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水行周-第14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文维翰答道:“父亲,时机未到,最好再等上数年。”

    “哦?为何?”

    “父亲,辽东开发历时近八年,好不容易打开局面,越来越多的中原百姓开始闯辽东,如果东征战事起,恐怕百姓会有疑虑,担心到了辽东后被官府征发随军出征,于是纷纷打消念头,若真如此,那可不好。”

    “灭高句丽之后,百济必然敌意大增,所以皇朝迟早要灭百济,如此一来必然连年用兵,若等中原的电报线路铺设完毕,直达鸭绿水畔,届时官军水、陆并进,协同作战,如虎添翼。”

    “其次,北司如今正张罗着‘东海婢’买卖,还变着法子鼓励百济、新罗乃至高句丽国内贫苦青壮偷渡,此事初见成效,但要达到预期效果,还需要时间。”

    “那些偷渡耽罗乃至中原的三国贫苦青年,只要皇朝好好笼络、加以培养、利用,将来官军横扫半岛,他们就是最好的通事、向导和协从军。”

    “将来朝廷在汉四郡故地设州县,委任这些人坐镇地方,他们必然害怕三国旧贵族、豪族反扑,所以会相对忠于朝廷忠诚。”

    “但培养协从军也需要时间,而时间在皇朝这边,所以孩儿以为,灭高句丽的时机从总体而言还不成熟,朝廷不用急。”

    儿子所说,正符宇文温心意,他知道周国的国力日新月异,所以对于完全收复汉四郡一事,根本就不需要急。

    汉四郡故地不仅要收复,还要能够完全“消化”,不然一旦消化不良,迟早被迫“吐”出来。

    李唐灭高句丽、百济,赫赫武功之后,却是渤海国出现、新罗渔翁得利,这又是何苦来哉?

    前车之鉴,绝不能重蹈覆辙。

第五百二十五章 泽被后世() 
辽泽旁,宇文温看着无边无际的沼泽,顿生无力之感:若要将这片沼泽化为良田,得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耗时多年才能见效。

    辽泽有东西二百余里的泥淖,夏秋之际蚊虫漫天,人马穿行其中十分艰难,直接导致辽东、辽西之间的交通受限。

    历史上隋唐的辽东之役,就是因为辽泽的作梗,导致陆路行军十分艰难,进而影响到后勤运输,使得远征辽东的大军只有夏秋两季的作战时间,中原大军空有庞大兵力,却被辽泽所掣肘。

    虽然宇文温在各类公文、军报上看过官员、将领对辽泽的描述,如今亲临此地,才切实感受到辽泽的情况是多么不乐观。

    辽泽是多种地貌的综合体,不仅有丛生芦苇或其他水草的沼泽,而且河流纵横,又有大大小小的湖泊遍布其间,形成河流、沼泽、湖泊自然交错的综合体。

    又因为位于辽水水系的中下游低洼地区,所以夏秋之际一旦辽水水位高涨,就会有大量河水涌入辽泽,到了冬春季节辽水水位下降,这些多出来的水就留在辽泽,构成了大小湖泊、沼泽。

    若要治理,将沼泽排干、围湖造田,首先得围绕辽水水系修建一系列水利设施,断了辽泽水的来源,然后开凿排水沟,佐以蒸汽抽水机不停排水,排干沼泽以及湖泊。

    这种做法,正如朝廷之前推行的汉沔地区大开发一样,通过围湖造田、排干沼泽的方法向云梦泽故地要良田。

    但汉沔地区之前就已经有了历时数百年的初步开发,又紧靠人口稠密的荆襄地区,所以能较为方便的进行深度开发,但要以此经验开发辽泽就会难许多。

    辽东人烟稀少,尚有许多较易开发的大片荒地没有开发,所以,与其把宝贵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时间长、见效慢的辽泽开发,还不如采取先易后难的策略,把其他地区先开发好。

    等到辽东地区的人口增加到一定数量,开始出现人少地多的问题后,再对辽泽进行改造。

    这个目标要是想实现,可能要花上至少两、三代人的时间,所以,宇文温是看不到了。。么?

