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业徐州-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当来到彭城外时,他瞧见最多的就是无数的木头经过护城河被运往城内,而原本有些低矮的护城墙也在不停的被加固。

    就在彭城不远的云龙山脚下,陶应派奴隶挖出了一条大河,又引从西流而来的大河中的水到山脚,然后修建了大船,将一块块石头放入船中运往彭城修建城墙。

    使者有些惊讶望着彭城的改变,听闻使者送粮来了,陶应忙将修建城墙的陈登请来共同迎接使者。

    一阵寒暄之后,使者被众人引进城,刚进入城内,迎面而来的就是一片片成排成排的木制房子,虽然都是刚刚打下基石还在建设之中,但是数千奴隶不停的搬运石头与木头的繁忙景象还是让使者惊讶不已。

    在一处还未拆除的大户人家府上,陶应将使者请了进去。

第三十一章 修建新城() 
(谢谢神秘人的打赏,以及为何这么乖的留言支持。)

    宴会厅上,彭城新任功曹、郡丞长史等皆在一旁候着使者,人到齐后,陶应想请使者上座赴宴,使者忙道:“多谢二公子美意,然吾有公务在身,先公后私吧!”

    使者说完拿出账单开始诵读起来,账单上写着的都是送来的粮草数目以及陶应要求的过冬用具。同时使者又带来了士兵的兵饷。

    陶应让人清点了物资后已经快要黄昏时分了,奴隶们也收工了,夜色渐渐到来,陶应让徐盛押着兵饷放到打造的府库之中,又让吴敦押送粮草去城北修建的粮库。

    望着短短一个月时间陶应竟然已经打造了一个近十几里远的大粮库,使者也是特别惊讶,然后默默的记下了。

    一切交接完毕,陶应再次在府上宴请了使者。宴席之上,烛光照耀的整个大厅如同白昼,大厅两侧放满了小桌子,桌子上放着美味佳肴,旁边专门有人为每一个官吏打酒。数杯酒下肚后,使者也开始试探起陶应口风来。

    “二公子真是天人也,领兵数次战败曹贼真是大快人心!”

    “全赖众将士用命,我何功之有?”

    陶应在一旁回应着,使者脸色有些微红,似乎是不胜酒力。

    “公子,下官到来之时,刺史大人让我敦促二公子快些出兵郯县,郯县现在被曹操大军四面围住岌岌可危,不知二公子何意?”

    使者又一次催促陶应出兵,这已经是第三次使者来催了,陶应又劝使者满饮一杯酒后回道:“不瞒你说,你也瞧见我彭城百废待兴,我整顿好彭城防务后才能挥师北上,汝回去之后禀告我父,十日之内我定出兵!”

    使者忙点头赔笑道:“此话甚好,此话甚好!二公子,刺史大人也令下官押解于禁等贼人回下邳,不知二公子何意?”

    一听说使者要带走于禁,陶应心中有些焦虑,看来徐州果然还是不愿意看着于禁活着。但是现在他岂能看着于禁死去?

    于是转眼一想后陶应忙回道:“于禁匹夫自当送往下邳,只是我已令人打造囚车三辆,十日之后吾便将于禁装入囚车一同带往郯县。我誓要将曹操匹夫连同曹仁匹夫一同装入囚车共同押回下邳!”

    使者点头,众官又劝使者多饮,使者又暗暗对陶应说道:“公事已完成,下官受好友相托,有一事想问二公子,二公子听后莫要怪罪!”

    陶应笑着让他直说,使者故作犹豫了会道:“二公子不知,下邳城二公子呼声甚高,百姓皆渴望二公子早日入主徐州,带领徐州百姓击退曹贼壮大徐州,不知公子可有意?”

    一听闻下邳城自己居然已是人心所向,陶应心中大喜,果然等曹操退出徐州后,陶谦病故后,自己还是很有希望继任徐州刺史之位的,到时候百姓乐于追随,自己再锐意改革,几年之后徐州在大汉朝岂不要独具鳌头?

    就在陶应开心的想要回答时,旁边陈登突然将身边的桌子踢翻了在地。使者有些不解的望着陈登,陶应也有些意外的望着陈登,这酒度数又不高,难道陈登喝多了?使者面前不能如此丢人啊!

    哪知陈登却指着使者骂道:“大胆匹夫,汝受谁所托?吾主岂是那等小人?吾主受命于天来保徐州,今刺史大人仍在,汝安敢放此不祥之言?”

    使者忙跪在地上道:“下官多嘴,下官多嘴,下官只是见百姓多欲前来彭城投靠二公子,下官也是一片赤诚之心啊!”

