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业徐州-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还是在这里碰到了曹兵,而且还被曹兵认出来了自己,于是自己被大队人马追杀,一直逃到了这里。

    一听徐盛也是要去找陶应的,赵云慌忙起身请求徐盛为自己引荐二公子。见赵云如此能打,而且还略有谋略,况且又救自己一命,徐盛忙点头答应了!

    这边赵云甚是高兴,没想到出门遇贵人,难道时来运转的机会来了吗?他这边正高兴呢,二牛慌忙跑来禀告说自己同来的相亲们愿意投靠赵云,并请求将干粮分他们一点。

    赵云一高兴回道:“行,愿意投靠我的,就每人发一件兵器,将干粮分与他们,待明日分些马匹与他们,明日跟随徐县令一同前往武原投靠二公子!”

    二牛一听也开心的点了点头,自己招降来这么多手下,二牛一直站着不想走,赵云问他还有何事,二牛挠挠头说他们举荐自己为他们的头领!

    徐盛听完哈哈大笑起来,见徐盛点了点头,赵云忙道:“行,徐县令都点头了,就让你先当个小什长,以后他们都归你管了!”

    二牛听完这才兴高采烈的跑了回去。

    这边徐盛汇合了欲北上投靠赵云一同往武原赶去,而在下邳城刘备发现了城外的曹兵已经减少了许多,于是便猜测陶应说的应该没错,曹兵已经开始退兵了,于是刘备便去禀告徐州刺史陶谦。

    陶府内,陶谦身边站着一群谋士,旁边孙乾、糜竺等人听到曹兵撤退的消息后也一时拿不定主意。陶谦问刘备该如何是好?刘备转头望了望身边的曹豹,曹豹虽然很不喜欢陶应,但是陶应预测的都准了,于是也只能在旁说道:“上次二公子已经预测出来了曹兵要退,既然二公子预测如此之准,要么就按二公子交代的做吧!”

    曹豹说完,陶谦点了点头,但是曹操是不是有诈,他们也不敢确定,于是曹豹便献策想晚上去劫掠曹军大营。

    二月中旬的夜还是有些冷,远远的在城墙上观望曹营,曹营驻扎在南门外不到五里,那营寨灯火也在黑夜里若隐若现。

    那大寨的灯火依旧连成一片与往常无异,这让众人提心吊胆起来。但是白天已经观察过了,曹豹惧怕万一是计,曹操若趁乱攻城,下邳就危险了,所以曹豹迟迟不敢往前。

    见曹豹不愿冒险,刘备便主动请命前去试探,糜竺等人将刘备的请求禀告给了陶谦,陶谦在病床上点了点,于是夜色里刘备领着关羽与张飞二人并骑兵五百便朝南门而去。

第三十九章 天下英杰竞相投() 
夜色弥漫,刘备三人领着骑兵熄了火把,包住马蹄,趁着夜色出了下邳城,然后一直往南赶去,当刘备一直赶到离他最近的一座曹军大营时,远远望去,大营内巡逻的士兵依旧不断,营帐内也是人影瞳瞳。

    关羽观望一阵小声的说道:“大哥,看来曹兵根本没退兵,咱们还是赶紧回城吧!”

    张飞也在旁边点头,但是刘备却不甘心,又骑马赶到了一处远一些的大营,远看那大营外也是点满了火把,火光照亮了大营,让人有种里面有很多人的错觉。

    但是离近一看,大营内早已没了人,就连帐篷都搬走了!

    张飞纵马在大营里跑了一圈后大喊道:“大哥,这曹操果然退兵了!他们就只有前一处大营有兵马,他们那处大营是迷惑我们的!”

    刘备望着曹操凌乱的大营,心里终于松了口气。望见大营边突然出现几个人,关羽害怕那些人是留下来的斥候,于是忙领着近百骑兵朝大营杀去,将留守的士兵杀散了关羽顺带又烧了大营。

    望见这边大营起火了,曹兵最后一处大营也慌忙带着东西就开始往北逃窜了,因为他们的秘密已经被发现了,如果再不跑就等着被围歼吧!

