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王清流在期间的作用是,朝廷有意招安孔有德,孙元化也劝说孔有德,孔有德也有意受招安。
不料,朝廷招安的敕令被王道纯隐瞒起来,他为人正直,疾恶如仇,力主清剿……当然,历史难说,就算有招安,孔有德是否真心呢?
只不过,如果孔有德是真心的话,王道纯,为了自己理念而罔顾大局,清流还成了祸国殃民了。
此人素有清名,他还没到,东南府留守诸人以颜常武夫人杨莺儿、孙承宗、斯托姆已经把他的情报摸得一清二楚。
貌似有点棘手哦。
孙承宗说道:“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淹。现在一个问题,谁去迎接他?”
原来,台湾理论上属福建管,既然新巡抚到任,理应派人去迎接。
大家没有撕破面子,就得做个样子,表示礼貌,是为面和心不和,但面子要过得去。
肯定孙承宗是不会去的,他是帝师,位极人臣,王道纯还是他的晚辈,王道纯来参拜他还差不多。
点手指头,仔细一看,居然够资格去迎接王道纯的人现在台湾没几个,有大明高级官职身份的精英都跑去爪哇了!
人家二品巡抚,你总不能够让一个七品芝麻官代表东南府去迎接,这个脸,谁都丢不起。
大家的目光渐渐落在了红毛番斯托姆的身上!
这厮居然是大明福建海防参将,三品武官哦!
原来他归化东南府后,取汉名为史德模,作为老臣子,东南海军的奠基人之一,颜大少很关照他,除了东南府内部的加官晋爵,为他向大明朝廷累上保本,剿灭海匪有他份,安抚地方有他份,赈灾有他份,大明朝廷不明所以,照批可也,斯托姆成为德艺双馨的大明忠臣!
于是红毛番斯托姆就成了大明参将史德模,乃是现在东南府除孙承宗打下的有大明官身最高的,他不去谁去?
红毛番向来外向,他接受任务,乐呵呵地过海去了。
到得福州城外的接官亭,福建三司官员、福建水师、州县官员、各卫所官员等等,见到红毛番顶盔带甲堂而皇之而来,吃惊不小,对他指指点点,而斯托姆还自我感觉良好,殊不知人家都在笑他沐猴而冠。
中国的官衣,还是中国人穿得合适!
要知道红毛番登上大陆,被大陆民众严重BS,称之为红毛番绝对是客气了!
叫他们是“鬼佬”,与鬼佬接触的汉人被称为“事鬼”,名声很差的。
斯托姆带着东南府那些板寸头士兵横冲直撞,又有东南府的介绍信,大家知道他是真的大明参将。
不爽他的人暗骂他,而亲近东南府的官员又以为东南府有什么计划,不去提醒他。
果然,新巡抚王道纯甫一抵步,猛抬头见到红毛番,又听闻他是台湾方面的代表,顿时王巡抚的脸都黑了!
大家参拜巡抚大人的时候,斯托姆参将居然不跪拜!
巡抚二品,参将三品,看似咫尺距离,实质有天涯区别。
武将不值钱,一个四品知府就敢呵斥三品参将,想想二品巡抚呢?
东南府忒够恶劣,竟然派个红毛番来羞辱劳资,给劳资一个下马威!
一天的好心情都没有了,他没有与斯托姆说一句话!
回到抚衙,王道纯怒气未消。
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有一个优良传统即,不管真才实学如何,总要以天下为己任,至少也要作社会的文化和良心担当,最推崇的当属忠君爱国的气节,最持重的莫过华夷之别与华夷之大防。
华夏文明长期雄居世界之巅,文化优越感或称文明自信,自然逐渐渗透到血脉中,从骨子里瞧不起任何蛮族,经常直接以禽兽视之。
简直不把蛮族当人看,而这也是红毛番迷惑不解的地方,我是文明人,你中国人也是文明人,甚至你枪炮不如我,你居然瞧我不起?
而王道纯是个纯粹文官,更是将华夷大防摆在心头上。
有明一朝,红毛番不是人,王巡抚将与红毛番说多一句都是对自己的羞辱,而之前的福建巡抚南居益,更是将荷将弗兰松给骗到岸上,将他送帝都免费旅游,在菜市口上让这个洋人尝到中国快刀的滋味,刀下来个头身二段,光荣地成为荷兰“先烈”。
洋人连明朝官员的话都敢信,更证明他们是傻的,是很傻很天真的蛮族。
而在平行空间的清朝,则有过“制台见洋人”,比巡抚更高的文制台,见到洋人乃是柔媚无骨,卑躬屈膝,一副十足的奴才相!
