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逆水行周-第7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的人间净土,和让人绝望的现世一对比,百姓自然向往,比起弥勒上生那虚无缥缈的弥勒净土,平民更愿意相信弥勒下生在人间开创人间净土,大家共享太平盛世。

    自晋国永嘉之乱后,世家大族跟随司马皇帝衣冠南渡,而普通百姓却无法逃过江南,只能在家乡苦苦熬着,青州之地历经石赵、冉魏、后燕,终于再度归属晋国。

    在建康的皇帝改了刘姓,国号宋,与北朝以黄河为界,位于黄河以南、泰山以东的青州成了前线,饱受战火摧残。

    后来刘宋内讧,宋国徐州刺史薛安都反,连带青州刺史沈文秀一起,以青徐之地投奔北朝魏国,青州从此归属北朝统治。

    大量心向南朝刘宋的青州本地豪族起兵反抗,被魏军镇压,随后魏国将这些豪族及大量百姓迁往国都平城,设平齐郡进行安置。

    这些人被称为‘平齐民’,以俘虏的身份,在平城过着屈辱的生活,从此背井离乡,不得返回故土。

    与此同时,魏国又把大量河北豪族迁往青齐之地,以便巩固统治,这些外来户,和本地家族发生了激烈的摩擦和争斗,让青齐之地不得安宁,而青州作为南北交锋的前线,依旧战火连天。

    无论是萧齐、萧梁都在想办法‘收复’青州,长期的南北战争,让青齐之地的百姓苦不堪言。

    好不容易熬到周国平齐,长江以北之地尽在一个版图,青齐不再是战争前线,大家好歹松了口气,结果消停了不到三年,周国爆发内战。

    这仗一打就是七八年,占据青州总管府的尉迟氏,不断进攻南面的徐州总管府等隋国控制的地盘,青州百姓要么被征发上战场,要么被征发去输送粮草当苦力。

    好不容易熬到隋国灭亡,结果周国又对陈国用兵,青州总管府派出水军经由海路南下,入长江与陈国水军交战,无数青齐百姓再次被征发从军,一去就是大半年。

    陈国还没拿下,周国又爆发内战,无休止的战争,让青齐百姓对现世愈发绝望,所以对于弥勒下生创造人间净土的念头,愈发渴求起来。

    佛经说弥勒要过五十六亿年才会下生,百姓等不了那么久,迫切希望弥勒提前下生,所以大造佛像许愿,希望佛祖能够体恤人间疾苦,而这就是青齐之地流行弥勒下生信仰的主要原因。

    青齐之地的邑义,数量众多,有的邑义人数不过数十,有的邑义人数有数百,而大一些的都邑义,人数逾千都很常见。

    至于更大的大都邑义,成员人数有多少,没人知道,大概连官府也不知道吧。

    邑义的成员,既有寻常百姓,也有普通官吏,大家都对现世绝望,加入邑义来寻求一丝安慰,所以青州总管府虽然对于数量越来越多的邑义开始进行限制,但实际上收效甚微。

    佛教信仰在周国是主流,不但州郡官员大多信佛,就连邺城、长安的权贵也大多信佛,当年周武帝灭佛,引起了许多权贵的不满,待其去世没多久,佛教再度在周国兴盛起来,如今的青州官员,又如何能控制各地邑义的发展?

    百姓结社,历来是朝廷大忌,数百年来,不是没有人借着邑义聚集无知百姓,行那大逆不道之事,但对于官府来说,这么多邑义总不能全都禁了,到时候官逼民反闹出民变,自己也得倒霉。

    而连年征战,让青齐百姓戾气越来越重,有了邑义这种组织,能引导百姓向善、化解戾气,对于地方官来说,也算是安抚百姓的助力,所以只要各地邑义的行为没有不妥之处,官员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这个正在州治东阳城外进行讲经的都邑义,正是得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佛社,这个都邑义设义库,号召邑义成员相互帮助,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信徒加入。

    此时此刻,聆听邑师讲经的信徒,挤满了邑师面前的空地,而见着都邑主到来,信徒们纷纷起身行礼。

    都邑主是好人,这是大家的共识,所以纷纷致以最诚挚的问候,都邑主不停还礼,好不容易等到场面平静下来,他坐在邑师旁边,示意继续。

    在邑义之中,邑师负责弘扬佛法,为信徒讲经,而以平民百姓为主的邑义里,百姓们基本都是文盲,大字不识一个,基本上听不懂佛经里说的内容,故而需要邑师以通俗易懂的语句,将佛经内容解释给他们听。

