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霸业徐州-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下寻人() 
灯火不停的摇曳着,听着张昭汇报这些日子里彭城发生的事情,陶应越来越欣喜!此时的太史慈是个名不经传的小将,但是穿越而来的陶应却值得他是个可以让自己南下亲自去见的人才!

    所以当张昭说完后,陶应点了点头说道:“甚好,明日我就启程前去见他!”

    陶应说完,旁边的人都愣住了。张昭在旁边说道:“主公,此事万万不可!主公乃千金之躯,如何能去的南方蛮荒之地?更何况,若是惊世大才,主公去也就罢了,区区一个无名小将,主公招降与他,实在是给于他的莫大的恩惠,他竟然不知足,还让主公亲自去见他,简直可笑至极!”

    张昭反对起来,旁边孔融也劝了起来:“主公,三年守孝期尚且未满,若再出去,恐违祖制让天下人笑话也!”

    这么多人都在反对陶应,旁边孙邵望见陶应一脸的不愉快,他知道陶应肯定算出了那是个人才,不然陶应也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既然是人才,那就不能浪费了,因为人才自己不用就算了,倘若流浪到对手那里,那简直就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因此孙邵在旁边说道:“非也,我看不然。主公这番前去,更能体现出主公求贤若渴的精神。若这美名传出去之后,主公何愁天下有识之士不前来投靠呢?”

    孙邵说完,陶应点了点头,果然不愧是要自己丞相的人,这眼色,这马屁,拍的就是很到位啊有没有!

    而且陶应还觉得这次南下十分有必要,因为南方多水军人才,自己想在北方组建海上舰队,就必须要很多熟识水性的人,而这些只有去长江边上去找才合适。

    孙邵说完,还没等别人开口,陶应便站起来说道:“孙大人言之有理,就这么办了,众位切勿多言。如今北方已经进入安定期,我欲将目光投向南方,诸位有何建议?”

    陶应说了自己的想法,见陶应已经决定了,张昭知道,再想劝回来已经不可能的了,于是只好在旁边说道:“如今北方刚稳定下来,还需要重兵把手,若要将人马调往南方,当真不容易!”

    张昭很不愿意陶应带领军马南下,因为在他眼中,只有逐鹿中原才是能成就霸业的!其他的一切都是歪门邪道,所以张昭一再阻止着。虽然张昭阻止着,但是旁边受伤的曹纯却说道:“主公若执意南下,属下有一建议!”

    曹纯一说话,陶应就特别爱听。关于打仗的事情,张昭的计策还远不如曹纯的多。但是在治理内政上,曹纯就远远不如张昭,张昭与张纮,这二张都是当年东吴的重臣!

    “有何计策,尽管说来!”

    “主公,若想将重点放往南方,则北方必须有重臣把手。南方广陵太守臧霸是主公的老臣,我与臧霸交战过几次,深知此人统兵有方,如今北方刚定,周围强者如云,只许将广陵太守调任山阳郡太守,将山阳郡太守调往广陵即可!”

    曹纯跟随曹操攻打徐州两次,没少跟臧霸作战,所以曹纯知道这泰山老大的厉害,不过幸好现在跟他都是同一个战线的了,所以反而有些庆幸了。

    提到臧霸,陶应点了点头。没错,臧霸的能力他是知道的,不然也不敢委任他广陵太守一职。

    听说要调广陵太守北上,周围又有人反对了起来。

    孔融在青州时就听闻臧霸好斗,因此忙在旁边劝道:“主公,万不可让臧霸北上。臧霸好斗,然北方与曹操和吕布交界,若臧霸与吕布斗上了,只能两败俱伤,白白便宜了曹操,到时候吕布再找借口南下,彭城何存也?”

    孔融第一个反对,其他人跟着反对起来。文臣最为喜欢的就是和平,因为他们管着彭城的发展,管着彭城的国库,管着钱和粮食。他们最不希望打仗,一打仗,消耗最多的就是钱和粮食。

    而整个大汉朝最缺的就是这个,更何况陶应还把很多的钱都投到了各个学校的建设上去了,这个开销无疑是巨大的。

    提到吕布,陶应这才想起了,这个家伙招了两万兵马在鲁国盘踞着,还要天天吃自己粮食,还不为自己干活,天天就想着扩充自己的力量,所以一想到这个三国第一白眼狼陶应就气的慌。

    “主公,这事好解决!”

