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业徐州-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老百姓既能活下去,又丰富了边疆人口,而且来年还能获得更多的粮草,以后每年军农场都是收税。如果对流民不管不问,他们便会三五成群,然后在山上落草为寇,到时候才是祸乱四方呢!

    南方与淮南交接的地方不停的吸收着袁术的人马,而北方陶应则忙着不停的运粮。首先便是将南方下邳国的粮草囤积在下邳城粮库和彭城国粮库,这些都是保证州治所安全的军粮,不能够随便动的。其次便是将东海郡的粮草运往沿边的城池;军粮运够之后才能更好的保证北屏障的安全。

    197年,南阳郡因为与曹操交战,再加上旱灾,所以繁华的南阳开始饥荒盛行,一时间南阳粮价飙升,百姓开始流离失所。为了快速稳定南阳不给曹操可趁之机,同时也为了拉拢南阳老百姓的心,陶应便令驻扎在梁国的刘勋押送十万石粮草前去支援南阳。为了防止半路上有贼寇阻拦,陶应便又掉曹纯率领地狱恶魔军随同刘勋共同押运粮草。

    十万石粮草整整运了一个冬日,好在大雪封路之时,粮草准时押送到了南阳,将南阳暴涨的粮价稳定了下去,百姓终于不用在皑皑白雪中饿死了。

    时间很快,当春天的阳光再次普照陶陵镇的时候,已经是198年的春天了。陶应整整在这个世界呆了四年,这四年里,开办了无数学堂,农工业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未如愿开展起来。不过这一年对于陶应来说,却是极为重要的一年,因为这一年,陶应已经守孝三年期满了。

    他要履行自己对甘姑娘的承诺,取甘姑娘为妻!

    陶应要娶妻,这对徐州而言简直就是天大的事情!原本计划在三月份便结亲,但是按照规格,按照礼仪,都不能在这个时候仓促成亲。于是最后陶应不得不将日子定在了秋天。结婚之事,需要媒人,而当初为甘姑娘做媒的正是如今的山阳太守臧霸。听闻陶应已经从陶陵镇搬迁回了彭城,臧霸和追随臧霸的老将们一个个皆兴奋了起来。

    整整四年过去了,他们从陶应一无所有时就追随他,到现在陶应坐拥九郡之地。而且陶应还答应以后定然以州牧之位相赠,如今正好陶应要大婚,要让臧霸为媒人,他们每一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陶应能够想起他们这些老将,然后重新重用他们。如今徐州每一次征战都是以新人为帅,他们的主将臧霸已经好久没战场杀敌了。

    198年三月,孙邵从豫章传来消息,在孙邵的劝解和赵云的兵力展示下,很多原刘繇的部将愿意追随陶应。但是因为没有献帝的圣旨,华歆却不愿意前往东海郡赴任。华歆又不愿意得罪徐州强将陶应,于是便在豫章好好招待孙邵,并让赵云将兵马驻扎在了豫章北方协同防守孙策的兵马。

    听闻刘繇去世了,孙策也对豫章跃跃欲试,而且周瑜也派人出使豫章。但是此时的孙策连续的同刘繇作战,多少同乡都死在了孙策手上,将士们多不愿降孙策。华歆同样是将孙策使者留在了豫章,又一边上书禀告许都,请献帝拿主意。

    华歆的信送到许都后,许都曹操拿到信后,知道陶应欲取豫章,所以曹操便故意为难起陶应。陶应想要的,他偏偏不给陶应,于是曹操便以献帝的名义传令华歆,让华歆来许都任职。然后曹操又将豫章之地封给孙策,让孙策西击吴郡,同时又册封孙策为吴侯,让其统领丹阳、吴郡、豫章三郡。

    圣旨还为到达丹阳,便被在驻扎在汝南的黄巾贼刘辟截获。此时汝南也因为干旱缺衣少粮,而且还经常被曹操骚扰,本着对曹操痛恨的态度,刘辟便将圣旨送给了彭城陶应,想用这个圣旨换取一枚大炮和二十发炮弹外加一千石粮草。

    圣旨送到彭城时,张昭不允,不远交换圣旨。这一道圣旨岂能值这么多银子?而且现在徐州粮草也不是很丰腴,怎能给他们这些黄巾贼们?

    但是提到刘辟,陶应在历史上经常听过他,他是敢于反抗曹操的勇士。而且黄巾贼,他们之所以为贼,有时候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要是有吃的谁愿意没事去造反呢?

