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余匹马。
脚步声接近,烤火的士兵转头一看,见着是同袍拎着猎物回来,随即起身迎去,几个人掏出随身尖刀,将野兔开膛破肚,粗略清理了一下内脏,就用树枝串起来放在篝火上烘烤。
他们烤肉的手法很熟练,不一会便有肉香传来,几只烤好的野兔瞬间被吃得精光,然后吃过野兔的士兵起身去和放哨的同伴换岗。
又过了一会,林外过来数骑,同样和暗哨对了口令,然后顺利入林,他们带来的不是野兔等猎物,而是一个活人。
这是个被绳索捆着、嘴巴里堵着破布的男子,看上去年约三十左右,平民大半,鸡窝般蓬松的头发,黝黑的皮肤,一口烂牙,还有一双惊恐的眼睛。
男子被人扔到篝火堆旁,见着周围杀气腾腾的士兵,不知是因为冷还是因为害怕,他浑身抖若筛糠,待得嘴巴里的破布被扯掉,蜷缩在地上涕泪横流的哀求着:
“饶命,将军饶命啊。。。”
然而没人理会他,坐在篝火堆旁吃烤兔的一个男子,问带其入林的人:“在哪里抓到的?”
“柴水边。”
“就他一个?”
“总共五个,有四个跳进柴水上南岸了,所以就死了。”
发话的男子是这队斥候的队正,他示意部下吃烤兔,然后把目光投向被抓回来的男子,挤出一个笑容:“你,肚子饿了么?”
双方的口音有差异,但大概能听懂对方说的是什么,被俘的男子先是摇摇头,见着对方盯着自己,赶紧又点了点头。
“想吃可以,先回答我的问题。”
“是是是,将军饶命,小的什么都说,只要是小的知道的,都说,都说。”
队正开始审问俘虏,这也是他领着人在旷野里游荡的主要目的,斥候除了刺探军情、驱散敌军斥候,还肩负着抓舌头的重任。
这几日,官军派出大量游骑四处包抄,已经渐渐把撤退的敌人困住了,对方即将成为落入包围圈的猎物,但己方不太清楚敌人的情况,所以要靠抓“舌头”来打听消息。
审问俘虏,他们这些斥候最拿手,而从中得到的关键消息,必须及时传给将军们,所以要抓紧时间。
队正先让人给俘虏松绑,然后在其威逼利诱下,俘虏很快就把知道的都说出来。
俘虏姓柳,家中排行第三,别人叫他柳二郎或者柳二,柳二跟着同乡在光城做苦力,靠着卖力气挣口饭吃,光城因为光黄道商贸繁荣的缘故,需要苦力装卸货物,他就在城里勉强混了个温饱。
然而好日子没过多久,就开始打仗了,其中曲折说多了都是泪,柳二被山南那边来的官军征发守城,不久前又来了大批援军,便张罗着北上,要‘收复’息州州治宋平。
柳二随军北上,跟着同伴一起做杂务,结果这股官军刚到宋平城外没多久,忽然又掉头往南撤,柳二听人说是真官军打过来了,一时间不知所措。
真官军很厉害,假官军撤得很艰难,因为周围时常有真官军骑兵袭扰的缘故,假官军每日才能走上十里左右,眼见着大战在即,随军的青壮们愈发害怕起来。
两股官军到底谁是真的,谁也不知道,但知道再跟着现在这股官军走,迟早要死于乱军之中,所以大家各自想办法逃命。
这一路南撤,就有青壮不断逃跑,有的跑走了,有的被抓回来,好不容易熬到柴水附近,队伍在一个村子扎营,而外面围过来的骑兵也越来越多,眼见着情况越来越糟,一贯胆小的柳二也坐不住了。
昨晚他和另外四个同伴趁夜色逃出宿营地,摸黑往南走,天亮后好不容易抵达柴水河畔,却。。。
“你们在军中,粮食够吃么?”
“够,这些官军。。。呃。。。这些贼兵带了许多干粮,连带着我们这些青壮都有份,听说至少还能吃上十余日。”
“水呢?”
“贼兵驻扎的村子里有几眼水井,还是够喝的。”
“井水好喝么?”
“哎,也就能喝,井水不深,混着泥浆特别浑浊,我们这些苦命人当然就直接喝了,那些贼兵矫情,要用布滤过才喝。”
听得柳二这么说,几个士兵嗤笑数声,他们这些斥候风餐露宿,有时候为了果腹甚至茹毛饮血,为了刺探军情,为了抓舌头,为了保命,条件再艰苦都熬得住。
哪像这些人如此讲究,喝水还要过滤!