    见又有人反对,旁边孙邵忙又跟着献策起来。陶应对他特别的重视,这也是孙邵愿意卖命的原因吧。

    “有何良策?”

    陶应反问着,似乎自己带他跟曹纯来,就紧紧是为了来从张昭这群“抠逼”这里弄东西来了!

    “主公,属下有一计可以驱虎逐狼!”

    一说到驱虎逐狼,陶应心中一亮,难道是想让吕布去对付袁术?曹操最擅长用这招,历史之上,徐州之所以被曹操攻破,很大程度上,都是曹操用了这招。

    陶应让孙邵讲何为去虎逐狼之策,孙邵这才娓娓道来。原来,吕布既然已经是一个威胁了,那么让他留在鲁国反而会招惹出来很多的祸事。就例如如果他要是趁着北徐州的弱小,要是吞并了北徐州,到时候别人不会去骂吕布,大家反而会来骂陶应的无良,因为此时的吕布是陶应的手下,所以他做的事情,就是陶应做的!

    所以,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吕布调往与淮南交接的沛国去。现在陶应在名义之上已经是沛国的拥有者,但是他拥有的不过是沛国北方的土地。吕虔现在担任沛国国相,但是他也就占据着相县以北的土地,而以南的都是属于袁术的土地。

    此时只需要下一个命令,让张辽驻扎在鲁国,让吕布领兵驻扎在沛国南部就能有效的制约住袁术。若吕布听令,就好,若不听令,就可以向世人说明一件事情,那就是你们看好了,吕布这货色不归我管,以后他惹事了,就不要赖在我头上!

    一石二鸟之策,陶应十分满意。不光陶应,就连首臣张昭都忍不住点了点头。吕布这个家伙天天催粮也让他头疼,让他去沛国南部自己去打粮食去,反而会减轻彭城的压力呢,虽然吕布去了这里,会有可能不停的壮大自己的力量,也有可能背叛彭城,前去投靠袁术,但是还是有办法解决的。

第一百八十二章 辞行() 
谋臣始终都担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吕布离彭城国近了,一旦吕布投靠袁术攻打自己,自己该如何是好?

    以吕布的人品来看,这件事情是极有可能发生的!在这个讲究信誉的世界里,他连自己的干爹都给杀了,还有什么是他干不出来的事情呢?

    但是将军曹纯却给了解决办法,那就是调曹操以后的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率领徐州三万精兵驻扎在甾丘一代。若吕布敢北上,就挡住他北上的道路,到时候光发榜文,发到大汉每一个角落,让人民更加了解吕布的不忠,看他如何在这个世界中立足!

    解决完许多彭城的政务,天就已经快到了傍晚时分。冬日虽然寒冷,但是既然来了彭城,陶应照例应该去甘府去走一趟。

    甘府经过一年的修建,比以前漂亮了很多,特别是甘姑娘的校园,更是建设的别有情致。沿着一片翠绿的竹林,就能来到一条从府宅中流过的人工小溪。小溪的水依旧不停的流淌着,即便是在这个严寒的冬日里。

    从别院走进甘姑娘校园,要走过一座小桥,而连绵不停的木制小桥上却又修建几座凉亭。傍晚时分,甘姑娘正一个人坐在长亭中烤火,远处跑了一个家丁不停的叫喊着:“小姐,小姐,公子来了,公子来看您啦!“

    听闻是陶应来了,甘姑娘慌忙起身,陶应已经快步走到了桥边了。仆人已经占据着桥中间走着,陶应拽了他一把喊道:“赶紧给我让开啊,你让我先过去啊,不然信不信我把你推下去!”

    仆人这才弓着腰闪在了一边。

    凉亭中,陶应刚坐下,就忍不住吸了下鼻涕,这古代冬天,真冷!不过凉亭中修建了木制围墙,像个小屋一样,只不过有木制门窗,推开就能看见河边的假山。有山有水,在这个彭城极具缺钱的时候,甘府却拿出这么多钱来修建别院,真可谓是顶风作案啊!

    甘姑娘在旁边施礼,红红的火炉旁,她白皙的皮肤都被映成了橘红色。陶应招呼她坐下,已经认识了这么久,每次见陶应来,她还是如此的羞涩。

    陶应却也不管,当甘姑娘坐下后,陶应便将凳子搬到了她身边。古代男女讲究授受不亲,没有结婚前是不能见面的,但是谁让陶应是土大王,所有他想干嘛就就干嘛!