明清两朝对待红毛番的态度,截然不同!
巡抚心中恼火腾腾燃烧,不久,给他找到了一个搞东南府的机会!
第498节 王巡抚的动作()
要说大明国运实在糟糕,各地兵火连年,灾害频繁。
福建好不了多少,山多平原少,要不旱灾要不水涝,以旱灾居多,这不,又旱上了!
入夏以来,闽省大旱,土地龟烈,大地冒烟,作物都给旱死了。
虽说推行了种蕃薯,但旱得厉害,连蕃薯苗都蔫了,挖出来的蕃薯小个头。
说实在话,明朝人认为蕃薯是喂猪的,在东南府种蕃薯,要不是颜大少崇高的威望,大伙儿差点要造反了!
而在大明闽省,大伙儿要米吃,要饭吃!
王道纯年中甫到任,就面临着民间缺粮少米的窘境,不禁挠头。
果然,闽抚不好当,不说对付东南府,就连民政都遇到麻烦。
他也不是神仙,不能无中生有变出米来。
郁闷,王巡抚来了个微服私访。
穿成青衫书生状,带了一个清客名康先生的,在几个便衣保镖的保护下在傍晚从抚衙侧门出去。
去到大街上转转,但见得人来人往,购销两旺,市面并不萧条哪有半点受灾的样子?!
特别去看了街道上的米店,接近一两银子一斗米,价格呈上扬之势。
怀着心事信步走,到了最热闹的设在闽江边的食肆,但见得生意红火至极,华灯初上,已挤满了食客,吆三喝四,划拳吃酒,大块朵颐,不亦乐乎!
闽江上更有花船穿棱,传来阵阵的霏霏之音,颇有一种“商女不知亡国恨”的架势。
王道纯与康先生找了一处较大的食肆坐下吃晚饭,但见得那些食肆的招牌统统写有“正宗东南菜!”
康先生叫人过来点菜,令他与王巡抚诧异的是负责点菜的乃是个年轻女子
须知在明朝封建社会,女子都较少抛头露面,而环顾江边食肆有许多女子在干活。
“正宗东南菜?是什么东南菜啊?”王道纯问道。
“这位客官,我们东南菜乃是东南府那边请来的大师傅,有蚵仔煎、东南牛肉羹、筒仔米糕、东南肉圆、油炸花枝、烧酒螺、薯条等等!”那个延客的年轻女咨客麻利地道:“包客官你满意!”
“牛肉羹?”王道纯双眸一凝,问道。
“咳,都是死牛,死牛!”女咨客反应很快地道,补充一句道:“经官府备案的哦!”
王道纯晒然一笑,他绝非不晓事的官员,牛肉羹天天做,哪来这么多的死牛。
不过他没有追问,叫女咨客择拿手的上几样来。
上菜很快,王道纯与康先生品尝东南美食,听市井人说。
果然,听到了一些东西,一个说东南府近年来生意大好,在东南亚进展顺利,占有大量岛屿。
“他们拿岛出来拍卖,只要有钱,就能够做一个岛主,传之子孙!”有人说道,顿时一片羡慕之声。
“最赚钱的开种植园,种植各种农作物,象水稻、玉米、茶叶、花生、甘蔗、烟草、椰子等等,只要努力干活,肯定有得赚!”有客人说道。
别人问道:“不怕卖不出去吗?”
“哪能呢!”那人嘿嘿笑道:“大陆各处歉收,你种出来粮食有多少收多少!至于钱嘛,不成问题,红毛番给我们运银子来,买我们的丝绸茶叶和瓷器!”
“是啊,米价又涨了!”有人说道。
“看来东南府又准备运很多人到东南亚去了!”王道纯听人羡慕地道。
“对,有灾没灾东南府总是赚的!”大家羡慕地道。
“这东南府怎么这么多粮食啊?”有人不解地问道。
“人家有很大的储备库,一座就有五百万石粮食,有二座,都在台湾行省,听说爪哇地区正兴建二座新储备库,人家都蓄得满满的,听闻东南府总理陈衷纪亲自担任粮库的总管,查到谁敢弄虚作假,一概处死!”