    于是为了结交这个贼统领,以后说不一定还能用到,所以陶应便应允了刘辟的要求,将一千石粮草外加大炮一枚送给了刘辟。作为回报,刘辟愿意让出一条通道,让陶应下属的南阳郡与梁国能够链接在一起。

    得到圣旨之后,陶应便连夜召集贾诩与刘晔以及张昭商讨对策。这曹操想借他人之石来砸自己,让自己跟孙策内战,他好坐收渔翁之力,当真是想的好呢!

第二百四十五章 篡改圣旨() 
三月末,贾诩从南阳沿着刘辟开辟的梁阳大道一直赶到梁国,然后又从水路一直赶到了彭城。彭城众人已经等了贾诩数日。

    彭城州牧府,陶应将圣旨递给贾诩,贾诩看完吸了一口凉气说道:“好一招借刀杀人之计。这诏书是给华歆的,想必曹操又写了一封诏书送给孙策,若孙策得诏书,则不利我徐州也!”

    贾诩说完,不想门外又有刘辟的使者求见,原来刘辟的使者又缴获了一道圣旨。刘辟让使者持圣旨交给陶应,问陶应要钢制刀具五百把,粮草五千石!

    一封圣旨,换取这么多东西,陶应眼都不眨一下便答应了。这刘辟,得了好处,以后曹操的圣旨,他都会截下来,然后拿来换东西。

    刘晔望着圣旨良久后说道:“主公,我看不如我们将计就计。”刘晔说完,贾诩也是忍不住点了点头。于是在刘晔和贾诩的建议下,陶应便召集能工巧匠将两封圣旨修改了,然后假扮使者将圣旨送往豫章和丹阳。

    圣旨送去后,陶应便又写信给在豫章的孙邵,让其趁机拉拢已经愿意归属的将领们夺取豫章南昌,然后分兵把守主南昌城和柴桑城。

    使者快马加鞭的朝豫章而去。三月份,当贾诩刚到彭城不久,曹操便又派兵前来攻打南阳。听到南阳被攻打的消息后,陶应忙令使者去责问曹操为何不守自己当年之约?曹操便借助献帝的名义征讨南阳,说南阳为叛军,不属于徐州,因此自己没必要遵守诺言。

    当初巨野之约,双方只是约定曹操不准攻打徐州之地,而南阳属于荆州之地,因此与徐州无关。见曹操又耍赖,自己已经运送了这么多的粮草去南阳,岂能坐视南阳被打?于是陶应便令贾诩快速回南阳,然后又令太史慈并曲阿小将为先锋领石亭镇五千石亭军前去支援南阳。

    太史慈领命后便率领五百骑兵,四千步兵,五百弓弩手从石亭镇出发,南下到彭城,在彭城装备了冷兵器制造厂生产的兵器后,又领取了粮草和弓弩、火炮便乘船前去南阳。

    太史慈驻扎在石亭镇,在石亭镇募兵然后整天操练人马。石亭镇是曹操当年写下羞耻之言的地方,当年曹操曾发誓早晚有一天要杀回石亭镇,一雪前耻,将石亭镇铲草除根!石亭镇的百姓记住了曹操这句话,因此百姓崇文的同时却从来没有放弃尚武。现在陶陵镇人口加起来近五万余人,几乎每家都会要五六个孩子,因为陶应提出来的多生孩子,开垦荒地,加上陶陵镇作为直属彭城的郡级别的城市,下属又有近十几个乡镇一直都在边疆,所以人口密集度特别大。

    百姓生的孩子,身体强壮的孩子便会让他们堂读书。因此文武之风在石亭镇盛行,所以太史慈驻扎在石亭镇时,便在一个月不到就招募了近三千士兵,加上之前带来的士兵,整整组建了一支五千人的军马。陶应嘱咐太史慈要利用好石亭镇尚武的精神练就一支精兵出来,到时候太史慈的功勋便要从他们身上得来,因此太史慈也比较卖力。

    练了一年的兵,加上陶忠的相助,二人便更是如鱼得水。陶忠便是陶应救回来的曲阿小将,这小将是个难得的人才,陶应见他能够抵挡程普等将如此之久,以后长大之后,难免是吕布、马超之辈,因此便对他悉心教导,更是赐他随自己姓陶,取名一个忠字,希望他能忠于陶家。

    话说当二人领了装备一路朝梁国而去时,此时从小沛又传来一封求救信。原因便是吕布不知何时竟然与袁术和好了,而且听闻吕布还欲与袁术结为亲家。吕布膝下无子,只有一女,甚是宠爱。而袁术又称帝于淮南,自己女儿嫁过去便会成为太子妃,将来更是能够成为皇后。

    袁术也以此为条件想拉拢吕布,让吕布跟自己一同先消灭刘备,然后再消灭陶应,之后占据徐州与淮南之地。到时候二人合理再图谋天下!