    陶应忙下来拽住陈登之手道:“有事好好说,我观他也不是坏意。”

    陈登却一甩袖子坐了回去,陶应赶忙去将使者扶了起来。旁边诸将毕竟都是跟过陶谦南征北战之人,这使者他们岂能不知晓?

    于是一群将领皆站了起来道:“请主公明日起兵攻伐郯县!”

    陈登也拂袖而起道:“吾主盘踞彭城非图谋不轨也,只因这彭城已是一片废墟,吾主不忍徐州之地遭此之难,故此停留下来等待粮草到齐立即挥师北上。汝回去告诉汝主,明日吾主定将领兵北上!”

    陈登说完拂袖而去,其余诸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请命兵发郯县。陶应心中有些不快,本来已经说好暂不起兵,怎么今日突然变更起来了呢?

    但是望着大家皆如此心齐,只有萧关县令徐盛一人独坐在小案牍之边不语,陶应也只能答应道:“今日不知为何惹怒了郡丞,我在此赔罪,你莫要怪罪。你也是远道而来肯定累了,不如休息一会,我明日立即起兵北上郯县,明日你可回下邳让我父放心!”

    使者见状也赶忙说道:“既然二公子明日启程,下官今日就不便打扰,就此告辞,下官也要赶回去复旨为好!”

    说完使者也是黑着脸就走了,陶应赶忙站起来陪着使者朝城外走去,徐盛也赶忙起身跟着。将使者送到城外,陶应伸手将一块银子塞到了使者手中,使者想拒绝,陶应道:“兄弟们远来奔波,这个聊表敬意!”

    说完拍拍使者肩膀,使者这才感激的收了起来。

    再次回到大厅,陈登已经回来了。陶应黑着脸说道:“陈登,你今日何意?”

    听使者言外之意,下邳城肯定是有世家愿意支持自己入主徐州的,这样的靠山自然是多一个就多一份力量,然而陈登偏偏搅了自己局,难道他容不下其他大族支持自己么?

    陈登却道:“主公,下官无错。那使者是大公子之人,下邳城中虽百姓支持主公,然大家族皆欲保大公子登刺史之位。主公不北上击曹操却转而西进夺彭城,想必大公子早有疑虑主公,这使者是在试探主公也!”

    陈登说完,陶应不信的问道:“何以见得?”

    陈登指着诸将说道:“此人为曹家族人,然曹家与大公子是姻亲,更何况曹豹正领兵驻守郯县,主公岂能不知也!”

    陶应望向那些将领,那些将领皆点头称是。陶应叹了口气,尔虞我诈,似乎他越来越不习惯了。

    翌日清晨,天格外的冷,似乎是有下雪的倾向。陶应领兵五千人前去支援郯县战场。陈登前来送行,临别之时陶应望着还在建设中的彭城说道:“我走后不知何时能回来,也不知道郯县能不能守得住,元龙定要在这个冬日里保护好粮仓。还有,房子切记一定要盖起来,树林伐完后一定要将树根刨出来,来年还能种地。还有那些不用的兵器,就让会打铁的俘虏们打成农具吧!”

    陶应一句句交代着,前方吴敦骑马返回禀告道:“国相大人,我主已经领兵在武原等候,吾主差吾前来相告!”

    陶应问道:“臧太守领兵多少?何人留守小沛?”

    吴敦又稽首回道:“孙观之兄孙康领兵三千驻守小沛,我主领兵五千前往武原。”陶应点了点头,既然臧霸已经领兵出发,那自己就没必要带那么多军马浪费军粮了。

    想到这里陶应又令徐盛解散一支两千人的兵马交予陈登,让陈登差遣他们继续开凿石头修建房屋。这样一来陶应一万七千余人马只带领不到八千人出征,三千留在小沛驻守,六千留在彭城看守近七千俘虏修建彭城。

    一切交代完毕,陶应开始领着兵马以萧关县令徐盛为先锋,自己亲自镇守中军,缓缓向武原进发。

第三十二章 会师武原() 
随着日子的一天天的拉近,很快北方的寒冬就到来了,陶应大军刚到武原,冬日里第一场雪花便飘飘洒洒的落下来了。

    因为雪天的到来,粮草补给开始有些吃紧,陶应行军更加缓慢了。踩着吱吱呀呀的雪花行军,刺骨的北方让士兵不得不一路小跑来抵御寒冷。

    经过近一周的时间陶应才到武原,前方传来消息武原太守已经弃城逃跑了。武原城早已成为一座空城,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因为当年于禁领兵攻打彭城时,曹纯就领兵攻占了武原,将武原劫掠一空之后这才离去。