“吓,这么多粮食?!那不等于隋朝的洛口仓了吗?”
隋朝时期,沿大运河修建了许多粮仓,洛口仓是其中之一,蓄粮惊人,可容粮食2400万担,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粮仓。
引发食客们的共鸣,大家痛骂大明的贪官污吏把粮食都给弄没了,其实大明的制度完善,官有官仓,民有义仓存放粮食,可惜的是官府将粮仓当成了牟利的重要场所,官仓只见老鼠不见米。
别人骂官府,王道纯是唾面自干,他更关心的是为什么米涨价东南府运人离开大陆。
就他看来,一叶知秋,为什么江边食肆有许多女子在干活,是男劳动力短缺!
这东南府把大陆的男丁都给搬走了,岂不是让大陆成了无源之水?
当时王道纯不动声色,回抚衙后派多人打探消息。
很快地,康先生归纳总结各处得来的消息后禀报王道纯道:“巡抚大人,他们是以粮食引诱民众,只要去东南亚就有粮食吃,就有地分!”
难怪如此!
听详细点,东南府在各州县设点,诱惑民众前往东南亚,他们的粮食多极了,从来都是满满的。
“嗯!”王道纯点头道,很快抚衙向各州县发令,要求为了民生,平抑米价,不许屯积粮食。
这条法令鬼才理他,各路粮商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而各地官府同样是阴奉阳违,这是当然的!
如此良机,不发财的话就没天理了。
巡抚怎么说,大家就反向操作,才能发财。
等到七月,闽省各处受旱已成定局,王道纯遂发令要各地知府和同知齐赴省城福州议事。
孰料那些官员到达福州后,知府们都给王道纯集体留住,而同知们则到抚衙接受任务,那就是回到属地,负责打击投机倒把,捉拿那些哄抬物价的无良商人,扣押他们粮食,用来赈灾!
不得不说王道纯的出手相当老辣狠厉,他打着大义旗帜,把所有屯积粮食的人一网打尽,包括卖粮的粮商,还有,东南府的粮食也给扣起来!
东南府的人申诉也无用,官府振振有词地道:“说过不许屯积粮食,为什么明知故犯?”
为了赈灾,东南府敢动用炮舰打上门?不要名声了?
越是大官,越讲名声,东南府被王道纯来君子可欺之以方了,他料定东南府不敢动武。
使用同知而不是知府办差,盖因各地知府都给东南府喂饱了,而知府与同知一衙为官,往往不和,用同知办差,最是有力!
王道纯是新官上任,朝廷扶上马送一程是必然的,他闹出这等大事,声明一半粮食赈闽省的灾,一半粮食送给朝廷,穷疯了的崇祯皇帝哪直夸王道纯有能力,一到任就有办法!
有朝廷撑着他,谁都奈何不了他。
同知们得到王道纯得到事后有保荐的保证,想想知府吃得饱饱的,而他们同知平时没什么油水,这回有了机会哪还不卯足劲儿去办差。
出动衙役,查封粮店,搜索仓库。
官府雷厉风行,各地被搞到鸡飞狗跳,共缴获大米达到惊人的三百万石!
第499节 崇祯皇帝不如女流之辈!()
闽省有如此之多米并不是闽省生产,而是闽省作为一个周转地,屯积了主要来自广东、东南府的稻米,粮商们乃至东南府准备大干一票的结果。
各地粮商想要赚钱,东南府则想招人。
据明太宗实录卷十五记载:是岁,天下户千六十二万六千七百七十九,口五千六百三十万一千二十六,赋税粮三千四十五万九千八百二十三石。此乃朱棣朝的记录。
又有,“复支运法,乃令江西、湖广、浙江民运粮二百二十万石于淮安仓”。1472年(成化八年),定全国运京师粮共400万石,其中湖广、江西等地“南粮”324万多石,占绝大部分。到明代后期长江下游的粮食多依靠湖广等地供应。
而今,闽省粮食存量之大,出人意料。
近年来,广东仿东南府积极发展经济,各行各业兴旺,农业增产不少,稻米源源不断地输出。
而东南府的稻米来源更多,除本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