺便带着家眷出来透透气,看看大好河山,换个心情。

    顺便实地考察一下永济渠的通行情况如何,看看是不是因为修运河,有人借机盘剥、敲诈,搞得沿途百姓家破人亡。

    永济渠,西南至东北走向,全长将近两千里,南端连接黄河,北端直达幽州燕郡,一旦修建完毕,朝廷调集河北地区的粮食会更加方便,而对于河北地区的控制,也会进一步加强。

    所以宇文温登基之后,马上着手进行开凿永济渠的各项准备工作,经过前期调查和论证,很快定下方案,然后调集人力物力开工。

    挖运河,不是从无到有的挖,这条永济渠,实际上是将河北众多河流沟通起来,形成一个联通的水路,运河的许多河段,实际上就是现有河流的河道。

    所以整条永济渠的挖掘距离并不是两千里那么长,还可以借助已有的古运河河道,难度并不是想象之中的那么大,修成之后,可以大大改善河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状况。

    在这个时代,水运是最为有效的运输方式,运河就是这个时代的高速公路,然而永济渠的修建工作进行了两年多,只是完成了四分之一河段(南段的一半)而已。

    宇文温绝不会“重蹈”隋炀帝杨广的覆辙,不会为了挖永济渠,征发河北百姓上百万,来个当年开工当年完工。

    如此一来,速度倒是快了,但代价就是无数百姓家破人亡。

    民力很宝贵,身为天子必须珍惜,决不能滥用,宇文温可不敢随意挥霍民心、民力。

    他此次出巡,出潼关抵达洛阳,经由河桥入黄河北岸的河阳地区,然后在武陟登船,开始了这趟运河之旅。

    而终点,就在运河入漳水处,这段距离就是如今永济渠的通航河段,他出巡的目的地,是位于漳水上游的相州邺城。

    天子出行,排场当然要有,不过为了避免劳民伤财,宇文温没有大肆铺张,自己和家眷乘坐的所谓“龙舟”,是用寻常客船简单改装而成。

    吃水不深,重量很轻,所以他的所谓“龙舟”不需要百姓在岸上拖曳,靠着船上船夫划桨就能前行。

    昨日,船队已过黎阳地界,再走上几日,就能抵达邺城,宇文温此次带着家眷乘船出行,吃住都在船上,也省得沿途州郡劳民伤财、大兴土木建行宫以作接待之用。

    不知过了多久,宇文温画完素描,见着杨丽华拿着画端详,他转出船舱。

    甲板上,尉迟炽繁和萧九娘正带着儿女们看风景,被兴奋不已的小家伙们缠着,根本就没注意到宇文温出来了。

    宇文温没有吭声,走到一旁,扶着栏杆继续看着运河边上的风景。

    马蹄声声,运河两岸有大量骑兵随着船队前进,成日里闷在长安的禁军们,终于有机会出来透透气,将士们一个个策马疾驰,惬意至极。

    看着前后船只,对于自己这支外貌有些普通的船队,宇文温不以为意,他身为天子,不需要靠铺张浪费来彰显自己的帝王之威。

    天子的脸面是什么?

    廉洁高效的官吏,兵强马壮的军队,安居乐业的百姓,堆满钱粮布帛的仓库。

    以及便利的交通网,让中枢政令能通畅无阻的抵达各个州郡。

    无论是南中、岭表交广还是辽东,都被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拴”起来,和中原紧紧连接在一起,永远也分不开。

    想着想着,宇文温看着运河的前方,看着东北方向那遥远的幽燕之地,不仅想看到幽州,还想看到辽东。

    中原纷乱数百年,所以才给高句丽以机会侵占辽东,现在,离家近两百年的孩子该回来了。

    他下令开挖的永济渠,不仅要改善河北的交通运输,还要永济辽东。

    这条运河,会是一根坚韧的脐带,重新让辽东这个孤儿和中原母体连接起来,让辽东从母体里尽情汲取丰富的营养,茁壮成长。

    无数中原百姓,要在辽东开辟自己的新天地,数十年、数百年后,什么渤海国、辽国、金国,再也不会有了!