    未必。

    辽泽的开发,困难确实摆在眼前,但宇文温认为,这不是他把问题留给下一代解决的理由。

    辽泽,不该“泽被后世”。

    要开发辽泽,可以将其当做一个巨大的沼泽地,这里不缺水,反倒是因为水泛滥才形成大片沼泽,而沼泽底部有厚厚的腐殖质,若排干水,或者控制水位,完全可以将其开垦为水田,种植冷水稻。

    这件事现在就开始做,严格执行规划方案,持续二十年,辽泽变成粮仓就不会是梦想。

    也许那时候我还活着也说不一定。

    宇文温如是想,看着眼前辽泽,干劲十足。

    他在陪同官员的引领下,走到一旁的高脚屋建筑群,这些高脚屋整齐排列着,又有通道连接,整体而言如同一个“丰”字形布局的村落。

    这是出现在辽泽边缘(东部)的新村落,其即将入住的居民,都是开发辽泽的“先锋”。

    高脚屋,是气候湿润、雨量充沛的亚热带地区一种十分普遍的民居形式,在南洋地区很常见,宇文温对此印象深刻。。

    一般的高脚屋分上、下两层,为竹子盖建,也可以用木材搭建,屋的上层住人,下层无墙,只有数根木桩(竹桩),用于放置家具和其他物品。

    若这高脚屋位于沼泽地区,下层自然是沼泽或者水田。

    高脚屋的搭建,对地基要求很低,南洋各地都有高脚屋,将其引进辽东,对于开发辽泽这种沼泽地区很有帮助。

    而住在里面的人,当然也是引进的外国劳工:有南洋奴工,也有生或者毛人(虾夷)。

    一切,都是参考汉沔大开发的成功经验,第一期开发,投入大量奴工,将沼泽、湖泊地区初步整理,清除芦苇、水草,挖沟渠、修建水利设施排水、防洪,打好基础。

    这个过程很辛苦,夏秋之际蚊虫毒蛇叮咬,冬春季节踩在水里冰冷刺骨,所以人的伤亡很高,虽然按照后世的道德观来看,此举十分不人道,但在这个时代,奴工伤亡大根本就不算事。

    靠着奴工打开局面,然后调集大量劳动力修建田埂、堰坝,将沼泽、湖泊“网格化”,每一个“格子”里的地块都会变成水田。

    当然,考虑到水系的自然调节,必须保留适当的湖泊,雨季蓄水,旱季放水。

    一开始,这样的水田产量很低,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稻谷和苜蓿轮作,提高土地利用率,然后增加肥力。

    在辽东,水稻一年一季,水稻收割后排干水,种植苜蓿,来年将苜蓿根茎翻耕埋入途中,然后注水变成水田,种植水稻。

    如此轮作,只要数年时间,新开垦的农田其肥力就会有显著增加,粮食产量慢慢就会上升。

    这是汉沔开发的成功经验,加上冷水稻种的帮助,用在辽东很合适,辽东各地经过这数年来的实验田种植,效果很好,现在,进一步推广的时候到了。

    宇文温来到新村中的“会议厅”,会议厅里已经坐满了人,这都是前来觐见大周天子的、契丹各部首领,见着天子进来,纷纷叩拜。

    宇文温就座之后,示意大家平身、入座。

    各部之中,有十余年前归顺周国的粟末八部,即后来改编为“八旗”的八个部落,八位旗主坐在最靠近天子御座的地方。

    又有仅次于八旗归顺朝廷的几个契丹部族,其首领位次八旗旗主,然后是近年归顺朝廷的其他粟末部落首领。

    在通事的协助下,宇文温与在座的、契丹首领们交谈,谈的是一桩大买卖。

    辽泽开发势在必行,“一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生口(奴隶),那么生口从哪里来?

    一是靠南洋贸易公司从南洋以及西洋购入(从捕奴队、奴隶贩子手中购买);二是靠北洋贸易公司从倭国东北境、虾夷大岛上捕获虾夷(毛人)。

    三,就是靠在座的“朝廷鹰犬”,从粟末水、黑水流域捕捉“生”,或者从大草原(包括黑水上游地区)捕捉室韦等游牧部落部民。

    这种行为,就是后世史书上大加批判的奴隶贸易,在这个时代又称“生口买卖”,但按照这个时代的价值观而言,中外各国没谁认为不对。

    宇文温作为大周天子,亲口向前来觐见的、契丹各部首领承诺,各部抓来的生口(奴隶)有多少,朝廷就以合理价格收购多少。

    不怕生口卖得多,就怕各部的“业务量”不够多。

    相关事宜,当然就按着“老规矩”办,北洋贸易公司会从中协助,至于购买生口的“货款”,自然囊括了铁制品、日用品、食盐、糖、茶叶、纺织品等中原产品。

    在座的首领及其部落,都是大周天子的马前卒,天子不会亏待鹰犬,所以各部部民出去捕捉生口,必要的武装当然是要有的。

    根据不同的分级,、契丹各部都会获得不同数量的铁甲、铁兵,把部民武装起来,才能更好地出去“开展业务”。

    攻打其他部落,抓完人之后,空出来的猎场、牧场,当然就归当事部落所有,抓到的生口之中,女人可以选择留给本部青壮,其他俘虏,就拿来换各类生活物资,改善自己部落的生活条件。