    邑师讲经的水平高低,决定了这个邑义对信徒的吸引力,而在高密村举办的这场讲经,邑师讲经的水平毋庸置疑,信徒和村民都听得入神。

    直到一个坏消息传来,打破了这一祥和场面:官军在长江北岸的广陵驻扎,结果被陈军打得大败,随军青壮伤亡惨重,浮尸布满江面

    这个噩耗,让在场听讲的许多人嚎啕大哭,他们的亲人,被官府征发服兵役,随水军南下驻扎广陵,要么是被征发服劳役,输送粮草经由泗水南下广陵。

    这些人是他们家中的顶梁柱、壮劳力,如今官军在广陵大败,伤亡惨重,也许这之中,就有他们的亲人。

    他们的亲人,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这个噩耗,据说刚传到总管府署不久,官军大败,应该是数日前的事情,官府里吏员众多,瞬间就把消息传了出来,那么官府接下来会采取什么措施,村民们想都想得出来。

    继续征发百姓服劳役、服兵役,跟着官军去打仗!

    现实的残酷,让许多人悲从心中来,而邑师方才所说的弥勒人间净土场景,让大家愈发憧憬,不时有人发问,如何才能让弥勒提前下生,拯救劳苦大众。

    邑师没有回答,而是放好佛经,让人端来一个空空如也的瓦钵,然后当着大家的面,将瓦钵灌满清水。

    只见邑师闭上眼睛,口中念念有词,不一会那瓦钵里竟然凭空长出一株青莲,这株青莲开着花,花色艳丽,让众人目瞪口呆。

    邑师睁开眼,口中念道:“弥勒下生,降龙随行,污浊尘世,化作人间净土。。。”

    声音呢喃,似乎有一种神通,让在场之人为之吸引,不约而同双手合十,跟着邑师念起来。

    “弥勒下生,降龙随行,污浊尘世,化作人间净土。。。”

第一章 怎么办?() 
白雪皑皑的野地里,一股骑兵呼啸而来,扑向严阵以待的虎林军,就在距离不到百步时,忽然分成左右两队,向着大阵两翼冲去。

    虎林军长枪阵不惧任何骑兵直接冲击,但在侧翼的岭表客军,就未必了。

    天寒地冻之中,排列成阵的陈氏族兵,看着呼啸而来的骑兵,一个个面如白纸,拿着长矛、弓箭的手有些轻微颤抖,也不知是冻的还是吓的。

    从未见过下雪的陈氏族兵们,看着大批骑兵向自己冲来,说不怕那是假的,在这一望无际的原野上,一旦被对方冲破阵型,跑都没地方跑。

    这里的地形、气候,还有敌军的战术,他们在岭南从未见识过,眼见着骑兵就要冲到面前,速度却丝毫未减,许多士兵愈发害怕。

    看着一匹马向自己冲来,作为一个人,其本能就是想躲过一边,更别说冲来的是一大群马,那场面对于族兵们的心理构成了巨大冲击。

    岭南的马体型瘦小,而眼前的却是高头大马,上百骑兵汇聚一处,冲锋的声势惊人,更别说敌军骑兵还不停的怪叫,似乎就要策马冲过来砍大家,这让弓箭手们心中为之一紧。

    虽然有督将高喊“稳住”,虽然知道要等督将下令放箭才能放箭,虽然敌军骑兵还没接近到有效杀伤距离,但还是有弓箭手忍不住手一松,将羽箭射了出去。

    而有了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然后大家都把箭射出去了。

    还未进入七十步距离的敌军骑兵,熟练的打了个转,从弓箭的有效杀伤范围边缘绕了过去,脱离接触,掉头向远处前进,在百余步外停下,不走也不靠近,若即若离。

    身处长枪方阵中的田正月,看着左右翼那些轻易就被骗了箭的友军,心中不由得冒出一个词,那是西阳王常说的三个字:“猪队友”。

    平心而论,步兵在平原地区对抗骑兵很不容易,但只要列阵完毕,短时间内是不用怕对方的,最重要的是弓弩手必须沉得住气,不要轻易被别人骗得在射程外就放箭。

    步弓的有效杀伤距离大概是七十步左右,骑弓的有效杀伤距离大概是五十步左右,如果步弓手率先被敌军骑兵骗得提前射箭,杀伤效果差不说,还会被对方抓住这一空挡,冲到五十步左右距离放箭。

    猬集在一起的步兵,是很好的靶子,敌军骑兵射来的箭,多多少少都会命中目标,而因此造成的伤亡,会让步兵愈发慌张。

    敌军骑兵多来那么几下,步阵就会愈发混乱,到最后崩溃,被敌骑追上来肆意砍杀,结局就是尸横遍野。

    这个道理,田正月反复和冯暄、陈佛智、宁长真强调过,结果一上战场,这些岭南客军的表现之差,真是让田正月等虎林军将领摇头不已。

    猪队友,真是猪队友!