“那些贼兵的军旗,是什么图形。”
“那可有很多图形啊。。。小的记不过来。”
“那有没有比较特别的旗帜?”
“呃。。。有的,有老虎头旗。”
“你身上穿的裲裆,是怎么回事?”
队正用尖刀挑开柳二的外衣,再将其内穿的裲裆划破,破口处露出一些绒毛来。
“这是贼兵发的黄州寒衣,内里是羽绒,说是人手一件,穿在身上暖暖的,可以御寒。”
“人手一件?”队正似笑非笑的看着柳二,让他把手掌摊开,然后又脱去衣物,看看肩膀和后背。
仔细看过双手手指,确认没有长期拉弓弦留下的印迹,又确认肩膀、后背上有经常挑重物形成的压痕,队正能肯定对方是苦力而不是士兵,于是继续审问:
“有寒衣穿,有布鞋穿,每天都能吃饱,这日子不错嘛,你们为何要跑?”
“将军!若是平日里,这般好事谁会跑,只是如今这些。。。贼兵在村里扎营,然后砍了许多树木做什么拒马、鹿角,把村子围了几层说要固待援,谁都知道大事不妙了啊!”
“固守待援。。。他们说过援兵何时会来?”
“这小的就不知道了,反正将军。。。贼兵头目说一定会守得村子如铁桶般,让来犯之敌有来无回。”
柳二的话,又引发周围士兵一片嗤笑,队正也笑了笑,将一个烤兔腿塞到对方手里:“你们。。。这些贼兵驻扎的那个村子,叫什么名字?”
“好像是。。。叫什么来着?对了,叫做柴村。”
第十章 干柴烈火()
柴村北郊,官军营地,丞相尉迟惇正在帐中听取将领的汇报,南撤的敌军如今已被官军骑兵围在柴村里,柴村距离柴水不过一里,但对方再没有机会渡河继续南下。
骑兵的优势,就是移动速度快,面对敌人,是战是撤都是自己说了算,小股骑兵,可以从容袭扰百人甚至千人的步兵队伍。
而两万骑兵投入作战,以步兵为主的敌人,没有任何获胜的机会,甚至连移动都难以做到。
尉迟惇亲自领兵南下,将为数众多的骑兵如同撒网一般撒出去,数十骑一队的游骑斥候,分成无数队散布在息州、光州地区,将各地的动静都探得一清二楚。
综合各方汇集到他这里的消息,攻打宋平未果而南撤的这支敌军,并不是孤军,对方有光城方向来的援军,但被官军骑兵半路袭扰,无法北上,所以被困在柴村的这支敌军,现在是孤军了。
根据斥候捉到的舌头所供述的消息,尉迟惇得知这支敌军的实际人数大概勉强过万,除去随军输送粮草的青壮,能作战的兵员大概在七八千左右,其中骑兵大概有两千多。
敌军的构成,确实是以虎林军为主,加上一些黄州弓弩手,如今盘踞柴村扎营,在外围布置了许鹿角、拒马,意图负隅顽抗。
美其名曰固守待援。
“丞相,据那些俘虏供述,敌军所携带的干粮应该还能撑上将近十日,至于水源,村中水井倒是有几口,虽然水质较差,但撑上一段时间还是可以的。”
“军中未见有人宣称是西阳王,也未见打出‘宇文’旗号。”
“据俘虏供述,虎林军北上之前,山南那边又有援军抵达,而此次试图接应虎林军的应该就是这股援军,步骑合计约有七千兵力左右。”
“七千。。。”尉迟惇思索起来,七千加八千,合计一万五千兵,也许后续还有更多的兵马进抵光城,看来宇文氏是把光城作为主攻的出击据点,他之前判断对方要声东击西,果然是错了。
不过不要紧,现在他带着两万骑兵南下,对方佯攻宋平未果南撤到柴村的八千战兵,别想再回去,至于剩下的敌军,在他的骑兵面前,只有困守光城的份。
如果宇文氏还有另一支主力出西面的申州平阳,那也不要紧,围住悬瓠的官军虽然如今以步兵为主,但兵力也有数万,足以和对方对峙。
而他的骑兵要回援悬瓠,最多不过三日。
这就是骑兵的优势,移动速度快,可以集中兵力将数量看上去很多却很分散的敌军逐个击破,两万骑兵所形成的战斗力,可比十万步兵要强。
这也是为何百余年来南军北伐屡次失败的原因:没有足够的骑兵,就无法掩护漫长的粮道,粮道一旦被切断,前线的士兵就会军心大乱,甚至连撤都撤不了,只能各自为战被人分割包围,最后被人逐个击破。
而现在,尉迟惇有绝对的信心让相对缺马的宇文氏军队尝到苦头,将所谓的东西出击,变成一场徒劳无功的笑话。
困守柴村的敌军,现在已经被他的骑兵围得水泄不通,他要做的就是立刻歼灭这支敌军,然后将离开光城北上的那支援兵也一举歼灭,解除寿春可能面临的威胁。
到时候外缘断绝,困守悬瓠的敌军,迟早要完蛋。
“现在都准备好了么?”
