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南北大唐帝国-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其中至少一多半还是原高丽正规军。

    李元素仍有些不能苟同,摇头道:“即使如此,殿下行此招,强行从高丽遗民手中抢夺土地,不光恶了大唐仁义之名,还将高丽遗民推向叛军一边,此举无异于增加叛军实力不利于殿下平叛。”

    “先生多虑了,只要吾所领大军手中的刀够快,即使高丽百万遗民人人反叛与我军作战又如何?况且吾还巴不得辽东境内的高丽人与叛军勾结,也好给吾增加些免费的劳动力,为辛苦作战的将士们授于更多的土地。”

    “哎!”从小受儒家仁义道德熏陶的李元素见小小年纪的殿下竟说出如此不符年龄杀气腾腾的话来,只能抱以苦笑。见殿下不理睬自己的建议,李元素也不打算说什么了。毕竟高丽人非我华夏人,犯不着为了他们与自家殿下相抵触。

    “那不知殿下急召某来所谓何事?”

    “辽东高丽叛军以不成气候,安东都护府要对各地重新建立起有效的统治秩序来。因此,需要先生来将安东都护府官府架构起来。将各地官府建立起来后,需要对整个辽东现有耕地和户口进行一个统计,以便吾征调辽东的人力,同时划分出无主荒地分给将士们做为在辽东安家之地。”

    李煜品着清香的茶水,怡然道出急令李元素来辽东的用意。

    李元素能成为李煜的长史,便是李煜看重他为政地方的管理才能。安东都护府自建立以来就没能建立起有效的地方官府,各种叛乱不断。现辽东大势以定,是时候建立地方统治秩序的时候了,这便是发挥李元素才能的时候。

    李元素沉思了一会儿拿着手中的书卷有些疑惑的问道:“可殿下要行此举,现在又要建立辽东地方官府统计户口田亩,恐怕并不好办。”

    “先生放心好了,吾会派出一部兵马专门协助先生组织起各地官府来,至于此举,吾会在先生官府建立起来统计了户口田亩后再执行。”

    “如此甚好!”李元素点点头回道。

    “不过吾只能给先生最多不超过五个月的时间把这些做完。”

    “要这么快?”李元素哑然,如此短的时间内要让自己把不熟悉的辽东防照大唐地方统治方式建立起州县、统计户口田亩,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要知道辽东还有大大小小的高丽叛军在从林里活动。

    “先生战事吃紧,吾也没办法!”李煜两手一摊,无奈道。

    “好吧!某会尽力。”

    “那就有劳先生了!”

    李元素心事重重的离开了李煜的书房,随后数名侍卫从李煜将关于辽东地理、城池、户口、田亩等账簿抱到李元素办公的院落。李元素和手下一帮吏员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李煜同时令李元素起草发往辽东各未叛乱及还在大唐控制之下的城池主政官员。

    安东都护府大都护燕王李煜鉴于治所平壤被高丽叛军所占,现暂时将安市做为治所,各城主政府官员及守城主将需在接到都护府发去的文书即日起,带好本城的户口田亩守卫兵丁等账簿前往安市拜见燕王述职。

    自高丽被灭之后,整个安东地区就辽南即辽东半岛局势安稳,可能是被大唐攻取较早,早在贞观时期就以被攻下,以及当地人大多并非高丽人,而是汉人的原故。

    辽东早在战国时期就被燕国所取,燕人向辽东移民,后经历秦汉三国西晋数百年,在此定居的汉人不知多少。后因五胡乱华及高丽乘机南侵夺取了整个汉四郡及辽东郡,导致定居于此的汉人数量大减。但辽南地区做为与汉地最为接近之地,当地仍是以汉人为主。

    这也是太宗东征高丽,做为偏师的唐军水师却能轻而易举的拿下辽南地区未遭遇辽西那般激烈抵抗的原因所在。

    因此,在李煜对辽东的谋化之中,对辽南地区施行以教化为主。在当地各州县建立官学,免费适龄儿童就读,教习大唐官话…切韵。向他们传播久违的华夏文化,唤醒他们华夏先祖留传下来的映记,重新团结进华夏一族之中。

    李煜拿起令李元素不能赞同的书卷,看着纸卷上写就的自己对安东的各种谋化,露出了阴险的笑容。笑容的将来,将会是尸山血海。

    一场为了另造一个华夏必须要做的事!