    朝廷有了充足的奴工,就能更快的开发辽泽,而且对于奴工的需求很大,还会持续多年。

    这是一项双赢的政策,由天子亲口向与会诸位宣布,可信度不容置疑。

    而天子亲自颁发的金制令牌,就是各部的“营业许可”,有这金牌在手的部落,可以优惠价格售卖生口,和北洋贸易公司做买卖时,还可以有九折优惠(不限商品种类)。

    每年还有一定数量的食盐份额可以免费领取。

    金牌代表着周国朝廷的认可,可以世代相传,泽被后世,所以在座的旗主、酋长们心中激动万分,纷纷离座,再次向宇文温叩拜。

    用各自的语言,向大周天子宣誓效忠:“臣等及子孙后代,愿世代为天子鹰犬!”

    

第五百二十六章 人情味() 
沈阳,武库,刚运到的军需物资暂停入库,宇文温在此坐镇,让儿子们分头带领军吏检查即将入库的物资是否合格,其中尤以戎服(冬装)为重点。

    辽东的冬天十分寒冷,比中原冷多了,士兵们的冬装暖和与否,直接关系到士气,所以宇文温要抽检军需,看看从中原运来的冬装质量如何。

    因为中原的棉花产量大增,所以棉衣、棉裤、棉靴、棉手套已经渐渐普及,辽东官军将士的冬装,当然包括这些,但其中棉花的填充量如何、布料是否耐磨,会决定冬装是否暖和。

    如何检查棉衣、棉裤、棉靴的质量,自有一套方法,宇文温让带过兵打过仗的长子宇文维翰向弟弟们传授心得,然后开始抽检。

    宇文温自己也没闲着,检查军冬帽,这军冬帽的样式有些奇特,实际上就是后世所称“**帽”。

    **帽的保暖性能毋容置疑,所以被宇文温“借鉴”后出现的军冬帽,除了没有前额的红色五角星,基本上和“原版”差不多。

    当然,名字自然不是“**帽”,因为这种冬帽率先供应辽东官军,所以又称“辽东帽”。

    辽东帽是辽东官军将士冬天的制式帽,一般在非作战时穿戴,保暖效果不错,必要时可以放下左右护耳,保护耳朵和面颊。

    经过数年的试用,这种帽子的保暖效果得到印证,故而民间也很喜欢戴这种实用的帽子,所以很快流传开来,“辽东帽”这一称呼越来越名副其实。

    宇文温随手拎起一顶冬帽,里里外外仔细检查了几遍,没发现什么明显的质量问题,又随机开了几个木箱,挑了几顶帽子检查,质量都合格。

    依概率而言,这批即将入库的冬帽是合格产品。

    当然,军需官只要有点脑子,就不会在天子于辽东巡视时弄虚作假,所以,他离开沈阳之后,运抵沈阳的军需物资质量如何,还不能说绝对没问题。

    他见着儿子们抽检军需忙得不亦乐乎,顺手拿起一件棉衣打量起来。

    供应给军队的戎服,如今统一采用几个衣服号码:特大号、大号、中号、小号,以方便被服场大批量制作,戎服运到军营之后,士兵们根据自己的身材自己选择合适的号码。

    若是稍大些就让裁缝稍微改改,如此一来,省下许多麻烦。

    至于冬装——棉衣,制式军用棉衣的下摆较长,能确保士兵穿上棉衣蹲下时,下摆依旧能挡着屁股。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实验结果表明,若为了省料缩短棉衣下摆,那么士兵穿着棉衣、棉裤后,随便运动一下,结合处(腰间)依旧会有寒风漏进来,所以还得额外加一件披风。

    所以,棉衣穿在身上时,下摆过裆(部)是必须的,这是对士兵的关怀,即所谓“人情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