    ::

    

第三十七章 钓鱼工程() 
午后,运河岸边,洹水城外,一棵大树下,一场讨论正在热烈进行,宇文温坐在胡床上,看着手中一张舆图,听着面前官员们众说纷纭,只觉头有些胀。

    这是永济渠工程的现场会,参与开挖永济渠的官员、治水能手,此时在向天子汇报工程进度,以及工程开始以来发现的一些问题。

    宇文温听着听着,觉得自己就像学渣参加学术研讨会,听着学霸们侃侃而谈自己却听不懂那样。

    他的见识和知识,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能够比的,但术业有专攻,宇文温不是水利专业出身,对于如何治水虽然有一些经验,但不是很精通。

    现在,永济渠一路过去勾连许多河流,是个牵一发动全身的水利工程,许多人提到的大小河流、陂塘湖泊,他是记不住的,只能靠着看舆图,才能勉强跟上对方的思路。

    所以他只能做胸有成竹状,假装自己正在思索专家们的建议到底合不合适,结果听着听着,他觉得自己好像被骗了。

    今日宇文温召集大家开永济渠的现场会,主要是想听听大家对于这项工程的意见,看看已经开通的河段,经过这段时间的运行,是不是有什么隐患。

    其实宇文温不觉得会有什么隐患,毕竟这个工程开工前,有“水利专家”现场勘查,经过论证后才定下方案,如此充足的准备下,还没全线通航的运河,哪里会有大问题。

    结果开会开到一半,专家们的意见汇总之后,宇文温发现永济渠还真出问题了。

    他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想发飙,恼火之余差点脱口而出:艾姆安格瑞!

    但生气归生气,总要先搞清楚问题性质是什么才好发飙。

    而问题就是治水时常见的泥沙淤积。

    据官员们汇报,永济渠起点河段,其泥沙淤积的速度很快,比开工前预计的速度要快很多,这样下去,未等永济渠全线通航,永济渠前端的河道,怕是就要清淤才能通航。

    一项大工程,还没竣工就有大毛病,宇文温当然很恼火,他为了修这运河可是费尽心机筹钱粮,不求做出个精品工程,但这工程好歹要合格。

    宇文温觉得自己是不是看起来很蠢,所以这帮专家才敢事前忽悠,骗他上马工程,然后这帮“狗官”再把该工程变成“钓鱼工程”。

    所谓“钓鱼工程”,是指在决策阶段将某工程的造价说得很低,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建设方不断追加资金预算,迫使投资方不断追加投资,最终造价大大超出原先计划的那些工程。

    好端端的一项大型工程,被人搞成了“钓鱼工程”,要不是宇文温脾气好,当场就要砍人了。

    他耐着性子听解释,听了许久,好歹弄清楚泥沙淤积的问题出在哪里。

    其实也没那么复杂,就是当前这种“低下”的科技水平,让相关人员低估了运河泥沙淤积问题的严重性。

    这得从永济渠的水源——沁水说起。

    沁水发源于太行山脉,然后向东南流淌,于武陟地界入黄河。

    永济渠的起点,在沁水河段,距离沁水入黄河的河口——沁口不远,大概数里左右。

    如此选址,首先是为了方便船只往返于黄河及永济渠之间,其次,就是为了确保永济渠有充沛且相对含沙量较小的水源。

    这时的黄河水,虽然还没到后世那种“一碗水、半碗沙”的地步,但终究含沙量较大,所以永济渠要以沁水为水源,避免河床过快淤积。

    如今采用的施工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永济渠的起点河段不会那么快淤积,宇文温对于这个问题很重视,方案出来之后自己琢磨了几日,也觉得没问题。

    但问题还是出现了,那就是沁水的含沙量其实也不小。

    沁水在雨季时流量很大,经常发大水,河水一路呼啸而下,裹挟着大量泥沙抵达下游,进入永济渠,然后淤积。

    加上沁水入河口处两股水流冲撞,形成“回流”,而永济渠的入口距离河口不算远,于是回流的河水带着大量泥沙流入永济渠。

    日积月累下来,这些泥沙足以让永济渠前端河段渐渐淤塞。

    已经试航的永济渠前端河段,治水官员们经过不断观察、“取样”,发现河道里泥沙淤积得很快,如今天子正好来视察运河,于是大家赶紧上报。

    大概弄清楚了问题发生的原因和性质,宇文温没那么恼火,但问题总得解决。

    如何解决,他自然是不懂的,所以反问在场诸位官员有何良策。

    官员们给出的解决方案简单又粗暴,那就是直接把沁水“截流”,用堰坝拦起来,除了雨季泄洪之外,沁水与黄河隔绝,完全成为永济渠的水源。

    沁水和永济渠的交界处,设多级隔堤、滚水坝以拦截水中较大颗粒的沙石,然后分左右水渠,轮流开启,以便另一边可以定时清淤。

    若沁水水流量不够保持永济渠水位,那就用蒸汽抽水机抽黄河水补充,河水同样经过多级隔堤、滚水坝,进入永济渠。

    又设船闸,让船只能够往返于永济渠和黄河之间。

    官员们汇报,说武陟等地已经有煤矿开采,据说矿脉都不小,所以蒸汽抽水机不愁没有燃料,这样的解决方案,只需要再建几座水坝及船闸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