    前世社会中有句俗话,叫做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李煜要做的就是华夏的种族延续,文明的发展就如同鸡蛋一样,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一个篮子坏了,里面的鸡蛋一个不剩的全没了;可还有另一个完好的篮子,他可以继续承接起种族及其所创造的原生文明,从损坏的篮子吸取教训,继续发展完善这个篮子所承载的种族文明还有未来的希望。

第24章 辽东未来() 
按李煜的谋化,辽东地区凡是支持或家中有人参与叛乱者,抄没其家产,举家贬为奴隶。青壮者将会被押去挖矿;老弱者,做为农奴使用,年轻漂亮的女子则赏赐给有功将士做为侍妾。

    这些被抄没家产的高丽人的土地将会做为赏赐,按李煜事先的承诺分给所有的将士。

    最今几年大唐天灾不断,去岁水旱天灾,四十余州乏食,今岁又数十余州大旱及霜虫,百姓饥乏困顿,朝廷下令允许受灾各州百姓到各地就食。

    三月以来,天下大旱,父皇改元咸亨,就是为了盼个好兆头,可老天好像并没领会父皇的心意,受灾的各州县并没因改元而转好,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受灾的地区正在扩大。

    李煜不顾辽东刚刚有些沉寂的高丽人就想尽快施行此策,除了事先许诺将士们的土地,还有为了中原那些正在受灾的百姓。

    既然朝廷以令受灾各州县百姓到其它诸州就食,那何不如直接上书父皇将这些灾民全部接至辽东,每人分发土地在此安家呢?

    要知秦与西汉时期,秦始皇与汉武帝每攻取一块非华夏人聚居之地,首要就是筑城驻军,再从境内人多地少的地区强制移民实边。这才有了今天的河西、岭南与朔方。东北方向汉五郡之地若不是因高句丽兴起,也不会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想及此,李煜提笔写就一份“论治安东表”上书父皇。谈及安东局势,就安东数年来难以安定如今大叛乱的根源。

    内乃高丽人不甘亡国,安东地区高丽遗民众多之故。在前高丽遗臣的召集下仍可得能战之丁壮十数万。

    外有新罗眼馋原高丽土地,不满大唐在原高丽之地上设立安东都护府。意欲通过扶持高丽叛军消耗我大唐安东驻军实力,乘乱夺取高丽之地。

    眼下诺想安东安稳,除兴大军剿灭剑牟岑、安舜为首的叛军外,还需兴兵重创新罗,打消其不该有的贪欲及其不臣之心,并通过扶植亲吾大唐的新罗新王达到稳住新罗的地步。

    对原高丽旧地,当兴秦汉之法,将其遗民大量内迁至地广人希的河西陇右安西三地。从人多地少的关中、河北、河东、河南等地移无地及现受灾百姓往安东分田定居,数年之后安东必不再生叛乱。

    安东地区,尤以辽东土地土壤肥沃,年年丰调雨顺。虽冬季相比中原有点漫长寒冷,但因土壤肥沃,河流遍布并不会像中原一样面临干旱缺水的灾情。

    诺移民至安东开耕荒野,数年之后安东必成大唐东北粮仓,这也是高句丽得以兴盛八百年之根源。

    安东又有山参、貂皮、鹿茸等中原没有的珍贵毛皮药材,移民稳定安东,此地财富必将成为吾大唐又一财源贡赋之地。

    望大人甚重考虑儿此项建议,诺行此举可救中原万千受灾百姓于饥谨。

    李煜拿起写好的表,吹干下墨迹折叠起来装进信封之中。

    “来人。”

    “殿下何事吩咐?”侍卫于门外的侍卫听李煜传唤立即进屋听命。

    “将此表送至薛司马处,令其派人快马送进京。”

    “诺。”

    望着侍卫离去的背影,李煜露出了得意的笑容。即使大父不同意自己的建议,吾早以吩咐分布于大唐各地的商行收集流于各地的受灾灾民。此举不过是将其合法化,并得到朝廷支持实行的速度更快而以。

    以管一日三餐买下灾民一家大小的卖身契,只要他们听令由商行派人护送至辽东,按口分配田地。耕种满三年后商行就会免除他们奴婢的身份,其所耕种的田地,由安东都护府为他们造册归于自己名下。这三年时间,土地耕种所得全归自己所有。