    城外乱成了锅,那边在城上观战的曹豹犹豫了片刻也终于领兵开始追击,夜色里一场追击战便开始了。

    话说曹操下邳退兵之后便领着兵马一路往北走去,臧霸派出去的探子探得了消息后忙回去禀告给臧霸,臧霸忙向陶应请示。虽然表面上他是元帅,但是他毕竟是陶应的手下。

    城外曹纯的骑兵未见有丝毫动静,武原城内兵马不过一万,彭城与小沛的援军还未到达,就连自己的骁将徐盛也未返回。一想到曹营内有名震三国的夏侯二兄弟加上能统兵一方的曹仁、骑兵无敌的曹纯还有徐晃、乐进等等名将数不胜数,陶应便心头直发慌。

    众将士皆欲围堵曹操,这天大的功劳就放在眼前,谁愿意错过?能在这一战杀死一两个敌方将领,这一辈子就不用愁了!

    臧霸也请示是否出城先击败曹纯,陶应想了想,似乎打走曹操一切还只是开始,历史大势能否逆转他也不知道。如果自己无力扭转大势,刘备继任徐州刺史,自己又将何往?如果自己的兵马拼完了,自己似乎连一介草民都不如,那时候谁还会愿跟随自己呢?想必陈登、臧霸都会离开自己吧,徐盛或许也会别投他主。

    想到这里,陶应摇了摇头制止了臧霸的建议。臧霸在一旁有些焦急地说道:“主公,此良机不可错过。主公已经窥得天机,曹操已撤兵,我们当乘胜追击!”

    为了安抚这么多不解的将士,陶应望着城外的曹纯营寨说道:“天机未到,此时若出兵,虽然能拖住曹操一会片刻,但同时也会让我们两败俱伤。等曹豹兵马追来,咱们再行动也未迟!”

    众将这才散去,二月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点点到了月末。几乎与徐盛一起到达武原的除了彭城的援军外,还有一个好消息传来了,那就是听闻彭城的军马到来了,曹操大将曹纯已经领兵后退了。

    紧接着一封快书传到了武原,是曹豹发来的信件,曹豹信中写到曹操已经领兵回撤,让陶应在半路拦截,他与刘备已经在后追击。

    接到信件后陶应忙聚集兵马,因为彭城与小沛兵马长途跋涉而来多疲惫,陶应便让彭城兵马在武原休整两日,让元帅臧霸领兵北上前去截击曹操兵马。臧霸临走前,陶应一再强调只要拖住敌人行军速度,切不可硬拼!

    武原城外送走臧霸,徐盛便领着赵云等来拜见,见徐盛回来了,陶应忙挽着他的手道:“回来的好,你回来我就放心了!”

    一边说着一边拉着徐盛往武原城中走去,这边小兵早已在城中摆上了宴席。

    徐盛再回武原,武原变化特别大,特别是当天不那么冷时,这么多士兵闲来无事,而他们都是领着兵饷的人,于是陶应便趁机让他们修筑武原城。

    修好了城墙,又让士兵不停地砍伐城外成片的树林。用陶应自己的话那就是要搞大建设!因为在后代,这些树林都是要被砍倒的,那时候这里都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良田,这些良田可以养活不知道多少人!

    曹操退兵在即,陶应已经做好了彭城国大建设的准备,而武原作为彭城国最东北的大城,一定要提前规划好,等曹兵一退,百姓从南而归,到时候他就将所有的百姓都吸引到自己的彭城国来,让彭城国人口暴增,他就是要打造一个像香港那样的地方!

    更何况史料记载陶谦去世还有很长时间,这么长时间正是建设自己基地的时候。到时候如果自己入住徐州,就将治所从下邳搬到彭城。如果自己没入住徐州,自己还能割据彭城以图发展。

    回武原县衙的路上,陶应望着徐盛有些憔悴,陶应关系地问道:“文向一路南下,我甚是挂心也。今见文向无事,我一块心石落地也!今日咱们定要在武原不醉不休!”

    徐盛听陶应如此挂牵自己,心中甚是激动,两个人一路往武原走,这时徐盛突然想起求自己引荐的赵云,忙说道:“主公,此次能安全回来,全赖路上有人搭救!”

    “哦?当真如此?文向是何人所救,我定要感谢他!”

    一听徐盛能活着回来因为有人相救,陶应忙站住了,他是个知恩就报的人,特别是现在他身边没亲信的时候,他特别在乎年轻将领徐盛的性命。

    徐盛忙跪在地上道:“救我的恩公请求我将他引荐给主公,他也欲投靠主公。我见他武功了得又颇有智谋,于是便将他留在了军中,请求主公主公治我擅留之罪!”

    一听那人也是要投靠自己的,陶应心中大喜,果然这几仗没白打,现在自己已经在徐州有一定的声望了,何时自己能像北方袁绍那样该多好啊,四世三公,门生故吏满天下,天下的英杰竞相投靠!

