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大唐帝国-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领率军攻伐战阵经验丰富的新罗军队,能取得局部大捷以经是最好的结局了,诺要灭新罗,薛讷不以为然。

    李煜的一腔热血被薛俊、薛讷等人摆眼前的事实给浇了一盆冷水,凉飕飕的。无奈之下,只得挥挥手都退下吧,该干嘛干嘛。

    直到五日后新罗使臣吉士小鲔携重礼前来觐见李煜,禀明新罗最近在边境上的军队调动属于正常的换防和补充粮草,对上国的忠心日月可鉴,并表示对于黑水靺鞨的不臣之心,新罗可遣兵助大唐平之。

    哈?吾大唐还需你个小国遣兵助战吗?

    吉士小鲔睁着眼说瞎话,一幅正气凛然的把新罗对大唐的忠心夸到天上去了,令李煜好一阵欲作恶吐他一脸。要是我军征讨黑水靺鞨败北,你新罗估计就兴兵北上了吧。

    既然新罗不敢北犯,还主动遣使言好掩盖自己不臣之心,岂能不敲诈之理?

    “寡人观南方诸城镇守诸将上奏说新罗去年收成不错,最近一段时间新罗北境各城都储备了上万石粮草,实在羡慕。既然新罗忠心可佳,不妨赠送吾都护府十万石粮以解安东百万军民的吃食如何?”

    “这?”

    吉士小鲔面有难色,心中却甚是惊慌,手扶着案几保持身体的镇定,脑海里急思推辞之法。

    真要是应下十万石粮,吉士小鲔都不用想,回去一家老小定被大王砍了脑袋。

    急中生智的吉士小鲔突然跪伏道:“燕王殿下仁义之名盛闻久矣,远传四方,至我国乡间小儿易有所闻,常盼燕王殿下广施仁义于新罗,遗泽属国之民。”

    我的仁义之名竟传的如此利害?李煜坐在塌上被吉士小鲔夸的有点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梁。

    “我新罗只是小国寡民,粮食虽丰收亦不足以供全国百姓一年所需,以致民困兵弱常为四周夷狄所侵。上国燕王仁义,不惜亲身率军护佑新罗免遭夷狄侵逼,保下国百姓安危。当听闻燕王所率军民粮不足用,衣不足穿,新罗上下感念燕王之德,人人争相节衣缩食,一日只吃一餐,只为筹措粮草以供燕王殿下军兵所需。奋新罗全国百姓上下一心,终从口粮中筹得两万石粮,一万匹布以谢殿下对于新罗的恩情……”

    吉士小鲔感恩戴德般的向李煜跪伏在地,言词之间就差声泪水俱下了。诺非清楚自己对新罗的所做所为,又颇有了解新罗国内实情,李煜差点就被吉士小鲔如假似真充满感激之情的表演给骗了。

    不知道的人还真以为李煜是新罗的救命恩人,新罗君臣、百姓为了报恩,不惜把自己口粮都拿出来的义举。

    坐在一旁的薛俊等人忍俊不禁,牢牢闭紧的嘴巴差点噗通一声笑出声,只得低着头看着案几掩饰自己的失态。

    这位新罗使臣真是一位千古奇葩,睁着眼说瞎说以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硬是把黑的说成白的。李煜、薛俊等人不得不在心中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为了区区十万石粮,君何至于此啊!

    李煜摇头心中一叹,我又不是真要你新罗出十万石粮。即使我强要,你家大王也不会给啊,难不成我会借此兴兵开战吗?

    不是说好了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吗?有你这么还的吗?为了省粮连节操都不要了。

    李煜心里想着要不要让人把吉士小鲔这番言词记下来送给新罗王金法敏?算了,还是留待我兵精粮足发起灭国大战时,再登于报刊上广传天下的好。到时新罗君臣估计会被气得吐血三升,新罗国竟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吉士小鲔诺是知晓李煜心中所想,估计的哀叹我这也是为了自己一家老小的性命着想啊!节操哪能比得上性命重要?

    “新罗百姓懂得知恩图报,善莫大焉!”李煜强忍着笑意一本正经道:“看在新罗上下为解我军民困乏节衣缩食的念恩之举,本王勉为其难就接下了贵国这份薄礼。”

    吉士小鲔脸燥的不行,但自己酿的苦果怎么也得吞下去,还得感激涕零的吞。对于燕王同意了自己提的纳粮数额更是激动的连声高呼:“燕王仁义,我新罗能受燕王庇佑实乃三生有幸……”

    “再加美少女九百名!”