    所以当大军赶到武原时,远远望去,武原只剩下一座残破不堪的城墙,城外到处都是被野狗吃剩的骨架,骨头架子陷入雪中,一脚踩下去,骨头都碎了。看着让人心寒不已,陶应不忍再进武原城,只好让人在城外驻扎。

    在武原驻扎两日,臧霸也领军赶到了武原。二人合兵一处,会师与武原城。

    武原的雪下的越来越大,经过一天一夜的大雪,屋脊上,城墙上到处覆盖着雪花,一片雪白的世界,宛若童话一般。

    会师之后,为了躲避寒冷的北风,陶应便让士兵清扫起武原城来,武原城经过一天的清扫变干净了许多,因为冬天土地皆上冻了,不好挖掘,于是臧霸便下令将所有的骷髅全部焚烧掉。

    收拾好了骷髅,大雪之中士兵们又拆东墙补西墙,开始修葺那些漏雪的房间,又在武原城中修建了一座拜将台,雪中修建拜将台更加费劲,但是士兵抱怨也没有办法。又经过两天的努力,终于在城内修好了拜将台。

    这一天雪花稍微小了一些,天气很冷,似乎哈口气都会被冻上。晌午十分,武原城内聚集了近八千大军。士兵们排着各种方阵等候在拜将台下,陶应在众人的簇拥下抱着一个匣子,匣子里放着能够调动兵马的虎符。

    雪似乎也因为这隆重的气氛变小了,晌午十分,拜将开始。陶应站在拜将台上先是陈述了曹操各种罪状,屠戮百姓,强抢民女,滥杀无辜。尔后又将虎符交予臧霸,拜臧霸为征北元帅,自己亲任监军。

    臧霸被拜为帅后,士兵开始欢呼起来,因为台下大多数的士兵皆是臧霸的人。二人又在武原城中祭旗祷告天地。

    一天拜将结束,臧霸拿到帅印便开始排兵布阵准备北上郯县。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粮草关乎行军打仗的胜负,于是臧霸便拜亲信吴敦为运粮官总督粮草。吴敦领令前去督促粮草,臧霸深知徐盛的骁勇,但又怕他年少不堪重用,于是便拜孙观为先锋。

    臧霸手下尹礼统领左军,陶应带来的徐州另外一位老将统领右军,臧霸自领中军。一切布置好之后,萧关县令徐盛请命出战,陶应也想让其多立功劳,臧霸便只好任命徐盛为左右支援使。

    一切任命结束之后,臧霸又与陶应商讨作战计划来。

    目前曹操在郯县布兵近三万余人,曹操主力大军皆在东海一带扫荡,而南下至彭城国一带的皆是一些收编的青州黄巾军。由于徐州惧怕曹操,因此闻曹军至徐州兵皆散也,这就导致了曹操青州兵对彭城的残忍肆虐。

    不过好在那些黄巾军只是想趁乱占据彭城以自立,因此并没有将钱财之类的过多转移。

    隆冬腊月,大雪覆盖下的武原城,陶应坐在修葺好的太守府内烤着火。火炉旁坐着许多将校,佂北元帅臧霸也坐在火堆旁烤着火。

    陶应不知前方战事如何也不敢贸然出兵,臧霸已令先锋孙观出武原北上襄贲,现在他们不敢冒然就领兵前往郯县,只能先至襄贲,在襄贲打探情况后转战郯县。

    外面雪越来越大,陶应望着北风呼啸的窗外问道:“臧元帅,粮草是否已经运达武原?”臧霸点了点头,粮草已经足够撑到来年三月。

    陶应怕这寒冷的冬天士兵会被冻着,于是又问士兵如何取暖?臧霸回道士兵皆取城外木材烤火取暖,过冬棉衣也已运到。

    无后顾之忧后,陶应便对众将士说道:“想必曹将军在郯县定然战不过曹操狗贼,这冬日如此凄冷,实在不适合用兵,不如我等且在这武原驻扎。想必曹操破郯县后,定然不会再度用兵,待到明年开春,天转暖和之后,我料定其必退兵也!”

    臧霸不信,曹操此次东征,誓死要夺徐州,怎肯轻易离去?陶应不想过多泄露天机,只是望着臧霸说了一句:“人皆知吕布饿狼也,若饿狼流窜到兖州,臧元帅觉得会发生什么事呢?”

    臧霸有些疑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