第四十章 破庙会赵云() 
武原城,徐盛跪在陶应面前,年轻的陶应穿着锦缎的棉衣站在城墙边,一个年轻的小将穿着黑色的铠甲低着头一言不语。

    陶应将徐盛扶起来,拍拍他肩膀说道:“我感激他还来不及呢,又岂能治罪于你!我不光不治罪于你,我还要重要他,你将他喊来,念他救你一命份上,我就让他上任梧县县令!”陶应说完,徐盛更是感激的跪在地上直叩头!

    陶应心里更是喜开怀,因为他又拉拢了徐盛的心,想必这次这个人将会为自己肝脑涂地了吧!别到时候自己争权失败,大家族的陈登一走,臧霸也跑去琅琊国了,自己好歹还有一名亲随在!

    更何况在陶应的计划中,他占领彭城国,然后挥兵往西进攻萧县,将萧县夺下来之后在群山中间的地方开垦良田,还有往西攻打相城,夺取相城和萧关既可以种粮食又能挖煤,挖煤才是他的中心任务。

    所以他还不如卖一个人情给徐盛,让他的恩人去领梧县县令,那梧县本来就不是自己所掌握的城池,他有本事去夺更好,到时候自己莫名其妙又多一城,彭城反而有了屏障,若夺不来,那就不怪自己了。

    徐盛激动的跑去喊自己的救命恩人,反正自己闲着也没事,陶应本来就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通的人,哪里有刺史公子有的架子,所以陶应决定亲自前去看望。

    这下更让徐盛顿时觉得有了面子,一路之上,徐盛在赵云面前吹嘘自己主公是多么的礼贤下士,是多么的正义之君,更是以自己为例子,讲述了自己数月之前还是一个逃难的老百姓,因为在泗水河边救了他一次,他便让自己立了军功自己也顺势坐到了萧关县令的位置。

    说的赵云都激动万分,赵云问他萧关是什么样子,那里富饶吗?他还指望着徐盛能领着他进驻萧关呢,一说萧关,徐盛都没见过,只能说自己领兵四处抵抗曹操还未来得及去赴任!

    一群卫士跟在陶应身后,徐盛在前领着,出了城又走了近一里路,在一处破树林的边缘远远的看见一座庙。庙的围墙依旧在,看样子应该是不小的一座庙。

    徐州佛教盛行,因为这跟当时的佛教头子就在徐州有关,不过那可不是什么好东西,等徐州稳定下来,陶应第一个就要除掉他。

    走到庙门前,庙或许因为没人进香了,所以和尚都跑完了,推开庙门,吱呀一声,听到响声,庙内突然十几个人拿着弓箭就对准了大门口。

    见里面有人防备,这边一群士兵慌忙冲进庙内将庙包围住了。仔细看那群士兵,他们穿的衣服不是徐州兵马的,也不像是曹军的。

    “文向,你的恩公说不定被这群乱兵杀了,看我为你恩公报仇!”

    陶应第一反应就是徐盛将自己恩公安放在庙内,却不想有小股的曹兵杀进了庙内,将他恩公给干掉了。

    谁知徐盛却慌忙回道:“主公,且慢,他们就是救我的士兵,让我跟他们说。”

    陶应一挥手,士兵们这才收回了兵器护在了陶应前面。见来人是徐盛,那群举着弓箭的士兵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放下弓箭。

    徐盛忙跑过去问道:“快把弓箭放下,我们主公亲自来见你们头领了,你们头领呢?”

    随着徐盛的吆喝,庙内院突然跑出来一匹马,马上托着一小将,看上去特别年轻,那小将穿着一身银白色的铠甲,坐下一匹白色的战马,手中拎着一把长枪,一脸的刚毅威猛,看上去让人不禁心头一震。

    “哇,此人看上去倒是个人才!”

    陶应第一反应便是如此。

    你小将见是徐盛慌忙从马上跳下来问道:“徐县令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徐盛见到那人慌忙喊道:“恩公,恩公,快来拜见我家主公。听闻你要来投靠,我家主公愣是从城内走了几里路亲自前来迎接呢!”

    一说自己亲自走了几里路来礼贤下士,陶应忍不住脸红了下,似乎自己不配礼贤下士这个称号吧,自己就是想凑个热闹,所以才愿意一起来看望徐盛的恩公。还以为离的就很近呢,他的印象中应该跟穿越剧一样呢,一个农夫一身破烂不堪的站在城门口,看到他还咧着嘴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