    李煜一句补充令跪伏在地还高喊着燕王如何圣德的吉士小鲔笑容一僵,不过转瞬就响应道:“小国定满足圣德燕王殿下所需……”

    吉士小鲔无耻至极的讨好嘴脸李煜欲笑又欲作呕,事议毕赶紧挥手让其滚蛋,这种没节操没下限的人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刷新了三观。

    这让李煜警惕往后派遣出使他国的使节定要好生选择,免得没节操的丧权辱国自己还不知。

    当侍从禀报吉士小鲔不但心无所愧,还兴致高昂的离开平壤回国去了。

    李煜除了讶然,还是讶然!

第254章 寻得名将() 
新罗无力北犯,自己又无力南下平了新罗。

    李煜真是纠结郁闷,薛讷对安东诸军将领的一番分析令李煜认清了一个现实。

    军中尚无名将,淡何宏图霸业?

    再好的装备没有名将指挥,想灭立国数百年,又常年处于战争状态的新罗,有点妄想了。

    薛讷和薛楚玉两兄弟终究还是年龄尚浅,就如其所说战阵经验不足,这还是李煜军中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历史上的名将。

    至于其他将门虎子,历史上连名都没留一个,诺非李煜的出现,他们也只是蒙着父辈的余荫继承爵位做个不出众的刺史、司马等中流官职浑浑噩噩一生结束,倒霉的就在武周代唐时被杀了。

    将门、宗室之中才能显著者如程务挺、李孝逸之流早已官居高位,李煜可不敢去招揽,也只能去收拢些开国贤臣良将的孙子辈中有长进者入麾下培养。

    可关键是还在培养阶段,尚不能担当大任比肩当朝名将,率领的安东诸军靠着训练和装备也就能虐乌合之众的高句丽遗民和一群连铁兵器都没几件的黑水靺鞨。

    前年平高句丽叛乱时,除了大安山伏击战是自己麾下兵马打的外,与新罗军大规模交锋的石门之战拼着巨大伤亡还打成了胶着状态,诺非李谨行与高侃及时率军赶到将新罗军给包了饺子,胜败还不知呢。

    后续的瓠泸河之战那完全是李谨行与高侃指挥的,自己麾下诸将成了听命的酱油党。

    在培养的年轻将校们还未完全成长起来前,李煜迫切需要一员名将来撑场子,一个能独挡一面、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大将。

    见郞君为寻将才操心劳力,馨儿颇为心疼,寻思着帮郞君分忧,便找来安东都护府控下各军将校资料。郞君组建的各卫军将校馨儿颇为了解,便把目光放在了并非郞君嫡系的熊津都督府残军将校身上。

    翻到黑齿常之的资料,一番履历吸引了馨儿的目光。

    显庆五年黑齿常之仅带领十多人保任存山不过数月便聚起三万兵马,挡住了苏定方派来的征讨大军。在苏定方离开百济后,其率军更是将留守百济的唐军压缩在泗沘城显些被歼灭。诺非刘仁轨率援兵赶来,百济就复国成功了。后为刘仁轨招降于熊津都督府都督刘仁愿麾下听命,在新罗进攻熊津都督府时,率熊津都督府劣势兵力缕次挫败新罗大军进攻,保住了熊津都督府南部地带,升至左领军将军、兼熊津都督府司马。

    一番漂亮的战绩令馨儿对黑齿常之刮目相看,推了下正在苦思当代还有哪些在历史上战功赫赫却尚未发迹的名将的李煜。

    “郞君你看,这个百济降将黑齿常之将才如何?”

    李煜看了眼馨儿放在眼前关于黑齿常之的资料,脑子一时迷糊没反映过来,看到这个名字只是觉得熟悉无比。

    “黑齿常之……”李煜默默念道。

    瞧郞君好像对这个黑齿常之不是很上心,馨儿嘟了下红唇说道:“郞君,奴家观黑齿常之十年来的战绩胜多败少,间接还与苏定方交过战而不败,可见其有着一身良将之才。眼下安东正缺身经百战的良将,郞将倒可将其调入麾下担大任防备新罗。”

    “想起来啦!”李煜激动的突然站起来在殿中来回走动,脸上止不住的兴奋之色。

    馨儿一脸懵逼的看着自家郞君手舞足蹈的兴奋样,腹诽郞君这是想起什么来啦如此激动?