“回丞相,准备好了!”
。。。。。。
清晨,北风凛冽,飞沙走石,天地昏暗,位于柴村中的人被风沙迷眼,根本就无法看清上风向的动静,而柴村以北不到三百步距离,聚集地了大量的士兵。
中军处树起步障挡风,丞相尉迟惇端坐上首,现场督战,而早已准备就绪的将士,开始进行进攻前的准备。
他们将无数收集起来的干草枯枝堆积成许多小山,然后将其依次点燃,借助强劲的风势,干柴烈火很快烧起来,见着火势已成,有人将收集起来的马粪扔进火堆中。
不干不湿的马粪烧起来会产生很浓的烟雾,还夹杂着一股臭味,这是北地骑兵常用的战术,于出击前在敌军上风向烧马粪纵烟,可以熏得对方军阵里的士兵涕泪横流。
上万骑兵,一人双马,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马粪,这就成了制造刺鼻烟雾的最佳材料,量大管够,加上干柴烈火还有强劲北风,其效果必然比往日更加出众。
大量马粪燃烧着,刺鼻浓烟将下风向的柴村笼罩起来,与此同时,士兵们将赶制的楯车排列完毕。
楯车有数百辆,分成数列,作为士兵逼近柴村的移动遮挡物,此时应该是日出时分,但天气恶劣,满天乌云,风雪交加之际,依旧一片天昏地暗。
又有数百骑兵出列,策动马尾绑着树枝的坐骑来回疾驰,扬起大量尘土,被北风裹挟着冲向下风向数百步外的柴村,尉迟惇用千里镜望去,却见柴村如今烟尘滚滚,只有些许模糊不清的房屋黑影在烟雾中显现。
在这种逆风的极端不利情况下,柴村中的弓箭手如何射箭?
打仗,身为主帅最希望打顺风仗,也就是己方处于上风向,敌军处于下风向,无论是水战还是陆战,风向的作用都不可小视,而现在,他轻而易举就做到了。
身处上风向的军队,是背风,弓箭手的双眼不会被风沙迷住,而射出去的箭矢因为顺风的缘故,有效射程明显增加。
身处下风向的军队,是迎风,士兵们的眼睛会被上风向吹来的风沙迷住,而射出去的箭矢因为逆风的缘故,有效射程骤减。
两军交战,因为风向逆转而导致胜负逆转的战例数不胜数,尉迟惇如今将敌人围在一个村子里,虽然对方临时扎起的营寨其范围早已超过这个小村子,但己方兵力众多,可以从容选择进攻方向。
即便打着打着忽然刮起东南风,官军可以改变进攻方向,继续在上方向发动进攻,而对方就只能生受着,无论是纵火、泼洒生石灰,事关风向的任何手段都不可能成功。
这样的逆风仗,你们还想赢?
“丞相,将士们已准备就绪,请下令!”
“很好,擂鼓,吹响号角,全军进攻!”
第十一章 回环连打()
北风中,号角如潮,围在柴村外的骑兵纷纷动起来,按各自所属分成许多股,借助着风沙掩护,向柴村快速接近,逼近外围鹿角、拒马,然后向着村内放箭。
大风中,羽箭很容易被吹歪导致准头下降,骑兵们骑马在移动中放箭,目的不是杀人,而是吸引对方的弓箭手,己方的主攻方向为正北,其他三个方向为助攻,同时进攻可以分散对方的兵力。
四个方向同时有骑兵接近,村中敌军自然要分头布置弓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