    这一计策从最近各地商行发来的消息可知,效果非常好。

    尤其是受灾较重的关中地区,当地商行来报以招募数万灾民,正分批通过渭河渡口乘船沿黄河入渤海,在入海口附近换船至乌湖岛登陆停歇,再转船至辽河入海口。夏季辽河水上涨时可直接乘船至安市附近登岸。

    待李煜将安东都护府彻底掌控在手时,移民可分三路进至安东。除现有一路外,可直接在辽南都里镇登陆辽东,待平定鸭绿水南岸后,移民可乘船至大同江入海口登录朝鲜半岛。

    按李煜估算,移民安东,除掉百济、新罗这两地外的辽东和鸭绿水南岸,新罗以北至少需要移民八十万才能在此建立稳定的统治。

    即将到来的移民运输需求对李煜旗下的海上商船队蛟龙海行提出了不小的要求。

    目前蛟龙海行承担着李煜数万大军的粮草、军械、兵员运输任务,只能在回去时从幽州港口转运各个工坊生产的各种商品至南方各商行网点贩卖。连承接其他商人的货物运输业务都不接了运力实在是有些紧张。

    位于幽州的造船厂由于港口条件不好,造船厂的规模和造船能力都受到限制,冬季还有漫长的冰封期。以至幽州造船坊长期处于技术积累和小规模造船阶段。

    李煜早在来辽东前就以经相中了都里镇的港口条件,这里毕竟是后世的大连所在地,东北地区最优良的港口。

    以前只是幽州都督加上高句丽未被平定管不到这里,现在身为安东都护府大都护,待辽南各城主政官员到来后就将开始按自己的意志整顿安东地区。尤其是整编各城所有军队后完全由李煜控制,再派心腹军队进驻都里镇、青泥浦、卑沙城、积利州等辽南各重镇。

    这安东就成他李煜自己所一手掌控之地了。

    李元素带来的五百工匠中有一百五十人是从幽州造船坊抽调的优秀工匠,过不了一个月他们就能到都里镇营建港口和造船坊了。

    所需的大木这段时间就以经由那帮奴工们伐好,以运至安市附近的安水岸边风干,只待装船运走。

    由安市通往都里镇的陆路,只需将原有道路加宽整平即可。现在经五千奴工日夜赶工以经修整到积利州,再过半个月就能修到都里镇。

    这时间正好与整顿完辽东军政时间相吻合。

    到时李煜心中早以规划好的世界最大最先进的造船坊将在都里镇诞生。

第25章 修路道上() 
乌骨至泊灼城的山道上,五千余奴工在唐军看押下,监管队棍棒提醒下,勤奋挥动着手中的工具将山道拓宽压平。

    如果只是看表面的话,这帮奴工都是勤勤肯肯任劳任怨的劳动大军,对于自己目前所做的工作毫无一丝怨言。

    但要是有人能洞悉他们的内心,就会发现。这帮人心里的怨气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各种恶毒的诅咒反复咒骂着他们能看到的每一个唐军每一个监管队。

    “啪!”

    “你们这帮高丽蛮、新罗夷,操起你们的狗爪猪腿给俺干快点,三日后不能修至泊灼城,所有人都吃不到饭,饿死你们这帮鬼畜蛮夷。”

    负责监工的唐军都尉骑着马挥动打着手上的长鞭骂骂咧咧从奴工们身旁走过,看到一人动作慢了点就一鞭子抽过去,打的那人身上血肉模糊,啊啊直叫。

    “那个唐狗在说啥?”一名忙着手中活计的奴工问着身旁的同伴。

    “哼。一条狗在那骂着咱们,三天内不修至泊灼城就不给饭吃。”

    “他娘的,这群唐狗欺人太甚,把咱们当牲畜使唤,早晚要砍那唐狗的头。”

    身边几名低着头的忙活的奴工低沉着声音义愤填膺的咒骂发誓。

    “啪。”

    “啊。。。。。。”咒骂的几人嘴还没闭上,一条大拇指粗的鞭子凌空飞来抽打在几人身上,身上穿着的衣服瞬间被打烂,皮肉之身留下一条鲜血的鞭印倒在地上惨痛叫唤。

    “看到了吗?”都尉甩着手上的鞭子指着被抽打在地惨叫几人向着其他奴工吼道:“这就是偷懒乱语的下场。”

    “你们几个还不快点把这几个肮胀货给俺倒挂在路边树上,到了明早要是不死就放下来。”

    “诺。。。。。。”几名监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