    伸手握住甘姑娘的小手,甘姑娘低着头,脸上泛起了一阵阵红晕。

    “这凉亭修建的挺气派嘛!”

    一边不停摸着甘姑娘白如玉的手,陶应想着不能这样耍流氓,找点事情说缓解下尴尬吧,于是开口说道。

    一说到凉亭,不想甘姑娘突然跪倒在地,手都抽了回去。

    “妾……”

    地上那么凉,陶应怎么忍心去责备她?甘姑娘素有贤名,陶应知道修建这些的肯定都是为了讨好他的一些商人,也或许是甘氏家族的人。以前门第只见很是浓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就如同甘家人也是如此,若甘姑娘真的能嫁给陶应,作为陶应妻子,那可是屈指就能得到徐州第一家族的称号啊!

    “唉,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这小别样,虽然略有奢侈,但是配上你这么样的美人,倒也合适。若你天天住在一个小破屋里,我还怕委屈了你呢!”

    陶应伸手去将甘姑娘扶起来,牵到她手时,顺手一拉,就将她拉到了自己怀抱里。陶应从来没有这么亲昵的举动,甘姑娘还想反抗呢,陶应从怀中取出一颗硕大的夜明珠便塞到了甘姑娘手中。

    夜明珠有些冰凉,甘家也算是当地的富户,夜明珠自然是见过的,但是这么大的夜明珠她还是第一次见到,所以年幼的甘姑娘居然忘了还在陶应怀中,拿着夜明珠就好奇地说道:“公子,这么大的夜明珠,价值连城,公子从何处得来?”

    “袁绍送的小礼物,我看这夜明珠最适合你,所以今日就特地来送给你,喜欢吧!”

    在彭城,陶应总是隔三差五地就让人送些礼物过来,这还是第一次亲自送东西来呢!甘姑娘心思如此缜密,怎么可能不知道一些事情呢?

    红红的炭火烧着,坐在陶应腿上,甘姑娘脸也红红的。

    每一次陶应想碰碰她,甘姑娘总是挣扎着,说守孝期间,不能如此。更何况二人虽然有婚约在先,但是毕竟还是没有拜过堂,所以这样想见本来已经是大不逆了,更何况还要这般亲近。

    “公子,我在彭城,总得劳您费心。如今彭城百废待兴,周围又有这么多能人异世前来相投,我甘家无功无劳居住在这样的院子里,当真不合适。所以,我寻思着等公子再来,就跟公子商议,我想与爹爹搬回小沛居住,不知公子何意?”

    甘姑娘说着,头低着,任由陶应的手在她手上捏来捏去。一阵阵异香传来,让陶应都差点沉醉在甘姑娘的体香里去了。

    “什么,搬去小沛干嘛,难道彭城不好吗?”

    半晌反应过来的陶应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了。

    “好是好,但是小沛毕竟是我们甘家的家乡。以往住在彭城,多亏了公子对我们甘家的照顾,但是如今公子已经收复了小沛,家乡得意光复,又岂能不回去呢?”

    陶应已经隐隐约约能猜测她想走的原因了。住在彭城的基本都是一些大贤,或者是官宦家族,他们住在这里都是推动彭城发展的。而甘家呢?甘姑娘自然除外,谁家没几个捣蛋头?

    甘姑娘的几个哥哥便是如此,整日里仗着陶应对他们妹妹的宠爱,便四处为非作歹,这些事情,张昭等人都瞒着没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过去了,但是这些日子,几人作的实在不行了,又开始大兴土木的来建造房屋,甚至他们还跑去跟一些官员联姻,想以此来博得在彭城的地位。

    这些甘姑娘都记在心里,她屡次劝说,但是家里却说是她外鬼,怎么不想着为家族着想?

    于是甘姑娘便寻得这次机会,想搬回小沛居住。正好小沛现在也归属到了彭城,俗话说,叶落归根,终究那里是甘家列祖列宗所在地。

    陶应有些不舍,见陶应不说话,甘姑娘又说道:“更何况公子天天忙于政务,本来就很少来彭城,如今来见我,想必又是要出远门。”

第一百八十三章 楼船() 
也的确,陶应每次来,似乎都是要出远门的。这次依旧不例外,他要往南方走一走,虽然打着的是见太史慈的旗号,但是真正去南方的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

    “马上冬日就要过去了,我想趁着冬天还未结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