    不止一个虎林军将领如是想,也亏得如今敌骑只是骚扰不是真的冲锋,不然这些岭南客军真就要完蛋了。

    徘徊在百步外的敌骑,又进行了几次骚扰之后,毫不犹豫的向东撤离,田正月下令阵中的骑兵出击,为己方做掩护,然后命人吹响号角,让将士们放下武器休息。

    他们的使命,是前出光城以东,为己方援军搭建桥梁运送辎重入城做掩护,顺便确认一下,敌军是不是真的撤退了。

    虎林军严格来说是西阳王的私军,当然只听西阳王的指挥,虽然西阳王如今在悬瓠被敌军围困,但事前留下的命令,确是让虎林军支援光城而不是悬瓠。

    主帅有令,田正月等将领即便再担心也得执行,所以在结束休假之后,立刻沿着光黄道翻过大别山,北上支援光城友军。

    围攻光城的敌军,是尉迟氏的扬州总管府军队,见有援军抵达,便开始对峙。

    田正月本来预计会有连番恶战,但对方居然主动撤退了,留下骑兵断后,几名将领一合计,觉得莫非其中有诈,所以特意前出光城以东,探探对方的虚实。

    扬州总管府州治寿春,在光城所在的光州以东方向,光城和寿春之间陆路距离有五百多里,田正月手头上的骑兵不足,没办法逼近对方主力,只能眼睁睁看着对方东撤。

    如果对方真的是撤退,那就是不战而退,田正月等将领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不由得心生疑惑:

    到底是怎么回事?莫非扬州。。。不对,莫非长江边上的广陵出事了?

    田正月知道当前局势,尉迟佑耆率领大军坐镇广陵,与江南陈国不战不和,有尉迟佑耆的军队在淮南待着,扬州总管府的军队有什么理由放弃光城不管,来个打道回府?

    这种事情想多了头痛,田正月决定按着计划来,先解了光城之围,在大别山北麓站稳脚跟,然后再想办法北上,试探着解悬瓠之围。

    解悬瓠之围,说起来轻松做起来难,田正月知道围攻悬瓠的敌军实力很强,是奸相尉迟惇亲自指挥的主力,骑兵众多,在这平原之地与对方交战,己方兵力又明显处于劣势,一不留神就是被人全歼的下场。

    从光城北上至悬瓠,距离大概二百五六十里,途中要经过息州,而息州州治宋安,己方早已弃守,想想这一路上要攻要守,难度不小,田正月可没那么乐观。

    队伍依旧在警戒,紧靠着潢水,潢水上游数里就是光城,而下游数十里外,就是潢水汇入的淮水。

    如今是隆冬季节,潢水水位下降,难以行船,而淮水想来也好不了多少,没有了河流的阻挡,敌军骑兵在原野里来去自如,确实令人头痛。

    而更让人头痛的,是友军,虽然这些岭南客军换上了精良的铠甲,穿着缓和的寒衣,但在平原不适应与骑兵正面对抗的毛病,恐怕不是一时半会能改过来的。

    陈佛智匆匆而来,和田正月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办,方才陈氏族兵的表现很差,他作为首领面上无光,知道这样下去迟早要坏事,想要亡羊补牢。

    他带着兵千里迢迢来到中原,不是来骗吃骗喝的,想着表现一番证明能力,奈何中原地形和战争形式与岭南不同,确实让陈佛智束手无策。

    “这样吧陈使君,过几日若有空,我们来个强化特训。“

第二章 怎么办?(续)() 
光城,满目疮痍,破败的箭楼,灰扑扑的掩体,随风入鼻的臭味、焦味,还有蓬头垢面的守军,一幕幕场景看上去十分凄凉,不过守军虽然外表看上去惨了些,但精神气十足。

    黄州军守光城,与来犯的扬州军打了数月的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