    袁术与吕布结盟之后,趁着吕布养好了伤,袁术又送与吕布名马一匹,与粮草一万石让吕布进攻驻扎在小沛的刘备。袁术与刘备结怨特别深,第一次结怨便是因为他进攻自己,第二次又跟着曹操来进攻自己,这明白的找揍类型的,而且他就驻扎在一个小城里,每天吃的都不够,还整天招兵买马,就是陶应都有些看不惯他。

    当吕布领着大军南下打刘备时,刘备开始害怕了,便向吕布议和。吕布不理会他,便又向陶应求援。这刘备三兄弟掌控着小沛的兵马,平时都是他们三兄弟说了算,此时的陶商早就成了刘备的傀儡了。

    刘备让陶商写信来求援,陶应又召集大家来商议。

    彭城州牧府,贾诩领兵在南阳抵抗曹操,唯有刘晔守在徐州。于是陶应便问刘晔该如何是好,刘晔望了望张昭,张昭是徐州老臣,名望高,因此什么事情都要他先说话。

    陶应又问张昭,张昭思考了会说道:“大公子与徐州本是一家,只因他征伐无度以至于丢了徐州。如今不收留他,难免又不尽兄弟手足之情,若收留他,一山难容二虎也!”

    张昭说完,刘晔跟着点了点头。没错,如今陶商也是徐州牧,陶应也是徐州牧,若收留陶商,这徐州到底谁说的算?而且收留他们之后自己就要得罪于袁术与吕布,要知道败家玩意袁术是自己兵器的最大的买家,而且自己的纸张和各种用品也在源源不断的销往淮南的士大夫阶层。若与袁术断交,自己很多工厂就得倒闭啊!

    此时的陶应,为了能够将自己的军马渐渐的都装备上钢制兵器,就不得不卖更多的兵器出去。卖出去一把钢刀挣的钱就能装备自己一个士兵一把钢刀一副铠甲。而自己跟小沛和吕布并没有任何生意往来,犯不着因为这个就得罪自己的主客户。

    更何况刘备还有一点特别讨人烦,那就是若收留他们,肯定要给他们地方驻扎。而刘备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不停的招兵买马忽悠百姓。若给他一个郡驻守,到时候他翅膀硬了,又会回来咬自己一口,自己何必呢?

第二百四十六章 小沛保卫战() 
小沛城外,等不到彭城的消息,而吕布已经率军近两万余人包围了小沛城。听闻吕布包围了小沛城,陶商坐在州牧府上脸色有些憔悴。

    “还没有我弟弟的消息吗?”

    “没……”

    孙乾在旁边说着,周围人一个个皆有些紧张。

    刘备站在城头,城外黑压压的到处都是驻扎着的吕布兵马,吕布坐拥琅琊国与鲁国,这两地皆地大物博,远非小沛这种小地方能比的。而且沛国在陶应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谁闲着没事去打仗啊!所以虽然已经和平了两年,刘备三兄弟还是仅仅只有老弱残兵五千人不到。

    而且小沛城小,往来客商也不从小沛过,因此小沛更是穷的叮当响。现在表面上他是吕布的附属,所以陶应也不曾帮助过他多少。站在城头上,刘备叹了口气。

    关羽锊了锊胡须说道:“大哥,吕布来势汹汹,恐怕小沛不能守。”

    张飞在旁边依旧叫喊着:“怕他作甚,三姓家奴,要不是陶家小儿引狼入室,咱们也不至于有今日,所以,我就不同意投降与他!”张飞在旁边咋咋呼呼,关羽瞪了他一眼。这跟陶应又有多大关系?当初自己领兵征讨袁术,都怪张飞不听劝,以至于被吕布夺了徐州。

    刘备让他二人不要争吵,如今他们已经派人前去通知曹操,让曹操来救自己。也不知道曹操会不会念在同讨伐袁术之情来帮自己一把。不过此处离兖州还隔着一个山阳郡,就怕曹公欲来,山阳臧霸也不会让他经过山阳。

    隐隐在心中,刘备便有种想要杀散敌人,然后前去投靠曹操的念头。

    这边吕布包围了小沛,陶应也领吕虔领兵驻扎在小沛城最近的广戚以防止吕布突然南下攻打彭城。吕虔领兵驻守在小沛,俗话说唇亡齿寒,吕虔一直想找机会,当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然后领兵击败他们,然后收回小沛。

    吕虔在城外驻军,吕布便不敢全力攻城起来。

    那边,当吕布兵围小沛时,此时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