    “黑齿常之啊,在我管辖下竟把这号牛人给忘了,得赶紧把他调入麾下效命才行。”

    想起就做,李煜坐回榻上提起笔就拟定了一份调令,盖上都护府大都护的大印就命人速传至熊津都督府,命刘仁愿遣黑齿常之来平壤就任平壤都督府司马之职。

    向郞君推荐此人没反映,突然之间就非常重视,尤似想起多年前的老熟人一般。李煜对黑齿常之的突然看重,令馨儿惊诧的看着郞君一扫先前因麾下无良将的阴霾神色,不得不追问道:“郞君,莫非以前认识黑齿常之?”

    “不认识,只是多年前从刘仁诡那听闻其勇而有谋略之名,乃百济难得的将才。莫非你将他的资料拿来,我都把他给忘了。”

    李煜打个哈哈,随便编了个合理的理由搪塞过去,反正馨儿又没办法求证自己是否从刘仁诡那听闻了关于黑齿常之的事。

    馨儿狐疑的看了李煜一眼,从郞君笑得贱贱的表情看,明显在糊弄自己。既然不想告诉奴家实情那就算了。馨儿嘟起小嘴娇哼一声,扭着小蛮腰头也不回的离开李煜书房。

    看着馨儿不信自己愤而离去的娇俏背影,李煜苦笑一声,告诫自己:“下次得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太容易表达内心想法了,整个人好似向别人倘开了心扉。”

    有了黑齿常之这员名将即将到来,李煜心中大定,届时仅以驻守朝鲜半岛的八卫、军足以应对新罗可能的北犯。自此,可从容抽掉辽东地区的驻军南下,乘早攻掠南洋各岛。

    翻出薛茂勋、封常明请求增兵的奏书,李煜连续下达两道军令。

    调驻防星州都督府与琉球都督府的混沌卫将士至台湾都督府,重归其郞将薛茂勋指挥,令薛茂勋必须在年末征服整个台湾西部平原,于平原中南部各筑城移兵镇守。

    另调杨诗鸿所率领的鸿鹄卫兵分两部,分别镇守混沌卫调离后的星州都督府和琉球都督府,虽是团结兵,但这两都督府又没外部威胁足以应对。

    左右寻金卫的大部都在李来亨的率领下在莱州淘金,李煜只得从其他部队里抽调五百人增援封常明。

    鉴于封常明所奏台湾金矿带的现状,年初以来,越来越多的人闻讯前来私采黄金万两不止,使王府损失惨重。采矿者之间还时有爆发杀人夺财之举,近来还出现一伙专事截杀他人抢劫黄金的贼人,连寻金卫出外探矿的士卒都遭其毒手。

    台湾金矿带遍布基隆河中上游的山岭河谷之中,消息都传出去了诺想杜绝私人开采明显不可能。何况将消息公布出去也是李煜为了吸引百姓前往开垦的目的,自是不同意封常明所奏向其增兵后强力禁止私人开采黄金的举措。

    李煜皱起了眉头,寻思了一番后,决定起用后世十九世纪美国、澳大利亚处理私人开采黄金的政策。即允许私人采金,但要向政府购买采金许可证并交税,政府同时向金矿开采地派遣警务人员寻视维持治安。

    为了不伤私人采金的积极性,同时为了让采金者主动购买许可证并交纳矿税合法采金,减轻寻金卫的管理负担。李煜便将许可证费用和开采金矿的矿税定的很低,一张许可证只需三十文钱管一年,矿税则每月定交一两黄金。

    以台湾金矿乃亚洲之最的富集程度,一月纳一两黄金的税在李煜看来是毫无压力的。

    至于那伙贼人,李煜在回复中明确封常明得到增援后,务必将贼人剿灭,借以立威,在采金的百姓中竖立起威望,便于日后管理。

第255章 北路的消息() 
原本历史上要到唐玄宗开元时期才设置的黑水都督府因李煜的出现挑动了历史进程,足足提前了58年在此建立行政机构。

    比起唐玄宗设置的羁縻都督府,李煜设置的直辖都督府无疑真正使华夏的触角深入东北内陆,开始影响白山黑水间的人类文明发展。

    相比起凤凰卫中几个将校对燕王派他们镇守黑水这片酷寒的莽荒之地,满腹牢骚。程伯献对最新任命显得毫无怨言,矜矜业业的指挥部下们在原黑水部村寨所在的黑水与乌苏里江交汇处东岸筑起勃利城。

    勃利本为历史上唐玄宗于此设立的勃利州,李煜想不出好名字,便直接借用。

    筑城肯定是用水泥最方便快捷,身为李煜搞出的专负责生产销售水泥的璇玑商行股东,程伯献可是太清楚使用水泥的利好之处。

    可平壤建成的水泥坊月产量根本不足用,而黑水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